緣生術數文化網討論區 - 免費,易經,術數,風水,命理,算命,流年運程,地運,玄空學,周易,紫微斗數,面相,掌相,八字,解夢,測字,卜卦,天星,七政四餘,中醫,黃帝內經's Archiver

緣生 發表於 2010-5-18 01:25

《黃帝內經》的術數理論探析

[b][size=4][color=red]《黃帝內經》的術數理論探析[/color][/size][/b]

來源:[url=http://tieba.baidu.com/f?kz=572626064]http://tieba.baidu.com/f?kz=572626064[/url]

一、《內經》核心學說的底層

《內經》的藏象學說是中醫學的核心內容,目前這個藏象學說中五臟佔有性主導地位。五臟被《內經》賦予了極端重要的地位。“五臟者,所以參天地副陰陽,連四時而化五節者也”。可以說,現有的中醫藏象學說的基礎是五行,而後者可以視為是陰陽細分的一種理論模式。

當今西醫的話語強勢導致了中醫學在理論上的不自覺的理論比較,一些簡單的比較得出的粗略結論認為:五行學說就是哲學化的說理工具。這無疑是對西醫人體解剖學、病理、生理學的一個簡單化的認識。如果我們滿足于剝離中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根源的知識結構,我們會認為這樣的理解是理所當然的。然而,追溯中醫學的歷史和觀察當代的中醫學實踐,我們都不能滿足,也不能屈服於這樣的誤解。

有足夠的文獻和事實可以證明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是術數理論。作為方技之一的醫學,從漢至今.中醫的理論發展和變化都是在術數的框架內進行。術數中的“術”,指的是方式方法,而“數”,指陰陽五行

生克制化的運動規律。術數運用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數理,來推斷天道人事的吉凶逆順,並由此採取趨利避害的相應活動。我們也不必回避中國傳統術數的複雜學術成分,但是應該看到術數理論對於中國文化的重要積極影響。有跡象表明,術數的不但被中醫學拿來作為理論底層,而且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其他各個方面。

在《內經》以後的學術發展中,五行藏象體系是處於主導地位的。長期以來,中醫學都是在這個框架內進行理論調整以適應臨床變化。中醫理論研究工作要明確關鍵問題的邏輯起點是什麼,往往是這些基本的觀念和假設造就了後來的思維模式。對於這些思維慣性的反思引導我們研究《內經》理論體系的底層結構。

二、《內經》的主要術數範疇

1.陰陽

陰陽學說在《內經》中的地位十分突出。鑒於《內經》文本自身的特點,我們無法割裂其與《易傳》和《老子》等前期文獻的思想關聯性。與《易》的體系不同,《內經》的陰陽理論注重劃分醫學物件的屬性差異,而缺乏在《易經》爻象之間所表現出來的靈活多變的錯綜關係。由於儒家的歷史地位——可以視為是一種歷史偶然性的選擇一《易經》被推崇為中國文化的源頭,因此,在中醫學理論的研究中歷代不乏有醫易同源的解讀。明代醫家張景嶽的研究工作被認為是這一努力的巔峰。雖然現有的文獻資料不能充分證明《易傳》和《內經》之間的時間先後,但是,仍然可以負責地說:《內經》的陰陽學說和《易經》的陰陽是同中有異。所謂的同,乃是公用一套術語;所謂的異,乃是《內經》所處理的物件相對局限。

2.五行

一個普遍的看法是《尚書•洪范》的五行學說對現有的中醫理論具有源頭基因式的影響。五行之所以成為重要範疇,最關鍵的就是五行的基本結構和相互關係為藏象學說奠定了基本的理論架構,後者在《內經》以後的學術發展變化中經歷了漫長的歷程但是僅僅在很少領域內進行了調整。乃至考慮明代命門學說的興起,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一學術的穩定性。五行的迴圈結構和穩態系統特徵對於疾病的傳變規律進行了微妙的闡釋,這些方面的理論成功導致了一些機械的套用。為了滿足理論連貫性的需要,中醫藏象學甚至要犧牲掉一些醫學事實來吻合五行的結構,這個現象一直到西學東漸才得以顯現:比如,心腦主神明之爭等。

醫學史的研究表明,在漢代早期的社會生活中.五行學說由於政治因素而上升為官方意識形態而備受重視,在此期間成熟發展的《素問》醫學思想不能不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從《素問》的前面幾卷中能夠找到很多說明上述觀點的文字。此後的2000年歷史中。一個穩定的理論通過怎樣的方式來應變醫學實踐動態的變化?在理論奠基的早期文獻中,中醫的各家學說為後世理論發展的多樣性準備了足夠的分生部位。

五行理論需要用結合六律對研究物件進行細分,這表現在《靈樞•五音五味》中的例證。此外,為了貫徹理論的統一性,五行理論需要對複雜情態進行精細化衡量,這就是對五行的再分進行理論解釋.表現在《內經》中五行學說的一個理論亞型就是《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所展示的理論構造模式。這個在五行中再分五行的相似形的劃分方法不但啟發中醫學對人體進行分類,還可能對於陶弘景在《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中藥物分類方法產生過重要啟發,明代高鼓峰的二十五種方劑和主證看來也是這一思想在內科學簡化過程中的延續。總之,這些有益的嘗試都是來源於對於《內經》時期術數思想的一種繼承和深化,它借助原始理論形態的骨架生長出了新的結構。

3.六律

六律是從傳統天文律曆中移植到中醫學的另外一個重要術數體系。在中國古代的學術體系中.律學和曆法是一個融會交通的體系。從《史記》當中開創的這個傳統在後世一直延續。六律的理論在《內經》中的表現就是構造了“三陰三陽”和“十二經脈”系統。《靈樞》在多處體現了這樣的思想,然而遺憾的是它在《靈樞》裡的理論地位和後世醫學家對此的關注形成了較大的落差。

應當提出:六律的哲學意蘊在於“一分為三”。因此,對《太玄》的理論分析有助於我們理解陰陽三分。這個漢代早期的易學著作開創了術數之中的“數學”研究風氣。雖然這裡的“數學”和今天的自然科學的數學具有類似的學術地位,但是內容相去很多。《內經》的陰陽三分和《太玄》的思想也許具有共同的思想根源,有趣的是這一共同起源仍然被認為是《易》。

再次推崇《易》的地位似無必要,但是“六律”似乎為自己的學科交叉屬性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一當代中國音樂律學理論研究對傳統律學與方術結合的做法提出了批評,在醫學、兵學和其他領域內.六律也沒有受到漢以後研究者的足夠重視。作為術數底層規律。六律的重要性在現代經絡學的研究中幾乎遭到完全的拋棄.這實在是對於一個重要理論範疇的不公正處理。

對於六律理論舉重若輕的處理直接影響到我們對於一些新出土文獻的解讀。比如,很多人認為十二脈的源頭是十一脈。一個正確對待例如像馬王堆等出土簡帛文獻的態度就是不能把歷史的偶然性過度誇大。準確地說,“十一脈”的理論形態所具有的歷史意義可能未必有如我們一廂情願的高估。而六律學說的十二脈理論形態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都比“十一脈”體系更加優越。

4.九宮八風

這個本質是八卦的宇宙模式,在漢代及其以後的術數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靈樞•九宮八風》和《歲露》中的描述,無疑體現了這些文字和漢代學術之間的關係。當時經學和緯學都主張構造一個天人同構的龐大體系,而《易》就正好啟發並滿足了這種願望。《內經》中的這兩篇文字,就是這種宇宙模式和醫學、占卜的糅合。觀察《內經》之後有關八風的醫學思想發展.可以看出這個體系的致命缺陷是不能完成理、法、方、藥的連貫性,從而淹沒於《素問》中的《風論》系統一後者的本質就是五行一因為後者在操作層面最終可以解決治療藥物的理論解釋。

九宮八風模式對於藏象的解釋可以說是失敗的,雖然竇漢卿後來利用同樣的結構創造了“靈龜八法”的取穴理論.但是這種方法不久就遭到了針灸學界的冷遇。在結合衛氣循行的臨床的事實中,竇的範式遭到了可能是來自實踐的挑戰而日趨衰落。這和《九宮八風》篇中對於藏象的嘗試性具有類似的學術發展軌跡。

九宮八風學說無疑在唐以後的運氣系統中佔有重要地位。《玄珠密語》和《天元玉冊》的推算方法顯然是有力的佐證。但是,《靈樞》中有關藏象的理論顯然是不夠成熟的,這一理論在後來的萎縮證實了這一缺陷的嚴重性。從這樣的一個側面,不難理解,理論的內部統一性的體系有多麼重要。

5.運氣干支

運氣自從其進入《內經》體系就受到高度的關注.其所具有的六十甲子結構被評價為是綜合五音和六律的優勢。有理由認為這是一個對六十年週期的宇宙環境的陰陽屬性進行深入剖析的理論模型。一些研究揭示了這個模型的根源在於自然界天體的運動變化一一或者說,它具有高度的天文學背景一而結合人體藏象經絡方面,這個理論也非常成熟。正如運氣理論在早期歷史的學術地位一樣,今日仍然賦予運氣以重要地位而實際上很少有中醫的工作者在嚴謹地使用這個理論,一些研究者牽強附會的解釋也往往在中醫同行間遭到批評。

這個重要的理論範疇在現實中的冷遇說明了作為理論它自身存在很多弱點。應該說.干支甲子的六十周年模式在時間層面成功地解決了北半球中緯度地區運氣變化的規律,但是在南半球或者高低緯度地區的變通至今尚未得到妥善地闡釋。這個地理學上的失敗尤其無法滿足中醫學在全球化的今天對於各地區同一時間截面的氣象解釋。由此不難發現,《內經》本身對於醫學地理學的構建可以說是不足的.這種虛弱或者叫做不完備可以說是它試圖成為宏大體系的硬傷。

對比藏醫學天文曆算的有關闡釋可以知道,運氣在曆法上的缺陷是的確存在的這種不足為我們中醫學自己理解運氣的準確預見性給出了提示我們不必為自己失誤過多尋找內在因素一理論本身的可能存在的缺陷是重要的外因。這些問題非常需要比較醫學的研究來真正地深化.瞭解藏醫曆算學對於中醫理論研究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必須承認:運氣理論過於龐雜艱深,對於中醫理論來說,這是個非常令人畏懼的理論領域。王冰後來的《玄珠密語》和《天元玉冊》非但沒有把問題簡化,反而引入更加“八司九室”[2]推算法等,充分展示了這一理論和遁甲之間的錯綜關係。時至今日,這個複雜精密的術數體系仍然是一個理論研究難點。
三、術數的方法和意義

若以中國傳統的學術來看,術數實乃《易》之流變。但是由於它具有的數學規律,發源于《易經》的術數學,在中國文化的體系中,和數學、邏輯、哲學在西方文化中的學術地位是非常相似的。它的主要學術思想在於構造一個象、數、理統一的解釋和運算系統,完成了構造這個包羅萬象的龐大體系之後,一切自然和人文現象根據自己的時空屬性在此框架內進行細緻的推算以得出結果,用此計算結果以判斷和預測情態的發展趨勢。而醫學的物件一人體的生命過程不過是這個巨系統的一部分。術數可以說是包括中醫在內的中國古代科技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中醫學形成的早期,這種世界觀決定了我們採取術數作為理論的底層去理解生命現象。

基於對《內經》某些細節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在中醫歷史的演進過程中,一些原來並非重要的學說由於某些歷史偶然性獲得學術的主導權,但是實際的生命規律並未如理論所規定的機械、呆板。明確地說,我們可以體會到在前《內經》時代的醫學理論是多樣性的.五行學說僅僅是其中的一種,多種術數理論在共同參與構建醫學體系解釋生命現象。中醫學的理論在《內經》時代就是一個各家學說爭鳴的時代,多態性的共存和五行理論的主導,是兩千年以來的真實學術傳統。

五行理論影響的藏象學說在中醫學的內部具有的優勢和缺點應該引起我們全面的認識,才能有助於我們的理論構建。也就是說,在術數的範式內,我們如何認識藏象更加合理,甚至說,跳出術數的體系.如何構造今天的醫學理論?這些問題的前提,都需要我們瞭解、認知術數理論。

術數的世界觀所支撐的中醫理論大廈需要我們對其理論構架進行深入理解.前輩中醫學家大都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但遺憾的是,這種學術素養必須從其他中國傳統學科中獲得,比如天文、地理、算學。民國以前的中醫大家幾乎都是通曉經學,然後遍學天文、地理、音律等。從這個歷史傳統來分析當今的中醫學困境.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樣的學習會真正有助於理解中醫之道。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