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提供會員交流電腦知識及應用之場所
緣生術數研究社【潮流特區】電子資訊版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陽台煉金術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陽台煉金術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mensch 發表於: 2006/03/03 06:00pm
    though it may not be practical in many places like hk, it's still good to learn about. maybe someday it can be brought into practice.  
     
    mensch 發表於: 2006/03/03 05:57pm
    陽台煉金術  廚餘不是垃圾

    周妙妃

    聽說每人每天會製造半公斤的廚餘,於是我就收集廚餘稱重,看看這說法正不正確。那天家裡有三個人。
    早上,吃包子、豆漿。塑膠袋2個,塑膠瓶1瓶。
    中午,吃家常麵。胡蘿蔔皮、老菜葉共200克,蛋殼3個,半個鳳梨皮400克。塑膠袋2個。
    晚餐,三菜一湯。老菜葉、絲瓜皮共330克,骨頭蝦殼160克,芒果皮及核1080克。塑膠袋3個,盛魚保麗龍盤1個,汽水瓶1瓶。
    平均一個人一天製造700克廚餘,比傳聞還多,不包括塑膠袋、塑膠瓶、報紙廣告,其他日子有時少有時更多。家裡常買現成熟食,也常吃外頭餐飲,廚餘改由餐館製造,家裡多了許多塑膠袋、保麗龍盒。所以一個人平均一天製造半公斤廚餘,應屬可信。
    一個人一天製造半公斤廚餘,一個人一年要製造182.5公斤廚餘,平均4個人的家庭一年製造0.7公噸。如乘以全臺灣人口,全台灣一年製造廚餘將近四百萬公噸,產量驚人!如果把它們用塑膠袋封死打包,台灣很快就被廚餘淹沒。自從算過廚餘產量,我在街上看到小孩子,就有愧疚感,以前為什麼沒有好好處理廚餘,只把它們用塑膠袋包起來丟給垃圾車送去掩埋呢?我擔心沒有留下美好的台灣給他們,擔心沒有為他們作好永續的規劃。
    我有許多朋友很有危機意識,非常關心臺灣的生態環境。他們作垃圾分類,拒絕塑膠袋,惜物愛物。他們怎麼處理廚餘?
    有一個朋友住台北小公寓,和鄰居在頂樓開闢花園。他用保麗龍箱處理廚餘,鋪了泥土,再鋪廚餘,泥土、廚餘,一層一層,隔幾天翻動一下透氣。作出來的堆肥棕黑色,成團狀膨鬆結構。可以想見他的頂樓花園花木扶疏,是朋友喝茶聊天的好地方。
    還有一個朋友住台南公寓頂樓,處理廚餘多年,有許多處理廚餘的故事。一開始她用塑膠桶裝廚餘,再悶蓋起來。過不久,發現味道奇臭無比,超過人類所能忍受的程度,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和先生把這桶廚餘搬到郊外倒掉,便宜了那些野花野草。她處理廚餘的挫折並沒打倒她,對環境的責任感讓她再接再厲。直到她改用有孔透氣的塑膠箱數個,細心地用紗網圍起來以防蟑螂蚊蠅。然後一層泥土,一層廚餘,放滿一箱就疊上另一箱,繼續一層泥土一層廚餘,作兩三箱後第一箱已成堆肥。她共有8箱,放兩疊,不佔地方,廚餘掩埋乾淨又有肥沃土壤可用。從此她那愛好園藝的小女兒快快樂樂地種著小花小草,從此她成為廚餘專家,常有好奇的朋友和同事來家中參觀請教。
    我處理廚餘也有許多經驗,所以你就知道我失敗過很多次。通常我喜歡說我嘗試過很多方法,因為在處理廚餘上不可能失敗,它最後都會被微生物分解成小分子,只是有時比較慢,有時有臭味,有時有蚊蠅蟑螂。
    分解完全,腐熟的廚餘堆肥用來種花種菜都是最佳有機肥,我不用花錢買肥料,我也不用噴洒殺蟲劑,植物跟我們一樣,營養均衡就身體壯壯,不容易生病,也不用打針吃藥。下面我就分享處理廚餘及花園植物廢棄物的各項知識和實驗,希望你也加入與廚餘共舞的行列。處理廚餘初期目的是垃圾減量,中期目標是有機資源回收再利用,遠期目標是綠化台灣。想想如果每人種一棵植物,臺灣就多了2200萬棵植物,我們的空氣會多新鮮。如果你沒空種花也可把廚餘堆肥送給朋友或社區的公園,為台灣的環境盡點心力。
    所以如果你是現代小家庭,以上我的朋友用幾箱泥土掩埋的方法就很好用。找幾個不用的不太深的箱子或桶子,幾桶泥土,一把鏟子,就可開始第一箱。鋪上10公分的泥土,開始埋廚餘,洒點水,再用一層泥土覆蓋。每天放廚餘,再用泥土覆蓋。上面蓋上報紙、塑膠布、或木板,可防雨水,也可保溫、保濕、加速分解。如可能有貓、狗、老鼠出現,上面要壓上重物。每三天翻動一下透透氣再埋起來。如果悶在裡面,你會跟我朋友一樣遭遇: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所使用的泥土最好去找河邊、森林、郊外的各種優良土壤,因為我們需要豐富的微小生物為我們工作,如果是貧瘠或噴過農藥的土壤,少了那些小勞工,作用較慢。第一箱廚餘裝滿後開始第二箱,第一箱蓋好不管它,放一兩個月就可使用。
    如果你家廚餘較多,有許多盆栽,或有小花園。那就把廚餘分為動物性和植物性廢棄物。動物性如肉、魚、乳製品、煮過沾油的食物,仍用以上泥土掩埋法。骨頭分解不易,將來也會有貓狗挖掘問題,最好丟棄。植物性廢棄物如菜葉、果皮、豆渣、茶葉、修剪下來的花朵枝葉、凋謝的花材、廢紙等。它們體積龐大,沒有腐臭味,也不會有貓狗干擾,不用完全掩埋。如能剪成小塊,作用較快。先鋪一層5公分深的泥土,開始放10∣20公分深的植物性廢棄物,洒點水再蓋上3公分泥土。再放植物性廢棄物,洒點水,再蓋上3公分泥土,一層層,上面加蓋保濕保溫。每一週翻動一下透氣,滿了之後再開始另一箱,第一箱放三至六個月可用。
    翻動,透氣可帶入氧氣,加速分解,如怕灰塵可帶上口罩。洒水是因為微生物作用需要水份,潤濕即可,因作用過程也會發熱產生水氣,不可積水阻絕了空氣。溫度愈高作用愈快,如有大帆布整個覆蓋可加速反應。完成的堆肥富含豐富的養份,可以放在盆栽植株周圍作土表覆蓋,溫和不傷植物。可和泥土混合當培養土。其中的養份及各種有益微生物,在各種有機廢棄物堆肥時洒上可加速分解。完成的堆肥泡水後,液體倒馬桶水槽裡可分解水管污垢,稀釋後用來澆花當液肥。
    處理好了家中的廚餘及綠色廢棄物,我想你會注意到都市裡有許多製造大量廚餘的地方:學校、醫院、市政機關、飯店餐館。製造大量綠色廢棄物的有市場、菜販、水果攤、果汁冷飲店及各個醫院、學校、公園、市區馬路的大樹小樹、景觀花草。
    以學校為例:營養午餐有大量廚餘,校區內有大量落葉及修剪下來的花木枝葉。集中堆肥分解後即成為棕黑色腐植質,含有來自大地的營養、有益微生物群和可含水鬆土的豐富纖維質。可用於校園造景美化,改善土質,也是教育示範最佳題材。有些學校已開始做有機資源的回收,效果顯著。
    學校營養午餐的大量廚餘可分出動物性如肉、魚、乳製品、煮過沾油的食物,仍用以上泥土掩埋法。骨頭丟棄,堆肥箱要用鐵絲網及妙網防貓狗老鼠蚊蠅。
    廚房果皮、菜葉及校區之植物性廢棄物,數量體積龐大,須建築堆肥場。可找偏僻靠牆不用的角落約幾米長,一米寬,圍成幾個一米見方左右相鄰的小室。磚塊、木板、鐵絲網各種材料均可,不要用化學藥品處理過的木材。地面可挖成淺淺的凹洞,不可敷上水泥磚塊,因為開始堆肥後地底下會有蚯蚓及各種小生物來幫忙工作。前方最好用活動木條可一條條疊上抽出,以利操作。可加用鐵絲網及妙網防老鼠蚊蠅蟑螂,上方加蓋防雨(如怕廚餘被偷,可加鎖)。
    開始第一箱,先放一層較粗膨鬆材料如花園修剪下來的枝幹約10公分以利通氣排水,再放棕色枯乾的落葉10公分,加上綠色或新鮮含水的廢棄物如菜葉、果皮、修剪的花草10公分,洒層優良土壤,攪一下讓落葉、綠色廢棄物和土壤混合,洒水潤濕。再一層棕色材料、一層綠色材料、一層土壤,攪一下,洒水。每天把植物性廢棄物疊上去,放完材料就蓋上報紙或帆布、厚紙板等保溫兼保濕。每兩週要去鬆動一下透氣,才不會悶出臭味,你也可插放幾支中空的PVC管通氣。勤快的話,隔兩週,把第一箱的材料鏟到第二箱,在第二箱繼續加新材料;隔兩週,再鏟回第一箱,下一次又鏟到第二箱。堆肥材料會發熱,量縮少,有黴菌及各種小生物滋生,味道如森林裡的清新霉土味。
    第一箱滿了就可加蓋不管它,約3∣6個月完成。此時新的材料又在第二及第三箱翻動累積,滿時堆在第三箱讓其作用。第一箱堆肥可拿出使用,新材料又在第一及第二箱累積。如果校區廣大,材料非常大量,可多建幾箱,或在校區幾處設處理場,免去運送麻煩。
    只處理落葉及校區花木時,可以放10公分,洒土灑水,攪動一下。再放10公分,洒土灑水攪動。不用翻動。量縮少時再加,滿後封起,約一年即成棕黑色膨鬆的腐植質。可鋪在花圃,各種花草樹木都會受益。有了完成的堆肥,就用來洒在新的堆肥材料,其中的微生物可加速分解。
    市區安全島、公園及保留地,每年製造的落葉和植物性廢棄物數量驚人。最令人震驚的是這些來自大地的養分沒有回到大地後,我們的土地愈來愈貧瘠,黃色堅硬,沒有土中豐富的生命。如能作成有機堆肥再回歸大地,將可美化市容,淨化空氣,養成美好的生態環境。
    廚餘、落葉和植物性廢棄物的堆肥處理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醱酵分解過程,就如你做酒釀、做泡菜一樣,它們都是微生物的作用,我們只是提供一臂之力而已。各家材料不同,季節、溫度不同,地方、人力不同,堆肥也跟著不同。所以要察顏觀色,隨機應變。但如我提過的,處理堆肥沒有失敗的,森林裡沒有人幫忙,大自然就在製造堆肥。它並不神秘,不用昂貴的設備,也不用太過緊張,即使未分解完全的或發臭的成品也可堆到花園裡,土壤裡的蚯蚓照樣會高興得唱歌給你聽。有了蚊蠅,表示分解發酵進行順利,事實上它們也是貢獻者之一。
    我們台灣在建設規畫上已把綠化環境、永續經營列為一大重要目標。要有美好的植物林相就要有美好的土地,美好的土地需要有機產物的循環。廚餘不是垃圾,落葉不是垃圾,它們是自家寶藏,值得好好珍惜。不管是陽台、屋頂,還是庭院、校區,都可以使用堆肥方法來煉金,把它們作成黑色的珍寶,讓我們為下一代儲備美麗的未來吧!
    朋友家用保麗龍箱做?餘堆肥。
    用塑膠箱做植物性廢棄物堆肥。
    堆肥須要潤濕才能作用。
    堆肥開始,用撕碎盛蛋紙盒墊底,加入庭院廢棄物。
    加一層腐熟堆肥可加速分解。
    不同的植物含有不同的營養,野草也能把土壤內的豐富養份帶上來,拿來堆肥後,再施放回大地。
    再加入植物性廚餘。
    再加腐熟堆肥,一層一層,最後蓋上泥土可防蚊蠅及保溫。
    臺南崇學國小的落葉處理箱。
    堆肥要有許多微小生物幫忙才能成功。
    家用堆肥桶。照原則放材料,不用翻動亦可。澳洲墨爾本。
    秋葉滿地,堆肥好材料。澳洲墨爾本皇家植物園。
    簡單的圍籬就可作植物性材料的堆肥。澳洲布里斯本。
    公園花木多,須要大的堆肥場。澳洲墨爾本皇家植物園。


    http://www.lapislazuli.org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