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提供會員交流電腦知識及應用之場所
緣生術數研究社【潮流特區】電子資訊版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轉貼]Blogger 的難題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Blogger 的難題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tkm 發表於: 2006/10/13 11:48pm

    Blogger 的難題

    思哲有不少做生意的朋友,最近幾年,他們很留意Blog、討論區、搜尋引擎等互聯網渠道的動向。這些人很清楚,互聯網的影響力早已超越傳統媒體,卻偏偏不懂得如何運用新媒體的威力,到最後,不外乎是落網站廣告。

    思哲不反對落網站廣告,但是,企業要求得運用互聯網的實際方法,首先必須要了解其發展。

    舉個例,Sun Microsystem 總裁兼 CEO Jonathan Schwartz 也是 blogger,他與好一些本地公司的管理層老是擔心機密外洩不同,剛好相反,他認為「透明度」是有力的武器,於是他便寫,還要將與公司有關的東西寫進去。

    在 Schwartz 近期一篇文章《One Small Step for the Blogosphere...》中,他認為互聯網已經是讓公眾獲得資訊的獨一無二的工具,質疑為何 SEC 的「公平披露規則」,不將互聯網和 blog 列入向投資者披露重大消息的途徑之一。還要透過召開記者會、電話會議及發新聞稿等舊方法公布。問題是,資訊在傳統渠道發放,在時間上有所延誤,其速度根本比不上網站和 blog 的即時訊息。思哲很喜歡 Schwartz 的比喻:「Let the light shine in, don't buy a flashlight.」意指有了互聯網,資訊何需再經過其他中介媒體?

    前幾天,思哲以 blogger 的身份,出席一個本地的業界聚會,主題是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在互聯網底下的變遷。講者是一家 PR Agency 的 CEO,她在演講中清楚地剖析互聯網及 Web 2.0,如何徹底地改變了企業的營商環境。最精采的部份,是在問答環節,座上一位本地知名的 Blogger,提出一個非常刁鑽的問題,其大意是:「昔日,企業公關的角色,是處理傳媒關係。在 Web 2.0 及 Blogger 的時代,人人皆是傳媒,請問該怎樣處理?」

    這條問題難答,因為昔日的傳媒關係已經不再。今天的 Web 2.0 時代,舊傳媒的影響力逐漸下降,另一方面,企業亦形同全面「透明化」。企業不可能再靠傳媒關係,傳播或遮掩某些資訊,來達到某種目的。這可能是消費者的福氣,以後,企業價值第一守則:誠實。


    2006年10月13日
    Appledaily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
    目前頁面執行消耗時間: 80.00 毫秒 [Gzip: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