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一覽:霍元甲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 
| rainbow | 
 發表於: 2006/09/18 02:35pm |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9/19 02:41pm 第 3 次編輯]
  <pre>同人不同命, 人家 國際巨星李連杰 風光來美國宣傳《霍元甲》      , 人家《霍元甲》早已經找到北美東家,   賣了北美發行版權.     美國電影院需要整理上映時間表, 因為每年有數百部電影上映.
  看看 國際巨星李連杰,  他的笑容充滿陽光   , 因為 國際巨星李連杰, 沒有給觀眾們發臭的隔夜菜為晚餐.                
  馮 X X 你聽到了嗎?   發臭的隔夜菜啊!      
  《夜宴》還是沒人要的孤兒.      </pre>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看看 國際巨星李連杰 風光來美國宣傳《霍元甲》,  他的笑容充滿陽光, 因為 國際巨星李連杰, 沒有給觀眾們發臭的隔夜菜為晚餐. 
  ~~~~~~~~~~~~~~~~~~~~~~~~~~~~~~~~~~~~~~~~~~~~~~~~ <pre>「最後一齣武打片」  李連杰紐約宣傳「霍元甲」  星島日報  Sept 16. 2006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霍元甲」被指為李連杰「拍最後一齣武打片」,令喜愛他功夫電影的中外觀眾甚為意外,昨(15日)李連杰及「霍元甲」導演于仁泰馬不停蹄地在紐約市為這部將在下周五全美公映作大力宣傳。 
  已經在荷里活奠定了地位的李連杰,很希望觀眾不要只喜歡他電影中的精湛武技,「中國武術精深博大,不只在於打、打、打。內中有其倫理和哲學。近三年來,我的電影已經超脫黃飛鴻打不死的形象,而是讓人思考和探討中國武術與人性的問題。」 
  拍了「霍元甲」、「不死狗」(Unleashed)及至「英雄」後,李連杰表示,電影除了精采的功夫武術外,還有透露了「最大敵人是自己」的意識,「刀劍是武術的工具,沒有好壞之別,只在於使用的人如何去利用手中的工具。而暴力絕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每個人的敵人是自己,最難克服是心中的恐懼,因此這部電影叫FEARLESS 。」與其說李連杰是位武星,他近年來喜歡在電影表達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悟到的生活哲理。 
  這是于仁泰首次與李連杰合作,他非常尊重及認同李連杰的看法,把「霍元甲」拍得不是一般武術電影,而且通過他的故事表達中國武術背後的哲理,打破過去功夫片被害、練武及復仇的俗套,而霍元甲的生平最能發揮這思想,把「自強不息」、「人生責任」等中國倫理通過他的一生表達出來。 
  于仁泰不諱言,「霍元甲」要表達武術哲理是他執導的一項挑戰,因為外國觀眾對中國武打及李連杰已經有一定的期許,現在改變去平行武打與哲理是他處理這電影最困難的地方,因此他加插了很多比較感性的文戲,其中有一段是霍元甲母親及女兒被殺,生命失去方向時,與山村田野一位失明女孩的情節故事。 
  自言已經42歲的李連杰對生命有很深的體悟,他表示,當下社會很多青年人自殺,也有很多人患上憂鬱症,他親眼看到不少在娛樂圈的人,在名利浮沉接受不了殘酷的現實而選擇自暴自棄或是沉迷毒品,生命迷失了方向。霍元甲的故事帶來的啟發,就是不要讓名利沖昏了頭腦,就如武術不在於征服他人,而是戰勝自己。「正如奧運精神一樣,取冠軍只有一人,其他人難道都不是英雄嗎? 重要不只是拿獎,而是參與。」強調有所頓悟的李連杰表示,很希望外國觀眾能進一步認識中國思想。 
  「霍元甲」下周五在全美公映,未知觀眾能否理解他要突破過去的想法而能取得成功,不過,深信佛教的李連杰說,霍元甲故事有強烈的個人思想及中國武術哲理,但他不會以此成敗作為自己的包袱,反而覺得這是他活了42歲對生活的總結。  </pre>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