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歷史的演繹,時間的流逝,我國文化及珍貴典籍的介紹
緣生術數研究社【國學普及版】中國文化介紹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轉貼] 官服與衣冠禽獸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 官服與衣冠禽獸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rainbow 發表於: 2005/05/27 06:13pm
    官服與衣冠禽獸
    石宏寬
    世界新聞網
    2005-05-16

    ●成語「衣冠禽獸」,現在祇用於指斥壞人惡行,殊不知這個成語竟是源於明朝官員的服飾:文官服繡禽,武將服繡獸。

    據《明史•輿服志》記載:「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不同的禽獸圖案花紋,標明官位等級的區別。當初「衣冠禽獸」或「禽獸衣冠」之說,就是對這一服飾規章的語言概括,顯然沒有貶義。

    古人曾有詩云:「讀書入學莫徘徊,可以升官又發財;禽獸衣冠天下遍,人人都向此中來」(清•吾廬孺《京華慷慨竹枝詞》)。這首詩雖不無揶揄之意,但在封建社會,學而優則仕,為官作宰,衣冠「禽獸」,富麗華貴,顯赫榮耀,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因此這裡所謂「禽獸衣冠」,基本上是作正面表述,並非是對仕途經濟的否定。

    明朝中晚期,官場日益腐敗,大小官吏貪贓枉法,魚肉百姓,無惡不作,他們衣冠「禽獸」的穿著,恰如其分地成為他們的自我寫照了。有官員就有這樣的表白:「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竊賊)」(明•陳汝元《金蓮記•構釁》)。後來「衣冠禽獸」就完全成為貶義詞語了,尖銳而又巧妙,堪為一切歹徒、惡棍的肖像。

    成語褒貶義的演化,實在是民俗約定的一種借用,正緣於正義善良的人們對一切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惡棍歹徒,乃至道德淪喪者的鄙棄和憤恨。

    由榮華富貴的官服美稱,到為非作歹的代言詞,這種富有戲劇性的異化,不也折射出在封建社會裡,二者由此到彼的必然性嗎?

    此外,與此語同義的還有一成語:「衣冠梟獍」。梟獍傳說為生而食其母的惡獸。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蘇)楷人才寢陋,兼無德行……河朔人士,目為衣冠梟獍。」因為「衣冠禽獸」言之通俗,這後來者倒廣為人言說。其實把惡人比作禽獸,孟子早有所表述:「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應該說這當是這兩個成語的語意濫觴。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