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歷史的演繹,時間的流逝,我國文化及珍貴典籍的介紹
緣生術數研究社【國學普及版】中國文化介紹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孟姜女傳說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孟姜女傳說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今夕何夕 發表於: 2006/06/09 08:26am

    不要那麽多淚。。
    只是,蒙娜麗莎的微笑,何嘗不是另一種憂傷。。
    不過哀而不傷才比較符合中庸吧。
     
    tkm 發表於: 2006/06/08 11:28pm
    [這篇文章最後由tkm在 2006/06/08 11:29pm 第 1 次編輯]





    《孟子.告子.下》

    淳于髡曰:「先名實者,為人也;後名實者,自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實未加於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惡污君,不辭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曰:「魯繆公之時,公儀子為政,子柳、子思為臣,魯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賢者之無益於國也。」曰:「虞不用百裡奚而亡,秦繆公用之而霸。不用賢則亡,削何可得與?」曰:「昔者,王豹處於淇,而河西善謳。綿駒處於高唐,而齊右善歌。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有諸內,必形諸外。為其事而無其功者,髡未嘗睹之也。是故無賢者也;有則髡必識之。」曰:「孔子為魯司寇,不用,從而祭,燔肉不至,不稅冕而行。不知者以為為肉也;其知者以為為無禮也。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不欲為茍去。君子之所為,眾人固不識也。」




     
    tkm 發表於: 2006/06/08 11:18pm



    《東周列國志》第六十四回      
    ......
    再說齊莊公以伐晉未竟其功,雄心不死,還至齊境,不肯入,曰:「平陰之役,莒人欲自其鄉襲齊,此仇亦不可不報也!」乃留屯於境上,大蒐車乘。州綽賈舉等,各賜堅車五乘,名為「五乘之賓」。賈舉稱臨淄人華周杞梁之勇,莊公即使人召之。周梁二人來見,莊公賜以一車,使之同乘,隨軍立功。華周退而不食,謂梁曰:「君之立『五乘之賓』,以勇故也。君之召我二人,亦以勇故也。彼一人而五乘,我二人而一乘,此非用我,乃辱我耳!盍辭之他往乎?」梁曰:「梁家有老母,當稟命而行之。」梁歸告其母。母曰:「汝生而無義,死而無名,雖在『五乘之賓』,人孰不笑汝!汝勉之,君命不可逃也。」梁以母之語述於華周。華周曰:「婦人不忘君命,吾敢忘乎?」遂與梁共車,侍於莊公。

    莊公休兵數日,傳令留王孫揮統大軍屯紮境上,單用「五乘之賓」及選銳三千,銜枚臥鼓,往襲莒國。華周杞梁自請為前隊。莊公問曰:「汝用甲乘幾何?」華周杞梁曰:「臣等二人,隻身謁君,亦願隻身前往。君所賜一車,已足吾乘矣。」莊公欲試其勇,笑而許之。

    華周杞梁約更番為御,臨行曰:「更得一人為戎右,可當一隊矣。」有小卒挺身出曰:「小人願隨二位將軍一行,不知肯提挈否?」華周曰:「汝何姓名?」小卒對曰:「某乃本國人隰侯重也。慕二位將軍之義勇,是以樂從。」三人遂同一乘,建一旗一鼓,風馳而去。先到莒郊,露宿一夜。次早,莒黎比公知齊師將到,親率甲士三百人巡郊,遇華周杞梁之車,方欲盤問。周梁瞋目大呼曰:「我二人,乃齊將也,誰敢與我決鬥?」黎比公吃了一驚,察其單車無繼,使甲士重重圍之。周梁謂隰侯重曰:「汝為我擊鼓勿休!」乃各挺長戟,跳下車來,左右沖突,遇者輒死,三百甲士,被殺傷了一半。黎比公曰:「寡人已知二將軍之勇矣!不須死戰,願分莒國與將軍共之!」周梁同聲對曰:「去國歸敵,非忠也;受命而棄之,非信也。深入多殺者,為將之事,若莒國之利,非臣所知!」言畢,奮戟復戰。黎比公不能當,大敗而走。

    齊莊公大隊已到,聞知二將獨戰得勝,使人召之還,曰:「寡人已知二將軍之勇矣!不必更戰,願分齊國,與將軍共之!」周梁同聲對曰:「君立『五乘之賓』,而吾不與焉,是少吾勇也。又以利啖我,是污吾行也。深入多殺者,為將之事,若齊國之利,非臣所知!」乃揖去使者,棄車步行,直逼且于門。黎比公令人於狹道掘溝灸炭,炭火騰焰,不能進步。隰侯重曰:「吾聞古之士,能立名於後世者,惟捐生也。吾能使子踰溝。」乃仗楯自伏於炭上,令二子乘之而進。華周杞梁既踰溝,回顧隰侯重,已焦灼矣。乃向之而號。杞梁收淚,華周哭猶未止。梁曰:「汝畏死耶?何哭之久也?」華周曰:「我豈怕死者哉?此人之勇,與我同也,乃能先我而死,是以哀之!」黎比公見二將已越火溝,急召善射者百人,伏於門之左右,俟其近,即攢射之。華周梁直前奪門,百矢俱發,二將冒矢突戰,復殺二十七人。守城軍士,環立城上,皆注矢下射。杞梁重傷先死。華周身中數十箭,力盡被執。氣猶未絕,黎比公載歸城中。有詩為證:

    爭羨赳赳五乘賓,形如熊虎力千鈞。誰知陷陣捐軀者,卻是單車殉義人!

    卻說齊莊公得使者回信,知周梁有必死之心,遂引大隊前進。至且于門,聞三人俱已戰死,大怒,便欲攻城。黎比公遣使至齊軍中謝曰:「寡君徒見單車,不知為大國所遣,是以誤犯。且大國死者三人,敝邑被殺者已百餘人矣。彼自求死,非敝邑敢於加兵也。寡君畏君之威,特命下臣百拜謝罪,願歲歲朝齊,不敢有貳。」莊公怒氣方盛,不准行成。黎比公復遣使相求,欲送還華周,并歸杞梁之屍,且以金帛犒軍。莊公猶未許。忽傳王孫揮有急報至,言:「晉侯與宋、魯、衛、鄭各國之君,會於夷儀,謀伐齊國。請主公作速班師。」莊公得此急信,乃許莒成。莒黎比公大出金帛為獻,以溫車載華周,以輦載杞梁之屍,送歸齊軍。惟隰侯重屍在炭中,已化為灰燼,不能收拾。莊公即日班師,命將杞梁殯於齊郊之外。

    莊公方入郊,適遇杞梁之妻孟姜,來迎夫屍。莊公停車,使人弔之。孟姜對使者再拜曰:「杞梁若有罪,敢辱君弔?若其無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郊非弔所,下妾敢辭!」莊公大慙曰:「寡人之過也!」乃為位於杞梁之家而弔焉。孟姜奉夫棺,將窆於城外。乃露宿三日,撫棺大慟,涕淚俱盡,繼之以血。齊城忽然崩陷數尺,──由哀慟迫切,精誠之所感也。後世傳秦人范梁差築長城而死,其妻孟姜女送寒衣至城下,聞夫死痛哭,城為之崩。蓋即齊將杞梁之事,而誤傳之耳。

    華周歸齊,傷重,未幾亦死。其妻哀慟,倍於常人。按《孟子》稱:「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正謂此也。史臣有詩云:

    忠勇千秋想杞梁,頹城悲慟亦非常。至今齊國成風俗,嫠婦哀哀學孟姜。

    按此乃周靈王二十二年之事。是年大水,穀水與洛水鬥,黃河俱泛濫,平地水深尺餘。晉侯伐齊之議遂中止。

     
    tkm 發表於: 2006/06/08 11:16pm

    哭倒的是齊城

    家喻戶曉的孟姜女哭倒長城傳說,近日入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經專家考證,孟姜女哭倒的是山東齊長城,而非秦長城。

    專家透露,孟姜女傳說並非起源於秦代,而是春秋時期的齊國,比秦始皇早約300年。據《左傳》等史書記載,齊莊公四年(公元前550年),齊國將軍杞梁率兵攻打莒國,不幸戰亡。杞梁安葬後,其妻孟姜仍悲痛萬分,有一天,孟姜到杞梁的墓「撫棺大慟,涕淚俱盡,繼之以血。齊城忽然崩陷數尺……」(《東周列國志》載)後來孟姜赴淄水而死。

    口口相傳齊變了秦

    山東省藝術館副館長王丕琢說:「經過幾個朝代的補續和演義,尤其是從唐代開始,孟姜哭夫變成了哭長城,哭齊長城變成了哭秦長城,杞梁也由於口口相傳演變成萬喜良或是范喜良。這一傳說的影響進一步擴大,但山東及河北仍是其流傳的核心地區。」

    新華網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
    目前頁面執行消耗時間: 150.00 毫秒 [Gzip: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