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歷史的演繹,時間的流逝,我國文化及珍貴典籍的介紹
緣生術數研究社【國學普及版】中國文化介紹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轉貼】永樂帝長陵「寶」蹤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8 第 1 頁,總共 5 頁,共 69 個 [顯示所有]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永樂帝長陵「寶」蹤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dddada 發表於: 2006/06/26 00:39am
     明朝十三陵位於北京昌平縣,氣勢磅礴,尤以明成祖朱棣之長陵為最。



     歷代帝皇駕崩,除奇珍異寶陪葬外,另有心愛物品相伴長眠,例如唐太宗,陪葬的有王羲之手書的《蘭亭序》。



     《蘭亭序》是王羲之在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節),於會稽山陰蘭亭「修禊」(清除邪惡)之禮,舉行風雅之聚,興樂微醉而書。及至唐初為太宗李世民所得,尊為「天下第一行書」,命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各人臨寫幾本,並由拓書人馮承素將原迹摹成副本。



     今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是馮承素摹本,原迹本則陪着李世民,埋存在昭陵。



     話說回永樂帝不嗜奇珍異寶,陪葬寵件既非金銀珠寶,必然是他生平視為兩大成就的《永樂大典》,及鄭和下西洋的海圖與航海日誌。



     有人認為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是為了追尋逃往海外的建文帝(惠帝朱允炆,年號建文,故史家多稱為建文帝),這是文人想當然而已。



     當日「靖亂」,朱棣殺入京師,建文帝諒已遭誅殺。事後說是有太監指一具燒焦屍體乃建文帝,只為掩人耳目。朱棣若不乘亂殺掉建文帝,而以叔奪姪之帝位,於禮、義不合,怎能奉為太上皇。縱然建文帝真個逃往海外,也不會找他回來,篤眼篤鼻。更何況,「靖亂」之後,朱棣盡翦建文帝羽翼,如此一個無權無勇,流亡海外的光棍皇帝,何足以懼。



     因此,朱棣派鄭和六下西洋,主要是為了與外國通商貿易。其後仁宗朱高熾做了一年短命皇帝,再由宣宗朱瞻基繼位,改元宣德,秉承祖旨,才又七派鄭和下西洋。



     朱棣既然視派鄭和下西洋為不世偉業,焉能不把這些海圖及航海日誌陪着自己葬於長陵。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