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歡迎討論各種理氣及操作法門
緣生術數研究社【風水地理概念研究】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轉貼]沈竹礽學習地理學的經過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8 第 1 頁,總共 5 頁,共 69 個 [顯示所有]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沈竹礽學習地理學的經過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九千 發表於: 2008/08/15 00:47pm

     
    下面引用由法界2008/08/15 00:32pm 發表的內容:
    一个疑问;
    沈竹礽先生一生研玄空理氣學.但因沒師傅.得不到「秘訣」,
    但他怎能悟出定向,分宫.............等等.等等玄空「秘訣」呢?????



    雖然只是傳說,但也可以作為參考:

    「1875年,二十六歲的沈竹礽與姻親胡伯安到無錫,拜訪著名玄空風水大師章仲山之後人,可惜數月來,也未能探得其玄奧。沈氏後以重金要求借章仲山之宅斷觀看一晚。二人遂花上一整夜,將整部宅斷抄寫下來。然而,沈氏仍得花上多年時間,方了解此中真諦。至此,沈氏方可解通由楊筠松至蔣大鴻、章仲山一脈之玄空風水學,並著手重新補入註釋,玄空風水學的神秘之門方被真正打開。」

    如果是屬實,沈竹礽祖師花了不少精神和時間才能在一班穩秘藏私的大師旁邊領悟玄空風星。沒有他的努力,可能玄空飛星早已失傳。

    可惜就是直至今時今日很多大師也仍然私藏自保,傳功只傳親,要傳亦只傳三分,這才令中國術數發展倒退的主要原因呢。
     
    法界 發表於: 2008/08/15 00:32pm
    一个疑问;

    沈竹礽先生一生研玄空理氣學.但因沒師傅.得不到「秘訣」,

    但他怎能悟出定向,分宫.............等等.等等玄空「秘訣」呢?????
     
    緣生 發表於: 2008/08/12 10:54pm
    [這篇文章最後由緣生在 2008/08/12 10:55pm 第 1 次編輯]



    感謝hehehaha 兄的轉貼~~~~





    沈竹礽先生一生研《易》,所下功夫甚勤,

    值得後學為鑑。
     
    法界 發表於: 2008/08/11 05:38pm

    下面引用由hehehaha2008/08/11 05:16pm 發表的內容:
    有一天讀易經,體會了「洛書圖」五入中宮的道理,才豁然貫通。
    又讀各種易學(按,後來先生著有《周易易解》,更知道了卦爻錯綜的意義。




    易經真是重中之重啊.

    沈先生之胸懷可欽可仰
     
    hehehaha 發表於: 2008/08/11 05:16pm
    [這篇文章最後由hehehaha在 2008/08/11 05:18pm 第 1 次編輯]

    先輩沈竹礽先生,在「沈氏玄空學」「緣起篇」,記述他學習地理學的經過:
    謂他自十六歲即讀地理書,後到杭州丁氏的「八千卷樓」、餘姚黃氏「五桂樓」、𡩋波范氏「天一閣」、盧氏「抱經樓」………
    凡藏有地理類的書,無不畢讀。
    其間雖然也有讀及玄空,但因沒得到「秘訣」,格格不入,他又墨守三合派以及其他派別,因此也不願去學玄空派地理。
    他的足跡遍及全國,只有衛藏邊埵沒去。

    有一年,他為先父在中台山南面,覓得一個形局非常完美的壬山丙向之地。
    沈氏集大江南一帶的地師,除了宗師蔣大鴻玄空一派之外,共羅致八十多人去看那塊大地,每一個都稱讚那是塊好地。
    可是即無可奈何地被一個當官的以高價買去。為此他會悶悶不樂了好久。

    就在那年冬天,某大官在其地葬父母,當在開金井時,他去參觀,見穴內有太極暈(土心硬塊),分明如畫(這是好地的證明),心情更抑鬱。
    因好地理被他人得去了。

    某大官葬父母後,因案而落職,發遣,死於途中,其家道日日零落。

    沈氏於是夕集杭州城的地理師,再去考察,還是說那是塊好地理,且又沒有沖犯神煞。
    (若是現代的「地理師」就不同了,一定會編造一套假理歪論來搪塞敷衍,或推說主家無德,不應得到好地理。)

    可是竹礽先生均不這麼想,他反復推求思慮,均不得其解。

    後來他的姻兄胡伯安來杭州遊玩,行篋中有一本姜垚的地理秘本,其中記載「一運之壬山丙向,丙山壬向犯反吟、伏吟,葬之禍立至。」
    於是他置酒宴,邀集地師三十餘人,討論這句。
    (按,姜垚是蔣大鴻的弟子,著有《從師隨筆》、《青囊奧語註》。)

    討論的結果,大家都莫明其理,因書中二運以下的「反伏吟」,書中均沒有提及,於是大家都說「那不過是偶然猜中罷了」。
    至此,沈竹礽先生往昔輕視玄空理氣學恆的心理,才稍微減少。
    取蔣大鴻氏的書來讀,仍不能理解(因蔣氏謂天機不可洩露,書中均藏訣)。

    同治癸酉年,先生二十六歲之時,乃與胡伯安,同去江蘇無錫,尋訪章仲山的後裔。(章仲山是玄空地學的先師,著有《地理帶正疏》、《陰陽二宅錄驗》。)
    在那裡盤桓了好幾個月,因一章氏的後代,視其祖先之學為秘寶,不輕洩一字。
    先生答應給予重金報酬,才得以借看「陰陽二宅錄驗」一書。

    先生與胡伯安,盡一日夜之力,才把書抄完。以後窮年苦思,還是不能理解。

    有一天讀易經,體會了「洛書圖」五入中宮的道理,才豁然貫通。
    又讀各種易學(按,後來先生著有《周易易解》,更知道了卦爻錯綜的意義。

    此後一面研究易經,一面修改「陰陽二宅錄驗」(後來先生易其名為「宅斷」),著作《地理辯正抉要》、《靈城精義箋》(原著者為南唐何令通)、《地理諸書偽正考》等書。
    沈先生因胸懷悲天憫人之心,故不畏「洩天機」之譴,乃著書發揚真訣於世,拯生民於苦海之中,心如日月,可欽可仰。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