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提供會員步入易學門檻的園地
緣生術數研究社【易門】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轉貼] 《占經》的吉凶應驗與自然關聯 ――《開元占經》的歷史貢獻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6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禁止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 《占經》的吉凶應驗與自然關聯 ――《開元占經》的歷史貢獻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讀者 發表於: 2006/11/13 06:43pm
    《占經》的吉凶應驗與自然關聯 ――《開元占經》的歷史貢獻   江國樑

       《開元占經》乃唐代瞿曇悉達撰。該書一方面談論了唐以前的『宇宙觀』,如『天圓地方說』、『蓋天說』、『渾天說』等,其基本上是主言『渾天說』;在天文觀測方面,他是採用『周髀』的原理和『渾天儀』,從而把該時期的天文學推向新的高度。另一方面它還廣泛地涉及到『天文星占』等的『天人合一』內容。這方面雖然也受過後人非言,或斥之為『無稽之談』。事實上遠非是此,如書中保存了秦漢以前大量的天文活動和天文資料,給後世天文研究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在天文學上展出許多新概念,如『天地名體』、『日名體』、『月名體』、『二十八宿』以及『中官』、『外官』等作為『體』與『時位』的定義。又如五星言『體』,言『流行』;客星、雜星、妖星、彗星等言『體』,言『象』,言『出沒』,言『流行』的說法,確實把陽象的天體『複雜化』了。這種『複雜化』,正反映出『星象』在天體中的『時位』結構及其變化,已具客觀的存在。這種『存在』,不但證明易學中的『陰陽』結構變化多重性論說的正確,而且也使傳統的『時空觀』,萌生出一個新的命題,即,『時間』是什麼?它是如何存在?我認為,這應當是《開元占經》在歷史上的偉大貢獻,雖然,它並沒有引起後人的注意。
       
         《開元占經》在其他方面的貢獻也應當予以說明:
     
        一、地動說。如:『保章氏掌天文,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此言天地對應說;『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於是有地震,此言陰陽說;『織女星非故,山搖地動』,『山崩,修北斗七政之事』,此言天地相應說等。

        二、氣候變化說。如『陰陽凝為雪』,此言陰陽說;『霜非時而殺草,是時而不殺』,此言時應說。『天者變化行精氣者也,令者謂暴風雨霹靂』,此言應天說;『陰氣伏於黃泉,陽氣上通於天,陰陽交爭,故為電』,此言陰陽變化說;『歲星居牽牛,多旱』,『歲星居須女,歲多水』,此為自然災應說等。
       
        三、保存了唐時的曆法:麟德曆和天竺『九執曆』。
       
        四、『星圖』古今考。
     
        五、保存了古今積年和章率:其中『積年』是研究古往今來的事物發生發展的一項重要『數據』。
       
        六、關於『物占』問題。這是頗受爭議的問題,但我認為,若使能從『天變地化』這一自然法則來認識,就不難發現『感應說』在『物占』中所得到的印證。這方面,應多加研究為妥。
     


    作者:學易齋《易學研究叢書》主編
    此文转贴自:http://www.xyiz.com.tw/xyiz_lc.htm#lc01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