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覽:劉兆祥專欄9月13日收市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
0to1 |
發表於: 2004/09/13 07:06pm |
國期炒高水(0913PM) 2004/9/13 下午 05:55:00 港股在選舉完成後於高位反覆, 恆指全日升135點, 報13139點, 成交101億元.
港股在完成選舉後裂口急升接近百點, 隨即升至13143點的全日最高位, 升140點, 之後在高位橫行,十一時前恆指曾跌至13059點的全日最低位, 升56點, 波幅84點, 收市報13139點, 升135點, 成交101億元. 9月期指最高報13158點, 最低報13065點, 波幅93點, 收報13145點, 升135點, 成交20188張, 高水6點, 9月H股期貨高低報4270點及4340點, 波幅70點, 收4330點, 升40點, 轉高水37點, 成交5059張.
恆指成份股成交45億元, 會德豐(#20)升$0.65, 收$11.65, 成交0.46億元, 九倉(#4)升$0.45, 收27元, 思捷(#330)升二元, 收$39.40, 成交1.1億元, 中遠太平洋(#1199)升$0.35, 收$12.60, 成交1.2億元, 東亞(#23)升$0.55, 收$21.90, 成交0.95億元, 太古A(#19)除息收$58.75, 成交1.8億元, 新地(#16)升一元, 收75元, 成交3億元, 利豐(#494)升$0.25, 收$11.45, 成交0.85億元, 招商局(#144)升$0.25, 收$11.75, 成交0.57億元, 長實(#1)升$0.75, 收$68.75, 成交3.58億元, 和黃(#13)升$0.50, 收62元, 成交3.14億元, 匯豐(#5)升一元, 收$123.50, 成交9.6億元, 恆生(#11)升一元, 收105元, 成交1.1億元, 中移(#941)升$0.25, 收$23.50, 成交3.37億元; 中資H股指數波幅為4266點及4332點, 波幅66點, 收報4293點, 微升6點, 成交只有17億元, 保險股遇壓, 中國財險(#2328)跌$0.075, 收$2.55, 成交0.98億元, 國壽(#2628)跌$0.05, 收$4.775, 成交1.95億元, 平保(#2318)升$0.10, 收$10.95, 成交只有0.9億元, 金屬股回落, 中鋁()#2600)跌$0.10, 收$3.80, 成交1.54億元, 馬鋼(#323)跌$0.075, 收$2.775, 自由行股造好, 中旅(#308)升$0.06, 收$1.80, 莎莎(#178)升$0.20, 收$3.50, 景福(#280)升$0.07, 收$0.69, 謝瑞麟(#417)升$0.075, 收$0.52, 中建系急升, CCT TEL(#138)升$0.19, 收$1.14, 最高報$1.24.
今天港股造好, 但成交顯然偏企, 而國企股有壓力, 但兩大期指卻炒高水, 國企期貨更由之前經常偏企三十多點變為高水37點, 即單是高低水變化已經有六十點升幅, 究竟是否反映國企新一輪升浪再現呢? 但投資者要留意兩件事, 第一是本週國內政治會議, 人事變動及政策變化的影響, 宏調究竟是加深邋是放棄將影響國企的表現, 另外是國內證券商停業的影響, 目前兩間保險公司存放在證券行約值十億元資金被凍結, 反映國企證券行的問題對本地國企股帶來影響, 過份看好國企股隨時帶來嚴重影響. 而市場正熱炒自由行及十一黃金週概念, 刺激一眾股份造好, 雖然在資金推動下升完可以再升, 但投資者要小心, 十一黃金週與及自由行概念屬炒作, 實際支持作用早在股價上反映, 目前高追風險極大, 投資者要明白這只是炒賣造成的泡沫, 當然未爆破前頂部何在難以估計, 但泡沫爆破最終是股市定率, 正如目前一眾國內工業製造股, 在電力短缺, 成本上漲, 連薪金成本也急升, 本應出現大調整, 但股價卻能升高, 估計是大戶借勢炒高散貨, 一般散戶不應在目前水平吸納製造業股份作長線投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