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錦繡山河,秀麗風光,海邊浪漫、森林探險、沙漠徒步,到各地旅遊令你陶冶情操吧。
緣生術數研究社【消閒旺地】旅遊好去處 → 引用回覆文章

主題標題: 『轉貼』 北京大學的「未名湖」與和珅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 北京大學的「未名湖」與和珅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dddada 發表於: 2007/04/20 09:45pm
    未名湖處處充滿著詩情畫意,有一首詩曾一度在北大流行:“未名湖是個海洋/詩人都藏在水底/靈魂們都是一條魚/也會從水面躍起。”誰都無法否認,北大之美,在未名一湖。未名湖宛如一塊溫潤的碧玉鑲嵌在燕園的中心,湖中一島一魚一石舫,頗具點睛之巧。湖畔垂柳裊娜,曲徑通幽,形成了亦真亦幻的境地,這裡就像一塊聖地,遠離浮華和喧囂,有一種寧靜致遠的淡泊之美。未名湖南挽靜謐的臨湖軒、肅穆的斯諾墓,遠望巍巍圖書館,北臨整齊精緻的“德才均備體健全”齋和乾隆石屏風,西望氣宇軒昂的辦公樓和滄桑厚重的西校門,東接凝重莊嚴的博雅塔,真可謂如詩如畫。


      未名湖美麗之中有神韻,這詩情畫意的背後有一段有趣的歷史。原來未名湖一帶在清朝乾隆年間是和珅的淑春園的一部分。淑春園是圓明園的附屬園林之一,只是當時的淑春園並無多少可觀之處,園中多為水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把淑春園賞給和珅,淑春園成了和坤的花園。和珅在此大興土木,把該園周圍原來的稻田、水池擴大成湖泊,並把挖出的泥土堆成小山和島亭,建成了一處大的園林風景,當時號稱“京師第一”私人園林。據檔案記載,園內僅房屋就有1003間,遊廊樓亭357間。園中有一較大的湖泊(即今未名湖),水中有一石舫(今未名石舫的原物)。石舫乃是倣圓明園中景物而建,整個與皇家園林毫無二致。這在封建王朝就是“逾制”,有殺頭之罪,和珅膽敢如此,完全是深得乾隆寵愛,有恃無恐。和珅後來被查抄之後,淑春園又幾易其主。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就是在這次浩劫中,石舫上的建築被破壞得蕩然無存,僅留下孤零零的基座。1919年司徒雷登任燕大校長後,幾經考察,選定了這個歷經劫難的古園遺址作為新校址。于1921年從陜西督軍陳樹藩手中買下了這塊地皮,在設計修建燕大校園的過程中,燕大校方對未名湖一代的舊景觀進行了整理修繕,並增設新景,形成了今天的未名湖景區。據說,當時為未名湖取名時,提出了很多參選名稱,但都不很令人滿意,最後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一錘定音,直接以“未名”稱之。在今天看來,空曠的未名湖,配上錢穆先生命之的“未名”二字,正體現了知識分子追求的心境:淡泊名利,寬容無爭。同時“未名”二字也為今天未名湖的象徵意義涂上了一層歷史的色彩,一直傳為佳話,這一切實乃天意。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在未名湖的北岸還立有乾隆時期的四塊石屏風,上書“畫舫平臨𧵔岸闊,飛樓俯映柳蔭多”“夾鏡光徵風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這四句詩文原是稱述圓明園“夾鏡鳴琴”這一景點的,歷經週折後,被置放于這裡。雖然並非專為未名湖而作,放在這裡卻十分恰當地描述出了未名湖一帶的風光之美,真可謂是天作之合。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