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nlut
-- 發表時間: 2005/08/22 10:02am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 說義 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即非 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 心者。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 如 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見不是見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 說義 不。】 佛講到這里,先問須菩提,假使有一個人說,佛說的,人見、我見、眾生見、 壽者 見,對不對?佛經上都講四相,這里又轉一個方向,提出來的不是「相」,而是 「見」。 「相」就是現象。「見」是自己的思想見解,是屬于精神領域。所謂見解,就是現 在新 觀念所謂的觀點,都屬于見。所以禪宗的悟道叫做見地,要見到道,不是眼睛看見 啊! 楞嚴經上講見道之見,有四句話: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离見,見不能及。」 你看這個佛經,討厭吧!都是什么見呀見的。第一個見,我們眼睛看見的見, 心与 眼看見。第二個是見道的見,換句話說,第一個見是所見之見,第二個是能見之見。 我 們眼睛看東西,這是所見,這是現象。所見回過來,自己能夠見道,明心見性那個 見, 不是所見之見,不是眼睛能夠看見一個現象,或者看見一個境界,那不是道啊! 所以「見見之時」,自己回轉來看到見道之見,明心見性那個見的時候,「見 非是 見」。這個能見,見道的見,不是眼睛看東西所見的見,故說「見非是見」。那么 能見 道的見,難道還有一個境界嗎?「見猶离見」。當眼睛也不看,耳朵也不听,一切 皆空 以后,說我見道了,有一個見存在,還是所見,這個見還是要拿掉,見猶离見,還 要拿 掉,空還要空下來。「見不能及」,真正明心見性的見,不是眼睛看見的見,不是 心眼 上有個所及,能見的見。說了一大堆的見,多么難懂啊! 告訴我們明心見性之見,可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青蛙扑咚一聲跳進 水… …要一切見無所見,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万有,都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那可以談 禪宗 了,明心見性有點影子了。記著!還只是一點影子啊! 楞嚴經上也有几句很重要的話:「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 知与見,后來是佛學一個專有名稱,知就是知道,把佛經道理都懂了的這個知。見, 也 看到過這個現象、境界,就是知見。道理懂了,你去修行打坐,坐起來一切皆空, 可是 有知性,也知道自己坐在那里很清淨。但是有一個清淨在就不對了,「知見立知, 即無 明本」,就是無明的根本。有一個清淨就會有一個不清淨的力量含藏在里面,就有 煩惱 的力量在了,所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要「知見無見」,最后見到空,「斯即涅 盤」, 可以達到見的邊緣了。 知即無明本 從前有好几位大法師就是看經典走禪宗的路線,后來就悟道了。所以學禪不一 定是 打坐參禪,不一定要打坐參公案、參話頭。宋朝溫州瑞鹿寺有一位遇安禪師,天天 看佛 經念佛。他看到前面這一段,忽然心血來潮,把原來的句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知 見無見。斯即涅盤。」改了標點,變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 盤。」自己因而大徹大悟。后來他自稱「破楞嚴」,改了圈點破開來讀以后,自己 忽然 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知見立」,有知有見,有個清淨有個覺性,「知 即無 明本」,這一知,本身就是無明本,就是煩惱。「知見無」,一切皆空,理也空, 念也 空,空也空,「見斯即涅盤」,見到這個就是悟道了。這是他悟了道,自己楞嚴破 句, 就懂進去了。 現在我們說明了這個道理,說了半天,不要把話轉開了,說我見、人見、眾生 見、 壽者見;金剛經前面都提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中間也提過,以色 見我, 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見,不能見如來。到這里,忽然一轉,提出「見」,不提出 相。 相是相,茶杯是現象,毛巾是現象,書本也是現象,我也是現象,他也是現象,你 也是 現象,山河大地一切房子都是現象,連虛空也是現象,清淨也是現象,睡覺也是相, 作 夢也是相,醒了也是象,一切現象都是生滅變化。 所以有些人天天打坐,問他好嗎?好啊!好清淨。著相!著清淨之相。相不是 道, 道不在相中。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你要立一個清淨是道, 再加 上背上督脈通了,前面任脈通了,拿水龍頭一開灌進去,都通了,那不是成道,那 都是 著相。一著相,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要知見無,見斯即涅盤。 所以現在告訴你知見之見是什么?他告訴須菩提,假使有人說,我提出我見、 人見、 眾生見、壽者見,你說說看,那人了解我所說的意思沒有?他這個人還算真正學佛, 懂 了佛法嗎?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須菩提說,那不對的,這個人雖然學佛,根本不通啊,不懂佛法的道理。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 見人 見眾生見壽者見。】 那么佛也跟著說,你現在提出來一個假定的問題問我,我見、人見、眾生見、 壽者 見,見道之見,這只是一個講話上的方便;假設有這么一個見處,一個明心見性, 見道 之見,那也只是一個表達的方法而已,一個揭穿真義的名辭而已。實際上啊,明, 無可 明處;見,無可見處,所以叫做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如是知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 不 生法相。】 佛告訴須菩提最后的結論,你要注意啊!真正學大乘佛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 想求得大徹大悟的人,于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應「如是知」,要了解 知道 金剛經這些一層一層的道理。「如是見」,要有這樣一個見解,所以有知有見。 知見兩個字,再加一個說明,一切大小乘的佛法,尤其是小乘的佛法,是戒、 定、 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個次序。按次序來修行,先守戒,再修定,再由定發慧悟 道。 真的悟道了,解脫一切苦厄,但是解脫的最高程度,仍是物質世間一切的束縛。當 這些 欲界、色界一切的煩惱、情感都解脫光了以后,還有個東西就是心性的所知所見, 這個 知与見仍要解脫,最后要徹底的空。剛才舉出來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 斯即 涅盤;這里也講,發大乘心,想由凡夫修道而成佛,應該對一切法,「如是知,如 是 見」。 如是怎么知?怎么見呢?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那么所謂外道者, 即 非外道,是名外道;所謂魔鬼者,即非魔鬼,是名魔鬼;所謂我者即非我,是名我。 就 是這一套!「一切」,整個歸納起來,空有都不住,無住、無著,所以一切法應如 是知, 如是見。 你理解了,也見到了這個道理,「如是信解」,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 如果 佛法的教理都沒有弄清楚,情緒化跑來學佛參禪,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見搞清楚 了, 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這樣去理解它,這才是理性的。學佛修 道是 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我們自己的法相 為什么說「不生法相」?為什么不說不「用」法相,或者不「住」法相,不 「著」 法相,不「落」法相呢?這些字都不用,而用不「生」法相,這是有區別的。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叫法相?一切的現象、觀念都是現象,是意識思想构成的 一個 形態。每個人意識里都有自己一個构想,幻想;幻想久了,變成牢不可破的一個典 型, 自己就把它抓得牢牢的。這個就是意識思想境界里的形態,在佛學名辭里叫做法。 法包 括了一切事,一切理,一切物,一切思想觀念。 譬如大家認為大徹大悟,一片光明,都在清淨光明中,在一般人心目中,下意 識已 經构成一個形態,認為悟了道打起坐來,大概內外一片光,連電力公司的發電机都 可以 不要了。把光明看成電燈光、太陽光、月亮光那樣,下意識的构成法相,构成一個 形態 在那里。 又譬如說,悟道以后,大概什么都不要,什么也都不相干,一切一切都不管, 跑到 古廟深山,孤零零的坐在那里,就以為成佛了。如果成了這樣的佛的話,世上多成 一千 個佛對我們也沒有關系;山里早有的是佛,許多石頭、泥巴擺在那里,從開天辟地 到現 在,都可以叫做佛。反正它們對一切事物,一切出世入世的一概不理。換句話說, 那是 絕對的自我,看起來很解脫,一切事物不著,實際上是自我,為了自我而已!認為 我要 這樣,因為他下意識的意識形態有了這個法相。 一般人打坐入定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不是佛法,那是你的意識形態,是你造作 了這 個法相。乃至于說一切空了就是佛,空也是個法相,是個現象。有些人任督二脈打 通了, 奇經八脈打通了,河車大轉,也都是法相。我經常問:你轉河車,轉到什么時候啊? 不 要把自己轉昏了頭。你轉轉……總有不轉的時候吧?轉到什么時候才不轉呢?任督 二脈 打通了,通到那里去呢?通到陰溝里去嗎?還是通到電力公司?還是通到上帝菩薩 那 里?你都要搞清楚啊!可是我們許多人,不知不覺的都落在自我的法相里了。自我 意識 形成一個道的觀念,一個道的樣子,一個道的模型。 由此我們就明白,為什么世界上的宗教,因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所畫的天堂也 都不 同。我們的天堂是穿大袍子古代帝王相的人,一切房子都是中國古時候的。西方人 的天 堂是洋房,他的神和上帝也是高鼻子藍眼睛;阿拉伯人畫的另有不同。所以說,天 堂是 根据自己的心理形態构成的,誰能去證明呢?這些都是自己心理下意識构成的法相。 佛法唯識宗也稱為法相宗,法相宗是先從現象界開始分析研究,現象界也就是 世間 一切事,所謂的一切法;最后研究到心理狀態,研究到心性的本來,以至于證到整 個宇 宙。也就是說,法相宗從現有的人生,現有的世界的相,加以分析,歸之于心,然 后反 回到形而上的本体。如果套一句佛學的名辭來講,這是從自己的身心入手,進而打 破了 身心,證到形而上的本体。 華嚴宗不同于法相宗,是先從形而上的宇宙觀開始,從大而無比的宇宙,慢慢 收縮, 最后會之于心,是使你由本体而了解自己。普通的佛學,是由你自己而了解了本体, 這 是兩個不同的教育方法,我們必須要弄清楚。這些不同的路線不同的方法,佛學的 名辭 就叫做法相,一切法相。 現在金剛經快要結束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非常嚴重的道理,佛告訴須菩提, 你 想證得無上菩提大徹大悟而成佛,你應該這個樣子知道,應該這樣去看清楚,理解 清楚, 應該這樣子相信,這樣去理解。怎么理解呢?一句話,「不生法相」,你心里不要 造作 一個東西,你的下意識中,不要生出來一個佛的樣子。每個人心里所理解的佛,所 理解 的道,所理解清淨涅盤的境界,都各不相同,為什么不同呢?是你唯心所造,你自 己生 出來的,是此心所生。 所以你不要自生法相,不要再去找,不要构成一個自我意識的觀念。譬如我們 上同 樣一個課,一百個同學中,各人理解的深淺程度都不相同,因為每人心里自生法相, 自 己构成一個現象,都非究竟。這就是佛經上說,眾盲摸象,各執一端的道理。盡管 瞎子 摸象,各執一端,可是摸的那一端,也都是象的部分,并沒有錯。只能夠說,每人 抓到 一點,合起來才是整個的象。要想完全了解整個大象的話,佛告訴我們的是「不生 法 相」,一切不著。下面,佛又推翻了。 我要過去 你過來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經所說的法相,根本就不是法相,所以叫做法相。這個話在金剛經上常說。 道理 在那里?那些都是教育上的方法。等于過河的船,目的是使你過河,已經過了河就 不要 把船背著走,要赶緊把船丟下,走自己的路。 佛經三藏十二部,各种各樣的說法,有時候說空,有時候說有,有時候說非空 非有, 有時候又說即空即有,究竟那一樣對呢?那一樣都對都不對,要你自己不生法相。 講一個法相,包括了各种現象,譬如唯識宗,除了把心的部分分成八個識來講 外, 再把心理活動的現象,綱領原則性加以歸納,成為一百個法。如果詳細分析起來, 當然 不止一百個;可是后世一般人研究唯識,就鑽進去爬不出來了。這些人鑽到什么境 界里 頭了呢?鑽到「有」,鑽到一切法「胜義有」的法相里去了。就像龍樹菩薩講般若 拿空 來比方,与法相唯識宗的教育方法不同,可是一般人研究般若,又落到「空」的法 相里 去了。所以說,任何法相都不能住,都不是。 佛最后告訴我們,所謂法相,「即非法相」,那只是講話的方便,机會的方便, 教 育上的方便,目的是使你懂得。如果這樣不懂,他換另一個方法,總是想辦法使我 們懂 得。可是后世的人,把他的教育方法記錄下來以后,死死抓住他說過的那個空,或 拚命 抓個有,永遠搞不清楚。事實上佛交代得很清楚,一切不落法相。不落法相以后, 大家 反而都說金剛經是說空的,前面我們已經說過,金剛經沒有任何重點是教我們觀空, 金 剛經都是遮法,擋住你不正确的說法,至于正确的是個什么東西,要你自己去找。 記得金剛經開始的時候,我曾經提到過禪宗的兩個公案,一個是儿子跟父親學 小偷, 對不對?還有一個是坐牢的那個公案,現在再說一個禪宗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出家 學佛 求道,想要開悟,跟著師父几十年。這位師父總是對他非常嚴厲,生活、行為都管 得非 常嚴。但是一問到佛法,師父總不肯說。這個人就像我們現在青年人學佛一樣,好 像找 到一位老師,馬上就有妙訣告訴他,傳你一個咒子羅,或者傳你一個方法,今天一 打坐, 明天就會飛了,就成佛了;自己意識中构成了這樣一個法相。這個人的心理也是如 此。 可是這個師父呢,問到他真正佛法時,就說:你自己參去!自己研究去! 他自己暗想,十二三歲出家,天天求佛道,搞了几十年,這個老師嘛!是天下 有名 的大老師,是有道之士,跟著他卻辛苦的要命,佛法也沒有傳給他一點,心中真煩 惱。 有一天他想了一個辦法,帶了一把小刀上山,師父快要走這一條小路回來了,小路 只能 走一個人,他就站在路口等師父回來。那天下雨,山上路滑難走,他看見師父低著 頭, 慢慢走到了。其實他師父大概早知道這家伙在那里,他以為師父不知道,看到師父 過來 了,就一把抓住師父說:「師父啊,我告訴你,我几十年求法,你不肯告訴我,今 天我 不要命了。」說著就把刀拿出來,「你再不告訴我佛法的話,師父啊,我要殺了你。」 這個師父很從容,手里還拿把雨傘,看他這個樣子,就用手一把抓住他拿刀的手說: 「喂,路很窄,我要過去,你過來。」師父把他拉過來,自己就過去了。他听到 「我要 過去,你過來」就忽然大徹大悟了。 我們大家參參看,「我要過去,你過來」,這一句話他就悟道了,這個理由在 什么 地方?這個就是所謂禪宗公案。現在大家很難找出答案,我說的也不是真的答案, 只能 打個比方給你听:我們大家學佛最困難,心中的煩惱,身体上的感覺,坐起來腿發 麻, 不坐時心里煩惱不斷;很想求到清淨,清淨永遠求不到。煩惱不斷,自己問自己怎 么 辦?你自己里面的師父一定告訴你:「我要過去,你過來!」煩惱跑過了就是清淨, 過 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生法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那 么簡 單。所以說,我要過去,你過來,這一條路根本是通的,煩惱即是菩提,那里有個 煩惱 永遠停留在心中呢!你要是去想辦法把煩惱空掉,求個清淨,你不就是那個師父跟 徒弟 永遠堵在路上,走不過來了嗎? 你看人家的教育法很簡單,我要過去,你過來,也不理刀,也不理徒弟,這個 徒弟 就清楚了,就悟道了。可見他平常都在自生法相,都是著了一個佛的觀念,著了一 個道 的觀念。人生最怕是著魔,實際上,你學了佛法,學了道,把道跟佛法捆起來,你 正是 著魔了;著了佛魔,著了道魔,著了功夫魔,著了清淨魔。 清淨也是魔啊!所以禪宗祖師有几句話:「起心動念是天魔」,什么是天魔? 是你 的起心動念而已,你自己生的法相。「不起心動念是陰魔」,大家注意啊!很多人 都落 在這個魔境,光想打起坐來什么都不知道,以為什么都不知道是入定,那個是不起 心動 念,不起心動念落在五陰境界,是陰魔。「倒起不起是煩惱魔」,有時候好像很清 淨, 你覺得很清淨嗎?有時候又覺得心里頭好像有一點游絲雜念,可是也不要緊,可是 也迷 迷糊糊,這個就是倒起不起煩惱魔,無明之魔。說什么走火入魔!魔從那里來?魔 完全 是自心所造,沒有其它的東西。「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是陰魔。倒起不起 是煩 惱魔。」如此而已。 佛學把魔境分析得很清楚,禪宗的大師們是用歸納的方法,非常簡單扼要告訴 你。 實際上,這些心理的狀況,這些境界,都是自生法相。由此更進一步說,我們佛學 越學 多了,唯識研究到最后,佛經三藏十二部都學了,你越學的多,越被法相的繩子捆 得緊, 都是著了法相。所以在快要作結論的時候,佛告訴我們,不生法相才是最究竟。我 們給 它的結論偈子: 第三十一品偈頌 九霄鶴唳響無痕 泣血杜鵑落盡魂 譜到獅弦聲斷續 為誰辛苦唱荒村 這是一個感想,在座的人,要是到過西北和中國的高山,或到過青城山峨嵋山, 可 能會听到白鶴的叫聲。中國文字很妙,雞叫是啼,鳥叫是鳴,虎叫是嘯,表示不同 的聲 音形態;白鶴叫稱為鶴唳。白鶴是在高空叫的,聲音像打鑼一樣,傳得很遠,所以 這個 鳥与其他的鳥特別不同。 「九霄鶴唳響無痕」,就是說,佛的說法像九重天上的白鶴,叫聲響徹云霄, 要叫 醒世界上所有人的迷夢。但是,我們有沒有被他叫醒呢?世界上許多人是叫不醒的, 想 一想真夠傷心。結果千里迢迢去學佛,不論在家出家,都變成杜鵑鳥一樣。 「泣血杜鵑落盡魂」,据說杜鵑是上古一個因亡國而傷心到极點的帝子,因為 天天 哭,后來他的精魂變成杜鵑鳥,還在哭,哭到最后眼睛流血,滴在泥土上變成現在 的杜 鵑花。杜鵑另有很多的名字,也叫杜宇,也叫帝子,就是蜀國皇帝的儿子。我們后 世學 佛學道的都是杜鵑,拋家棄子專心學佛,到最后,道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只怪自己 沒有 遇到明師,沒有碰到佛,沒有得到法。其實佛法是最平凡,最簡單,佛在金剛經上 都說 完了。 「譜到獅弦聲斷續」,金剛經等于獅子之弦,用獅子身上的筋作弦的琴,它發 出的 琴聲,百獸听到都會頭痛,再重一點,百獸听到腦子都裂了,因為獅子是百獸之王。 佛 說的法是哲學里的哲學,經典里的經典,世界上真正形而上的道法,直截了當,全 部都 告訴我們了,但是我們不知道。這個琴譜彈到獅子之弦,這個聲音彈的金剛經也好, 法 華經也好,華嚴經也好,斷斷續續,都彈給我們听了,高明的歌曲統統唱給我們听 了, 我們還是不懂。等于一個叫化子沿門唱蓮花落一樣,唱了半天沒有人理,人不覺得 好听, 「為誰辛苦唱荒村」啊!這是對釋迦牟尼佛幽默一下。實際上,我真為釋迦牟尼佛 一洒 同情之淚,他講到三十一品了,快講完了,有誰懂得他呢?他又何必在那里講呢? 為誰 辛苦唱荒村啊?再唱一遍也沒有用,因為知音難遇啊,永遠不懂。實際上,他說的 最親 切,最平凡。 我們現在再一次回過頭來看,金剛經最開始,第一個重點是三個字──善護念。 凡 夫也好,成佛也好,只有一個法門,就是善護念。護什么念?無所住。怎么無所住? 很 簡單,不生法相。成了佛的人怎么樣呢?也是一樣,也是吃飯穿衣,飯吃飽了,洗 腳打 坐,就是那么平凡。沒有什么頭上放光啦!心窩子放光啦!六种神通啦!都不來。 吃飯 穿衣敷座而坐。然后你問話,他答覆,就是那么簡單。金剛經就是平凡里頭的真實, 平 凡里頭的超脫。
-- 作者: nlut
-- 發表時間: 2005/08/22 10:04am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 说义 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即非 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 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 如 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见不是见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 说义 不。】 佛讲到这里,先问须菩提,假使有一个人说,佛说的,人见、我见、众生见、 寿者 见,对不对?佛经上都讲四相,这里又转一个方向,提出来的不是「相」,而是 「见」。 「相」就是现象。「见」是自己的思想见解,是属于精神领域。所谓见解,就是现 在新 观念所谓的观点,都属于见。所以禅宗的悟道叫做见地,要见到道,不是眼睛看见 啊! 楞严经上讲见道之见,有四句话: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你看这个佛经,讨厌吧!都是什么见呀见的。第一个见,我们眼睛看见的见, 心与 眼看见。第二个是见道的见,换句话说,第一个见是所见之见,第二个是能见之见。 我 们眼睛看东西,这是所见,这是现象。所见回过来,自己能够见道,明心见性那个 见, 不是所见之见,不是眼睛能够看见一个现象,或者看见一个境界,那不是道啊! 所以「见见之时」,自己回转来看到见道之见,明心见性那个见的时候,「见 非是 见」。这个能见,见道的见,不是眼睛看东西所见的见,故说「见非是见」。那么 能见 道的见,难道还有一个境界吗?「见犹离见」。当眼睛也不看,耳朵也不听,一切 皆空 以后,说我见道了,有一个见存在,还是所见,这个见还是要拿掉,见犹离见,还 要拿 掉,空还要空下来。「见不能及」,真正明心见性的见,不是眼睛看见的见,不是 心眼 上有个所及,能见的见。说了一大堆的见,多么难懂啊! 告诉我们明心见性之见,可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青蛙扑咚一声跳进 水… …要一切见无所见,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万有,都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那可以谈 禅宗 了,明心见性有点影子了。记著!还只是一点影子啊! 楞严经上也有几句很重要的话:「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 知与见,后来是佛学一个专有名称,知就是知道,把佛经道理都懂了的这个知。见, 也 看到过这个现象、境界,就是知见。道理懂了,你去修行打坐,坐起来一切皆空, 可是 有知性,也知道自己坐在那里很清净。但是有一个清净在就不对了,「知见立知, 即无 明本」,就是无明的根本。有一个清净就会有一个不清净的力量含藏在里面,就有 烦恼 的力量在了,所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要「知见无见」,最后见到空,「斯即涅 盘」, 可以达到见的边缘了。 知即无明本 从前有好几位大法师就是看经典走禅宗的路线,后来就悟道了。所以学禅不一 定是 打坐参禅,不一定要打坐参公案、参话头。宋朝温州瑞鹿寺有一位遇安禅师,天天 看佛 经念佛。他看到前面这一段,忽然心血来潮,把原来的句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知 见无见。斯即涅盘。」改了标点,变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 盘。」自己因而大彻大悟。后来他自称「破楞严」,改了圈点破开来读以后,自己 忽然 开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知见立」,有知有见,有个清净有个觉性,「知 即无 明本」,这一知,本身就是无明本,就是烦恼。「知见无」,一切皆空,理也空, 念也 空,空也空,「见斯即涅盘」,见到这个就是悟道了。这是他悟了道,自己楞严破 句, 就懂进去了。 现在我们说明了这个道理,说了半天,不要把话转开了,说我见、人见、众生 见、 寿者见;金刚经前面都提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中间也提过,以色 见我, 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见,不能见如来。到这里,忽然一转,提出「见」,不提出 相。 相是相,茶杯是现象,毛巾是现象,书本也是现象,我也是现象,他也是现象,你 也是 现象,山河大地一切房子都是现象,连虚空也是现象,清净也是现象,睡觉也是相, 作 梦也是相,醒了也是象,一切现象都是生灭变化。 所以有些人天天打坐,问他好吗?好啊!好清净。著相!著清净之相。相不是 道, 道不在相中。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你要立一个清净是道, 再加 上背上督脉通了,前面任脉通了,拿水龙头一开灌进去,都通了,那不是成道,那 都是 著相。一著相,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要知见无,见斯即涅盘。 所以现在告诉你知见之见是什么?他告诉须菩提,假使有人说,我提出我见、 人见、 众生见、寿者见,你说说看,那人了解我所说的意思没有?他这个人还算真正学佛, 懂 了佛法吗?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须菩提说,那不对的,这个人虽然学佛,根本不通啊,不懂佛法的道理。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 见人 见众生见寿者见。】 那么佛也跟著说,你现在提出来一个假定的问题问我,我见、人见、众生见、 寿者 见,见道之见,这只是一个讲话上的方便;假设有这么一个见处,一个明心见性, 见道 之见,那也只是一个表达的方法而已,一个揭穿真义的名辞而已。实际上啊,明, 无可 明处;见,无可见处,所以叫做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如是知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 不 生法相。】 佛告诉须菩提最后的结论,你要注意啊!真正学大乘佛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 想求得大彻大悟的人,于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出世间法,应「如是知」,要了解 知道 金刚经这些一层一层的道理。「如是见」,要有这样一个见解,所以有知有见。 知见两个字,再加一个说明,一切大小乘的佛法,尤其是小乘的佛法,是戒、 定、 慧、解脱、解脱知见,五个次序。按次序来修行,先守戒,再修定,再由定发慧悟 道。 真的悟道了,解脱一切苦厄,但是解脱的最高程度,仍是物质世间一切的束缚。当 这些 欲界、色界一切的烦恼、情感都解脱光了以后,还有个东西就是心性的所知所见, 这个 知与见仍要解脱,最后要彻底的空。刚才举出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 斯即 涅盘;这里也讲,发大乘心,想由凡夫修道而成佛,应该对一切法,「如是知,如 是 见」。 如是怎么知?怎么见呢?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那么所谓外道者, 即 非外道,是名外道;所谓魔鬼者,即非魔鬼,是名魔鬼;所谓我者即非我,是名我。 就 是这一套!「一切」,整个归纳起来,空有都不住,无住、无著,所以一切法应如 是知, 如是见。 你理解了,也见到了这个道理,「如是信解」,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 如果 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 了, 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 道是 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我们自己的法相 为什么说「不生法相」?为什么不说不「用」法相,或者不「住」法相,不 「著」 法相,不「落」法相呢?这些字都不用,而用不「生」法相,这是有区别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叫法相?一切的现象、观念都是现象,是意识思想构成的 一个 形态。每个人意识里都有自己一个构想,幻想;幻想久了,变成牢不可破的一个典 型, 自己就把它抓得牢牢的。这个就是意识思想境界里的形态,在佛学名辞里叫做法。 法包 括了一切事,一切理,一切物,一切思想观念。 譬如大家认为大彻大悟,一片光明,都在清净光明中,在一般人心目中,下意 识已 经构成一个形态,认为悟了道打起坐来,大概内外一片光,连电力公司的发电机都 可以 不要了。把光明看成电灯光、太阳光、月亮光那样,下意识的构成法相,构成一个 形态 在那里。 又譬如说,悟道以后,大概什么都不要,什么也都不相干,一切一切都不管, 跑到 古庙深山,孤零零的坐在那里,就以为成佛了。如果成了这样的佛的话,世上多成 一千 个佛对我们也没有关系;山里早有的是佛,许多石头、泥巴摆在那里,从开天辟地 到现 在,都可以叫做佛。反正它们对一切事物,一切出世入世的一概不理。换句话说, 那是 绝对的自我,看起来很解脱,一切事物不着,实际上是自我,为了自我而已!认为 我要 这样,因为他下意识的意识形态有了这个法相。 一般人打坐入定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不是佛法,那是你的意识形态,是你造作 了这 个法相。乃至于说一切空了就是佛,空也是个法相,是个现象。有些人任督二脉打 通了, 奇经八脉打通了,河车大转,也都是法相。我经常问:你转河车,转到什么时候啊? 不 要把自己转昏了头。你转转……总有不转的时候吧?转到什么时候才不转呢?任督 二脉 打通了,通到那里去呢?通到阴沟里去吗?还是通到电力公司?还是通到上帝菩萨 那 里?你都要搞清楚啊!可是我们许多人,不知不觉的都落在自我的法相里了。自我 意识 形成一个道的观念,一个道的样子,一个道的模型。 由此我们就明白,为什么世界上的宗教,因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所画的天堂也 都不 同。我们的天堂是穿大袍子古代帝王相的人,一切房子都是中国古时候的。西方人 的天 堂是洋房,他的神和上帝也是高鼻子蓝眼睛;阿拉伯人画的另有不同。所以说,天 堂是 根据自己的心理形态构成的,谁能去证明呢?这些都是自己心理下意识构成的法相。 佛法唯识宗也称为法相宗,法相宗是先从现象界开始分析研究,现象界也就是 世间 一切事,所谓的一切法;最后研究到心理状态,研究到心性的本来,以至于证到整 个宇 宙。也就是说,法相宗从现有的人生,现有的世界的相,加以分析,归之于心,然 后反 回到形而上的本体。如果套一句佛学的名辞来讲,这是从自己的身心入手,进而打 破了 身心,证到形而上的本体。 华严宗不同于法相宗,是先从形而上的宇宙观开始,从大而无比的宇宙,慢慢 收缩, 最后会之于心,是使你由本体而了解自己。普通的佛学,是由你自己而了解了本体, 这 是两个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这些不同的路线不同的方法,佛学的 名辞 就叫做法相,一切法相。 现在金刚经快要结束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非常严重的道理,佛告诉须菩提, 你 想证得无上菩提大彻大悟而成佛,你应该这个样子知道,应该这样去看清楚,理解 清楚, 应该这样子相信,这样去理解。怎么理解呢?一句话,「不生法相」,你心里不要 造作 一个东西,你的下意识中,不要生出来一个佛的样子。每个人心里所理解的佛,所 理解 的道,所理解清净涅盘的境界,都各不相同,为什么不同呢?是你唯心所造,你自 己生 出来的,是此心所生。 所以你不要自生法相,不要再去找,不要构成一个自我意识的观念。譬如我们 上同 样一个课,一百个同学中,各人理解的深浅程度都不相同,因为每人心里自生法相, 自 己构成一个现象,都非究竟。这就是佛经上说,众盲摸象,各执一端的道理。尽管 瞎子 摸象,各执一端,可是摸的那一端,也都是象的部分,并没有错。只能够说,每人 抓到 一点,合起来才是整个的象。要想完全了解整个大象的话,佛告诉我们的是「不生 法 相」,一切不着。下面,佛又推翻了。 我要过去 你过来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经所说的法相,根本就不是法相,所以叫做法相。这个话在金刚经上常说。 道理 在那里?那些都是教育上的方法。等于过河的船,目的是使你过河,已经过了河就 不要 把船背著走,要赶紧把船丢下,走自己的路。 佛经三藏十二部,各种各样的说法,有时候说空,有时候说有,有时候说非空 非有, 有时候又说即空即有,究竟那一样对呢?那一样都对都不对,要你自己不生法相。 讲一个法相,包括了各种现象,譬如唯识宗,除了把心的部分分成八个识来讲 外, 再把心理活动的现象,纲领原则性加以归纳,成为一百个法。如果详细分析起来, 当然 不止一百个;可是后世一般人研究唯识,就钻进去爬不出来了。这些人钻到什么境 界里 头了呢?钻到「有」,钻到一切法「胜义有」的法相里去了。就像龙树菩萨讲般若 拿空 来比方,与法相唯识宗的教育方法不同,可是一般人研究般若,又落到「空」的法 相里 去了。所以说,任何法相都不能住,都不是。 佛最后告诉我们,所谓法相,「即非法相」,那只是讲话的方便,机会的方便, 教 育上的方便,目的是使你懂得。如果这样不懂,他换另一个方法,总是想办法使我 们懂 得。可是后世的人,把他的教育方法记录下来以后,死死抓住他说过的那个空,或 拚命 抓个有,永远搞不清楚。事实上佛交代得很清楚,一切不落法相。不落法相以后, 大家 反而都说金刚经是说空的,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金刚经没有任何重点是教我们观空, 金 刚经都是遮法,挡住你不正确的说法,至于正确的是个什么东西,要你自己去找。 记得金刚经开始的时候,我曾经提到过禅宗的两个公案,一个是儿子跟父亲学 小偷, 对不对?还有一个是坐牢的那个公案,现在再说一个禅宗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出家 学佛 求道,想要开悟,跟著师父几十年。这位师父总是对他非常严厉,生活、行为都管 得非 常严。但是一问到佛法,师父总不肯说。这个人就像我们现在青年人学佛一样,好 像找 到一位老师,马上就有妙诀告诉他,传你一个咒子罗,或者传你一个方法,今天一 打坐, 明天就会飞了,就成佛了;自己意识中构成了这样一个法相。这个人的心理也是如 此。 可是这个师父呢,问到他真正佛法时,就说:你自己参去!自己研究去! 他自己暗想,十二三岁出家,天天求佛道,搞了几十年,这个老师嘛!是天下 有名 的大老师,是有道之士,跟著他却辛苦的要命,佛法也没有传给他一点,心中真烦 恼。 有一天他想了一个办法,带了一把小刀上山,师父快要走这一条小路回来了,小路 只能 走一个人,他就站在路口等师父回来。那天下雨,山上路滑难走,他看见师父低著 头, 慢慢走到了。其实他师父大概早知道这家伙在那里,他以为师父不知道,看到师父 过来 了,就一把抓住师父说:「师父啊,我告诉你,我几十年求法,你不肯告诉我,今 天我 不要命了。」说着就把刀拿出来,「你再不告诉我佛法的话,师父啊,我要杀了你。」 这个师父很从容,手里还拿把雨伞,看他这个样子,就用手一把抓住他拿刀的手说: 「喂,路很窄,我要过去,你过来。」师父把他拉过来,自己就过去了。他听到 「我要 过去,你过来」就忽然大彻大悟了。 我们大家参参看,「我要过去,你过来」,这一句话他就悟道了,这个理由在 什么 地方?这个就是所谓禅宗公案。现在大家很难找出答案,我说的也不是真的答案, 只能 打个比方给你听:我们大家学佛最困难,心中的烦恼,身体上的感觉,坐起来腿发 麻, 不坐时心里烦恼不断;很想求到清净,清净永远求不到。烦恼不断,自己问自己怎 么 办?你自己里面的师父一定告诉你:「我要过去,你过来!」烦恼跑过了就是清净, 过 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生法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那 么简 单。所以说,我要过去,你过来,这一条路根本是通的,烦恼即是菩提,那里有个 烦恼 永远停留在心中呢!你要是去想办法把烦恼空掉,求个清净,你不就是那个师父跟 徒弟 永远堵在路上,走不过来了吗? 你看人家的教育法很简单,我要过去,你过来,也不理刀,也不理徒弟,这个 徒弟 就清楚了,就悟道了。可见他平常都在自生法相,都是著了一个佛的观念,著了一 个道 的观念。人生最怕是着魔,实际上,你学了佛法,学了道,把道跟佛法捆起来,你 正是 着魔了;著了佛魔,著了道魔,著了功夫魔,著了清净魔。 清净也是魔啊!所以禅宗祖师有几句话:「起心动念是天魔」,什么是天魔? 是你 的起心动念而已,你自己生的法相。「不起心动念是阴魔」,大家注意啊!很多人 都落 在这个魔境,光想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以为什么都不知道是入定,那个是不起 心动 念,不起心动念落在五阴境界,是阴魔。「倒起不起是烦恼魔」,有时候好像很清 净, 你觉得很清净吗?有时候又觉得心里头好像有一点游丝杂念,可是也不要紧,可是 也迷 迷糊糊,这个就是倒起不起烦恼魔,无明之魔。说什么走火入魔!魔从那里来?魔 完全 是自心所造,没有其它的东西。「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心动念是阴魔。倒起不起 是烦 恼魔。」如此而已。 佛学把魔境分析得很清楚,禅宗的大师们是用归纳的方法,非常简单扼要告诉 你。 实际上,这些心理的状况,这些境界,都是自生法相。由此更进一步说,我们佛学 越学 多了,唯识研究到最后,佛经三藏十二部都学了,你越学的多,越被法相的绳子捆 得紧, 都是著了法相。所以在快要作结论的时候,佛告诉我们,不生法相才是最究竟。我 们给 它的结论偈子: 第三十一品偈颂 九霄鹤唳响无痕 泣血杜鹃落尽魂 谱到狮弦声断续 为谁辛苦唱荒村 这是一个感想,在座的人,要是到过西北和中国的高山,或到过青城山峨嵋山, 可 能会听到白鹤的叫声。中国文字很妙,鸡叫是啼,鸟叫是鸣,虎叫是啸,表示不同 的声 音形态;白鹤叫称为鹤唳。白鹤是在高空叫的,声音像打锣一样,传得很远,所以 这个 鸟与其他的鸟特别不同。 「九霄鹤唳响无痕」,就是说,佛的说法像九重天上的白鹤,叫声响彻云霄, 要叫 醒世界上所有人的迷梦。但是,我们有没有被他叫醒呢?世界上许多人是叫不醒的, 想 一想真够伤心。结果千里迢迢去学佛,不论在家出家,都变成杜鹃鸟一样。 「泣血杜鹃落尽魂」,据说杜鹃是上古一个因亡国而伤心到极点的帝子,因为 天天 哭,后来他的精魂变成杜鹃鸟,还在哭,哭到最后眼睛流血,滴在泥土上变成现在 的杜 鹃花。杜鹃另有很多的名字,也叫杜宇,也叫帝子,就是蜀国皇帝的儿子。我们后 世学 佛学道的都是杜鹃,抛家弃子专心学佛,到最后,道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只怪自己 没有 遇到明师,没有碰到佛,没有得到法。其实佛法是最平凡,最简单,佛在金刚经上 都说 完了。 「谱到狮弦声断续」,金刚经等于狮子之弦,用狮子身上的筋作弦的琴,它发 出的 琴声,百兽听到都会头痛,再重一点,百兽听到脑子都裂了,因为狮子是百兽之王。 佛 说的法是哲学里的哲学,经典里的经典,世界上真正形而上的道法,直截了当,全 部都 告诉我们了,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个琴谱弹到狮子之弦,这个声音弹的金刚经也好, 法 华经也好,华严经也好,断断续续,都弹给我们听了,高明的歌曲统统唱给我们听 了, 我们还是不懂。等于一个叫化子沿门唱莲花落一样,唱了半天没有人理,人不觉得 好听, 「为谁辛苦唱荒村」啊!这是对释迦牟尼佛幽默一下。实际上,我真为释迦牟尼佛 一洒 同情之泪,他讲到三十一品了,快讲完了,有谁懂得他呢?他又何必在那里讲呢? 为谁 辛苦唱荒村啊?再唱一遍也没有用,因为知音难遇啊,永远不懂。实际上,他说的 最亲 切,最平凡。 我们现在再一次回过头来看,金刚经最开始,第一个重点是三个字──善护念。 凡 夫也好,成佛也好,只有一个法门,就是善护念。护什么念?无所住。怎么无所住? 很 简单,不生法相。成了佛的人怎么样呢?也是一样,也是吃饭穿衣,饭吃饱了,洗 脚打 坐,就是那么平凡。没有什么头上放光啦!心窝子放光啦!六种神通啦!都不来。 吃饭 穿衣敷座而坐。然后你问话,他答覆,就是那么简单。金刚经就是平凡里头的真实, 平 凡里头的超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