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德吉千瀚
[color=#2F4F4F] 【明報專訊】在只有20呎的籠屋床位上生活,被一股「奇異」氣味包圍著,一落床便有老鼠、蟑螂在腳邊走過…… 真實的舊區環境,你未必有機會去過,不過下周開放給公眾參觀的「市區更新探知館」,其中一個展區模擬舊區真實環境,有板間房及籠屋等,三成展品來自舊區重建時所回收的「真品」,除了有假老鼠、假「小強」營造氣氛,亦以鹹魚及亞摩尼亞混成「籠屋」氣味,讓你恍如置身舊區生活中。 現時約有11萬人生活在擠迫、殘破失修的舊樓內。為了讓市民進一步了解舊區更新的意義,市建局於上環開設「市區更新探知館」(簡稱「探知館」),佔地約4000平方呎,主要分為四大區域,包括展示區、多媒體遊戲區等。 其中最有趣的是約佔地600呎的「舊區生活探索區」,將深水埗海壇街及上環士丹頓街等重建項目中保留的特色物件,如籠屋床位、間房的木板等,一一以原貌重置,讓市民親身感受殘舊樓宇的居住環境。 「舊樓味」濃遭投訴 仿真度極高的展區,亦有美中不足之處,市建局企業傳訊總監邱松鶴笑說,起初展館少了舊樓板間房的氣味,於是買了3條梅香鹹魚放在展區,又加一些亞摩尼亞,盼能造出一份「舊樓味」,怎料給隔壁單位投訴,「最後唯有散番口的味」,現只剩點點「餘香」。他又指展區內有空調,通道太闊,感覺不夠「兜踎」,「但為了參觀者安全,路不能夠太窄」。 製作教材 安排學校參觀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表示,為了配合「三三四」下的通識科,市建局將安排學校及團體參觀,亦已製作教材套送往全港逾千間中小學。 探知館由下周一起,逢星期一至五早上10時至下午5時半開放,參觀者必須預約參觀,以便單位安排導賞團,每日3節,每節約1.5小時,最多可容納50人,詳請及預約可瀏覽網站:http://www.urec.org.hk。 明報記者 謝凱瑩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後)陪同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前),昨日參觀新落成的「市區更新探知館」,其中在「舊區生活探索區」的這個廚房,仿照唐樓的「公眾廚房」設計,地下有老鼠籠,牆上更有假「小強」,十分逼真。(尹錦恩攝) [/color]
<BR><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