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菜菜子 科技背後 科技發達,地球看來拉近了,人心卻越疏遠。像互聯網的出現,為人們帶來生活的種種方便,卻教人足不出戶,忘記與人噓寒問暖…… 在香港,資訊科技發達,社會雖然經歷過金融風暴的洗劫,但物質主義的盛行並未受影響。人們對於心儀的物質,猶如探囊取物。至目前為止,普及性最廣的科技可算是電話,而手提電話亦大受歡迎,用戶足佔全港人口的三份之一,其勢驚人。有些家庭更每位成員都備有一部手提電話;不論年齡,男女老少,都會拿著屬於自己的手提電話,就像是他們的手錶或錢包一樣,隨身攜帶。但在這芸芸之眾當中,又有多少人是真真正正有需要擁有一個自己的號碼? 年青人處於成長時期,是極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一個階段。因此往往盲目追上所謂潮流的大多就是他們。他們有的認為,若沒有手提電話,便會被視為落伍一族,所以擁有手提電話,便是身份和形象的象徵。有的更因為好勝心理,以手提電話的牌子、款式和型號去與別人的比較,以顯出他們的「優越」,從而獲得虛榮感。這種錯誤觀念,促使愚蠢無知的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淪落為手提電話的奴隸:每聽到層出不窮的鈴聲時,便會不顧一切,按了制才是應做的事。結果,甚麼「你在哪裡?」、「你肚子餓嗎?」等無聊的說話一出,機主身上的金錢便一元一元的被奪去。試問這是否手提電話的主要用途呢?青年人只懂濫用,不去衡量時候和場合,這是不正確的。這就是科技先進帶給人們的「好處」! 電話確實成功拉近了人與人間的距離,卻疏遠了彼此間的感情維繫;拉得太近,反而疏於聯絡。為何我們要做死物的奴隸,要人類制造出來的死物操縱呢?僅只一件小東西,竟能發揮如此威力,還快把人們霸佔了,霸佔了人心的空間。那鍥而不捨的鈴聲喊過不停,使你在頭昏腦脹之餘都要抽出接聽的時間,還不是向它屈服麼?敢問擁有手提電話機後,保持電聯的又是甚麼人呢?相信十之又九,絕對不會是舊朋友、同學或是師長親友之類,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那些人。反而和那些久久沒有聯絡過的朋友則依然沒有聯絡──這就是科技背後。 過份倚賴科技,只會使人退化,不去思考。電話無疑是一項偉大的科技,在幫助到人們的溝通方便佔了一個極重要的位置。自從貝耳發明電話後,人們漸漸變得懶惰了。他們不再重視書信的往來,從撥號到按鈕,從按鈕到音頻式的按鈕,怎麼也比寫信方便簡單快捷。即使有網上電郵的出現,人們怕麻煩,嫌費時,避思考,於是習慣寧可選擇網上交談,也不願打出一封電郵來。人們只要快,好像甚麼也不要了。「快」,又有何意義呢? 知足常樂。所謂「少則多,多則惑」,物慾是永無休止的。只要我們細心想想,便會發現文字的可貴。文字是一種感情的表象,有很多文字上的感情是言語所不能呈現的,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書信紀錄是存有創造和閱讀價值的。雖然現在是影像時代,不過即使科技如何發達,對於文字都有永恆的需求,世世代代一樣傳揚下去。 隨著科技一日千里,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了。你可以用數秒鐘的時間,從北極致電到南極去,將兩個相隔萬里的地方一線貫通。余光中先生說:「長空萬古,渺渺星輝,讓一切都保持點距離和神秘感,可望而不可即,不是更有情嗎?」想來也是。我寧願享受著中國傳說的嫦娥和牛郎織女那種充滿幻想和情感的單純,讓一切充滿著神秘和生命的氣息,也不嚮往現在的科技揭穿了太空沒有生物的事實。由此可見,科技背後制出了掃除一切不解之謎的定章;沒有迷,一切便失去了神秘感,一切便沒有再前進的餘地了。
-- 作者: az259 還是喜歡寫信. 雖然弟兄們很賴, 但仍要我寫信回港. 畢竟看看我的字就差出我近況.
-- 作者: lunalee
有人說 , 現今青少年太倚賴科技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