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國學普及版】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33)
--- 中國文化介紹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35)
---- 孟姜女傳說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5&topic=348)


-- 作者: tkm
-- 發表時間: 2006/06/08 11:16pm


[b]哭倒的是齊城[/b]

家喻戶曉的孟姜女哭倒長城傳說,近日入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經專家考證,孟姜女哭倒的是山東齊長城,而非秦長城。

專家透露,孟姜女傳說並非起源於秦代,而是春秋時期的齊國,比秦始皇早約300年。據《左傳》等史書記載,[b]齊莊公四年(公元前550年),齊國將軍杞梁率兵攻打莒國,不幸戰亡。杞梁安葬後,其妻孟姜仍悲痛萬分,有一天,孟姜到杞梁的墓「撫棺大慟,涕淚俱盡,繼之以血。齊城忽然崩陷數尺……」(《東周列國志》載)後來孟姜赴淄水而死。[/b]

[b]口口相傳齊變了秦[/b]

山東省藝術館副館長王丕琢說:「經過幾個朝代的補續和演義,尤其是從唐代開始,孟姜哭夫變成了哭長城,哭齊長城變成了哭秦長城,杞梁也由於口口相傳演變成萬喜良或是范喜良。這一傳說的影響進一步擴大,但山東及河北仍是其流傳的核心地區。」

新華網


-- 作者: tkm
-- 發表時間: 2006/06/08 11:18pm


[quote][font=標楷體][size=4]
《東周列國志》第六十四回      
......
再說齊莊公以伐晉未竟其功,雄心不死,還至齊境,不肯入,曰:「平陰之役,莒人欲自其鄉襲齊,此仇亦不可不報也!」乃留屯於境上,大蒐車乘。州綽賈舉等,各賜堅車五乘,名為「五乘之賓」。賈舉稱臨淄人華周杞梁之勇,莊公即使人召之。周梁二人來見,莊公賜以一車,使之同乘,隨軍立功。華周退而不食,謂梁曰:「君之立『五乘之賓』,以勇故也。君之召我二人,亦以勇故也。彼一人而五乘,我二人而一乘,此非用我,乃辱我耳!盍辭之他往乎?」梁曰:「梁家有老母,當稟命而行之。」梁歸告其母。母曰:「汝生而無義,死而無名,雖在『五乘之賓』,人孰不笑汝!汝勉之,君命不可逃也。」梁以母之語述於華周。華周曰:「婦人不忘君命,吾敢忘乎?」遂與梁共車,侍於莊公。

莊公休兵數日,傳令留王孫揮統大軍屯紮境上,單用「五乘之賓」及選銳三千,銜枚臥鼓,往襲莒國。華周杞梁自請為前隊。莊公問曰:「汝用甲乘幾何?」華周杞梁曰:「臣等二人,隻身謁君,亦願隻身前往。君所賜一車,已足吾乘矣。」莊公欲試其勇,笑而許之。

華周杞梁約更番為御,臨行曰:「更得一人為戎右,可當一隊矣。」有小卒挺身出曰:「小人願隨二位將軍一行,不知肯提挈否?」華周曰:「汝何姓名?」小卒對曰:「某乃本國人隰侯重也。慕二位將軍之義勇,是以樂從。」三人遂同一乘,建一旗一鼓,風馳而去。先到莒郊,露宿一夜。次早,莒黎比公知齊師將到,親率甲士三百人巡郊,遇華周杞梁之車,方欲盤問。周梁瞋目大呼曰:「我二人,乃齊將也,誰敢與我決鬥?」黎比公吃了一驚,察其單車無繼,使甲士重重圍之。周梁謂隰侯重曰:「汝為我擊鼓勿休!」乃各挺長戟,跳下車來,左右沖突,遇者輒死,三百甲士,被殺傷了一半。黎比公曰:「寡人已知二將軍之勇矣!不須死戰,願分莒國與將軍共之!」周梁同聲對曰:「去國歸敵,非忠也;受命而棄之,非信也。深入多殺者,為將之事,若莒國之利,非臣所知!」言畢,奮戟復戰。黎比公不能當,大敗而走。

齊莊公大隊已到,聞知二將獨戰得勝,使人召之還,曰:「寡人已知二將軍之勇矣!不必更戰,願分齊國,與將軍共之!」周梁同聲對曰:「君立『五乘之賓』,而吾不與焉,是少吾勇也。又以利啖我,是污吾行也。深入多殺者,為將之事,若齊國之利,非臣所知!」乃揖去使者,棄車步行,直逼且于門。黎比公令人於狹道掘溝灸炭,炭火騰焰,不能進步。隰侯重曰:「吾聞古之士,能立名於後世者,惟捐生也。吾能使子踰溝。」乃仗楯自伏於炭上,令二子乘之而進。華周杞梁既踰溝,回顧隰侯重,已焦灼矣。乃向之而號。杞梁收淚,華周哭猶未止。梁曰:「汝畏死耶?何哭之久也?」華周曰:「我豈怕死者哉?此人之勇,與我同也,乃能先我而死,是以哀之!」黎比公見二將已越火溝,急召善射者百人,伏於門之左右,俟其近,即攢射之。華周梁直前奪門,百矢俱發,二將冒矢突戰,復殺二十七人。守城軍士,環立城上,皆注矢下射。杞梁重傷先死。華周身中數十箭,力盡被執。氣猶未絕,黎比公載歸城中。有詩為證:

爭羨赳赳五乘賓,形如熊虎力千鈞。誰知陷陣捐軀者,卻是單車殉義人!

卻說齊莊公得使者回信,知周梁有必死之心,遂引大隊前進。至且于門,聞三人俱已戰死,大怒,便欲攻城。黎比公遣使至齊軍中謝曰:「寡君徒見單車,不知為大國所遣,是以誤犯。且大國死者三人,敝邑被殺者已百餘人矣。彼自求死,非敝邑敢於加兵也。寡君畏君之威,特命下臣百拜謝罪,願歲歲朝齊,不敢有貳。」莊公怒氣方盛,不准行成。黎比公復遣使相求,欲送還華周,并歸杞梁之屍,且以金帛犒軍。莊公猶未許。忽傳王孫揮有急報至,言:「晉侯與宋、魯、衛、鄭各國之君,會於夷儀,謀伐齊國。請主公作速班師。」莊公得此急信,乃許莒成。莒黎比公大出金帛為獻,以溫車載華周,以輦載杞梁之屍,送歸齊軍。惟隰侯重屍在炭中,已化為灰燼,不能收拾。莊公即日班師,命將杞梁殯於齊郊之外。

莊公方入郊,適遇杞梁之妻孟姜,來迎夫屍。莊公停車,使人弔之。孟姜對使者再拜曰:「杞梁若有罪,敢辱君弔?若其無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郊非弔所,下妾敢辭!」莊公大慙曰:「寡人之過也!」乃為位於杞梁之家而弔焉。[b]孟姜奉夫棺,將窆於城外。乃露宿三日,撫棺大慟,涕淚俱盡,繼之以血。齊城忽然崩陷數尺,──由哀慟迫切,精誠之所感也。[/b]後世傳秦人范梁差築長城而死,其妻孟姜女送寒衣至城下,聞夫死痛哭,城為之崩。蓋即齊將杞梁之事,而誤傳之耳。

華周歸齊,傷重,未幾亦死。其妻哀慟,倍於常人。按《孟子》稱:「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正謂此也。史臣有詩云:

忠勇千秋想杞梁,頹城悲慟亦非常。至今齊國成風俗,嫠婦哀哀學孟姜。

按此乃周靈王二十二年之事。是年大水,穀水與洛水鬥,黃河俱泛濫,平地水深尺餘。晉侯伐齊之議遂中止。[/font][/size][/quote]


-- 作者: tkm
-- 發表時間: 2006/06/08 11:28pm

[這篇文章最後由tkm在 2006/06/08 11:29pm 第 1 次編輯]

[quote][font=標楷體]
[size=4]

《孟子.告子.下》

淳于髡曰:「先名實者,為人也;後名實者,自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實未加於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惡污君,不辭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曰:「魯繆公之時,公儀子為政,子柳、子思為臣,魯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賢者之無益於國也。」曰:「虞不用百裡奚而亡,秦繆公用之而霸。不用賢則亡,削何可得與?」曰:「昔者,王豹處於淇,而河西善謳。綿駒處於高唐,而齊右善歌。[b]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b]有諸內,必形諸外。為其事而無其功者,髡未嘗睹之也。是故無賢者也;有則髡必識之。」曰:「孔子為魯司寇,不用,從而祭,燔肉不至,不稅冕而行。不知者以為為肉也;其知者以為為無禮也。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不欲為茍去。君子之所為,眾人固不識也。」

[/font]
[/size]
[/quote]


-- 作者: 今夕何夕
-- 發表時間: 2006/06/09 08:26am


不要那麽多淚。。
只是,蒙娜麗莎的微笑,何嘗不是另一種憂傷。。
不過哀而不傷才比較符合中庸吧。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版本: LeoBBS X Plus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