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dddada 海盜張保(1786—1822年),人呼張保仔,新會人。
以上縣誌所記,是否事實,今天無法稽考。但對於稱張保為“海賊”,則有解剖分析之必要。
年少為一漁民..後來給海盜鄭林海拐帶..長大後跟隨鄭林海練得一身好武工.鄭林海去世.張保仔做了船長.早期稱霸珠江三角洲.曾經一次擊沉葡萄牙海軍18首軍船!當年,由於張保仔處事有度、有道,因而深得眾人擁戴,隊伍迅速發展壯大,最盛時,擁有大船800多艘、小船1000多艘,聚眾達10萬人。他更以香港為根據地,開荒生產,標榜自己為“第二鄭成功”。還常與海外華僑往來,使當時荒涼的香港島興旺起來,居民達20多萬。 香港至今還有不少張保仔活動的遺跡,“東營盤”、“西營盤”都是張保仔營寨所在地,扯旗山有條張保仔古道,鴨脷洲有張保仔石炮臺,五鼓嶺有張保仔瞭望台,馬灣天後廟有張保仔外寨,長洲及赤柱舂坎角有張保仔洞…… 紅旗幫有一次在南海與葡萄牙船隊衝突,全殲葡隊,發現葡艦上的財物全是襲擊擄掠中國客船得來,引起張保仔極大憤慨,激發民族感情,於是常集結大隊,縱橫海上,經常襲擊侵犯我國領海的葡、西、荷、英等國船艦,使殖民者提起張保仔都心驚。 清廷政府為降伏張保仔,施行內外夾擊、封鎖、挑動內訌、先剿後撫的全面策略,但官兵進剿屢戰屢敗,聞風喪膽。1809年,由美國、葡萄牙提供軍火,並派出艦隊配合兩廣總督百齡的官兵,對張保仔進行內外夾擊,張保仔水米斷絕,戰船損壞也無材料修理。就在這內外交困的時候,嘉慶十五年(1811年),百齡派口辯能言的張飛鴻向張保仔勸降,張飛鴻鼓起如簧之舌進行欺騙遊說,勉張保仔以“大義”,歸付清廷。 張保仔投降後,幻想效法梁山、瓦崗寨好漢,作國家的“棟樑”、“柱石”,但反成為朝廷鷹犬,先殲黃旗幫200多人於七星洋,再破青旗幫船艦數十艘於放雞洋,更於儋州鏖戰藍旗幫,擒首領麥有金。張保仔升官晉爵,由千總銜擢升守備,又從順德營都司,調任澎湖協等職。但“以怨仇多,不自安。……怏怏而死。”可謂半世英雄,虧于晚節。 張保仔出降時,內部分歧,反對投降的隊伍相當龐大,罵他中途變節,是叛逆。張出降後,留在香港尚有六七萬人,大小船隻千餘艘,不肯歸附。而張保仔又引官兵到處進剿五色幫,他們走投無路,紛紛揚帆奔向菲律賓、北婆羅洲、馬來亞等地。這是四邑人近代在契約華工出現之前,流向海外最多的一批華人。
:em10: :em09: :em10: :em30: :em30: :em30: :em30: :em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