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九千
-- 發表時間: 2005/09/23 05:26pm
[這篇文章最後由無尾蜂在 2005/09/23 11:00pm 第 10 次編輯]
【轉帖】 紫微居星談 - 紫微明燈 [br] [br] 紫微居星談西天極樂之境,有網絡之地,浩瀚無垠,虛無飄渺。去極地西北十萬八千里,有山高聳,直入雲端,極頂觀天,直上可仰見紫微星,故名紫微峰。峰巒盡處,紫氣東來,一方庭院,隱約可見,庭中居有仙者,鬚發皆白,人稱紫微居士,最擅斗數推命,百無一失。江南有好術數者,名薛易,為人清雅,好學多智,思慮深沉,酷喜斗數,惟修學之中,疑惑百端,苦不可自解,因慕居士之名,探而訪之。冬末春初,紫微居內,小亭對坐,香茶兩盞,賓主長談,問答無盡。 [br] [br] 一、源流 [br] [br] 薛易問:紫微斗數相傳是陳摶所創,果真如此嗎? 居士答:六十四卦是文王所演,奇門遁甲是黃帝所創,這類傳說有很多,難以考究。而傳聞之源多在作者,無非假託古人、聖人、神仙之名以神其術。紫微斗數的創立者相傳是呂洞賓,紫微斗數的圭皋《紫微斗數全書》的作者相傳是陳摶,恐怕也無非假託,但是斗數一門應該與道家有相當淵源,《道藏》收錄了紫微斗數即是一證。 據今人考證,紫微斗數發源於宋代,但一直在道教和民間秘傳,命理上的尖端秘術鐵板神數就用到它,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台灣有人將其表格化並公諸於世,斗數一門才風行天下。 [br] [br] 薛易問: 有人說紫微斗數來歷不明、名稱不明、理論不明,對這“三不明”,您怎樣看呢? [br] [br] 居士答:明也好,不明也罷,重要的是應用後能驗證其具有準確性,有準確性,就表明它有合理性,也證明它有既有來歷,又有理論。紫微斗數在淵源上與太乙命法密切相關,無論在正星表義、人事分宮、命宮起法等各個方面都有極其相似的地方。我們推測紫微斗數是由太乙命法改良而來。 [br] [br] 薛易問:紫微斗數既然名之以斗數,那就既要有“斗”,又要有“數”,可為什麼它並不運用數理,這豈非名不副實嗎? [br] [br] 居士答:《紫微斗數全書》開篇的《太微賦》就講:“星分布一十二垣,數定乎三十六位”這一十二垣,大家都明白,可這三十六位之數是什麼?大家都不明白;《全書》卷三《論星數高下》有“凡星得上格,而數得上格,為第一人臣,星得上格,而數得中格,為第二,位至三公……”云雲,細辨星與數的配合關係,不厭其煩。因此我們可以推測,或許紫微斗數本來是有“數”的,而且這一部分還相當重要,但不知什麼原因給刪去了,只留下蛛絲馬跡,讓人百般揣測,恍惚難得。 [br] [br] 薛易問: 為什麼給刪去呢?誰刪去的呢? [br] [br] 居士答:這就無法考證了。有二種說法,一是說術家半傳於書,半傳於口,所以有關數理部分沒有寫在書上,這種說法是“未刪說”;還有一種傳說,據台灣王亭之的說法,紫微斗數的傳人曾被宮廷御用,在欽天監當差,欽天監裡有個福建人也學會了斗數,就棄官不做,跑回了福建老家,朝廷怕這獨門秘術被民間掌握,就仿傚宋太祖篡改推背圖的做法,把紫微斗數錯亂刪改,散髮到坊間刻印流傳,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古本《全書》,其中更改的部分就包含了刪去數理的內容,這是“刪除說”。 [br] [br] 薛易問: 這麼說,我們看到的古本《全書》肯定有錯誤的內容了? [br] [br] 居士答:的確如此。王亭之說,《全書》有“七真三假”,可假的都在哪裡,誰也說不清楚。但有些地方明顯自相矛盾,顯然是錯誤了,可正確的是什麼,大家都各執己見,爭論不休,比如庚乾的化科化忌,歷來就有“同陰”、“陰同”、“同相”、“府相”、“府同”等不同的說法。這還是明顯的錯誤,不明顯的錯誤,若非認真研究是找不出來的,比如還是四化的問題,《全書》的說法是甲乾廉貞化祿,壬乾天梁化祿,而正確的應該是甲乾天梁化祿,壬乾廉貞化祿,“廉”與“梁”發音相近,不知是以訛傳訛,還是有意把二者搞顛倒了。 [br] [br] 薛易問: 看來盡信書不如無書啊。 [br] [br] 居士答:確然如此,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而且,現代經濟社會完全不同於古代的等級社會,人生的選擇機會大大增加,信息量和交流量也根本不可同日而語,要適應這種要求,死抱著線裝古書是不行的,必須要創新和突破。 [br] [br] 薛易問:是啊,現在台灣的紫微斗數就研究得非常深入,水平也很高,而內地的研究者似乎很少,水平也不是很高,應該有一段差距吧? [br] [br] 居士答:紫微斗數六十年代披露於台灣,掀起研究熱潮,各路高人層出不窮,九紫金蘭、方外人、徐靜觀、王亭之等人,各有所長,代領風騷,八十年代後出現了傳統三合派、河洛四化派、奇門卦位派三大派別,此後,這幾大派系又相互借鑒融合,形成“三位一體”的現代紫微斗數。 [br] [br] 現在台灣的紫微斗數已經發展到占卜階段,理論上完全突破了傳統三合的制約和個人命理的束縛,廣泛用於股市、針灸、堪輿、社團等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面,可謂其用大哉。大陸的斗數研究起步太晚,只有十年左右的時間,還處於幼年期,自然和台灣斗數界無法相比,但內地的愛好者人數多,兼之現代信息交流手段豐富,趕超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br] [br] 薛易說: 斗數中的謎真是太多了,好象在漫長的時間裡紫微斗數一直默默無聞,然後突然大放光彩,醜小鴨就變成了俊天鵝。 [br] [br] 居士答:是啊,紫微斗數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儘管它的從前神秘難測,可它的現在生機勃勃,它的未來也將蔚為光明。 [br] [br] 二、原理 [br] [br] 薛易問:八字的理論依據是干支的陰陽五行,那麼紫微斗數是根據什麼來推算命理呢? [br] [br] 居士答:八字的理論模型是以黃道上的出生點為命的基因,以黃道一周為人壽120歲,以出生點到下一宮的距離為起運歲數,故一天折三個月,未上運前,以月柱為大運,然後按男女順逆的原則依次繞行各宮位,這就是運局,命局八字是靜態的,如胚種,而運局是動態的,如陽光、雨水、氧氣,人的命運如何,主要看八字這個胚種基因如何,其次要看運局這些外部條件如何。 [br] [br] 方法上用的是陰陽五行,陰陽有克有合,比如妻子用財,而父親也用財,取用相同,而道理不同:妻子是克中有合,如戊與癸,戊克癸,但戊癸又相合,是為夫妻,戊為夫,癸為妻,所以陰陽之克有情,同性之克無情。 [br] [br] 母親是正印,而克合母親的是偏財,所以父親以偏財代表。 八字的五行用的是正五行,天干和地支各配五行,五行之氣的組合和配置構成判斷的基礎。它的整個理論結構清晰自然,比較容易讓人信服。 [br] [br] 而紫微斗數的理論結構比較模糊,模型上,在運局方面,除了起運歲數有所差異,基本與八字基本相同,其命宮也代表出生點,但是在方法上它一不用正五行,而用出生點的納音五行來定十四正星的分布和基本格局,其次,六親取用直接定位,一命二兄三夫妻,四子五財六是疾,七遷八友九官祿,十田福父逆成局,永遠如此,因此黃道十二宮既是運局也是命局,是為“命運合一”。 [br] [br] 因不用正五行,則可用九宮八卦,所以台灣有一派專以八卦斷人事,稱為“奇門卦位派”。紫微斗數的方法框架,比較繁雜,要用“命、局、宮、位、盤、斗、星、化、卦”九個字來概括, [br] [br] “命”指命宮,用以分賓主、定斗位; [br] “局”指納音五局,用以別五音、分節律; [br] “宮”指地盤十二支,用以審廟陷、表時空; [br] “位”指人事十二宮位,用以取用神、斷人事; [br] “盤”指動靜盤,用以決體用、識運道; [br] “斗”指十四正,用以觀格局、察形性; [br] “星”指各輔星,用以論臧否,驗吉凶; [br] “化”指祿權科忌,用以見出入、辨來往; [br] “卦”指九宮八卦,用以求根源,判屬性。 [br] [br] 薛易問: 我見到有人用“星平合參法”,是把斗數和子平結合起來推斷,您認為如何? [br] [br] 居士說: 所謂“合參”,實際上是兩者兼用,並非把兩種方法結合成為一種方法,由於斗數和八字在方法論上截然不同,八字較“玄虛”,長於推斷人的品位,而斗數較“具體”,精於觀察人的形性,兩者很難找到結合點,但是,形而上與形而下兼顧,道理上應該更全面和精確。 薛易問: 紫微斗數的十四正星,包含了北斗七星,那麼斗數是否和天文學有關呢? 居士答: 北斗七星是指廉貞、貪狼、巨門、破軍、武曲、祿存、文曲七星,古代天文學的學名叫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邢日和搖光,現代天文學上則稱為“大熊星座”,這個星座的特點是:廉貞、武曲和破軍三星的構成的圖形象勺柄,它永遠指向紫微星即北極星。 [br] [br] 古人早就發現,這七星每天繞紫微星順時針旋轉一度,一個月就是三十度,一年就是一周天360度,所以利用這個規律可以辨方位、定時刻。這個特點也使得古人相信北斗七星很“神異”,道教的全真派就師法北斗七星作法行功,堪輿、奇門遁甲等術數把它們納入自己的理論體系。 [br] [br] 紫微斗數的十四正,用到了其中的廉貞、貪狼、破軍、武曲和巨門,另外兩星祿存和文曲也是極其重要的輔星,此外,紫微斗數使用天府、天機、天梁、天相、天同和天殺六星,即所謂的“南斗”,這六星在天文學上對應於與北斗七星相對稱的一個星座,古代稱為“罡斗七星”,現代天文學上稱為“仙後星座”。其中,由於天殺星在府系星鏈即府陰貪巨相梁殺破裡,永遠排在第七位,故稱七殺,這和八字上將偏官稱為七殺的來由相似。不管怎樣,斗數所用的這些星除了太陽和太陰外都是 “虛星”,和天文學沒有直接的聯繫,只是作為分類的代表,無非借用其名而已。而且,今人發現,十四正和天文學關係不大,倒和人體經脈密切相關。薛易問: 和人體經脈有什麼關係呢? 居士答: 內地的兩位紫微斗數研究者兼生物鐘專家發現,十四正星和人體十四經脈存在著對應關係,紫微對應督脈,天府對應任脈,太陰、廉貞、武曲、貪狼、破軍、巨門依次對應三焦經、小腸經、大腸經、膽經、膀胱經和胃經,屬“六腑”,在人體下部,太陽、天同、七殺、天相、天梁和天機依次對應心經、肺經、心包經、腎經、脾經和肝經,屬“五臟”,在人體上部,古代上南下北,所以這兩類星稱為北斗和南斗,紫微是北斗之主,天府為南斗之尊。 [br] [br] 薛易說:原來如此,如果這個理論能夠成立,那可意義非淺啊。 [br] [br] 居士答: 這個觀點應用到疾症方面準確性很高,證明它確實有相當的合理性。 [br] [br] 薛易問:我有一個困惑,就是斗數安命宮不考慮節氣,只論生月,遇到閏月時就作下月算,這樣就會出現一個不合理的現象:閏月生的人和該閏月下個月同日同時生的人命盤完全一樣,這明顯不合邏輯吧? [br] [br] 居士答:這個問題提得好,是斗數上最尷尬的問題。它的不合理在於:凡農曆閏年中閏月裡生的人都會在下個月找到完全同樣的命型,而平年中永遠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現在很多人都注意到這個問題,但都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br] [br] 薛易問: 那為什麼不用節氣來解決呢? [br] [br] 居士說:台灣也有些人用節氣來定盤,企圖避免閏月問題,在多數情況下命盤和依古法的定盤也一致,但是這種“創新”肯定是失敗的,一是經實踐檢驗,當它和古法衝突時推算結果不準,最重要的是,它忽略了斗數一個立論基礎太陰曆法。 [br] [br] 薛易問: 這和曆法有什麼關係? [br] [br] 居士說:我們知道,斗數在安命宮的時候,是“從生月上起子時,逆數到本生時安命”,可以理解為,有兩層盤,各順布十二支,下盤為生月數,上盤為生時數也就是時支,只要逆時針旋轉上盤,將上盤的子時指向出生月的宮位,那麼生時所指向的下盤宮位就是命宮位。這裡有三個必要因素:一是生月,二是基準點子時,三是指針生時,生時反映地球的自轉狀態,是赤道概念,而生月反映地球公轉狀態,應該是黃道概念,換句話說,這種命宮定法實際上是在黃道和赤道之間找到一個相交點,或者叫它“黃赤交角”。從這個角度來說,用黃道上的節氣似乎完全合理,完全正確,但是,如果考慮十四正入盤問題就不合理了。 [br] [br] 薛易問:這是為什麼呢? [br] [br] 居士說:因為十四正入盤根據的是農曆的日期,也就是月亮的朔望狀態,再進一步說是白道的位置來確定的。如果用黃道上的太陽過宮來定生月,就會出現黃道上這個月的日子在白道上並不屬於當月的情況,比如,今天是格裡高瑞歷公元2002年3月6日,農曆是二月廿三,是驚蜇節,在黃道上是三月的第一天,可月亮並沒有走到月初“朔”的位置,它還處於白道上第23個位置,還要有7天才會走到下一週期的始點。究其根源,就是黃道週期和白道週期不同步,太陽和太陰各行其道,白道一周29。53天,12個月是354或355天,黃道一周即回歸年是365天,平均每月30。42天,這樣一年差11天左右,兩者之間的誤差需要用“置閏”來解決。 [br] [br] 薛易問: 那“月”用黃道,“日”用白道又有何不可呢? [br] [br] 居士答:這牽涉到曆法問題,比較複雜,斗數不用陰陽合歷,用的是純粹的太陰歷,換言之,它根本不考慮太陽過宮和節氣。歸根結蒂,斗數上的生月是指一年內月球公轉的第幾個週期,而不是黃道上的第幾個宮位。為什麼這樣?我們認為,人體的80%都是水分,正如潮汐源於月球引力的作用,人體的氣血、經脈受月球的影響最大,而十四正代表人體經脈,是命盤的骨架,所以紫微斗數非常重視太陰的位置和作用,這和現代的生物鐘科學理論比較契合,正因如此,在生月問題上它不用節氣,也不用閏月,必然與陰陽合歷的置閏存在著衝突。傳統斗數的年乾是黃道週期序數,而命盤各宮乾是遁年乾得來的,受八字學理論的影響,囿於成見,很多人都會想到用黃道的“月”來代替白道週期序數,這無疑是想當然了。進一步講,不但生月需要研究,生年也有需要研究的地方,傳統的斗數的生年干支是以立春節為基準的,這和八字的黃道過宮法一致,但這就與它的曆法模型自相矛盾了。嚴格地說,依照純粹的太陰曆法,斗數上的年也應該與太陽年不同,它的一年就是354或355 天,依然可以用干支來表示,干支並不是黃道的“專利”。 [br] [br] 我們的經驗是:對農曆臘月某些天中出生的人很多推算不準,比如,某人是某年農曆臘月出生,可按黃道節氣,已過立春節,那麼這個人的生年是按傳統的方法作下一年算呢?還是仍按上一年算?這屬於兩個不同的干支,換言之,這個人是什麼屬相都難以確定。用傳統的方法推算,結果偏差較大。 [br] [br] 正如中國人的春節不考慮立春節,只以農曆舊年臘月三十和新年正月初一的分界點為標準,我們就曾考慮過不以立春點為太陰年的起點,但過於理想化,因為陰陽合歷已經使用了千百年,不用它除非另造一種曆法,這幾乎不可能;再有,即便是用陰陽合歷,置閏後絕大多數命型推算驗證都比較準確,個中原因我們仍在研究。 [br] [br] 薛易說:連曆法依據都與眾不同,這紫微斗數真是獨闢蹊徑、自成一家啊! [br] [br] 居士答:斗數並非邪門,實深含至理,是術數中的一朵“奇花”,只是與正統理論和方法大相徑庭,人們對它的認識還很膚淺啊。 [br] [br] 三、納音 [br] [br] 薛易說:為什麼斗數的五局水二、木三、金四、土五、火六,與洪范五行數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和土五相近而又略有不同呢? [br] [br] 居士答:很多學過易經的人都把這兩者聯繫在一起,有人就沒有根據地推斷說,斗數五局之數是從洪范五行數來的,這完全是誤解。斗數五局數和表達正五行的洪范數沒有任何關係,五局指納音五行,並由這五種納音對十四正的脈動方式進行分類,而局數是就是十四正的脈動頻率,也表示起運歲數。 [br] [br] 薛易問:十四正星脈動是怎麼回事? [br] [br] 居士答: 通過對十四正星落宮的研究,我們發現,十四正在太陰歷的一個月中不停地進行著有規律的脈動,表現為: [br] [br] 1)命宮干支的納音五行決定正星的脈動節律; [br] 2)各局十四正有不同的脈動週期,各局第一週期的基點都是寅,第二週期都在卯,第三週期都在辰,依此類推; [br] 3)正星在每一週期內脈動,並逐漸回歸到該週期內的基點; [br] 4)各週期內正星均以該週期的基點為中心進行順逆交替、步伐漸減的脈動,直至月終; [br] 5)上一週期結束後,下一週期從上週期的對應宮位的(順)下一位開始。 [br] [br] 薛易問: 您說的基點是什麼呢? [br] [br] 居士答:我們把正星在一週期內最終回歸的終點稱為基點,比如,各局紫微的第一個基點都在寅,具體而言, [br] [br] 火六局紫微在每月初六都落到寅宮, [br] 木三局紫微在每月初三都落在寅宮, [br] 金四局則是在初四,土五局則在初五, [br] 水二局在初六。 [br] [br] 以後紫微的基點都往下位地支順推,比如,各局的第二個基點一定都在卯,火六局則是在十二,木三局是在初六,金四局在初八等等。有幾個基點就有幾個週期。 [br] [br] 薛易說: 原來十四正星的落宮圖蘊藏著這樣的規律,那麼週期和頻率是怎麼回事? [br] [br] 居士說:正星在一個月內脈動,方式有五種: [br] [br] 1)水二局表示,在命宮干支的納音為水時,十四正在一個月內有15個週期,脈動頻率為2,紫微第一基點寅在初二,模型為“醜寅”序列; [br] 2)木三局表示,在命宮干支的納音為木時,十四正在一個月內有10個週期,脈動頻率為3,紫微第一基點寅在初三,模型為“辰醜寅”序列; [br] 3)金四局表示,指在命宮干支的納音為金時,十四正在一個月內有75個週期,頻率為4,紫微第一基點寅在初四,模型為“亥辰醜寅”序列; [br] 4)土五局是指在命宮干支的納音為土時,一個月內有6個週期,脈動頻率為5,紫微第一基點寅在初五,模型為“午亥辰醜寅”序列; [br] 5)火六局是指在命宮干支的納音為火時,一個月內有5個週期,脈動頻率為6,紫微第一基點寅在初六,模型為“酉午亥辰醜寅”序列。其中,火六局的脈動模型包含了其它各局的脈動模型,因此“酉午亥辰醜寅”這個地支序列就足以概括各局正星脈動的規律,再考慮其週期序數,我們就可以推導得到一個正星落宮的數學公式。 [br] [br] 薛易問: 有了這個公式就可以不查表格了嗎? [br] [br] 居士答:是的,不用紙和筆,只要進行心算,用十秒鐘就可以推算出紫微的落宮位。我們把整個斗數的定盤程序全部“心算化”,只要記住這個公式和若干口訣,無論是在車上、路上還是在其它任何不便場合,只要聽人報上時間,就可以把命盤在心中“畫”出來。 [br] [br] 薛易問: 那那麼多輔星怎麼辦? [br] [br] 居士答:這是速斷法,只用十四正星加上左右昌曲四顆化星,用這十八顆星去飛四化,算事時,既簡捷又快易,當然要推命時,是必須坐下來用紙筆的。一般情況下,用這十八顆足矣,河洛派就只用這十八顆星。斗數有115顆星,你要是都用上,定盤時會很累,再者,斗數上很多星是後人不斷補充進去的,其實價值並不大,還有些根本無用,所以用多了反而弊大於利。 [br] [br] 薛易說: 我習慣用軟件定盤,現在根本離不開電腦,也不查表格。 [br] [br] 居士說:你可以把程序放在電腦裡,也可以把程序放在人腦裡。有時電腦方便,有時還是人腦方便,至少人腦不必通電開機嘛。 [br] [br] 薛易問:傳統八字是不用納音五行的,而斗數卻用納音五行作為基本的推斷基礎,既然納音在斗數中這麼重要,那納音究竟是什麼呢? [br] [br] 居士答: 這個問題大家都在研究。 [br] [br] 前人留下的關於納音的資料不多,多數都“玄而又玄”,交待不清,一般的術數方法都棄納音不用,清代《滴天髓闡微》的作者任鐵樵乾脆就呼籲取消八字裡的納音和神煞,所以給人的印像是納音無用,但納音在紫微斗數上卻大大有用。 [br] [br] 至於納音究竟是什麼,目前還沒有人說清楚,納音是斗數中最難的研究課題,歷史上,從朱熹、沈括、到江永,甚至鐵板神數都研究過,但一人一見,沒有定論。我們對前人的觀點都作過研究,但心力有限,毫無成果。這個課題和五行一樣宏大精深,實在是難於上青天。 [br] [br] 薛易問:那麼,斗數的納音要用命宮干支的納音,這是為什麼呢? [br] [br] 居士答:出生月時決定命宮在哪裡,命宮和年干決定命宮納音是什麼,納音和出生太陰歷日期決定十四正如何脈動。納音代表出生點,是“黃赤道切割點”,在斗數上它的涵義有三: [br] [br] 一、命宮是“我”的宮位; [br] 二、命宮是“我”的意識宮位, [br] 三、命宮是第一宮位。 [br] [br] 既然命宮代表“我”,而十四經脈是“我”的經脈,命宮納音反映十四正星(經脈)的脈動方式,當然要用“我”即命宮的干支納音來確定“我”的經脈分布結構。 [br] [br] 薛易問:還有一個疑問:十四正的入盤順序是“紫微天機逆行張,隔一陽武天同當……”,這樣的排列有什麼依據嗎?道理何在? [br] [br] 居士答:這牽涉到十四經脈之間的相互關係問題,也比較複雜,目前也沒有明確的結論。問題的實質是,為什麼紫系星鏈和府系星鏈中的正星位置的相互關係是固定的,而兩個星鏈之間的關係卻因紫微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前人總結了三條規律: [br] [br] 1)紫武廉、殺破狼、府相永遠是三合關係; [br] 2)破相、府殺永遠是衝照關係;這兩條反映的是星鏈內的正星的相互關係; [br] 3)紫微與天府永遠以寅申線對稱,或者紫微與七殺永遠以巳亥線對稱。 [br] [br] 除此之外,我們還通過研究發現有五對正星有“六合”規律,即陽府、機破、廉梁、同貪、武陰永遠是六合關係,表現出的兩個星鏈之間正星的位置關係。比如,紫系星鏈中的天機如果在卯宮,那麼府系星鏈中的破軍一定在戌宮,如天機在辰,則破軍一定在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五種組合都是南斗與北斗的結合,也就是五臟與六腑的關係。這一處,清代易學大家江永研究得很透徹,我們正在研究他的研究結論。 [br] [br] 薛易說: 沒有想到小小的紫微斗數竟然有這麼多的學問,真是小中見大啊! [br] [br] 居士說:凡事皆有理、象、數,命理學問,如果僅僅用於推算命數,那只是小道,如果只用來尋察事象,也無非中道,如果能用於探求真理,那才是大道啊!
-- 作者: 子玄
-- 發表時間: 2005/09/23 05:29pm
我等,先頂起來,別收費就好,嘿嘿
-- 作者: 九千
-- 發表時間: 2005/09/23 05:48pm
(弄格式都弄得好累,為什麼兩行會經常粘在一起的呢?) 這一篇是不可多得的文。當中好多理論如斗數的出處、三不明、節氣等問題我都好認同。 希望大家喜歡。
-- 作者: 緣生
-- 發表時間: 2005/09/23 05:58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九千[/u]在 [i]2005/09/24 01:48am[/i] 發表的內容:[/b] (弄格式都弄得好累,為什麼兩行會經常粘在一起的呢?) 這一篇是不可多得的文。當中好多理論如斗數的出處、三不明、節氣等問題我都好認同。 希望大家喜歡。 [/quote] 十分感謝九千兄的貢獻~~~ :em06: 另外,有關明燈兄的其他精彩文章, 都有貼在本版內, 有興趣的同好可努力找找呢^^
-- 作者: 子玄
-- 發表時間: 2005/09/23 06:21pm
,《全書》的說法是甲乾廉貞化祿,壬乾天梁化祿,而正確的應該是甲乾天梁化祿,壬乾廉貞化祿,“廉”與“梁”發音相近,不知是以訛傳訛,還是有意把二者搞顛倒了。 ............................這不會是真的吧,,,,,大大?
-- 作者: 九千
-- 發表時間: 2005/09/23 10:41pm
[fquote][b]下面引用由[u]子玄[/u]在 [i]2005/09/23 06:21pm[/i] 發表的內容:[/b] ,《全書》的說法是甲乾廉貞化祿,壬乾天梁化祿,而正確的應該是甲乾天梁化祿,壬乾廉貞化祿,“廉”與“梁”發音相近,不知是以訛傳訛,還是有意把二者搞顛倒了。 ............................這不會是真的吧 ... [/fquote] 這一點我不敢苟同呢,不過原文始終是原文。。。。 :em03:
-- 作者: 無尾蜂
-- 發表時間: 2005/09/23 11:05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九千[/u]在 [i]2005/09/24 06:41am[/i] 發表的內容:[/b] 這一點我不敢苟同呢,不過原文始終是原文。。。。 [/quote] Me too X 2 :em05:
-- 作者: 陳秋明
-- 發表時間: 2005/09/24 11:54am
難得九千和緣生前輩共同推薦的文章 先研究再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