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有關七政四餘、西洋占星、天文及曆法等之討論
緣生術數研究社【占星臺】 [返回] → 瀏覽:[轉貼]藏历及藏族的ಪ ...  標記論壇所有內容為已讀取 

 目前論壇總在線 259 人,本主題共有 0 人瀏覽。其中註冊會員 0 人,訪客 0 人。  [關閉詳細名單]
發表一篇新主題 回覆文章 開啟一個新投票 ◆此文章被閱讀 6018 次◆  瀏覽上一篇主題  重新整理本主題  樹狀顯示文章 瀏覽下一篇主題
 * 文章主題: [轉貼]藏历及藏族的纪年法 不分頁顯示此文章  儲存此頁為檔案  本文章有問題,傳送短訊息報告給版主  加到我的最愛&關注本文章  顯示可列印的版本  把本文章打包郵寄  把本文章加到我的最愛  傳送本頁面給朋友   
 鳳翼 

 

等級: 研究員
資料: 此會員目前不在線上 帥哥 寅虎 金牛座
威望: +2 積分: 577
現金: 9812 緣幣
存款: 2557 緣幣
貸款: 沒貸款
來自: 香港 Hong_Kong
發文: 472
精華: 0
在線: 346 時 41 分 13 秒
註冊: 2004/08/28 10:34pm
造訪: 2005/07/15 05:29pm
短訊息 查看 搜尋 通訊錄 引用 回覆文章回覆 只看我 [樓 主]
  來源:http://tibetfriend.00go.com/ftrq12.htm'/KPRY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z+
藏历及藏族的纪年法 西藏文化独特的一面,就是有自己的历法。藏历和世界上许多古文化的历法一样,也是来自人民的生活、生产中,所不同的是,藏历深受汉族地区的“夏历”和佛教文化的影响。     CB0!U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Z,o~
历法,藏族文化中称为“算明”,这是对藏语历法一词的直译。“算”为天文历算,“明” 为学问。如佛教中,称逻辑学为“因明学”。 算明,是西藏古代最为重视的一门科学,也是我国天文历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界斗争的经验总结。藏族把所有的知识概括为大五明和小五明,小五明之一就是“算明”,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天文历算方面,一是吉凶占卜方面。藏族的“算明”共有四个组成部分,即纳孜、噶孜、央恰和贾孜。 古代藏族人对宇宙的认识是非常简单的,认为大地是一块平面,上面存在着四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并存在着八个小岛。天穹是个半圆球,扣在大地上,天地毗连在一起,而日月星辰各种天体就在这个半圆形的天空上运行。这种朴素的、简陋的宇宙观,对许许多多天体运动的现象无法解释,只好进行种种猜测。 在生产和生活中离不开历法。相传藏族的古历法是本教的历法,以月亮的圆缺来记日。后来,高原地区和内地的文化交流日益广泛,藏历吸收了内地历法的特点,开始演变为以星辰的变化来记日。尤其是唐朝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进藏,带去了先进的内地历法。 元朝以后,藏历逐渐与夏历吻合,形成了今天的定制。藏历确定一年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三年有一个闰月,同时,藏历也使用夏历的天干地支来纪年。藏历将星体分为二十七宿:胃宿、昂宿、毕宿、嘴宿、参宿、井宿、鬼宿、柳宿、娄宿、张宿、翼宿、轸宿、亢宿、氏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斗宿、牛宿、角宿、虚宿、危宿、室宿、壁宿,奎宿、星宿等。天体位置分为十二个区域,即天之十二宫,地面分为十二部分,即十二个地支。十二个地支又与动物相属:东上属虎,东下属兔、东南属龙,南上属蛇,南下属马,西南属羊,西上属猴,西下属鸡,西北属狗,北上属猪,北下属鼠,东北属牛等。此外,还将天体配以五行:木火土金水。 藏历以12年为一小循环,60年为一大循环,称为一个“饶迥”,第一“饶迥”便从公元1027 年开始。在纪年时,藏历一般称第几饶迥木牛年或水狗年或其它。 有意思的是,藏历的年节没有定制,一般由藏医院推算。过去,藏医院每年都结合占卜定历法。现在我国藏族居住区如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年年出版历书,印度藏族人居住区达兰萨拉也出版历书。 古代藏族的几种主要纪年方式有: 十二属相纪年法,该法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动物名称纪年,12年为一周期,循环往复。从敦煌古藏文手卷中的大事纪年可以看出,至迟在松赞干布之世,十二属相纪年法一直使用至今。 阴阳、五行、十二属相相配的纪年法。这种纪年法,与夏历甲子纪年法极相似,其中五行指木、火、土、铁、水,五行别以阴阳;故有阴木、阳木,阴火、阳火,阴水、阳水,……共十项,与汉地十天干相当,十二属相与前同,相当于汉地十二地支。用别以阴阳的五行与十二属相一一相配,则有阳木鼠年、阴水牛年、阳火虎年、阴火兔年……如此循环往复。该纪年法每一循环周期为60年,是第一种纪年方式周期的五倍,故因年代名称相同而造成的纪年差错的可能性是十二属相纪年的五分之一。 b








發表文章時間2005/03/08 02:43pm IP: 已設定保密[本文共 4472 位元組]  
 吵月葬花魂 
   -* 未註冊 *-


等級: 不詳
資料: 此會員目前不在線上
威望: 不詳 積分: 不詳
現金: 不詳
存款: 不詳
貸款: 不詳
來自: 不詳
發文: 0
精華: 0
在線: 0 時 0 分 0 秒
註冊: 不詳
造訪: 不詳
引用 回覆文章回覆 只看我 [第 2 樓]
  霍霍,受教了。0








發表文章時間2005/03/08 03:15pm IP: 已設定保密[本文共 38 位元組]  
 南明 
   -* 未註冊 *-


等級: 不詳
資料: 此會員目前不在線上
威望: 不詳 積分: 不詳
現金: 不詳
存款: 不詳
貸款: 不詳
來自: 不詳
發文: 0
精華: 0
在線: 0 時 0 分 0 秒
註冊: 不詳
造訪: 不詳
引用 回覆文章回覆 只看我 [第 3 樓]
  (此文章只有威望大於等於 0 的才能查看)AvAQ(
@ $gYQ
天文曆法的產生與發展 ─獨特的藏族曆法$]9U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G9r\NiS
從有關文獻史料及國內外研究成果來看,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藏族已經擁有曆法。從上古藏族物候歷中觀察,吐蕃統一高原之前各地主要流行的曆法有陰曆成分也有陽曆成分。《山南雅拉香波紡織老婦人之月算》基本上是按日月天象以計時的陽曆。其中提到的句天”(7天為一周)計時段對藏族天文曆算非常重要,也是藏族曆法中最重要的數據。在內地上古時代,古人就以日、月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為七曜,亦作七耀。東晉范寧《榖梁傳序》中就有七曜為之“盈宿”的記載。敦煌發現的藏文卷中,七曜的名稱是藏族至今通用的藏文名稱,依次是: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用七曜記月。雅拉香波紡織老婦人講的“七天算法”的陽曆一與敦煌藏文卷中的“七曜月”極其相似:一個用數計,一個以曜名。除陰曆之外,當時還有陽曆推算法。上文曾提到《象雄老人口算法》就是比較典型的陽曆,一年共計365天,當然它還處在自然歷階段。fM`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e9Pe5,5^SR
吐蕃王朝時期,從漢地引進生肖、五行推算法等知識,在古老的自然陰曆、自然陽曆及七曜歷基礎上,發展為獨特的陰陽合曆曆法。《白琉璃》中說;這一時期,藏族曆法雖然比較簡單,但已形成一種獨特的記日、記月和記年的方法。如將生肖、五行。陰陽組合起來的記年法,在842年的“唐蕃會盟碑”上就有載錄。後來隨著弘佛滅本,許多本教大算者受到迫害,本教經典大量被毀,保存在本教文化中的吐蕃古代天文曆算知識因而失傳,現代人已很難通曉當時的曆法。brjwqZ<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dc"UW=
不過,人們還能從民間流傳的天文曆算知識,以及殘存的極珍貴的文獻(如巴黎圖書館藏的敦煌藏文卷P‧T‧76、1、82、83、85和P.T. 55的80、中國)中溯源,以窺吐蕃曆法的一斑。藏族天文曆算者和民間有此知識者,均肯定這樣的數字:一個是7分,一個是4個定點。這應該在吐蕃曆法中就已定型。正由於記月時的4個7,引出了以後藏族曆法中的獨 無二的閏日和差日;用4分點法分出運算太陽時的四點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按高原氣候變化分為四季。若依照本教傳統說法,在吐蕃時代已有瓊丹紀60周年的推算方法。這些都說明,吐蕃時代藏族曆法已比較完備了。F+P5`+z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u*)sS-5z
自11世紀從印度傳入《時輪經》曆法以後.雖然藏地仍有多種多樣的紀年、年首設置及閏月設置方法在流傳,但藏族天文曆法的計算基本是依據時輪歷的。由於藏傳時輪歷既有藏族古老曆法的基礎,又從漢族地區不斷吸收有用的內容予以調整和完善,所以它又不完全等同於印度的時輪歷。9fK74^9&%AS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Y]x0B/
藏傳時輪歷具有陰陽合曆的特徵。以月相圓缺的變化週期為一月,以季節變化的週期為一年;由於年、月的長度不成整數比例,除每個平年設置12個太陰月(即朔望月)以外,還要設置閏月來調整季節變化;同時,它又擁有一套獨特的原理和數據系統,以推算預報夭象,日、月食和預報一天中28宿和五星的方位,以及預報日、一月食的各個項目等。GI7'22+QD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KoH
藏傳時輪歷中計算時間的單位有7個:息(呼吸頃),6息為一分(漏分)60分為一刻(漏刻)60刻為一日,30日為一月,12個月為一年。其中“息”的測計方法為健康的壯年男子一呼一吸所需的時間,約等於一個太陽日的1/21600;一刻相當於24分鐘。k.'3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agN4sOtCp
藏傳時輪歷的計算方法也很獨特。它測定每個太明月為29‧53058太陽日,但又規定每個太陰月為30個整太陰日。為了相應地配合太陽日與太陰日之間的日序。便出現了“閏日和差日”,月的大小就依據同日和差日來解決。有差日無閏日或差日多於閏日的月份為小月,每月29天;閏差相抵或無閏日無差日的月份為大月,每月30天。閏日與基日根據什麼法則來規定呢?藏族學者自己編著的《時輪歷精要》歸納出了簡明扼要的口訣,即“重者去大,缺者重小”。兩句話的第四個字表示天文曆算中給出的日曜(星期)序數,第三個字代表曆書中的日期,第四個字代表先後兩天太阻日結束時刻數值的大小。日曜次序出現重覆者就要把太陽日序去掉一個,日曜次序出現短缺者就增補一個太陽日序,主要依據日曜序數來保持日期的連續性。藏傳時輪曆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五要素”和“三日算”。五要素或稱為“五括”:(1)曜(指太陰日結束的時刻);(2)日期(指日期與喜、善、勝、定、滿五名稱的配合);(3)星宿(指太陽日月宿,也就是當天太陽日開始時月亮所在之宿);(4)“會合“(由定日與月宿舍和而成);(5)“作用”(指作用的前後分)。(1)(2)(3)是曆算中的科學成分;(4)(5)與占卜之術有關。“三日算”指太陽日(從頭天天明到第二日天明為一完整太陽日)、太陰日(指月亮運行白分、黑分弧長的各1/15所需的時間長度)、宮日(指太陽通過一宮所需的135弧刻時間長度的1/30)。以上的“閏日和差日”設置、五括和三日算,是藏傳時輪曆法計算的最根本基礎,被稱為“曆算要害”。其中“三日算”在推算五星運行時,往往3種算法同時進行,起到相互復核的作用。*V^RX_DEwZ"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6d=3N_Ra
時輪歷還有3種年、月、日,各有太陽、太陰、宮的名稱,其比例關係是: 75moC5
1太陽年=12太陽月=360太陽日imc~<7z
1太陰年=12太陰月=360太陰日LGO,YZ
1宮年=12宮月=360宮日n_-hw}q
65宮日=67太陰日8Llb61s"B=
64太阻日≒63太陽日Ae\lI[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H]_c\+]{apB
時輪歷中所說的宮年就是現代所說的恆星年。在時輪歷中恆星年與回歸年不分,只用宮年。在實際推算中,作用最大的是宮年、太陽日、太陰月和太陰日四要素,而時輪歷中的太陽年和太陽月在天文學上沒有什麼實際意義。-,WZw[mQ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B|
時輪歷中不僅有七曜,還有兩個假想的天體,即羅、劫火(羅尾)。再加長尾彗星。它們也稱為“曜”,共為“10曜”。五星的各個週期同現代科學測出的數據相同或近似。時輪歷中視羅與其他天體一樣,有自己的運行週期,不同的是只有數而無“象”,是個“隱曜”。它的運動週期為30個太陰月,合計6792‧04太陽日,已相當精確(今測為6793‧460日)。羅的方位以黃經表示,以周長27宿相減,所得結果在時輪歷中稱為“羅頭”,與之相對的稱“羅尾”,相當於天文學上的黃白升交點和降交點。時輪歷中的長尾彗星就是九曜中的計都。,/]EHM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fKz
藏傳時輪歷中預報日、月食的方法,計算簡明扼要而方便,並有一定準確性。推算過程是:先由積月除以羅的週期,商余化成日數,然後若推算日食加30日,推算月食加15日,再乘以羅每日運行的度數得到羅頭數值(在此數值上以半周相加,則得到羅尾的數值);接著求出太陽、月亮的黃經,以太陽、凡亮的黃經與羅頭、尾數值中最為接近者相減;最後以所得差數來判斷有無日、月食。這對於日、月食發生時刻進行預報是很方便的。因為時輪歷的運算法則規定:當白月完結時,也就是第15個太陰日結束時,這時日、月黃經正好相差半周,因而月食永遠發生在第15個太陰日結束之時;當黑月完結時,也就是當月的最後一天的大陰日結束時,日、月正好同經。日食也只能發生在這一時刻。如此,就能比較容易地預測日、月食是否發生,並能計定食甚時刻。總之,藏傳時輪歷已擁有一套系統的日、月食推算方法,能夠判斷食限的數值、交食發生的時刻、食延時間、入食方向。食分大小等。這些對於古代天文學來說,已是一種相當先進的方法了。g(4{y;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 YCJ-=l$([
對於藏傳時輪曆法而言,在推算回歸年和朔望月的長度、安排大小月、設置閏月這些最基本的曆法內容方面,都曾吸收了漢族曆法的先進知識而使其更加準確。典型的如以漢族曆法中的“以無中氣之月為閏月”的原則調整時輪歷。在推算過程中以某月的中氣出現在該月的最後一天以定下月為閏月。藏族曆算家稱此為“聰明人的辦法”,而加以採用。當然在實際推算中中氣仍沿用時輪歷的數據,所以閏月的設置仍與漢族農曆有別。a%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3=4;o
藏族獨特的天文曆法體系,不僅能較準確推算日、月、五星的位置和運動,還可根據物候、星辰等現象和數據預報西藏地區天氣和地震等情況。如天氣預報方面就有短期(一天)、中期(一季)和長期(從當年到次年)。這些都是在廣大藏族人民創造的基礎上,又不斷地沿用、吸收和借鑒來自印度、內地及別的地區的天文知識,而逐漸發展形成為現在的規模和系統的。$?xq








發表文章時間2005/03/18 03:13pm IP: 已設定保密[本文共 6553 位元組]  
 蔡老師 
 頭銜: 嘉賓
 勳章: 論壇建設獎,謝謝您為論壇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 論壇衛士獎,你為了論壇的安寧與和平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等級: 嘉賓
資料: 此會員目前不在線上 此人為論壇嘉賓 帥哥 射手座
威望: +4 積分: 1176
現金: 4862 緣幣
存款: 10 緣幣
貸款: 沒貸款
來自: 保密 Hong_Kong
發文: 1097
精華: 0
在線: 807 時 37 分 31 秒
註冊: 2004/07/29 06:52pm
造訪: 2007/08/16 03:26am
短訊息 查看 搜尋 通訊錄 引用 回覆文章回覆 只看我 [第 4 樓]
  謝分享1QK%








發表文章時間2005/03/21 06:16pm IP: 已設定保密[本文共 30 位元組]  

 此主題只有一頁

快速回覆主題: [轉貼]藏历及藏族的纪年法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 會員名稱: 沒有註冊? 密碼: 忘記密碼?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快速引用第 樓層的回覆
 頂端 加到"我的最愛" 主題管理總固頂 取消總固頂 區固頂 取消區固頂 固頂 取消固頂 提升 沉底
加重 取消加重 精華 取消精華 鎖定 解鎖 刪除 刪除回覆 移動

謝謝參觀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