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提供會員交流電腦知識及應用之場所
緣生術數研究社【潮流特區】電子資訊版 [返回] → 瀏覽:《瞭望》 國慶閱兵過後輿論較量 ...  標記論壇所有內容為已讀取 

 目前論壇總在線 381 人,本主題共有 0 人瀏覽。其中註冊會員 0 人,訪客 0 人。  [關閉詳細名單]
發表一篇新主題 回覆文章 開啟一個新投票 ◆此文章被閱讀 2993 次◆  瀏覽上一篇主題  重新整理本主題  樹狀顯示文章 瀏覽下一篇主題
 * 文章主題: 《瞭望》 國慶閱兵過後輿論較量不可避免 不分頁顯示此文章  儲存此頁為檔案  本文章有問題,傳送短訊息報告給版主  加到我的最愛&關注本文章  顯示可列印的版本  把本文章打包郵寄  把本文章加到我的最愛  傳送本頁面給朋友   
 德吉千瀚 
 勳章: 緣生之友會員,謝謝您對緣生站的支持! 論壇衛士獎,你為了論壇的安寧與和平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等級: 使者
資料: 此會員目前不在線上 美女 雙魚座
威望: +2 積分: 1671
現金: 7230 緣幣
存款: 沒開戶
貸款: 沒貸款
來自: 保密 blank
發文: 1473
精華: 3
在線: 283 時 08 分 34 秒
註冊: 2004/08/04 09:58pm
造訪: 2010/01/06 09:09pm
短訊息 查看 搜尋 通訊錄 引用 回覆文章回覆 只看我 [樓 主]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5
瞭望:國慶閱兵過後輿論較量不可避免K
(1#1'
EgR=hG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0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p]3Sm
《瞭望》新聞周刊特約轉載+fi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cn9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楊民青9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Cm
在萬眾矚目下,新中國國慶60周年閱兵精銳先後從地面和空中,通過天安門廣場,同時,也進入新中國閱兵歷史,進入世界閱兵歷史。此次受閱部隊要素之全,武器裝備之精,方隊數量之多,精神風貌之新,籌劃指揮之細,組織紀律之嚴,蘊含意義之深,受國際關注度之高,都創下了新中國閱兵史上之最。0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NUz
這次新世紀大閱兵,是一次提高國家威望的閱兵,一次振奮民族精神的閱兵,一次凝聚人心的閱兵,一次顯示中國力量的閱兵,一次宣示和平的閱兵,一次民族複興征程上的歷史大閱兵。歷史的經驗証明,閱兵的結束,往往是輿論解讀與爭奪的開始。L+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lcN
閱兵的教育、激勵、威懾功能pyf|Z$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zBQ*/r
古今中外,閱兵早已有之。綜觀20世紀世界各國閱兵的歷史,不難看出,閱兵具有以下三大功能,即:教育功能、激勵功能、威懾功能。現代社會閱兵的實質是,通過傳統隆重的儀式,對民眾進行生動、實際、直觀的國防教育,激勵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國家意志和軍事力量,對敵對勢力實施軍事威懾,增強國家硬實力和軟實力。fg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27q
從歷史上看,不同國家、不同時期、不同背景的閱兵,以上三項功能兼而有之,有主有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1年,蘇聯為反擊德國法西斯軍隊的侵略,保衛國家和人民,舉行歷史著名的莫斯科紅場大閱兵,凝聚了蘇聯軍民意志,震懾了德國法西斯。莫斯科紅場大閱兵的威懾功能和激勵功能十分突出,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軍民一舉扭轉了戰局。c4'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hm )
新中國之初的數次國慶閱兵,有效威懾了蔣介石集團和美帝國主義。閱兵中,受閱部隊嚴格做好實戰准備,其威懾功能、激勵功能十分明顯。qpm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T87
物換星移。新中國1984年和1999年的國慶閱兵,是在國際局勢趨向緩和下舉行的,閱兵功能中的威懾成分自然降低,教育功能和激勵功能突出顯現。這兩次國慶閱兵,成功地凝聚了民族精神,提升了國家士氣。1984年閱兵顯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風採,1999年閱兵體現了中國繼往開來的歷史走向,2009年的國慶閱兵,是中華民族複興歷史進程中新的里程碑,譜寫了民族歷史上的盛世華章。m4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5f5]
國際解讀相差甚遠68T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e`g
早在一年前,當中國政府宣布,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舉行隆重、莊嚴、節儉的國慶閱兵,立即引來國內外傳播媒體和輿論受眾的廣泛關注。不同立場的群體和不同立場的人們,對此的反應和看法差距巨大,甚至針鋒相對。;_stB"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YA
國際友人對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閱兵,有較為客觀的評價和良好的贊譽。俄路斯莫斯科大學斯科夫教授在接受中國媒體記者採訪時說:“盛大的閱兵式能向國民和世界傳達明確信息,對內增強凝聚力,對外彰顯國威。”在莫斯科大學進修的韓國學者諸成勛說:“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10年搞一次大閱兵顯得太少,太含蓄。”oC;tK-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j2
不過,在歷史上,對一個國家的閱兵存在贊譽的同時,往往也有微詞,甚至有歪曲、詆毀和攻擊。一些對中國懷有歷史偏見的海外人士,對新中國的國慶閱兵也有負面評價。a@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7
美國華盛頓一位受訪女士對中國媒體記者說,閱兵“這太不可思議了,太政治化,花費也太貴”。她說:“美國用不著搞閱兵,伊拉克戰爭已經顯示了我們的實力。”)^>kNK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6)(]ZD
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中國項目主任顧克岡說,閱兵會給持有“中國威脅論”觀點的人攻擊中國的機會,特別在奧巴馬(相關)上任美國總統的初年,中國的大規模閱兵恐怕會給他不好的信號,不利于中美關系。=IfY)v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_HA\;
眾多類似以上的歷史事實証明,圍繞一個國家,特別是對國際影響較大的國家閱兵,對在非常時刻舉行的閱兵,不同立場、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注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這里既有客觀的評價、善意的評點,也有歷史的偏見,以及自我的炫耀,甚至有意的詆毀。R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G^9n]
輿論較量不可避免LQ=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UI?
既然閱兵是國家實力、軍隊和先進武器裝備展示,人們就不可能完全否認其中的軍事威懾功能。即使,一個對歷史和國際負責任的國家,在閱兵中十分謹慎地釋放必要的威懾信息,懷有偏見的人們,特別是敵對勢力,仍要一方面從中尋找和制造所謂“軍事威脅論”;一方面或無中生有,或誇大其詞,對受閱部隊、裝備、風貌等竭力貶低。"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5H}T
1984年中國國慶35周年閱兵時,西方媒體驚呼首次亮相的洲際導彈,對西方國家形成嚴重威脅。在1999年國慶閱兵期間,海內外的網民曾針對我閱兵細節熱烈評點,相互之間甚至發生激烈爭論和對撞。這年的國慶閱兵展示了中國第三代主戰坦克,反映了國防科技工業的長足進步。然而,有些海外媒體雖然承認中國這種先進的主戰武器,可與西方國家新型三代坦克相抗衡,但是,卻又有意宣揚說,中國的這種先進坦克尚未批量生產,由于數量極為有限,甚至不足以組成獨立車輛方陣,必須用其他老式坦克補齊。D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hJN0
同時,一些指向分明和別有用心的國際解讀,無視中國受閱部隊指戰員們高昂的政治熱情、嚴明的組織紀律、堅強的戰斗意志、嶄新的精神風貌,有的故意忽略,有的竭力曲解,有的則冷嘲熱諷。_~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
前不久,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宣稱,中國越來越先進的武器裝備系統,可能削弱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力量。他甚至認為,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航空母艦和空軍基地,面臨來自中國的威脅。不過,對此,連美國軍事觀察家也認為,蓋茨的這一言論主要是為美軍研制新型遠程隱形轟炸機找借口。2009年4月,美國曾經停止一項價值150億美元研制這種轟炸機的計劃。現在,當美國要重啟這項計劃時,再次以莫須有的“中國威脅論”為口實,類似行為在美國已經習以為常。qB.E)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t="}"
日本《選擇》月刊9月號的一篇文章宣稱,中國的國慶閱兵式體現了中國毫不掩飾地增強軍備的野心和實現“軍事大國化”、“軍事世界第一”的目標。有人對于中國國防實力的增強一直耿耿于懷,而對真正夢想實現“政治大國”、“軍事大國”的國家卻有意回避。,1<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
就在中國舉行國慶閱兵之際,一些美國媒體發表文章,一方面承認中國軍隊現代化的進步,一方面又說,官兵新軍裝和新噴漆的裝備並不能顯示中國軍隊的實力。這就不難看出類似這些反應的自相矛盾之處。@3a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o4yP
正確的解讀來自理性分析>@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A0e
綜觀中外閱兵,其激勵功能中,既有感性的激勵,也有理性的激勵,而理性的激勵,來自于對受閱部隊、武器裝備,以及國家實力、民眾情緒、國際背景等因素的客觀分析,只有如此,才能在紛繁複雜、或真或假、似是而非的國際解讀中,得出正確結論。rr: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EPOT/
對國慶閱兵,有的僅僅關注閱兵隊列整齊劃一、先進武器裝備,對受閱部隊官兵表現出的政治熱情、組織紀律、戰斗意志有所忽略;有的僅僅一睹先進武器為快,對人與武器的關系缺少深入的理性分析。新中國強調人民戰爭,強調戰爭正義性的決定因素,因此,以往的新中國國慶閱兵,從來都是正確的戰爭觀教育,從來都是正確的理性激勵,從來都不是武器制勝論的印証。}lPY4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jxN
當然,新中國從來沒有忽視武器裝備在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60年來,14次國慶閱兵,清晰記錄了新中國國防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清晰記錄了人民軍隊武器裝備的進步和發展。可以說,當年武器裝備落後的狀況,經過60年的努力,已經大為改觀,中國與世界軍事強國的差距,不斷在縮小,在有些領域,特別是某些尖端武器裝備,中國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gXKd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A^!,S
國慶60周年閱兵展示出的52型新的武器裝備,充分反映了這方面最新的成果。令人欣喜的是,此次閱兵中展示的主要武器裝備,全部為自行研制和生產,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參閱,包括人們期待多年的預警機、殲-10戰斗機、新一代戰車、新型雷達、無人機和衛星通信等眾多先進的信息化裝備。D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4NQ
同時,我們也事實求是地承認,這些武器裝備是人民解放軍中的先進部分,而目前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的整體水平,與當今世界軍事強國相比,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仍有一定差距,有些差距甚至比較明顯。tN'{O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f27
綜觀之,中國確實具備了諸如洲際戰略導彈、先進核潛艇、先進空間保障等可以令現代化軍事強敵生畏的“撒手閒”武器。同時,人們更應看到,在中國不斷提升的軍事實力的背後,有正在不斷提升的國家整體硬實力和軟實力,其中包括:國家經濟力、戰略決策力、國防科技力、國防動員力、民族凝聚力、部隊戰斗力、武器裝備力、民眾支持力、輿論環境力等。這些方面的整體進步和改善,既是中國的現實,也是未來的希望。~bX[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5@tp
正確認識國慶閱兵引發的國際解讀,需要有科學的眼光和正確的分析,至少要從五個方面正確觀看閱兵,一是要看閱兵部隊,二是要看閱兵武器,三是要看官兵風貌,四是要看軍隊光榮戰史,五是要看軍隊未來發展。wk~mW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a}
僅僅關注武器裝備,僅僅關注受閱部隊隊列水平,是遠遠不夠的,真正激勵國人的,恰恰是上面說的後三項內容。具有時代精神風貌的軍隊,具有光榮戰史的部隊,具有與時俱進向現代化領域進軍的軍隊,才是永遠克敵制勝的軍隊。lZ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
(CBl\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K^Ss-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Zr[%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5
文章刊登日期!
2009-10-02c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0Sw"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6%*(?j
資料來源E8Qav`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9/1/1/1282793/1.htmlv~a=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ro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b6?








發表文章時間2009/10/11 02:24am IP: 已設定保密[本文共 7408 位元組]  

 此主題只有一頁

快速回覆主題: 《瞭望》 國慶閱兵過後輿論較量不可避免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 會員名稱: 沒有註冊? 密碼: 忘記密碼?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快速引用第 樓層的回覆
 頂端 加到"我的最愛" 主題管理總固頂 取消總固頂 區固頂 取消區固頂 固頂 取消固頂 提升 沉底
加重 取消加重 精華 取消精華 鎖定 解鎖 刪除 刪除回覆 移動

謝謝參觀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