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標的分類 0O~ 按照指標的計算因數來劃分,指標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三類: 1e#.zJ 1、因價指標。就是通過對價格因數的計算得到的指標,稱之為“因價指標”。 kl6A
比如,KDJ、RSI、MACD、MA、DMI、CR,以及K線、寶塔線等等。 & 2、因量指標。就是通過對成交量因數的計算得到的指標,稱之為“因量指標”。 M 比如,VOL、OBV、AMOUNT、VOSC、VRSI,以及成交量移動均線、換手率、量比曲線等等。 $_UlzO 3、價量混合指標。就是通過對成交價和成交量兩個因數的計算得到的指標,稱之為“價量混合指標”。 #l+ 在傳統經典指標中很少有價量混合指標。價量混合指標,是在“成本分佈理論”出現後才大行其道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指南針軟體中的籌碼分佈、成本線等,以及在籌碼分佈基礎上延伸出來的其他指標,就是屬於價量混合指標。1 二、趨勢的表像特徵 3.L 1、趨勢的延續性。即所謂的趨勢成立,必將延續。 =6g 2、趨勢的可變性。趨勢不可能總向著一個方向發展,總有向相反方向改變的時候。 ox25BC 3、趨勢的等級性。趨勢的發展和延續,不可能是直線方式發展,他和其他事物一樣,總是遵循“曲折前進”的客觀規律。V9o.f 三、趨勢的內在成因 z/lTm[ 股市裏的趨勢,有別於其他任何社會活動的規律。股市裏的趨勢,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為的。在經濟利益這個最高準則下面,人類社會的一切,都必須向它俯首稱臣。包括人類自身的優點和弱點。 zFi. 因此,在股市裏,趨勢的內在成因,就是“有人用錢操縱的結果”。W 四、“指標”與“趨勢”的辯證關係 =I<%~M 其實,在指標和趨勢這兩個概念之外,在此有必要引進第三者:操縱。三者的關係是:操縱→趨勢→指標。 XR 直白地說,就是先有人為操縱的意願,而後才有某種趨勢的可能,再而後才有指標的相應變化。 U</%:v 更直接地說,就是先有指標?還是先有趨勢?或者說還是先有股價? ] 答案是肯定的。就是先有價和量,之後才有相應的指標。 *XfW4 指標,只是價和量的變種了的、滯後了的副產品。"< 五、引申 6!QgqC 其實,股市中,人們對指標孜孜不倦的追求,甚至於是盲從,其目的就是“企圖找到趨勢背後的力量”。至於,如何才能找到趨勢背後的力量呢?這不是今天的話題。 nF: 在“指標”與“趨勢”的辯證關係這個話題之後,最應該討論的話題是:指標到底有沒有用?如何通過技術指標探索市場趨勢的本質? ,Xs>l> 股市中最多的是什麼?就是技術分析。什麼法寶、絕招、寶典等等,數不勝數!不誇張地說,股市中的技術分析方法的個數絕對比股票的個數多。 jD?9lp 必須糾正的認識誤區:不可盲目貪求指標“企圖對市場的表像未卜先知”!
O[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