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周易原理] 《易經》阻礙科學啟蒙?易經專家反駁楊振寧

本帖最後由 本有正念 於 2009-12-3 07:57 編輯

 

以下是一篇很富爭議性的文章, 屬於2004 年的處境, 對於《易經》的認知, 只是近這數年, 人們重新開始對《易經》的探究, 是否跟八運有關?


       在北京結束的2004文化高峰論壇上,著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向《易經》“開火”。稱“易經影響了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這個影響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媒體以《楊振寧指<易經>阻礙科學啟蒙》為題報道。近日,國內易學研究權威學者通過本報談了對這一事件的看法。

 

  楊振寧:近代科學要擺脫天人合一

 

  楊振寧先生在演講中說道:易經影響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所以這個影響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曾討論過近代科學為何沒在中國萌生,我覺得和《易經》有很大關系。”

 

 

  楊振寧認為,中華文化有歸納法,可沒有推演法。採取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是受《易經》的影響。如果歸納一下今天近代科學的思維方法,發現其中有兩條路,一條路是歸納法,一條路是推演法。近代科學是把這兩者結合起來而發展的。比如Maxwell方程,就是運用了兩者結合的方法,今天發電機,電話、無線電、電視網絡通信激光等等都改變了人類的歷史,而所有的這許多都基於Maxwell方程式。

 

 

  中華文化的歸納法的來源就是《易經》。觀物取像,取像類比是典型的易經,易經的精神分類、精簡、抽象化是歸納法的精神。中華文化沒有發展出推演法,非常好的例子是明朝末年的學者徐光啟。

 

 

  徐光啟第一個翻譯了歐幾裡德的《幾何原本》,歐幾裡德的幾何學是人類史上一大貢獻,第一次把推演法變成規律化。推演法對於近代科學產生的影響無法估量。徐光啟翻譯后了解到,推演法的一個精髓就是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就是一條一條推論不能次序顛倒,這跟中國傳統不一樣。中國傳統是擺事實,次序沒關系,重要的是最后的結論。可惜徐光啟的譯著隻翻譯了前六章。沒在中國產生應有的影響,所以推演法沒在中國生根。

 

 

  楊振寧認為在中華文化裡,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觀念,比如天人一物、理一分殊。《易經》中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與人道,也就是說,天的規律跟人世的規律是一回事,所以受早年易經思維方式的影響,把自然跟人歸納成同一理。而近代科學的一個特點就是要擺脫掉“天人合一”這個觀念,承認人世間有人世間的規律,有人世間復雜的現象,自然有自然界的復雜現象,這兩者是兩回事,不要把它合在一起。楊振寧最后表示,他並非是想攻擊中國的傳統哲學,因為天人合一的內涵不止是內外一理,而是遠超過內外一理。從天人合一產生的觀念是天人和諧,天人和諧對於中國傳統思維與社會的影響,比因為植根於天人合一、所以沒有發展出近代科學的影響還要重要。

 

 

  國內易學專家稱楊振寧的觀點“有很多常識性錯誤”。

 

 

  著名的易學專家山東大學哲學系劉大鈞教授認為,楊先生的演講“有很多常識性錯誤”。比如,楊先生說周易隻有歸納,而沒有推演。可是眾所周知,周易是最早的一部算卦的書,算卦的方法就是靠推演,舉一反三,怎麼能說沒有推演呢?另外,周易是一本“普世之書”。從這個角度,也是一種廣義的“推演”。

 

 

  另外一個目前屬於國內易學界泰斗級的人物(該人士不願意透露姓名)認為,楊振寧的演講涉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出發點令人欣賞,但是其中牽扯到易經的有些地方的確值得商榷。比如楊振寧說易經是漢語成為單音語言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周之前的甲骨象形文字就有單音字出現。

 

 

  其實對中國近代科學的反思從李約瑟就已經開始。楊振寧先生的觀點基本是李約瑟的一個延續。究竟是不是易經阻礙了中國近代科學的啟蒙與進步?該人士認為,評價中國近代科學,不能脫離社會歷史條件。比如西方文藝科學的發展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是適應了社會需要的產物。

 

 

  另外,楊先生說易經沒有演繹法,所以導致科學裹足不前。但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古希臘時期就有一大堆演繹法,比如演繹邏輯和形式邏輯。但是為什麼也沒有產生牛頓呢?他並不否認中國近代科學精神的缺失,但是把原因歸結於易經,“顯然有失公允”,容易誤導對於古代哲學的認知。他認為,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國已經有很長歷史,認為天與人是同一性的,人首先是個自然物。而西方哲學的觀點,講究主客觀,西方傳統,近代科學,講究人和自然是對抗的,這涉及東西方思維的差別。況且,“隻有思維方式還不夠,關鍵是社會條件”。

 

 

  歐洲近代的科技之路不是唯一的發展向度。

 

 

  另一位周易學者,武漢大學哲學學院的蕭漢明教授介紹說,十六世紀以前,中國在技術與科學方面的發展一直遠較歐洲卓有成效,然而近代科學為什麼首先出現在伽利略時代的西方,而不是在中國?這其實就是著名的“李約瑟難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學界對這個問題萌生過濃厚的興趣。

  由於楊先生特別注意到《周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突出地位與影響,又由於楊先生以歐洲近代科學的發展向度為唯一尺度,所以楊先生得出一個結論:《周易》沒有推演法,因而阻礙了中國科學走向近代。如果就歷史事實而言,中國在近代不僅沒有出現像歐洲那樣的科學,也沒有走出中國自身的近代科學道路。這個歷史事實,是否一定要歸咎於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

 

 

  楊先生認為中國有一個傳統觀念,就是把技術當作“奇技淫巧”,這個觀念的確在歷史上出現是否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其中特別值得一議的是,《周易》是否對科技採取拒斥的態度?蕭漢明教授認為,如果考察一下公元前四百年前后問世的世界性名著,那麼有哪一本書曾經明確無誤地宣稱過它對科技具有促進作用呢?回答恐怕隻有《周易》。

 

  在《周易·系辭傳》說:“《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將“制器尚象”列入聖人使用《周易》四個方面中的一個方面,說明《系辭傳》作者十分看重易象對制器的作用。依據作者所舉之例,諸如耒耜、舟楫、服牛乘馬、臼杵、棺槨、書契等古代發明,都與易象有密切關系。

 

  蕭教授介紹,《周易》的確不具備歐幾裡德《幾何原理》的思維路向,它所重視的是取類比象的分類法與易象的模擬功能。

 

 

  以取類比象而言,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將1892種藥物按無機界的水、火、土、金石,植物界的草、谷、菜、果、木、服器,動物界的虫、鱗、介、禽、獸,最后到人,共十六部六十類,其先后次序包含著由低向高的進化程序。達爾文稱此書為“1596年出版的中國百科全書”,從這個意義上說,李時珍的分類法比林奈的分類法還要高明,因此《本草綱目》可以看作是中國科技剛剛踏入近代科技門檻的代表作。如果中國科技在近代不是由於封建專制體制的制約,《周易》的思維方式將會促使中國科技走出自己的近代之路。

 

  再從傳統醫學看,當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之后,西醫的解剖生理學迅速被傳統醫學汲取,但傳統醫學的經絡學說至今還受到西方的排斥。這是由東方與西方兩種不同思維所決定的必然的歷史現象。

 

  楊先生說:“近代科學一個特點就是要擺脫掉天人合一這個觀念,承認人世間有人世間的規律,有人世間復雜的現象,自然有自然界的復雜現象,這兩個是兩回事,不要把它合在一起。”蕭教授認為,楊先生此說抓住了西方近代科學的本質特征。中國人講天人合一,所以中國傳統醫學注重四季氣候變遷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從這個基點出發,如果中國醫學有自身的獨立的近代進程,那麼它也決不會拋棄由此得出的一切相關結論。由此可見,如果中國有自己的近代科技之路,那麼它決不會出現與西方完全雷同的發展向度。

 

天人合一,相信楊先生要重新研討這一名詞了,沒天地陰陽,有萬物,有人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