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提供會員交流電腦知識及應用之場所
緣生術數研究社【潮流特區】電子資訊版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地球均溫沒有上升,生物物種滅絕不嚴重?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地球均溫沒有上升,生物物種滅絕不嚴重?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mensch 發表於: 2005/06/08 08:51pm
    absolutely evil!!!
       
     
    mensch 發表於: 2005/06/08 08:49pm
    隆伯格錯了嗎?
    地球均溫沒有上升,生物物種滅絕不嚴重?  
    撰文╱隆伯格(Bjorn Lomborg)、倫尼(John Rennie)

    【編按】丹麥統計學者隆伯格所著的《持疑的環保論者》(The Skeptical Environmentalist)於2001年10月出版以來,他提出的「地球環境並沒有環境學家講的那麼差」論點,引起許多讀者與評論家的關切。許多人受到書中描繪的美麗願景所吸引,認為過去「地球環境正快速惡化」的言論根本是危言聳聽、嚇唬大眾,但有更多環境學者向Scientific American提出抗議,認為他根本斷章取義,曲解了他所引用的各項數據而作出錯誤結論。《科學人》創刊號曾刊出〈誤導人心的地球環境數據〉,便是幾位學者針對這本書所作的評論,而本文是隆伯格的答辯,及SA總編輯倫尼的回應。


    隆伯格的答辯︰

    Scientific American(以下簡稱SA)以11頁的篇幅,批判我去年出版的《持疑的環保論者》,現在他們允許我以一頁的篇幅回應,想當然爾,我無法針對特定議題評論我所受到的批評,讀者不妨到我的網站,參考我32頁的反駁文章,我針鋒相對的答辯全在那裡。

    那四位評論人的立場與主流的環保論點極為一致,SA竟然選了立場清一色的學者做評論,我相信許多讀者與我一樣訝異。《經濟學人》週刊認為這些文章「長於嘲諷,缺乏實質」。

    SA根本就是以歪曲的方式向讀者呈現我的書,所以我希望藉此機會把幾個基本論證說清楚、講明白。

    關於世界的現況,我引用的是最可靠的資訊,它們都是由頂尖的國際機構發布的,我舉證說明,一般而言,事情正在好轉。然而我並不認為這個世界完全沒有問題、或已是所有可能性中最好的狀況。我的意思是,我們不該依據沮喪與毀滅迷思行動。說實在的,如果想留給子孫最美好的世界,首先就該處理那些我們能做得最好的問題。

    以全球暖化為例。史奈德嚴詞批評我忽略和誤解相關科學,而且不支持京都議定書,但是我在書中明明引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發布的資料作為我的關鍵資料,此外,儘管還有許多不確定的地方,我還是接受「根據現有的科學研究,全球暖化是人類引起的」。(所以呢,跟那些否認全球暖化是事實的人來比,我可不一樣。別忘了史奈德的早期研究結論是:我們可能正在進入新的冰河時期呢。)

    史奈德宣稱我不了解林德任和一些丹麥太陽能學者的研究,不過林德任的答覆是:「史奈德不但曲解了他所攻擊的書,也曲解了他所解釋的科學。」而那些太陽能學者則說:「史奈德指責隆伯格沒有閱讀原始文獻,可是他攻擊隆伯格的論證時,卻犯了同樣的錯,真是諷刺。」

    面對全球暖化問題,我們憑直覺就認為一定得採取一些行動。不過,值得稱讚的直覺不見得就是對的,做或不做還須評估代價,並考慮是否還有更適當的替代方案。如果治療必須付出的代價比不治療還多,就不應該治療。

    執行京都議定書實在沒什麼好處,執行到2100年,只能使暖化速度延緩六年,但每年必須花費1500億~3500億美元。由於第三世界國家是全球暖化的主要受害者,我們必須評估京都議定書對他們是否為最佳方案。答案是「不」。光是在2010年必須花費的錢,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地球上最大的問題:我們可以讓每個人都能喝到乾淨的水、生活在衛生的環境裡,這樣每年就可救200萬條人命,使5億人不會罹患重大疾病。往後的每一年,我們都可以做同等的好事。

    史奈德認為光是實行京都議定書還不夠,但他沒有告訴我們其他措施絕對要花更多錢。他就像個傳統環境論者,一廂情願地想:只要能解決問題,花多少錢都無所謂。但是,運用資源解決一個問題,就等於減少其他問題分配到的資源。對於科學、花費、效益等層面,我們還缺乏最好的資訊。

    再談生物多樣性的問題。洛夫喬伊指責我漠視物種消失的實情,但事實並非如此。所有找得到的資料中,我參考了最可靠的聯合國報告,我也接受人類造成的物種滅絕速率是自然速率的1500倍。傳統的環境論者會覺得,我們一定要採取必要手段阻止這事,但我不會,我要問,這問題到底有多嚴重?答案是:未來50年內,我們將失去所有物種的0.7%。(有些人拒絕承認物種滅絕問題真的存在,而洛夫喬伊在1979年就提出極為聳動的警告,說什麼1980~2000年將有20%物種消失,我可不一樣喔。)

    再看看所有評論人隻字未提的所有議題(大約占全書一半的篇幅)。我們居住在一個可以活得更長、更健康、食物更充裕、飢餓的人更少、教育更普及、生活品質更好、窮人更少、人人更為平等、閒暇時間更多、風險更少的世界裡,無論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皆是如此(不過有些開發中國家進展緩慢,我在書中請讀者特別注意非洲相對貧困的處境)。此外,最好的模型都預測這個趨勢將可持續下去。

    再看空氣污染問題,這是最重要的社會環境指標。在已開發國家,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空氣變得愈來愈乾淨,例如倫敦,現在的空氣品質是1585年以來最乾淨的!至於開發中國家,城市的空氣污染的確是個問題,不過一旦他們逐漸擺脫貧窮、不必再為飢餓煩惱,就會開始關心環境,我們過去也是這樣,空氣污染就逐漸減輕了。

    雖然我了解傳統的環境論者直覺上痛恨將問題分出優先順序,我仍然相信《科學人》的特別報導無助於環保大業,因為全篇很明顯只是想將我的整個方案丟進垃圾桶。如果我們想建立更美好的明天,就必須知道世界的真實狀態,以及從哪裡下手才能做得最好。我基於科學、發於至誠提出我的觀點,所論有憑有據,資料出處皆已詳列,請讀者留意。

    真遺憾,隆伯格居然通篇充斥不完整的事實與誤導手法。也許他認為既然篇幅不多,只好這樣做了,不過《持疑的環保論者》的評論人也在書中發現了同樣的手法。他暗示他只分到這麼小的篇幅實在委屈,但是我們只不過用11頁來回應他那515頁的巨著,更別提流行媒體對這書未加評論地大肆報導了(舉例來說,在我們刊出評論文章之前,《經濟學人》給了隆伯格4頁篇幅唱獨角戲)。因此目前狀況是,許多科學家苦無足夠的同等篇幅與隆伯格相抗衡。讀者如果對這場辯論感興趣,可上網查閱SA於2002年1月號(或見《科學人》創刊號)刊出的評論、隆伯格的答辯,以及針對他的答辯的駁斥。

    隆伯格與《經濟學人》或許會說這些駁斥意見「缺乏實質」,但是《自然》、《科學》、《美國科學家》,以及其他一大堆各式各樣科學刊物所刊出的書評,都與我們的意見相呼應;如非有憑有據的評論,那些媒體可不會隨便刊登的。

    隆伯格說他了解氣候科學,他舉出的證據是引自IPCC的報告,但史奈德(以及其他氣候學家)的論點是,隆伯格在他想要強調的觀點部分選擇性地引用報告,卻忽略報告的其他部分。隆伯格洋洋自得地宣稱他沒有否定全球暖化的事實,但這有什麼相干?他受到的批評不是他否認全球暖化,而是他過度簡化全球暖化問題,並低估可能發生的後果。他提到史奈德的新冰河期理論,但是那是30年前的事了;傑出的研究者本來就會隨著新事實的出現而改變看法的。這與現在的辯論何干?何必在辯論中含沙射影呢?

    隆伯格在書裡反覆指出,京都議定書只能使全球暖化延緩六年。這是個空洞的、似是而非的論點,因為京都議定書本來就不是企圖要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重點在於,京都議定書只是建立國際合作架構的第一步,未來要靠這個架構研擬更多方案。隆伯格提出的成本推估是沒錯,但這只是其中一種,還有其他的推估方式。事實上對抗全球暖化的其他方案目前還沒出現,根本無法估算成本,現在就說「絕對要花更多錢」來駁斥這些方案,是草率、不負責任的。

    正如洛夫喬伊和其他人所指出的,隆伯格對生物多樣性危機與森林砍伐問題的處理過於簡化,所以他才會小覷有識之士的憂慮;真實數字可能遠比他所說要高得多。(而隆伯格既然引用了洛夫喬伊23年前寫的一篇論文,那他憑什麼忽視洛夫喬伊和其他人現在擁有的資訊呢?)此外,隆伯格的統計方法有個問題,他喜歡把同一範疇中的所有項目一視同仁,根本不管它們的相對價值或個別差異。舉例來說,到了2100年,世上的森林面積或許比今天還大,但是其中大多數都是新種植的,在生態條件上必定與古老森林不同(生物多樣性比較低)。

    隆伯格一再地以比例來談滅絕物種的數量,他只是想說明問題的規模呢,或者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手法呢?這就好像說,愛滋病在2001年使300萬人死亡,對非洲及其他地方的社會造成極大傷害,但他們只不過占地球全部人口的0.5%。想針對愛滋病設定一個優先處理方案時,哪一個數字比較有幫助?答案是:二者皆非,因為數字得要有背景資訊才能顯出其意義。然而,隆伯格所提供的背景脈絡,低估物種滅絕問題的嚴重性。

    隆伯格抗議我們的評論者對他的書連一半都沒討論到,其實不高明。我們在編輯前言中說明過,我們請評論人特別針對其中四章進行評論。光是那四章的缺陷就足以讓全書的論證不可信了。

    環境科學家都支持設定行動的優先順序;隆伯格指鹿為馬,只不過因為他反對別人訂定的順序。即使他真心想描繪「世界的真實狀況」(他太天真了,別忘了世界是很複雜的,而且即使最好的證據也有模稜兩可之處),他的論證卻不可信。他以花言巧語挑撥大眾對環境科學社群的信任,不只嚴重傷害到科學家,社會大眾因他的錯誤訊息也得不到好處。【本文轉載自2002年5月號】

    【延伸閱讀】

    你可以在隆伯格的網站裡找到他對於書的介紹,而在「評論」一項裡可以讀到他那長達30多頁的答辯。

    英國環保學者與環保人士成立了一個「反隆伯格」網站(Anti-Lomborg),收錄許多反駁隆伯格論點的文章。網站首頁就是隆伯格於英國書店遭蛋糕砸臉的畫面。

    當然,如果你還搞不清楚前因後果,就得詳閱《科學人》3月創刊號裡〈誤導人心的地球環境數據〉一文了。

    【延伸閱讀】

    你可以在隆伯格的網站裡找到他對於書的介紹,而在「評論」一項裡可以讀到他那長達30多頁的答辯。

    英國環保學者與環保人士成立了一個「反隆伯格」網站(Anti-Lomborg),收錄許多反駁隆伯格論點的文章。網站首頁就是隆伯格於英國書店遭蛋糕砸臉的畫面。

    當然,如果你還搞不清楚前因後果,就得詳閱《科學人》3月創刊號裡〈誤導人心的地球環境數據〉一文了。

    http://www.sciam.com.tw/news/newsshow.asp?FDocNo=60&CL=32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