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歡迎會員提供對各類哲理與人生反思類之文章
緣生術數研究社【心靈雞湯】哲理與人生版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轉貼]戒的討論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8 第 1 頁,總共 5 頁,共 69 個 [顯示所有]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戒的討論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godislove 發表於: 2006/02/18 01:10pm

    下面引用由命理小子2005/06/16 02:09am 發表的內容:
    一切隨心.


    agree!
     
    命理小子 發表於: 2005/06/16 02:09am
    一切隨心.
     
    hehehaha 發表於: 2005/06/15 00:38pm
    很多人對佛教很有興趣,想要由登堂而入室,深入佛教的快樂境界中。但往往只限於教理的討論,而不敢真真正正的走入修行的道路,考其原因,即是對於戒看法的誤解,而產生恐怖,認為佛教徒戒律森嚴,稍有不慎印觸犯戒律,作為一個凡人事事在戒的規定下,寸步難行。
    其實,佛在根本煩惱中不定法的惡見中,已提出禁戒取一條,對于許多不合理的戒律,不可以把他當作解脫的方法,不求其他知識光持戒律不見得會有大成就。
    佛並且拿自己為榜樣,佛在禪定時戒除自己的食慾,以苦行作為修行的功夫,限訂﹙戒訂﹚了許多不可侵犯的規則,每日只食一粒芝麻,想由此而得禪定開悟,結果,不但沒有開悟,反而把身體弄的枯瘦,容貌精神欠佳,於是佛知道苦行並不是成就菩提的基本要素,並不能知道了解人生的痛苦根源,更不能開悟出道理來消滅痛苦,遂從座起,走到了尼連禪河,入水中澡浴,浴畢而遇見了牧羊女難陀波羅,見佛,知道佛非常人,以乳獻佛。佛食乳後,身體光悅,氣力充足。
     
    他的徒弟僑陳如看到佛不再苦守戒行,以為佛退步了,不求長進,遂離開他而去。但佛從此以後不再用會使自己痛苦的戒律來苦行,改用合乎理性的戒律修行,終於在二月七日入定開悟,以神通見到人十二因緣,經過四天得正覺,悟出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但因妄想執著,不能開悟的真理。
    當時的悉達多太子﹙佛的本名﹚心胸如旭日初昇,蓮花破蕾,心鏡豁然開朗,智光四射。由一個苦行禁戒不能成就的失敗修行者,一躍而成為三界大導師:釋迦牟尼佛。
     
    為什麼佛苦行了六年,除了身心疲憊外。一無所獲?
    而拋棄了苦行,竟一下子證悟宇宙的法則。這是由於佛本身想作為後世法則,使後人能破一切苦行限制﹙戒﹚,而用合理的,合人性的戒作為修行的戒律。在佛門面對裹足不前的修行者們,應勇敢的走入佛門中,來享受佛教的永恆快樂,得永久的真理!戒律並不是你們想的一樣,那樣有制裁性、苦行性。
      一般人所謂的戒律有:不可侵犯的性質,在原始人的社會中,破壞戒律所遭受的懲罰,是一種自我精神上或自發的力量來控制||帥由所破壞戒律的對象來執行報復。稍後是神鬼的觀念產生之後,戒律成了神鬼限定人的規章。而懲罰力量,也就很自然的落在這些神鬼的神秘力量了。
     但佛教的禁戒,正好和懲罰的意義相反。戒的目的只是為了使人自己能據成就佛法,我們就拿五戒來說吧,不殺是為了保護人和弱小的動物;不盜是維持社會秩序;不淫是保護正常婚姻制度和人類的健康?﹙不淫是指不可淫亂他人妻女,而對自己妻的性行為節制﹚,不妄語防止謊言.,不飲酒,飲酒傷身,破壞對真理的思考。全是為了人類全體的和乎和個人的身心健康著想。不是由一個力量來作報復懲罰的藉口。事實上,這些戒本來人大都是遵守的,除了有時不小心才觸到的。例如殺人,本來人就很少去觸犯的,有了戒只是防範小人而已!一般好人根本有戒等於沒戒。對於不喝酒的人說戒酒,等於沒有說一樣,根本不會有限制的苦行戒。
     況且佛教所提倡的自在和如來﹙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自由來去,都是解脫的表現。修到了菩薩以上,戒律自然成就。故不可執戒而恐懼,反而不得解脫。
     不合理的戒是什麼呢?
     外國宗教中的例子:很能代表,神對人不合理的戒。
      「不可試探你的上帝。」
     「耶和華對亞當說:「分別善惡的果子|你不可吃,吃的日子,你必死。」」
     「蛇說:「你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  如神能知道善惡。」
     自己種了一棵樹在伊甸園,又叫人不可吃樹上的果子,而且不可吃的原因是怕人和神一樣知道善惡道德的真理。人的眼睛一旦明亮,有分辨能力卸是罪惡的,必要死,真不知是什麼意思。後來人吃了果子沒有死,倒是魔鬼說了老實話。耶老大怕人又吃了伊甸園另一顆生命果永遠活著,就把亞當、夏娃趕出伊甸園,人的錯誤在於沒有連生命果也吃了,否則上帝也無法在他們死時來審判。像這種要人愚蠢,使人和上帝不乎等的戒律,雖沒有在基督教的十戒中明文規定,却是聖經中的限制戒。因此,這種令人入愚的戒沒有遵守的必要。人人可破這種戒!
     
    還有一種對死人恐懼的戒律,把已死的人當成「神」、「靈」。
    如台灣民間對死亡的人有「犒軍」、「拜好兄弟」等對靈鬼的限定﹙戒﹚,到了每年一定的時間,有戒律﹙儀式﹚,用食物和金紙錢來請他們快走,不要搗蛋。尤其對人死在末出葬時,有許多迷信的禁戒,如不能放砲、不能在未指定的日子送葬,不能對死人草草埋葬,以免觸怒死人對活人報復,並且要找一塊好風水的地,此即風水的由來。
    作風水時又有許多戒,禁止這樣、那樣﹙風水靈不靈,看五胡亂華的南北朝歷史就知道,南朝迷信風水,為北朝修理後亡國﹚。
     這些戒,對社會只有浪費、對個人的修行上也沒有幫助,且祭鬼神時殺生遍地,很不合理。對那些「精靈」、「死鬼」有什麼好怕的,他們比人更低而愚癡﹙無明﹚。啟靈大師便是愚中之代表。
     佛教的戒,和這二種戒不同,是合理的,是求智慧真理,追尋快樂,解除恐懼。殺、盜、淫、妄、酒,只是人乎常的道德規範,不會侵入人的思想中束縛人。大家應當遵守這個合理的戒條,不殺生可得慈悲,不盜可得戒取、不淫可得智慧、不妄可得正直心;不酒可以得清淨,對人有如此多的好處,向樂而不戒。應該快樂的在戒中得更快,戒使你快樂,不是使你被限制,要明白這一點,戒就可以成「定」的因,而由此入佛不可思議境界。
     也唯有佛戒,才是穩定社會,激發青年向上的唯一方法。

    吳一正:唯識法相的奧秘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