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歡迎會員提供對各類哲理與人生反思類之文章
緣生術數研究社【心靈雞湯】哲理與人生版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轉貼] 美國式自私婚姻哲學「至死不渝」認為老套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8 第 1 頁,總共 5 頁,共 69 個 [顯示所有]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 美國式自私婚姻哲學「至死不渝」認為老套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mensch 發表於: 2005/08/01 05:06pm
    找到終生伴侶的五個黃金守則

    一個關係學教師提出五個黃金守則以評估長期婚姻成功的遠景。

    當你要選擇一個終身伴侶時,絕對沒有人要作錯誤的選擇,然而當離婚率高達百分之五十時,你知道有很多人在選擇他(她)的伴侶時犯了嚴重的錯誤。

    當你問很多訂婚的情侶們為甚麼要結婚,他們一定會回答說:「我們相愛啊!」

    我相信這是人們在約會階段所犯的第一個錯誤。

    選擇終身伴侶絕對不可只以愛為基礎,這也許聽起來不太正確但其中有深奧的道理存在。

    當其它成份都對時,愛就會來臨。

    愛,不是結婚的唯一基礎,但它是一個好婚姻的結果,讓我再說一遍:你不可以只用愛來營造一個終身的關係,你需要更多。

    如果你有心要尋找並擁有一個終身的伴侶,這裡有五個問題要問你自己。

    問題一:我們有共同的生活目標嗎?

    為何這個這麼重要?讓我這樣講:如果你已結婚20或30年,那一段和一個人生活了很長的時間。你們計劃如何過這段時間呢?一起吃飯,跑步?你必須和他(她)分享更深更有意義的事情,你們必須有共同的生活目標。在一個婚姻裡有兩種情形會發生:你們可以一起成長,或者各自成長。百分之五十的人是各自成長的,要使得婚姻成功你必須知道在生活底線上,你要的是甚麼,然後嫁(或娶)一個和你一樣的人。

    問題二:和這個人分享我的感覺與思想時,覺得安全嗎?

    這個問題和你們關係的品質有關,“覺得安全”意思是說你能開誠佈公的和這個人溝通嗎?良好的溝通基礎是信任,相信我不會因為表答我的感覺與思想而遭到處罰或傷害。我的一個同事對一個”會凌虐人的人”下了一個定義那就是---某個你害怕對他表達感覺與思想的人。對自己誠實點!確定你要結婚的對象是你在情感上覺得很安全的。

    問題三:他(她)是個值得敬佩,很特別的人嗎?

    這個問題的意思是他(她)是個高貴而敏感的人嗎?你怎麼測試他(她)呢?

    這裡有些建議:

    他們是否以一般的基礎作為個人成長的方法?
    他們是否認真的改善自己?

    我的一個老師對”好人”下了一個定義,那就是---某個常力爭上游並做正確的事的人。所以問問你的另一半:他(她)如何利用他(她)的時間?他(她)是個唯物主義者嗎?通常一個唯物主義者不會將改善品格列為第一優先的。

    基本上這個世界有兩種人:

    一種是致力於個人成長的人,另一種則是尋求舒適生活的人。
    那種將舒適的生活列為目標的人,會把個人的享受擺在第一位。
    在與他(她)走上紅地毯以前,你必須要知道這點。

    問題四:他(她)如何對待其他人?

    促進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是"給予"的能力。所謂的給予,是使他人快樂的能力。
    看看這個人是否很歡喜的給予或是個自私自利的人,想想看他對那些他不需要對他們好的人是怎樣的情形?例如:侍者,公車司機,清潔夫等?他如何對待父母和兄弟姐妹?他懂得感激嗎?如果他對那個給他所有東西的人都不懂得感激,不要期望他會感激你。

    他會八卦並且說別人的壞話嗎?會八卦的人不會是懂得愛人的,你可以很確定如果他對別人不好,對你也不會好的。

    問題五:婚後我是否希望改變這個人?

    有人犯了這個錯誤,就是希望在婚後”改善”他的配偶,我的一個同事作如是的解釋:

    你可能希望某人在婚後改變……變得更差,如果你無法完全接受他(她)現在的樣子,你就還沒有準備好要結婚。

    總結來說,約會階段不應該是困難危險的,癥結是你要多用點頭腦少用點心。

    當你約會時盡可能的客觀,要問一些對整個事情有幫助的問題。墜入情網是種很美的感覺,但當你醒來時發現手指上的戒指,你一定不希望因為你沒有作好準備而讓自己身陷麻煩。
     
    mensch 發表於: 2005/08/01 05:05pm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topic.cgi?forum=59&topic=46
     
    rainbow 發表於: 2005/07/31 10:38pm
    <pre>美國式婚姻
    2005-07-22
    馮艷(寄自加州)
    世界新聞網

    不管我們看到的世界面目如何,我們該永遠相信一些東西,祝福一些東西,因為愛永遠是這世界的本質,是我們生命的絕對主旋律……

    和一個美國同學聊旅遊,談到洛杉磯時他說:「我對那兒很熟,因為我和我太太每兩周就飛過去一次;我太太去看她女兒,我去看我女兒,我們再一起去她媽媽家,然後去她爸爸家,最後一起去我媽媽家,但我們不用去我爸爸家,因為他已去世多年。」

    我聽了如墜五里霧中,百思不得其解。他解釋道:「是這樣的:我父母離了婚,各自有了家;我前妻離過婚,我娶了她,我們有了個女兒,然後我們離了婚;我現在的妻子父母離異,後來各自結了婚;我妻子和她前夫也離了婚,最後我們結了婚。所以每次去洛杉磯,除了看各自的女兒,我們還要探訪三個老人……」

    我屏息凝氣地聽,好容易才弄清這錯綜複雜的家譜,大吃一驚,問:「我怎麼覺得你們家比小說還戲劇性呢?」他聳了聳肩,做個無所謂的表情,道:「正常!離婚對美國人來說是家常便飯,沒啥大驚小怪的,不信你去看美國人的離婚統計!」

    我倒是想起大學時看過的一部美國電影When Harry Met Sally,片子裡有個情節:一對未婚夫婦正在裝點他們的客廳,他們的一對密友也在場。該未婚夫弄來一個惡俗不堪的咖啡桌,其他人都批評桌子品味低劣。爭執間,忽然其密友之一,也即該片男主角,大放厥詞道:你們別美啦!別看你們現在甜甜蜜蜜熱熱鬧鬧好像要一輩子百年好合,過不了多久你們就得為爭奪這個碟子花上八百塊律師費!說著他抓起一個碟子,接著道:還有這個噁心的咖啡桌!說罷奪門而去。

    說實在的,他這麼講話的確有失厚道,不過大家都原諒他,因為他正在為前妻的再婚黯然神傷。這時鏡頭一轉,只見那個未婚妻深情款款地望著未婚夫,看似要山盟海誓肉麻一番,不料說出來的話卻是:親愛的,我發誓我絕不會跟你搶這個咖啡桌!

    當時人還年輕、天真、理想主義,根本不相信曾經深愛過的人會恩斷義絕到如此境地。可聽了那美國人的家譜後我才明白:當年看的電影也許並非言過其實———人家也許真沒把離婚當回事!

    不知是巧合還是怎麼,我身邊淨是離過婚的美國人,眼下樓上就住著一對。剛搬到這座公寓時每天黃昏都見到一對中年俊男靚女,在樓下旁若無人地如膠似漆,看樣子該是對情侶。不過忽一日見他們率領著四個孩子往樓上衝,孩子們「爸爸媽媽」地亂叫一氣,我見了大為感慨,對老公說:「你瞧人家美國夫妻,人到中年孩子一大群了還這麼甜蜜!」沒過兩天就得知原來他們只是男女朋友,矷A各自離了婚,各自都有兩個孩子,併在一起,當然繁榮!

    從此我就對美國人的婚姻存了偏見,覺得這是一個太過隨便、太不懂得珍惜感情的民族,直到遇見一樁趣事,這看法才改變。

    在我選修的課上有個很特別的老太太,六十開外的樣子,看起來很老,但依稀還能看出年輕時的風采。去年秋天在商標法課上她就和我同學,每堂課她都坐在最前排,聽得聚精會神,一下課就去幫教授擦黑板,有時還和教授聊兩句。今年春天她又選了這個教授的課,仍然坐在最前排,不過這次不再記筆記,只是從頭到尾坐著,目不轉睛地盯著教授,神情十分專注,也因此十分引人注目。

    我剛好和她鄰座,在好奇心驅使下我不禁聯想:教課的教授也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身材高大威猛,雖說滿臉皺紋髮白如雪,可也能看出當年是個翩翩佳少年。他手上還戴著結婚戒指,顯然是有家室的,那麼我鄰座的女士會是他的什麼人呢?泛泛而論,當然只有兩種可能:他的妻子,以及,非他的妻子。

    喜歡舞文弄墨的人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愛浮想聯翩,到了我這兒就更嚴重一籌,因為法學院的思維訓練使我對邏輯推理有種絕望的癖好,凡有趣的事不鬧個水落石出我就渾身難受。關於這位女性我的推理是:首先,她不可能是該教授的妻子;試問,有誰聽說過哪個教授夫人閒著沒事幹,整天跑到老公的課堂上來聽講的?還那麼專注那麼陶醉,一臉欣賞之情!其次,她也不會是個普通學生———法學院的課堂恐怕是全世界最緊張的課堂之一,所有人都在猛敲鍵盤狂記筆記,忙得死去活來,除非不打算畢業了,否則誰會傻坐一堂課光盯著教授看?

    邏輯的推論自然是:她只可能是教授的崇拜者,或者紅顏知己,或者———老情人。想到此處我不禁微笑,心想這麼一對風燭殘年的情侶,真夠感人。

    終於有一天,當看到她朝我友善地微笑時我忍不住問:「您好像認識這位教授?」

    她說:「當然,我是他妻子。」

    我聽了大吃一驚,「那您為什麼來上您丈夫的課呢?」

    「因為我們在同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下班後我就陪他一起來上課,然後我們再一起回家。」

    原來如此!我聽了大為感動,不禁犯了言多必失的毛病,道:「我覺得事情有趣就有趣在您是教授的妻子;如果您不是他妻子,這事就沒那麼有趣了。」說罷我差點兒踢自己兩腳,心想這叫什麼話?可那老人家非常寬容,笑著不停對我說:「我理解,我理解。」

    「你們一定很相愛吧?」我忍不住再一次問。

    「當然!」她朝我眨眨眼。

    我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敬意,不禁伸手遞給她兩顆中國軟糖,她笑著接過去放在桌上。「謝謝!」

    「您嘗一下,很好吃的!」我說。

    「我知道,」她仍然笑盈盈地,指了一下教授,「等會兒路上和他一起吃!」

    聽了這話我異常感動,又抓了一大把糖果給她,說:「別客氣!我喜歡你們兩位!」

    你能想像這意外的小插曲對我觸動有多大。看來,我不但該修正一下對美國人婚姻的成見,更該修正一下我對生活的看法。真的,生活充滿了戲劇性,正如我在著作權法的某個案例裡讀過的一句話———有時真相比小說更離奇———放在這兒真是恰如其分。這件事讓我深深意識到:不管我們看到的世界面目如何,我們該永遠相信一些東西,祝福一些東西,因為愛永遠是這世界的本質,是我們生命的絕對主旋律。</pre>

     
    rainbow 發表於: 2005/07/31 10:35pm
    <pre>現代人缺少信心, 結婚誓詞才有所保留。此外,還有 pre-nuptial agreement (婚姻前的協議).  從一開始還沒有結婚之前,已經為了分手離婚作法律上的保障和準備.


    「 至 死 不 渝 」 老 套   美 新 人 改 誓 詞  
    2005/8/1

      (星島日報報道)「從今以後,不論境遇好壞,家境貧富,生病與否,我們都相親相愛,至死不分離。」現今的美國新娘子開始抗拒說這種傳統的結婚誓詞,她們喜歡用一些較謹慎保險的誓詞,例如﹕「只要我們的婚姻對我們都有好處,我們便會在一起。」

      一個由專業婚姻計畫者進行的調查估計,今年只會有二百六十萬個婚禮在教堂舉行。

      另外,每五對新人中,只有一對會使用傳統的結婚誓詞,其餘的新人都會更改誓詞,或在誓詞中加插一些只有他倆才明白的玩笑。

      這個做法是由荷里活影星茱莉亞羅拔絲開創的。據報她在下嫁第二任丈夫莫德時,其中一句手寫的誓詞是「我愛您、支持您,但不會服從於您。」

      這些新潮的結婚誓詞,例如﹕「我承諾一定會對您忠誠──只要我們之間還有愛。」在美國愈來愈流行。

      支持傳統的人認為,這樣會破壞婚姻的意義,因為婚姻就是要夫婦至死也愛着對方。

      天主教宗教與公民權益會主席多納休說﹕「婚姻是無條件的。當人將結婚誓詞改作『只要我們還愛着對方,我們便不會分開』之類時,婚姻便變成是有條件的,且違背了婚姻神聖的本質。」

      進行此項調查的婚禮顧問協會負責人加萊戈斯稱,現今有愈來愈多不同文化和信仰的人結婚,因此舊的一套規定已不再適用。

      她說﹕「我已很少聽見有新娘子對新郎說愛你至死不渝了。現在的人比較現實,特別是那些重婚的人。」

      在美國,有一半婚姻是離婚收場的。另外,美國人平均會同居三年才結婚。</pre>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