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rainbow
[Hidden Post: Rating 0]
-- 作者: rainbow
[Hidden Post: Rating 0]
-- 作者: rainbow
[Hidden Post: Rating 0]
-- 作者: az259 近來多市也發生過類似事件, 不過女主角比這個美多了
-- 作者: 九千 不好意思,這和七運轉八運有什麼關系?
-- 作者: rainbow
[Hidden Post: Rating 0]
-- 作者: rainbow
[Hidden Post: Rating 0]
-- 作者: rainbow
[Hidden Post: Rating 0]
-- 作者: rainbow
[Hidden Post: Rating 0]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5/12/10 01:01pm 第 4 次編輯] [UploadFile=ScaryPoster_1134236804.jpg] 近日﹐最新曝光的海報登場﹐華埠的公寓大樓﹑百老匯街﹐處處均見章子怡藝妓影子﹐[b][color=red]但是這輯為了符合營造氣氛﹐以雪白的臉﹑鮮紅的嘴脣﹑黑色長發飄動的章子怡﹐卻令不少華人以“感到可怕﹗”來形容﹐晚上看到更異常驚嚇。 [/b][/color]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道﹐[b][color=blue]海報中沒有鞏利﹑楊紫瓊兩名主要演員的樣貌﹐只以章子怡的臉部來作宣傳﹐憑著化妝的效果﹐打出一幅日本藝妓的模樣﹐全純白的臉﹑加上艷紅嘴脣的章子怡﹐被美國各大媒體喻為驚艷﹐卻被不少華人批評為“驚嚇”。這幅高掛于中央街《藝妓回憶錄》的大型海報﹐有華人居民走過時﹐指稱以為是一部新的鬼片﹐感到非常可怕﹐更不知道原來鬼片中人是章子怡。 [/b][/color] [size=4][b][color=red]日落黑夜時份﹐這幅大型海報的效果更為顯著特出﹐一幅全白的素臉﹐沒焦點的眼神﹐加上血紅的嘴脣﹐配合燈光由下至上的放射﹐恐怖驚嚇的程序﹐簡直是一絕。 [/size][/b][/color] 每天駕駛經過中央街的廖先生表示﹐海報很特出﹐遠處已經明顯看見﹐尤其是晚上經過的時候﹐一眼就會注意到﹐但是感到那個化妝頗為恐布﹐若不是平日留意電影消息﹐根本不知道原來是章子怡的《藝妓回憶錄》。 百老匯街大型商店外的《藝妓回憶錄》海報﹐也同樣令不少途人均駐足停留﹐多看幾秒才把這名藍眼睛﹑白臉﹑鮮紅嘴巴的女主角﹐認得出來。許多人更要先看電影海報上的《藝妓》英文字﹐才猜測到主角是章子怡。 這部即將于十二月上映的《藝妓回憶錄》﹐近日已加強宣傳攻勢﹐紅遍半邊天的章子怡不停接受多份美國主流雜志的訪問﹐講述拍攝藝妓時的花邊新聞﹐努力保持著曝光率。這輯宣傳海報﹐從氣氛﹑色調﹑賣相﹐不論反應是好與壞﹐均令人訝異。[size=5][b][color=red]有人說章子怡在海報中形象驚為天人﹐稱她為“破繭而出的蝶”﹐亦有人說比日本貞子更可怕。 [/size][/b][/color]
-- 作者: rainbow
[Hidden Post: Rating 0]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5/12/25 02:13pm 第 1 次編輯] http://hk.news.yahoo.com/051111/12/1im1a.html <pre>台漢憑假學歷當上系主任 【明報專訊】[b][color=blue]台灣男子許宜愃持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假學歷,7年來不但在台灣的南台科技大學、高雄第@科技大學擔任教授,[size=4]甚至升任系主任和研究所所長,還向國科會申請上百萬台幣的補助[/size]。這個騙局直到最近學生反映教學不佳才被揭穿,台灣教育部獲悉後立即通令各大專院校撤銷許宜愃的助理教授聘書。[/b][/color] 許宜愃從1998年6月開始拿着UCLA博士證書向南台科技大學申請教職中選,擔任助理,在2000年升到企業管理系主任並兼任電子商務中心主任,2003年轉任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系助理教授。擔任教職以來,高宜愃甚至還拿到國科會231萬台幣(至少53萬港元)補助款。 明報駐台記者張虹梅專電 ~~~~~~~~~~~~~~~~~~~~~~~~~~~~~~~~~~~~~~~~
遠在堪薩斯州曼哈頓市(Manhattan,KS)的華裔化學家、退休研究員許圭琰以傳真的方式,向本報表達他對事件的看法。[b][color=red][size=4]來自台灣的許圭琰質疑曾錄用許宜愃的南台科技大學,何以不致電UCLA,作一番簡單的查證,就對此人委以要職?同時他也對台灣國科會輕率提供上百萬元的經費,而不審查此人有何論著、不求證其學歷的真偽,感到十分震驚。[/b][/color][/size] [b][color=blue]眾所周知,企業管理專業一般只頒授碩士學位,世界各國均無「企管博士」一說,南台灣幾所大學卻對「假教授」胡編的「企管博士」學歷深信不疑,許圭琰認為實在是常識性的錯誤、是嚴重的失職。而這種行騙伎倆發生在事事標榜為人師表之處,就更讓人覺得羞恥、問題嚴重。[/b][/color] 無獨有偶,連日來大陸報紙「南方週末」也在連續報導「打假英雄」方舟子與湖南學者于建嶸之間一場惡言相向的論戰。[b][color=blue]家住聖地牙哥的方舟子是網路雜誌「新語絲」的創辦人,一直以揭露華裔學人的假學歷、假學術成就為己任。以研究農民問題出名的于建嶸日前被方舟子指出學歷有問題,于建嶸一氣之下,竟在網上辱罵方是「雜種」。 方舟子以往接受本報專訪時曾表示,回國講學、服務的海外學人中,誇大成就、虛報學歷的「學術腐敗」現象十分普遍,必須予以無情的揭露,為此就算得罪多數人也在所不辭。幾年來方舟子「打假」的鋒芒所向,直指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人大代表、傳播業名人之類的「重量級」人士,也使普通人中有類似行徑者聞之生畏。[/b][/color] 一方面是「海歸」人士利用國內資訊不足的弱點,以假學歷大膽行騙,另一方面也有來自大陸的職業移民虛報學歷。最常見的如:在大陸當過醫師者,來美後也自稱「醫學博士」(M.D.)。其實知情者都瞭解,大陸的醫師並不一定擁有博士學歷,但美國人以常理度之,往往想當然地予以取信、承認,這就使有心人得以混水摸魚,達到抬高自己的目的。可見,識別假學歷並不是簡單易行之事。 ~~~~~~~~~~~~~~~~~~~~~~~~~~~~~~~~~~~~~~ [UploadFile=Disgraced_1135537079.bmp]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5/12/25 02:45pm 第 5 次編輯] [UploadFile=Disgraced2_1135538256.jpg] 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NewsType=twapple&Loc=TC&showdate=20051111&Sec_ID=5&Art_ID=2194381 對此,國民黨籍立委洪秀柱痛批教育部及校方未替學子把關,愧對被「假教授」教過的千名學生,並認為此事:「嚴重影響學生受教權!」 [b]助理教授聘書遭撤銷[/b]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陳德華則直言:「我還是第一次碰到這麼大膽的人。」教育部學審會坦承,一年必須受理六千件學歷送審案,很難進行實質審查。但一名不願具名的正牌教授則說,許已嚴重影響教師形象,不僅該追回他任教期間領走的上千萬元薪資、研究補助經費,校方更該追究他涉詐欺責任。 「假教授」許宜愃(五十三歲)七年前向南台科技大學(當時為技術學院)企管系申請教職通過,隨後於二○○○年升任系主任、企管所所長並兼任電子商務中心主任,兩年前轉任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系助理教授。三月份學生檢舉他教學品質不佳,系方懷疑,遂向UCLA查證其學歷,發現確為偽造,六月份將他解聘。教育部於九月份撤銷許的助理教授聘書,並通令全國大學。 對此,高雄第一科大主任秘書許英傑遺憾地說:「所幸許宜愃未指導研究生,傷害已壓到最低。」 [b]對外仍稱是科大教授[/b] 記者在台南找到已被解聘的許宜愃,發現他賦閒在家,但生活還算優渥,許的家人卻仍對外聲稱:「許宜愃是高雄第一科大教授。」但記者昨晚與許宜愃對質時,他則一概否認,甚至堅稱自己確實擁有UCLA學位,並怒斥記者:「八卦報導!」 曾被許宜愃教過的林姓學生,昨回憶許的教學品質時說:「沒內容、對學生發問愛理不理,同學都不爽他!」 [b][color=blue][size=4]辨別國外學歷真偽方式 [b]許宜愃小檔案[/b] [b]許宜愃假學歷任教事件簿 [/b] [b][color=red]在七運 "吹水" 假冒UCLA 學歷, 甚至依賴 "吹水" 在七運行騙成功, 以助理教授 升職到 企管系主任 然後升職到 企管所所長, [/b][/color] [b]1998/06[/b] [b]1998/08-2000/02[/b] [b]2000/02-2003/07/31[/b] [b]2003/08/01[/b] [b][color=red] 八運 [ 求實力 ] 時期, 受到圍攻, 質問, 最後被解雇[/b][/color] [b]2005/06[/b] [b]2005/08[/b] 資料來源:教育部、南台科大、高雄第一科大
-- 作者: rainbow
[Hidden Post: Rating 0]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5/12/31 00:37am 第 5 次編輯] [equote][b][color=purple]美國人 "帶著優越感表示親切" (Condesending) : 亞洲女演員演的好萊塢電影 都是 妓女 蘇茜·黃 (妓女 Suzie Wong), 兇暴女人 (Dragon Lady) , 或壞蛋.[/b][/color][/equote] 電影 "X-Men 3" 再度用 亞洲女演員演 壞蛋 角色. 在 "X-Men 2" 用美國華人 Kelly Hu 演 壞蛋 (the evil mutant), 華人壞蛋 mutant (Kelly Hu 演)被殺後, 在 "X-Men 3", 會用 菲律賓女演員 Mei Melancon 演 壞蛋 mutant. [b][color=blue][url=http://today.reuters.com/news/NewsArticle.aspx?type=filmNews&storyID=2005-12-30T043502Z_01_FOR016344_RTRIDST_0_FILM-XMEN-DC.XML] 按一下 link, 是英語新聞文章.[/url][/b][/color] By the way, 章子怡 不是 中國媒體 [b][size=5]被誇大[/b][/size] 成為國際巨星, [b][size=4]她在美國[color=blue]絕對不是[/color]紅透半邊天.[/b][/size] 那些 "獎項提名" 僅僅是 "陪太子讀書". 章子怡演的 "脫下褲子 日本妓女" 角色, 正合美國人 優越感 口味 (eg. 證明 亞洲女人 是劣等的人 -- 是 妓女, 壞蛋 or 兇暴女人 (Dragon Lady). 如果你不相信我 -- 章子怡在美國[b][color=blue]絕對不是[/color][/b]紅透半邊天, 讀這篇新聞文章。她的 "脫下褲子 日本妓女" 電影在美國票房普通. 得到很多不好, 很差的 rotten 影評. 美國真正受歡迎的名星[b][color=blue]絕對不是[/color][/b]章子怡. 讀一讀美國誰是現在最熱最紅的名星. 女星 Lindsay Lohan (蓮茜露漢) 現在非常紅, :em06: Lohan 演技不錯. 「靚太」伊娃朗歌妮亞(Eva Longoria) 也是很紅. Where is 章子怡? :em13: 鞏俐? :em13: 楊紫瓊? :em13: </pre> [b][color=blue][url=http://today.reuters.com/news/NewsArticle.aspx?type=internetNews&storyID=2005-12-30T062429Z_01_ROB023018_RTRUKOC_0_US-IMDB.xml]按一下link , 是英語新聞文章.[/url][/b][/color] 【明報專訊】電影網站IMDb向來資料詳盡,不少影迷都會上網「光顧」,這個網站亦自稱擁有3000萬個網民,據該網的統計,今年最熱門的搜尋名字,首推憑《魔盜王》系列重上事業高峰的尊尼狄普(Johnny Depp),其次為緋聞情侶「羅拉」安祖蓮娜祖莉(Angelina Jolie)及畢彼特(新聞 - 網站 - 圖片)(Brad Pitt)。第4到第10位的影星依次為﹕《搞鬼甲蟲車》女星蓮茜露漢(Lindsay Lohan),名媛兼真人騷女星Paris Hilton,今年分別推出了《神奇4俠》及《罪惡城》的謝茜嘉艾芭(Jessica Alba),昨天剛被英國電影雜誌Empire的讀者票選為最討厭影星的湯告魯斯(新聞 - 網站 - 圖片)(Tom Cruise),《傲慢與偏見》女星姬拉麗莉(Keira Knightley),演出過《星戰前傳》系列的妮坦莉寶雯(Natalie Portman),以及蓮茜露漢的勁敵希拉莉杜芙(Hilary Duff)。 此外,據IMDb網站的執行編輯奇夫施文頓(Keith Simanton)指出,今年新上榜的演員中,以謝茜嘉艾芭的成績最好(去年仍未打入25大),《忘了‧忘不了》的麗素麥雅當絲(Rachel McAdams)亦不俗,躍升至17位,「靚太」伊娃朗歌妮亞(Eva Longoria)亦急升至22位。至於成績比較差的是金像影后荷爾芭莉(Halle Berry),她由去年的19位回落至排名63。</pr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5/12/31 01:33pm 第 1 次編輯] 1) 臉容普通 [b][color=blue]側田 (Justin) 11月29日推出處男大碟, 在短短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創出超過金唱片的唱片銷量. [/b][/color] [b][color=red]側田 更打破了歌手在出道後最短時間內,便能進軍紅館開個唱的紀錄。未做歌星前,側田已是幕後創作人,古巨基的多首熱播歌曲都出自他手[/b][/color],包括《傷追人》、《大雄》,側田第一首推出作品,是胡彥斌的《目不轉睛》令其鋒芒初露。未入行前和很多熱愛音樂的人一樣,他不停將自己的作品寄去唱片公司,後來認識了雷頌德,便簽約成為旗下的作曲人,及後簽約金牌正式成為歌手。 ~~~~~~~~~~~~~~~~~~~~~ 側田更打破了歌手在出道後最短時間內,便能進軍紅館開個唱的紀錄。他本人卻因為沒信心而忐忑不安,但他仍很多謝Paco為他冒險開演唱會及給他信心,側田坦言:“開一場演唱會經已心滿意足。” 有報道指他將獲“新城勁爆頒獎禮”男新人王獎項,他則笑言:“這個要問新城高層了,拿到獎不代表是勁到爆的,拿不到獎也不代表不成功,不過我也承認這是一支強心針。” 同門師兄古巨基當日亦有到場祝賀,還送上一支金麥克風給側田作賀禮。[b][color=red]基仔有點不值的說:“我出了20多張唱片,他只出了1張便能開演唱會,真厲害!”而側田也感激基仔在他心情低落的時候能為他分憂。[/b][/color] 側田表示屆時會定會邀請基仔和楊千嬅擔任個唱嘉賓,此外他亦很希望能邀得偶像林子祥出席其個唱,他更會于演唱會中大唱阿Lam的歌曲。(圖:星島日報) [UploadFile=Pic1_1136053633.jpg]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1/07 00:00am 第 2 次編輯] [b]「藝伎回憶錄」在七運, 本身是暢銷書本 -- 書本的作者是 Arthur Golden, 喜歡 書本的人, 去看電影版本的觀眾失望離去.[/b] http://www.wenweipo.com/news.phtml?news_id=EN0601020013&cat=011EN [b][2006-01-02] 《藝伎回憶錄》 票房遜色未回本[/b] [b][color=blue]雖然電影公司曾稱海外票房才是重點所在,可是在美國上映已有三周的《藝伎回憶錄》似乎如意算盤打不響,皆因截至目前連成本的三分一也達不到。[/b][/color] 根據剛發表的上周五(12月30日)單日票房,踏入第四周映期的《藝伎》[b][color=blue]單日僅收276萬美元排行第六,廿二天的累積票房亦只得2319萬,遠低於其八千萬高成本。假如扣除院商攤分的利潤,暫時純利應為千多萬,以現時走勢加上不足1600間戲院上映,經過這假期最終能攀升至五千萬的機會實是甚微。[/b][/color] 有云《藝伎》是以中小型規模上映,院數少票房自然不會太多,然而其單日表現僅優秀於進入第七周的《火盃的考驗》。至於單日最高票房,則仍是兩齣大片《魔法王國》和《King ~~~~~~~~~~~~~~~~~~~~~~~~~~~~~~~~~ 根據 Box Office Mojo, LLC 網站資料, 《藝伎回憶錄》製作成本是 $85 million (八千五百萬美元), 票房滑鐵盧, 要虧損很容易 -- It is in the red (大流血, 出血)as we speak, 迄今為止,完全不賺錢, 要 Breakeven (不賺也不虧) 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Mission Impossible). [/b]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1/07 11:27am 第 3 次編輯] <pre>[b]《藝伎》 是盛宴還是白痴? :em01: :em14: :em14: :em14: [b][color=red]日本:白痴的低級的電影[/b][/color] :em14: <pre> [b][color=blue]《藝伎回憶錄》在日本上映以來,反應平平,在昨天公布的最新票房排行榜上,《藝》片的首周表現未及三甲,僅僅名列第四,不僅落后于在日本已經上映三周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u]也無法蓋過上映兩周的《史密斯夫婦》 :em01: ,甚至落在同時上映的動畫片《暴風雨之夜》之后 :em14: :em14: ,票房反應著實一般[/u]。[/b][/color] [b]而普通觀眾對《藝伎回憶錄》的表現也不太領情,有觀眾認為影片故意模糊了“藝伎”与“舞伎”的區別,認為西方人總是戴著有色眼鏡,把日本看做是一個難以想象的奇怪的國家。[/b] [b]還有觀眾指出影片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電影中的和服穿法錯了,應該是扣子往左邊扣的,可電影里卻是往右扣了。[size=4][color=red]要知道,往右的穿法是死人才這樣穿的!(Choi! Touch wood!)[/size][/color] :em33: :em33: :em10: :em10: :em07: :em07: 在嚴謹的日本藝伎界出現這樣的錯誤是不可原諒的。[/b] [b][size=5][color=purple] :em30: “這是一部弱智的影片! :em14: :em30: 這是一部讓中國人、日本人都不能理解的白痴的低級的白人的電影。”不少日本觀眾都對該影片評价不高,認為完全不及格。 :em53: [/b][/color][/size] 事實上這种兩极的反應,在影片開拍時就已經發生了,甚至在對于影片基于的原著小說,日美讀者也有相當大的爭議。[b][u]原著作者阿瑟·高登的《藝伎回憶錄》雖然在歐美十分暢銷,但小說主人公原型岩崎峰子卻認為小說完全是虛构的,不僅要求公開道歉及賠償等等,未果之后還親自動手寫了一部回憶錄來反擊。所以根据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在日本不受歡迎也完全是意料中事。[/b][/u]周勇/編譯
-- 作者: rainbow
[Hidden Post: Rating 0]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1/17 07:13am 第 3 次編輯] 那些 "獎項提名" 僅僅是 "陪太子讀書", 做 "人肉布景版". [/size][/equote] [size=4]章子怡[b][color=red]落敗[/b][/color]金球獎女主角 是意料中事. :em06: The sad truth is, 每個 award ceremony 需要 "人肉布景版", 今年,Hollywood 女明星相對較男明星弱, 但是 每個 award ceremony 需要人填滿空間, 章子怡 做了金球獎 award ceremony "人肉布景版". :em01: :em23: :em51: [/size] 在今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將會是 Reese Witherspoon (電影 "Walk the Line") :em48: 或 Felicity Huffman (電影 "Transamerica") 的世界. :em48: 女星"亂吹東西" 顯而易見 不被 好萊塢 接受. :em43: [/b][/color][/size]</pre>
-- 作者: simontang
:em01: 我想請教 少男 是多大呀~ 20; 30; 40; 50??
-- 作者: rainbow
[quote][b]下面引用由[u]simontang[/u]在 [i]2006/01/18 01:47pm[/i] 發表的內容:[/b] You don't necessary have to be a "Young Man". But the world in this 20 year time frame will start to question and examine people's capability, credentials etc. All these credential verifications will weed out the merely 吹水 people who have NO GENUINE ABILITIES.</pre>
-- 作者: simonta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rainbow[/u]在 [i]2006/01/18 09:49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1/19 01:44pm 第 2 次編輯] [b]有實力的人當道.[/b] :em06: :em06: :em33: [b]Goodbye to 吹水人!!!!!!!! [/b]:em52: 鄔君梅 投給李安 【本報洛杉磯訊】李安「斷背山」勇進四「球」後,[b][color=red]奧斯卡華裔投票委員鄔君梅大叫::「太好了,我的奧斯卡提名投票,當然投給了他!」 :em06: :em06: 她剛把奧斯卡提名的票送出去,整個提名投票作業將在本月26日截止[/b][/color],她非常看好李安「斷背山」 奧斯卡提名的前景,[size=5][b][color=blue]至於章子怡能否以「藝伎回憶錄」獲奧斯卡提名?鄔君梅笑說:「她很年輕啊,我不敢說。」 :em51: [/size][/b][/color] 李安金球獎大風光,鄔君梅笑說是華人之光,大家應該向他看齊,好好做。 鄔君梅已看過「斷背山」,她對李安十分推崇,她形容李安是很好的電影「指揮家」,高低抑揚,都很match。 </pr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1/28 10:52pm 第 3 次編輯] 導演 李安 的新電影 "Brokeback Mountain" 受到極好的評論 -- 是奧斯卡材料. 新電影 "Brokeback Mountain" 已經在威尼斯電影節贏取了金獅獎 (Golden Lion award). 電影描寫2 個年輕男同志 cowboy 在美國保守派西部的故事. 這 2 個男演員 Jake Gyllenhaal 和 Heath Ledger 很年輕, 僅二十多歲。吃正八運 "少男卦". <pre>[b][color=blue]今年 奧斯卡 一定是關於男人的電影當道. 受八運有實力 "少男" 運 影響. 最 Top 電影是 Brokeback Mountain, Capote, Walk the Line,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Munich etc. -- 全是男人的電影. Transamerica 是關於 變性人的電影.[/b][/color] </pre> http://www.theage.com.au/news/film/why-men-are-muscling-in-on-this-years-oscars/2006/01/28/1138319490187.html Why men are muscling in on this year's Oscars [b]Women look destined to take a back seat at Hollywood's night of nights, writes Gabriella Coslovich.[/b] At a time when New York Times columnist Maureen Dowd is coyly asking "are men necessary?", the answer from Hollywood is a resounding yes. Tinsel Town is still resolutely a man's world if this year's leading Oscar contenders are any indication. [b]Nominees aren't announced until Tuesday, 5.30am, Beverly Hills time, but the recent Golden Globes ceremony and online betting suggest that favourites likely to be vying for an Oscar gong include Brokeback Mountain,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Walk the Line, Munich and Capote - all films with male concerns and characters at their core.[/b] Or, as Melbourne academic Deb Verhoeven so aptly puts it: "There were way more sheep in Brokeback Mountain than there were women." [b]Meaty roles for women, on the other hand, seem to be as hard to come by as a gorilla in Manhattan - Hollywood actresses had to content themselves with being relegated to the role of supportive wife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or neglected wife (Brokeback Mountain), or headstrong wife (Walk the Line), or the paramour of a big, hairy, noble savage (King Kong), or, well, a man.[/b] [b][size=4][color=blue]"Transamerica is just a fabulous symbol that the best role for a woman is as a man," says Verhoeven.[/b][/size][/color] [b]Felicity Huffman, one of the stars of Desperate Housewives, picked up a Golden Globe for her reportedly stunning portrayal of a man undergoing a sex-change operation in the film Transamerica, which will be released here in late February.[/b] Huffman knows all about being an out-of-work actress. In her Golden Globe acceptance speech she said: "The second time I didn't work for a year, I gave up any dream that looked like this." [b][size=4][color=blue]Her only serious rival for the best actress gong seems to be Reese Witherspoon, who plays June Carter to Joaquin Phoenix's Johnny Cash, in Walk the Line. Witherspoon also picked up a Golden Globe, for best actress in a musical. The outsider chance is Joan Allen, for her charged performance as an embittered wife whose husband is missing, presumed dead, in the film The Upside of Anger. Not a wallflower role, this.[/b][/color][/size] If there's any consolation for women, though, it's that this year's male heroes are not your typically brutish, macho types, nor your climb-the-corporate-ladder-at-all-cost alpha males - there's a lot of hand-wringing going on alongside the chest-beating. What it means to be male is well and truly interrogated. The usual stereotypes do not apply - men are indispensable, yes, but they're also struggling with their sexual identity (Brokeback), their ideals (Munich), their ethics (Capote), and pitting themselves against crooked, fear-mongering politicians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In the George Clooney directed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David Strathairn is outstanding as legendary, real-life television host Edward R. Murrow, who refused to kowtow to the corporate machine and took a stand against communist-baiting American senator Joseph McCarthy in the paranoia-fuelled early 1950s. But the Oscar favourite for the best actor gong is the perennially great Philip Seymour Hoffman for his portrayal of Alabama-born author, Truman Capote, in Capote, to be released here in late February. "When you look at the films themselves and what they're saying about masculinity, it is quite interesting. The roles for men are very complex in many, quite subtle ways," says Verhoeven, who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creen studies at RMIT University. "We are not talking about a simplistic, genre depiction of masculinity, which would only make most of the senior actresses in Hollywood even more envious. They'd be lucky to get a role, let alone a role as rich as Jake Gyllenhaal or Heath Ledger have in Brokeback Mountain, or the roles George Clooney has been able to carve out for himself, as an actor in Syriana and as a director, writer and actor in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I just think it's an intensification of something that's been going on in Hollywood for a long time. We've had significant figures such as Meryl Streep and Jodie Foster talking about the limited role for women now for 10 years . . . It's systemic . . . where are the good scripts for wom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cademic Catherine Lumby applauds this year's focus on seriou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ssues, but says there is a tendency to frame these issues in relation to masculine interests and investments. "What interests me is not how many men are in the movies, it's not a numbers game, but to what extent is female experience seen as secondary or domestic and identified with trivial things. The personal and emotional dimensions of life are just as political as the McCarthy witch-hunts," Lumby says. "You could argue that Brokeback Mountain goes against this grain, because it's exploring the private side of masculine bonding. It's not just about homosexuality, it's about a deeper aspect of mateship." Widely, and rather simplistically referred to as a "gay cowboy" movie, Brokeback Mountain has prompted knee-jerk reactions among fundamentalist Christian and conservative groups who have condemned its assault on "wholesome family values" - ironic because Brokeback Mountain is a story about the tragic consequences of suppressing one's true character. No one wins in this heart-wrenching romance - a society that expects men to adhere to the narrowest definition of "masculinity", or risk violence, is a stunted society.
-- 作者: az259
[quote][b]下面引用由[u]rainbow[/u]在 [i]2006/01/12 00:39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rainbow
[quote][b]下面引用由[u]az259[/u]在 [i]2006/01/29 11:44pm[/i] 發表的內容:[/b] [b][color=purple]電影人在未來 19 年 (八運) 最好拍關於男人的電影. 因為 有實力的 "男兒" 當道 趨勢是非常明顯. 女人僅僅是花瓶 / 配角 角色. [/b][/color] [br][br][color=#990000][b]-=-=-=-=- 以下內容由 [i]rainbow[/i] 在 [i]2006年01月30日 01:01pm[/i] 時新增 -=-=-=-=-[/b][/color] 今晚 演員工會獎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 [color=blue]最佳男主角獎是: Philip Seymour Hoffman ( 電影 "Capote") 最佳女主角獎是: Reese Witherspoon (電影 "Walk the Line").[/color] Walk the Line 是 美國 country music 歌唱家 Johnny Cash 的傳記. 再一次, 是關於男人的電影. [color=red]HA HA! 章子怡 再一次 做了 "人肉布景版" , 美國影評踩 章子怡 演的太差, 不應被提名.[/color] 七運 "吹水" 人 儘管脫下褲子 再一次失效. HA HA! [/b]
-- 作者: az259 哈哈. 我也希望所有吹水精死光光. 因為好像會吹水就有高職厚祿...... 我有位朋友甚至說笑, bs 應列為重要 skill 之一. 有時那些白痴打電話來求助, 真想打電話給他們上司, 你的下屬很無能, no fu**ing technical skill, let me have his job. 因為我們是 SAN support, 全是 corp. customer, 發現北美太多吃水精. 拿這麼多錢, 打來很多時還沒禮貌. w t f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2/10 09:43pm 第 1 次編輯] <pre>[b]終於,非常受歡迎, 影響力驚人的黑人名嘴 歐普拉 (Oprah Winfrey) 知道她犯錯, 不應該打電話給 Larry King的 talk show, 為 "吹水" 作家 James Frey 辯護, The issue is Truth vs. "truthiness".[/b]</pre> [b][size=4][color=purple]在八運這個時代, [u]貨真價實 的事實[/u] 比較被人重視. [/b][/size][/color] http://tw.news.yahoo.com/060127/195/2t6sg.html 美名嘴歐普拉道歉 不該支持造假作品「一百萬個碎片」 【東森新聞報 記者陳怡雅/編譯】 [b][color=blue]美國勵志暢銷書「一百萬個碎片」被爆造假,一度力挺此書的脫口秀女王歐普拉,日前在節目中公開道歉,承認自己不應該造成「造假沒有關係的錯誤印象」。[/b][/color] [b][color=purple]脫口秀名嘴歐普拉影響力驚人,經她推薦的「一百萬個碎片」這本書立即登上美國暢銷書排行榜。[/b][/color] [b]不過後來卻爆發這本書部分內容造假,在作者上節目為自己辯駁之際,[u]歐普拉甚至Call-in,公開表態支持[/u]。[/b] [b]不過,現在歐普拉後悔了,她26日表示,「我後悔打那通電話,我犯了錯,我讓人以為即使不是事實也無關緊要,我非常抱歉。」[/b] 歐普拉不是第一個上電視公開認錯的名人。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因為爆發與白宮實習生陸雯斯基的性醜聞,而在電視上公開說謊「我和那個女人沒有性關係」,隨後又改口跟大眾道歉:「的確,我和陸雯斯基小姐的確有不適當的關係。」 英國男演員休葛蘭(新聞、圖片)曾經在車上嫖妓而遭到警方逮捕。 事件發生之後,他選擇上電視公開為認錯,「我們每個人都很想問你,到底在想什麼?這種折磨是我自找的,我做了一件噁心的事,我做了一件壞事。」 一般人要承認錯誤很難,但公眾人物必須赤裸裸的在電視上面對自己的錯誤,更是需要極大的勇氣。
-- 作者: boond 有料到吗?
-- 作者: rainbow [equote]在八運這個時代, [u]貨真價實[/u] 的事實 比較被人重視.[/equote] Radio Shack 的總裁 David J. Edmondson 被德州報紙 The Fort Worth Star-Telegram 爆發他偽造他的大學學位二天以來, 已經被《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 etc 廣泛地轉報 Radio Shack 總裁 偽造學位. 公眾們嚴重地質疑 David J. Edmondson 的 honesty and integrity 的問題. David J. Edmondson 自己成為 不誠實 醜聞人物 能否公正地領導 Radio Shack 公司是主要的問題。 February 16, 2006 Correction Appended
It was then that the company issued statements by David J. Edmondson, the chief executive, admitting that[b][color=purple] "I clearly misstated my academic record and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se misstatements is mine alone."[/b][/color] The company's board, which had earlier expressed support for Mr. Edmondson, said it would retain independent legal counsel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The reversal came after two days of reporting by the company's hometown newspaper, The Fort Worth Star-Telegram, that he had claimed two bachelor's degrees from a small Baptist college when the college said he had not graduated at all. RadioShack's depressed shares suffered little damage during the period Mr. Edmondson insisted he had not misrepresented his past. They rose 8 cents on Tuesday and traded higher for much of yesterday, before slipping in the final hour to close down 33 cents at $21.27. The statements came after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trading had ended for the day. While saying he apologized "for the confusion I have created by carrying erroneous information on my résumé and mishandling my explanation of it," Mr. Edmondson gave no indication he was considering resigning. "I love my work at RadioShack and am eager to increase shareholder value moving forward," he said. Mr. Edmondson, 46, was a Baptist minister before he went into business. He joined RadioShack in 1994, with a résumé that claimed, und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B.S., Pacific Coast Baptist College, San Dimas, CA, Theology-Psychology, 1980." Until Friday, the day he met with reporters for The Star-Telegram, the company's Web site had said he had two degrees, in theology and psychology. It then took down the claim about a psychology degree, but kept up the claim of a theology degree. Before the abrupt reversal last night, the company's directors had not indicated any concern. The company issued a statement saying, in its entirety, "The RadioShack Corporation board of directors is aware of the matters raised in The Fort Worth Star-Telegram article and has previously given due consideration to them. The board of directors reaffirms its support for David Edmondson in fulfilling his role as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y Jackson, a RadioShack spokeswoman, said neither Mr. Edmondson nor any member of the board would answer questions yesterday. The Star-Telegram also reported that Mr. Edmondson had been arrested for drunk driving last year, and that it was the third time he had faced such charges. Mr. Edmondson told The Star-Telegram that he had completed a Th.G. degree in theology through correspondence courses from Pacific Coast Baptist College in San Dimas, Calif. That college, which says it "seeks no national or regional accreditation but seeks only God's approval," has since moved to Oklahoma City and been renamed the Heartland Baptist Bible College. [b][color=purple]The newspaper reported that the school's registrar said records showed Mr. Edmondson attended for two semesters but did not receive a degree. [/b][/color] Jeff Cope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Heartland, said yesterday that he had no immediate comment on Mr. Edmondson's record. But he did say that Th.G. stood for graduate in theology and was a three-year program that was not equivalent to a bachelor's degree. Heartland's Web site advises prospective students that while the college does award diplomas, it "cannot grant degrees" because it is not accredited. A news release on the Web site of Advanced Micro Devices, where Mr. Edmondson is a director, still states that he has two degrees from the college, in theology and psychology, although it did not characterize the degrees as bachelor's degrees. Mr. Edmondson, in his statement last night, stated, "It is my belief that I received a Th.G. diploma, not a B.S. degree as I asserted." He added, "I understand that I cannot now document the Th.G. diploma." The newspaper said Mr. Edmondson insisted last week that he had completed his degree through correspondence and that the school's records must be mistaken. He said his degree certificate was lost in a garage fire. The paper also said Mr. Edmondson said he was embarrassed by the latest drunk-driving arrest, which occurred last year near his home in Fort Worth. He had been acquitted of a similar charge in 1990. In 2000, after his second arrest for driving while intoxicated, he agreed to plead guilty to a reduced charge of obstructing a highway. [b][color=blue]Mr. Edmondson has been president of the electronics retailer since December 2000, and added the title of chief executive last year as part of a planned succession plan. His tenure has been marked by flat sales and a lagging stock, as the company has fallen behind rivals in retailing of electronic items. Since he became president, RadioShack stock has lost more than half its value, while the Morgan Stanley Retail Index has more than doubled. Since he became chief executive last year, the stock has declined while the retail index has gained.[/b][/color] Of the 20 analysts with ratings listed by Bloomberg, two have buy recommendations, with 16 neutral and two recommending the sale of the stock. Those not recommending the stock note that the company has already said it will not meet its earnings forecasts for last year's fourth quarter, expected to be reported tomorrow. They also express concern that the company has seen profit margins shrink as it has sold more low-margin items like Apple iPods and fewer high margin items like batteries. They also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company's success in switching from selling Verizon cellular phone plans to those of Cingular. But Mark Rowen, a Prudential Securities analyst, raised his rating to buy a month ago, saying he thought 2006 could be a year in which Radio- Shack "recaptures significant top- and bottom-line momentum." [b][color=blue]For Mr. Edmondson, the company's resurgence and questions about his academic background are not the only issues he must deal with. He faces a hearing on the drunk-driving charge on April 19. And last week, The Star-Telegram reported, he and his wife of 26 years filed for divorce.[/b][/color] Correction: Feb. 17, 2006 The Market Place column in Business Day yesterday, about questions surrounding the education of David J. Edmondson, chief executive of Radio Shack, referred incorrectly at one point to degrees he claimed to have received. They were in theology and psychology, not theology and philosophy. [UploadFile=DE1_1140198661.jpg]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2/17 01:34pm 第 1 次編輯] http://finance.yahoo.com/q/bc?s=RSH&t=my http://biz.yahoo.com/rb/060217/retail_radioshack_earns.html?.v=6 NEW YORK (Reuters) - [b][color=blue]RadioShack Corp. (NYSE:RSH - News), whose chief executive has admitted to lying on his resume, on Friday said quarterly profit fell 62 percent after a switch in wireless providers led to an inventory write-down, sending its shares to a nearly three-year low. The consumer electronics retailer, which said it was hiring legal counsel to investigate the admission by CEO David Edmondson, also announced a new turnaround plan that includes closing 400 to 700 company-operated stores and liquidating slow-moving inventory.[/b][/color] The company said it was "unwise" to issue earnings forecasts for 2006 given the uncertainty of the turnaround plan, which could cost up to $100 million. "We have been very cautious on (RadioShack's) ability to execute the wireless transition smoothly and are skeptical on the just-announced turnaround," Lehman Bros. analyst Alan Rifkin said in a note. "We would not be owners of (the) shares at this time." RadioShack shares were down $1.61, or 7.8 percent, at $19.14 in afternoon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trading after touching as low as $19.02.
Fourth-quarter earnings fell to $49.5 million, or 36 cents per share, from $130.9 million, or 81 cents per share, a year earlier. According to Reuters Estimates, excluding 22 cents per share for the inventory write-down and a 2-cent charge for an accounting change, profit would have been 60 cents, which compares with the analysts' average forecast of 66 cents. Sales rose 5 percent to $1.67 billion, compared with analysts' target of $1.62 billion. [b][color=purple]The results come two days after Edmondson admitted that he lied about his academic record on his resume and on the company's Web site. The discrepancy was first reported earlier this week by the Fort Worth Star-Telegram. At an investor conference, Edmondson began by apologizing for any embarrassment the situation caused and said the issue was now in the hands of the board.[/b][/color] As for the quarterly results, Edmondson said sales were "good" in low-margin nonwireless categories like MP3 players, but were weak in high-margin categories, like batteries. Sales of wireless products, a key profit driver, were below targets. Last year, RadioShack said it would switch phone carrier partners to try to revive its wireless sales. It agreed to sell Cingular Wireless phones and cut ties with long-time ally Verizon Wireless. It also signed a new 11-year deal with Sprint Nextel Corp. (NYSE:S - News). But the transition, which took place at the end of the year, turned out to be more difficult than expected. On Friday, RadioShack said it took an inventory write-down of $62 million in the quarter, and it is replacing old, slower-moving merchandise like speaker wire and outdoor antennas with new, faster-moving items "Our business model for many years has been based on high- margin, slow-moving products," Edmondson said during an investor presentation. "These products are taking up valuable space in the store that can be much more efficiently utilized." RadioShack said it would liquidate some products, take "aggressive" mark-downs on others and let some stay on store shelves until they sell out. It will continue to sell some of the products on its Web site, though not in the stores. The company also expects to add about 200 kiosks in 2006, relocate some stores to better sites, and close two distribution centers. RadioShack, which has 7,000 company-owned and dealer stores, estimated it would incur costs of $55 million to $100 million on the inventory write-downs and store closures in 2006, although it may take some of the costs in 2007, depending on when it closes the stores. "While the execution of the turnaround plan will trigger the recognition of significant costs," Edmondson said, "we are confident that the steps we are taking will put RadioShack back on the track to sustained profitable growth."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2/21 10:06am 第 2 次編輯] [b][color=blue]This is a sign of 八運, people start to question credentials and the truth. [/b][/color] <pre>RadioShack執行長辭職 【本報綜合廿日電訊報導】[b][color=blue]無線電音響城(RadioShack)總裁兼執行長艾德蒙森(David Edmondson),在其履歷表上的學歷受到外界質疑後,20日向董事會辭職。[/b][/color] 總部設在德州福和市的這家電子產品零售連鎖商在聲明中說,董事會已經接受艾德蒙森的辭呈,並任命營運長巴布若斯基(Claire Babrowski)為代理執行長。 當地報紙報導艾德蒙森謊報學歷後,上周三艾德蒙森承認自己沒有學士學位。周五該公司發布季度財報,盈餘下滑62%,並公布重整計畫,預定關店400至700家。 [b][color=purple]艾德蒙森20日發表的簡短聲明沒提學歷問題,他說:「過去11年,我有幸跟無線電音響城結緣。我和董事會同意,此刻由新的領導人出面將最符合公司利益。」[/b][/color] [b][color=blue]支點全球合夥公司(Fulcrum Global Partners)分析師Stacey Widlitz說,此舉並不意外。她說,艾德蒙森並沒有扭轉公司營運,公司很難保留他的職位。[/b][/color] 17日該公司發表的財報指出,第四季盈餘從去年同期的1.31億元,跌到4950萬元或每股36分,今年現金流量預估為5000萬元到1億元。 去年無線電音響城停止販賣長期盟友威瑞森(Verizon)的無線電話,改經銷辛格樂(Cingular)手機,並和史普林新一代(Sprint Nextel)訂立11年合約。這方面的存貨註銷與員工調動造成全年淨利下降1900萬元。 艾德蒙森的履歷自稱,在加州太平洋岸浸信會學院獲得兩個學位。校方註冊組卻告訴當地報紙,[b][color=blue]艾德蒙森只讀完兩學期,而且該校沒有頒發艾德蒙森學位的紀錄。[/b][/color] [b][size=5][color=purple]無線電音響城已經把網站上所有高階主管個人經歷移除,代以下列聲明:「我們正在更新、查證高階主管每一人的履歷資料。」[/b][/size][/color] [b][color=blue]今年46歲的艾德蒙森於1994年加入無線電音響城,去年5月成為執行長。他上周三說,自己所獲得的文憑是神學方面的ThG,而非四年制大學的學士,但是手上無文件可證實。[/b][/color] [b]股市20日因國定假日休市一天,上周五無線電音響城的股價重挫8%至每股19.08元收盤,[u]盤中交易價創三年來最低。 [/u][/b] [UploadFile=Acting20CEO_1140534186.jpg]
-- 作者: jennifer
[quote][b]下面引用由[u]rainbow[/u]在 [i]2006/01/29 11:21pm[/i] 發表的內容:[/b] How come you previous wrote that 八運 -- belongs to 有實力的人, not limited to 實力男? 實力女僅僅是配角? Probably the best thing for all of us in this 八運 is to improve ourselves in different aspects and become a 有實力的人. :)[br][br][color=#990000][b]-=-=-=-=- 以下內容由 [i]jennifer[/i] 在 [i]2006年02月21日 11:29pm[/i] 時新增 -=-=-=-=-[/b][/color]
-- 作者: jennifer How come all these 運 is for 七運 男 在八運男, any for woman???
-- 作者: rainbow
[Hidden Post: Rating 0]
-- 作者: jennifer Hee hee. I am not any "typical" girlie beauty....well, I am far from that. What I can only rely on is my 實力!!! No wonder all the 大大 here says that I should focus on enriching myself.
-- 作者: 炒蝦拆蟹 Peter So 喊退休算唔算?!哈哈哈~~~ :em01:
-- 作者: rainbow
[quote][b]下面引用由[u]炒蝦拆蟹[/u]在 [i]2006/02/24 01:00am[/i] 發表的內容:[/b] Peter Who?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2/23 01:00pm 第 1 次編輯] <pre> 《華爾街日報》22日報道,根據對2005年7月1日後提交的委託書公告的分析,去年,美國一百家大公司中有三十家將發放給CEO的一部分股票同業績目標挂鉤,高於2004年的23家和2003年的17家。這些公司中包括ConAgra Foods Inc.和Peoples Energy Corp.。 美世諮詢駐紐約美國管理人員薪酬行為分析的主管彼得•秦格斯(Peter Chingos)預計,[b][color=blue]到今年年底,美國大公司中將有一半採用這種獎勵機制,將CEO的薪酬同公司業績更緊密地聯繫起來。[/b][/color] 進一步強調業績目標是為了避免高管人員因與領導技能無關的原因獲得豐厚的獎勵。股票期權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獎勵辦法,它會在不斷上漲的股市中增值,從而使管理人員在公司收益增長表現平平的情況下也獲得豐厚收入。部分批評人士還表示,大量授予股票期權還鼓勵了高管人員追求所在公司股價的短線上漲,而不是致力於創造長期價值。 很多公司用受限制股份取代了股票期權,但受限制股份通常與公司業績沒有聯繫,因此也常常受到人們的批評,因為對賣出此類股票的限制會在一定時間後取消,即使CEO除了做秀外一事無成。 [b][color=blue]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開始制定各種業績目標,希望以此增加CEO的責任感。一些公司將股票或股票期權的獎勵同公司應實現的財務目標,如業績或收入增長率挂鉤。還有的公司將股票期權的行使價設定在遠高於當時市場價的水準上。這意味著在公司股票大幅上漲,給其他股東也帶來收益前,CEO無法從股票期權中獲利。[/b][/color] 不過,業績目標不一定能讓股東輕鬆了解CEO們是否真正大發橫財。這是因為公司不需要披露目標的具體數字,即使在上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出臺了更加嚴格的管理人員薪酬披露規定後也是如此。 部分董事會更嚴格制定CEO薪酬的另一個跡象是,諾迪的聘用合同允許董事會在他及家人未在8月1日前從位於紐約長島的原住處搬到代頓的情況下解除合約。在那之前,NCR每週會用公司飛機送諾迪回家。 同大多數公司一樣,NCR沒有披露諾迪在行使股票期權前必須實現的利潤目標。諾迪說,如果這樣做會處於“競爭劣勢”。而Tyson Foods Inc.則向股東透露了大量資訊,關於CEO約翰•泰森(John Tyson)要想從基於業績的股票獎勵計劃中獲利而必須克服的具體障礙。該公司層被SEC指控披露管理人員薪資不當,去年達成和解。 這家美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商在截至10月1日的財政年度裏向泰森發放了15萬股“業績股票”。泰森能夠保留多少將取決於Tyson Foods股價的表現和投資回報率。 美世諮詢的分析發現,有16家公司將2005年CEO股票獎勵的至少40%與業績目標挂鉤,Tyson是其中之一。其他公司還有:ArvinMeritor Inc.、Briggs & Stratton Corp.、ConAgra、Franklin Resources Inc.、Peoples Energy、財捷集團(Intuit Inc.)和Ruddick Corp.。 還有一些公司也採取了類似的做法。比如,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薪酬委員會的主席肯尼思•威斯特(B. Kenneth West)說,公司計劃在2006年向管理人員授予大量基於業績的受限制股份。到目前為止,首席執行長米歇爾•梅耶(Michel Mayer)在2004年Freescale從摩托羅拉(Motorola Inc.)分拆後獲得的所有期權都沒有任何限制。</pre>
-- 作者: rainbow http://money.cnn.com/2006/02/21/news/economy/ceo_compensation/ Report: Boards to reel in CEO pay
Last year, 30 out of 100 major corporations based a portion of the equity granted to their CEOs on performance targets, according to an analysis of proxy statements conducted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by Mercer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 The practice of linking the stock and stock options included in CEO pay packages to performance targets is becoming more popular among major companies, up from 23 in 2004 and 17 in 2003, as more complaints are being voiced about excessive executive compensation, the Journal said. [b][color=blue]Half of the country's big companies will use such awards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as they seek to link CEO pay to performance, a Mercer consultant predicted in the report.[/b][/color] [b][color=purple]Performance targets are aimed to keep executives from pocketing huge sums for reasons unrelated to their leadership skills, the newspaper reported. Stock options, for instance, can gain value in a rising stock market, allowing CEOs to reap rewards even if their own companies' earnings growth is modest, the Journal said.[/b][/color] Some companies base performance on the achievement of financial goals, while others set the exercise price for stock options well above the stock's current price, ensuring that the CEO doesn't profit from the options unless the share price rises significantly, rewarding shareholders as well, the newspaper said.
-- 作者: mms
rainbow的文章非常值得看!!
-- 作者: az259 Some CEO still find some way to cheat. Look at Nortel. HaHa!!!
-- 作者: rainbow [b][color=purple]在八運, 哈佛大學二年級印裔女生 "吹水" 抄襲原作者的小說。 但哈佛女生揚名不過數天 (畢竟, 現在是八運),哈佛大學自辦的「哈佛克里姆森報」 (Harvard Crimson) 就踢爆她涉嫌抄襲,指出書中至少29個段落與作家梅根·麥克凱菲提(Megan Mc-Cafferty)的兩本書Sloppy Firsts 和續集Second Helpings有「驚人的雷同」。[/b][/color] ~~~~~~~~~~~~~~~~~~~~~~~~~~~~~~~~~~~~~~~~~~ [b][color=blue]美國哈佛大學大二女生維斯瓦納特(Kaavya Viswanathan),是19歲印度裔移民,她憑藉一本描寫移民少女進入哈佛過程的《How Opal Mehta Got Kissed, Got Wild, and Got a Life》,成為全美稿費最高的少女作者,也成為世界新聞人物。但她名揚天下不過數天,哈佛大學的學生報周日馬上踢爆,她的小說有剽竊之嫌。[/b][/color] 夢工場爭買電影版權 該書描寫一名外國少女如何進入哈佛,以及踏足最高學府後的生活大轉變。維斯瓦納特目前在哈佛唸大二,據稱她在新澤西州讀高中時就開始寫此書,這小說獲得書商青睞,以50萬美元(390萬港元)稿費簽訂兩本書合約。此外,荷里活的夢工場也邀她簽約出售改編電影版權。拜媒體報大幅報道所賜,這小說也讓她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上周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精裝書第32名。 [b][color=blue]然而,哈佛大學學生報周日指出,維斯瓦納特的小說有抄襲2001年出版的小說《Sloppy Firsts》之嫌。該書作者是麥卡弗蒂(Megan McCafferty),內容也是描述一名新澤西少女的學校生活[/b][/color]。在維斯瓦納特書中,主角歐帕爾是一名勤奮女生,高中成績全拿優等,但申請哈佛卻遭到拒絕,因為她只知苦讀卻忽略社交生活。為此,她父親設計出如軍事訓練班的社交生活計劃,讓女兒獲得進身哈佛的機會。麥卡弗蒂的書,主角名為潔西卡,是新澤西的16歲高中生,面臨身份認同的掙扎,也很想交男朋友。 [b][color=blue]哈佛學生報舉出兩書有九段內容不僅相似,連部分用字遣詞都一樣。其中一段是描寫主角和男同學的曖昧關係,麥卡弗蒂的書中寫到:「馬可斯接着越過我去開乘客座的車門,他侵入了我的私人空間。就像我在心理課學到的,我直覺地往後倚,這只讓他更進一步靠近我,其實我已貼在椅子上了。」[/b][/color] 維斯瓦納特書中也有類似情節:「西恩站立向我走來,要給我看一本書。他肯定是入侵了我的私人空間,就像我去年夏天在人類進化課上學到的,我直覺地往後退直到腿碰到椅子。這只讓他更進一步靠近我,直至我的腳背都貼在皮椅釘上。」 [b][color=red]九段內容及用詞雷同[/b][/color] 另一段相似之處是描寫主角對不同生活的掙扎。麥卡弗蒂寫道:「莎賓娜是聰明女孩,然而,這只是每個女孩想要成為兩種人的其中一個例子:要美麗還是聰明。」維斯瓦納特亦寫道:「蒙妮佩妮是聰明女性那種人,然而,這只是每個女孩想要兩種人的其中一個例子:聰明還是美麗?」學生報還舉出維斯瓦納特書中有四段內容,與麥卡佛蒂第二本小說《Second Helpings》類似。 麥卡佛蒂表示,已閱讀該本被指抄襲她小說,的確發現相似的段落及用字遣詞。她的回應是:「希望能以對各方公平的方式解決。」 [UploadFile=Copycat_1145985820.jpg]
-- 作者: 就是那個光
555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4/27 11:32am 第 1 次編輯] 哈佛大學嚴重地對待 plagiarism, 被揭抄襲是世界名校的恥辱. 玷污哈佛的名聲, 尤其是因為這樁哈佛女生抄襲事件新聞被翻譯成不同的語言, 美國報紙冠她新名字: 學界竊賊 (literary identity thief). 哈佛 "學界竊賊" 女生落下一個壞榜樣。如果他們赦免她不受懲罰, 將意味著哈佛允許學生做 "學界竊賊" 抄襲 他人的知識產權 (intellectual property).[/b][/color]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6/04/25/AR2006042501983.html [b][color=purple]Plagiarized Author Rejects 'Unconscious' Excuse[/b][/color] By David A. Fahrenthold CAMBRIDGE, Mass., April 25 -- [b][color=purple]Apology not accepted.[/b][/color] That was the response Tuesday from author Megan McCafferty and her publishers to a Harvard student-turned-novelist who said she was sorry for her "unconscious" copying of passages from two of McCafferty's books. Instead, [b][color=blue]McCafferty's camp released statements saying it had found at least 40 apparently borrowed sections -- more than twice the number previously reported -- in Kaavya Viswanathan's "How Opal Mehta Got Kissed, Got Wild, and Got a Life."[/b][/color] All these sections, they said, contained language, scenes or dialogue similar to passages in McCafferty's "Sloppy Firsts," published in 2001, or "Second Helpings," from 2003. [b][color=blue]The list of parallels released Tuesday by McCafferty's publishers include some small elements repeated verbatim. Viswanathan's use of "dregs" to describe drug users, her description of a boy as smelling "sweet and woodsy," and her tale of a visit to the mall that concludes "170 specialty shops later . . ." are all contained in one of McCafferty's books, according to the list.[/b][/color] [b][color=purple]"This extensive taking from Ms. McCafferty's books is nothing less than an act of literary identity theft," said Steve Ross, publisher at Crown Publishers and Three Rivers Press, in a statement. "Based on the scope and character of the similarities, it is inconceivable that this was a display of youthful innocence or an unconscious or unintentional act."[/b][/color] Viswanathan's book, which tells the story of an Indian American teenager who must learn to have fun so she can get into Harvard, had climbed to No. 32 on the New York Times's hardcover fiction bestseller list. But on Sunday, the student-run Harvard Crimson newspaper revealed the novel's similarities to McCafferty's books, which also feature a teenage heroine. Viswanathan responded on Monday that she had read the books a few years ago and had internalized them to such a degree that McCafferty's words turned up in her own writing. In a statement last night, Viswanathan's publishers at Little, Brown and Co., said they believe her account. It's not clear what happens next: McCafferty and her publishers haven't said specifically what kind of restitution they want.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4/29 10:29am 第 1 次編輯] "吹水" 哈佛大學女生 抄襲暢銷書作家梅根‧麥克凱菲提 (Megan McCafferty)的兩本書「 Sloppy Firsts 」和續集「 Second Helpings 」, 出版社 Little, Brown & Company 已通知零售商和批發商停止銷售這本書,並把沒賣出的書退回。 我聽說 "吹水" 哈佛大學女生暫時停止了上學。我不知道哈佛大學是否解除 "吹水" 女生的 student status, 或只是暫時停止上學.[/b][/color] ~~~~~~~~~~~~~~~~~~~~~~~~~~~~~~~~~~~~~~ ●公認剽竊其他暢銷書的青少年小說「歐波兒‧梅塔如何獲得親吻、變野、快樂生活」 (How Opal Mehta Got Kissed, Got Wild and Got a Life)已在市場上停售。該書作者、哈佛大學二年級女生卡芙亞‧維瓦納桑 (Kaavya Viswanathan)坦承這本書許多段落剽竊自另一名作家的作品。 [b][color=purple]已跟維瓦納桑簽訂六位數版稅合同的利托布朗出版社,27日在一項聲明中說,它已通知零售商和批發商停止銷售這本書,並把沒賣出的書退回。[/b][/color] 維瓦納桑為剽竊暢銷書作家梅根‧麥克凱菲提 (Megan McCafferty)的兩本書「 Sloppy Firsts 」和續集「 Second Helpings 」,不斷地道歉。她表示她在高中時就狼吞虎嚥地讀過麥克凱菲提的書,但並非有意抄襲它們。(美聯社) </pre> NEW YORK (AP) -- [b]Rarely has an author succeeded, then failed, so quickly as Kaavya Viswanathan, the Harvard University sophomore who acknowledged lifting material for her debut novel, "How Opal Mehta Got Kissed, Got Wild and Got a Life."[/b] Just weeks after her book was released with a first printing of 100,000 and a wave of favorable attention, publisher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announced Thursday that it would be pulled from store shelves and that retailers had been asked to return unsold copies. Viswanathan, 19, has apologized repeatedly to author Megan McCafferty, saying she had read McCafferty's books voraciously in high school and unintentionally mimicked them. But McCafferty's publisher, the Crown Publishing Group, believed Viswanathan guilty of "literary identity theft" and urged Little, Brown, which initially said her novel would remain on sale, to withdraw the book. In a statement issued soon after Little, Brown's announcement, Crown said it was "pleased that this matter has been resolved in an appropriate and timely fashion" and praised McCafferty for "her grace under pressure throughout this ordeal." McCafferty, in a statement released by Crown, said she was "not seeking restitution in any form" and hoped to put the affair behind her. "The past few weeks have been very difficult, and I am most grateful to my readers for offering continual support," she said. "In my career, I am, first and foremost, a writer. So I look forward to getting back to work and moving on, and hope Ms. Viswanathan can too." Phone messages left with Viswanathan were not returned. "How Opal Mehta Got Kissed, Got Wild and Got a Life" came out in March, sold moderately and was No. 96 on the Amazon.com best seller list Thursday night. She was signed to a reported six-figure deal. DreamWorks has acquired film rights. Her novel tells the story of Opal, a hard-driving teen from New Jersey who earns straight A's in high school but is rejected from Harvard because she forgot to have a social life. Opal's father concocts a plan code-named HOWGAL (How Opal Will Get A Life) to get her past the admissions office. McCafferty's books follow a heroine named Jessica Darling, a New Jersey girl who excels in high school but struggles with her identity and longs for a boyfriend. Similarities to McCafferty's books, which include "Sloppy Firsts" and "Second Helpings," were first spotted by readers. They alerted McCafferty, who then notified her publisher. Crown alleges that at least 40 passages "contain identical language and/or common scene or dialogue structure." Little, Brown has said the book will be revised as quickly as possible, but in its statement made no reference to a new edition. In its statement, Little, Brown did not say how many passages would be changed. McCafferty, a former editor at Cosmopolitan, has a new novel out, "Charmed Thirds." Viswanathan's misdeeds could be blamed on inexperience, or her involvement with a book packager, 17th Street Productions, which helped her shape the story. But plagiarism is not only for the very young. Doris Kearns Goodwin was in her 30s when she was working on "The Fitzgeralds and the Kennedys" and took large blocks of text from author Lynne McTaggart. Stephen Ambrose was past 60 when caught stealing for "The Wild Blue." And Viswanathan's fall is not necessarily fatal. In 1980, debut author Jacob Epstein acknowledged plagiarizing Martin Amis' "The Rachel Papers" for his novel "Wild Oats." Epstein moved on to Hollywood and eventual forgiveness, his writing credits including "Hill Street Blues" and "L.A. Law." Copyright 2006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4/29 07:01pm 第 1 次編輯] [b][color=blue]據傳聞哈佛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吹水" 女生 ( "吹水" 女生 又稱為:學界竊賊 (aka: Literary Identity Thief)? 哈佛竊賊 - 玷污哈佛的名聲. [/b][/color] ~~~~~~~~~~~~~~~~~~~~~~~~~~~~~~~~~~~~ Arthur J Pais in New York | April 27, 2006 12:20 IST [b][color=blue]Harvard University does not know how to deal with its student Kaavya Viswanathan just yet. [/b][/color] Viswanathan, who was born in Chennai and raised in Scotland before her parents migrated to America, is the most scrutinised author and student in the US following her admission that she had 'internalized' some passages for her novel from two-bestselling novels she read when she was in high school. [b][color=blue]The teenager has taken a few days off from Harvard after making a brief appearance on the NBC television channel's popular Today show, telling its hosts: 'When I was writing, I genuinely believed each word was my own.' [/b][/color] Her novel How Opal Mehta Got Kissed, Got Wild, and Got a Life has been accused of lifting passages and scenes from Megan McCafferty's first two books, Sloppy Firsts and Second Helpings. The 19-year-old writer was confident that she would not be punished by Harvard, telling the Today show: 'I don't see why they would (take action). It's a genuine, genuine mistake.' [b][color=blue]But at Harvard there is confusion about the case, amidst speculation that Viswanathan will not return to the elite university. [/b][/color] In the first statement regarding Viswanathan, who is majoring in English, Robert Mitchell, director of communications for Harvard's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told The New York Times on Tuesday: 'Our policies apply to work submitted to courses. Nevertheless, we expect Harvard students to conduct themselves with integrity and honesty at all times.' [b][color=blue]The next day, in an e-mail note he told rediff.com: "Harvard College takes any accusation of plagiarism very seriously. And we certainly investigate accusations of plagiarism when brought to our attention. However, our policy does not permit us to discuss individual situations. We expect Harvard students to conduct themselves with integrity and honesty at all times." While speculation mounted that Viswanathan could be encouraged to leave Harvard, Mitchell told The Harvard Crimson newspaper and other publications that he has not used the word 'investigation' in his statements. [/b][/color] His comment came soon after the news service Bloomberg reported that Harvard would investigate Viswanathan. "The term 'investigation' has been used in the press," Mitchell said in a telephone interview on Wednesday. "It is not a term that we have used, so it is not entirely accurate." [b][color=blue]"We would need to gather much more information on this situation before we could make any kind of judgment," Mitchell said. "Bloomberg decided to call 'gathering information' an 'investigation.' This is not a term that we have used." [/b][/color] Meanwhile, Little, Brown, the publisher of Opal Mehta is not making Viswanathan available for interviews, except in the case of the Today show. Messages left by this correspondent, who interviewed her before the controversy broke, on her answering machine have not been returned. There is speculation that Little, Brown may not publish her second Opal Mehta novel. She was paid $500,000 advance for two Opal Mehta books Crown, a division of the publishing giant Random House, that publishes Megan McCafferty's novels, has slammed Viswanathan's apology. 'Based on the scope and character of the similarities, it is inconceivable that this was a display of youthful innocence or an unconscious or unintentional act,' a statement from Random House said. The Boston Globe newspaper reported that Steve Ross, senior vice-president and publisher, Crown while not saying if Random House has asked Little Brown to pull out Viswanathan's novel, told the newspaper: 'Our lawyers are reviewing all options.' The news is apparently helping sales of the book, the Globe discovered. On Monday it was ranked 178 on Amazon.com; on Wednesday it was 68. It has reportedly sold about 5,000 copies across the country. Ross said the plagiarism has devastated McCafferty, adding she is 'not sleeping, not eating.' 'She feels like something fundamental was taken,' he told the Globe. 'We all felt it was important that we come to her defense and make clear that we support our author. The notion that this was accidental stretches credibility to the breaking point.' Viswanathan had told rediff.com just about a week ago that though literature was her passion, she wanted to "dabble in the financial world." Getting an MBA degree would be a natural goal for her, she said. Would she be interested in studying at the famed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If they can have me, surely," she said with a chuckle. She isn't around to tell us if she is still hoping for a Harvard admission.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5/03 11:03am 第 1 次編輯] ~~~~~~~~~~~~~~~~~~~~~~~~~~~~~~~~~~~~~ [b]‘Opal’ Similar to More Books Movie adaptation of ‘Opal Mehta’ nixed by studio, according to report[/b] Crimson Staff Writers Kaavya Viswanathan ’08 faces new allegations that her novel, “How Opal Mehta Got Kissed, Got Wild, and Got a Life,” borrowed material from earlier works. [b][color=blue]While the newly-uncovered similarities between “Opal Mehta” and works by Salman Rushdie and two other authors are not as striking as the previously revealed parallels to Megan McCafferty’s books, the allegations raise fresh questions about the originality of Viswanathan’s novel. [/b][/color] But few—if any—“chick-lit” works have ever received the level of intense scrutiny that “Opal Mehta” is now enduring. And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 new allegations suggest further plagiarism, or whether Viswanathan is simply employing tropes that are widely-used in the genre. The 19-year-old author of “How Opal Mehta Got Kissed, Got Wild, and Got a Life” said last week that 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her book and McCafferty’s “Sloppy Firsts” and “Second Helpings” were “unintentional and unconscious.” [b][color=blue]Now she appears to have borrowed passages from Salman Rushdie’s “Haroun and the Sea of Stories” and Meg Cabot’s “The Princess Diaries.” The New York Times also reported similarities between “Opal Mehta” and Sophie Kinsella’s “Can You Keep a Secret?” In each of the cases, the passages in question are short but contain similar rhymes and descriptions. [/b][/color] Page 12 of Meg Cabot’s 2000 novel “The Princess Diaries” reads: “There isn’t a single inch of me that hasn’t been pinched, cut, filed, painted, sloughed, blown dry, or moisturized. [...] Because I don’t look a thing like Mia Thermopolis. Mia Thermopolis never had fingernails. Mia Thermopolis never had blond highlights. Mia Thermopolis never wore makeup or Gucci shoes or Chanel skirts or Christian Dior bras, which by the way don’t even come in 32A, which is my size. I don’t even know who I am anymore. It certainly isn’t Mia Thermopolis. She’s turning me into someone else.” The italics appear in the original. And page 59 of Viswanathan’s novel reads: “Every inch of me had been cut, filed, steamed, exfoliated, polished, painted, or moisturized. I didn’t look a thing like Opal Mehta. Opal Mehta didn’t own five pairs of shoes so expensive they could have been traded in for a small sailboat. She didn’t wear makeup or Manolo Blahniks or Chanel sunglasses or Habitual jeans or Le Perla bras. She never owned enough cashmere to make her concerned for the future of the Kazakhstani mountain goat population. I was turning into someone else.” In Rushdie’s “Haroun,” a 1990 children’s novel, the title character Haroun enters a bus depot and passes by several admonitions written on the walls surrounding the depot’s courtyard. Likewise, in Viswanathan’s novel, the protagonist helps another student place posters on a wall that discourage drug and alcohol use. On page 35 of Rushdie’s novel, one of the warnings reads: “If from speed you get your thrill / take precaution—make your will.” On page 118 of Viswanathan’s novel, one of the posters reads: “If from drink you get your thrill, take precaution—write your will.” On page 31 of Rushdie’s novel, another warning reads: “All the dangerous overtakers / end up safe as undertaker’s.” On page 119 of Viswanathan’s novel, another poster reads: “All the dangerous drug abusers end up safe as total losers.”’ However, the Times reported yesterday that rhyming road signs are common along expressways in India. The Times also found that three similar passages exist between “Opal Mehta” and Kinsella’s “Can You Keep a Secret?”. According to the Times, page 350 of Kinsella’s novel reads: “‘And we’ll tell everyone you got your Donna Karan coat from a discount warehouse shop.’ Page 282 of Viswanathan’s novel reads: “‘And I’ll tell everyone that in eighth grade you used to wear a “My Little Pony” sweatshirt to school every day,’ I continued. The Times also reported that two other passages from Viswanathan’s book bore similarities to the Kinsella work. Viswanathan did not respond to a request for comment. The Crimson learned of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Opal Mehta” and both “Haroun” and “The Princess Diaries” through e-mail tips. The “Princess Diaries” similarity was found on the online weblog DesiJournal. Viswanathan has defended her writing in the past by stating that she “internalized” McCafferty’s books, and that she has a photographic memory. The Los Angeles Times reported on Friday that Dreamworks, which bought the movie rights to “Opal Mehta,” has halted production of the film. The article cited “a source close to Dreamworks.” Dreamworks representatives did not respond to several phone calls and e-mail requests for comment over the past two days. —Staff writer Paras D. Bhayani can be reached at pbhayani@fas.harvard.edu. —Staff writer David Zhou can be reached at dzhou@fas.harvard.edu. 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aspx?ref=513213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5/04 02:16pm 第 3 次編輯] ~~~~~~~~~~~~~~~~~~~~~~~~~~~~~~~~~~~~~~~~~~~ <pre>全栽了~ 哈佛大二女小說抄襲 出版社取消合約永不出版
維斯瓦納坦小說的出版社Little, Brown公司資深副總裁在聲明中說,「Little, Brown公司將不會出版卡夫雅‧維斯瓦納坦改版後的小說’How Opal Mehta Got Kissed, Got Wild, and Got a Life’」。至於出版社與維斯瓦納坦簽下兩本書合約預付的六位數稿費是否追回,出版社不願說明,不過出版社表示不會控告維斯瓦納坦違約。記者聯繫維斯瓦納坦尚未得到回應。 現年19歲的維斯瓦納坦在哈佛大學就讀大二,17歲時開始寫她的第一本小說’How Opal Mehta Got Kissed, Got Wild, and Got a Life’,今年三月出版後迅速竄紅,小說內容描寫一名外國少女如何進入哈佛,以及進入哈佛後的生活大轉變。 不過哈佛學生報在4月23日爆料,維斯瓦納坦的小說涉嫌抄襲另一名作家麥卡佛蒂(Megan McCafferty)的兩本小說’Sloppy Firsts’和’Second Helpings’,而且維斯瓦納坦抄襲之嫌不只如此,哈佛學生報2日再度踢爆她的小說也與暢銷書作家卡波特(Meg Cabot)的「公主日記」部分內容相似,該書被改編成電影「麻雀變公主」。紐約時報2日也舉出維斯瓦納坦的小說與英國都會小說家金索拉(Sophie Kinsella)的’Can You Keep a Secret’相似之處。 [b][color=blue]受到小說抄襲的影響,現在維斯瓦納坦2003年到2004年間實習的紐澤西州伯根郡記事報也表示,將重新審核她實習期間撰寫的稿子[/b][/color]。該報總編輯史坎戴爾說,以高中生來說,維斯瓦納坦寫作技巧很好,很有活力也很親切,「對我們來說,她是個聰明的年輕人,擁有作為一名好作家的條件...從來沒有人質疑過她寫的文章」,儘管報社沒有理由相信她的稿子會有問題,但是基於抄襲事件,報社有應該重新檢視她的作品。 印度裔移民美國的維斯瓦納坦因為這本小說得到書商50萬美元(約1600萬台幣)稿費簽訂兩本書合約,夢工廠也向她簽約購買改編電影版權,是Little, Brown出版社最年輕多金的作家,讓她嚐到知名的滋味,但是也因為抄襲讓名譽毀於一旦。不過她的小說在亞馬遜網路書店的二手書市場還是十分搶手。 至於小說被抄襲的麥卡佛蒂和金索拉,他們的出版社都說,既然維斯瓦納坦的出版商已經自願下架,他們不願再評論此事。 </pre>
-- 作者: rainbow 八運是 實力少男 當道. 連 2005 年的 "超級女聲" 全國總冠軍的 李宇春 也是滿身 "男兒氣息". "超女" 李宇春 中性的打扮、低沉的聲音. 憑藉乾淨利落的舞姿和動感中性的歌聲, 紅遍了大江南北. 八運當紅的 李宇春 絕對不女性化。 [UploadFile=LiYuChuan1_1151432681.jpg]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7/06 09:42am 第 1 次編輯] 陳方安生 表示是否參選特首要 "見步行步" -- 她看起來很 indecisive, 她的計畫好像倉促. 泛民與陳太合作, 好像因應政治形勢勉強湊合. 老實說, 時間 (八運) 對 陳方安生 不利. 她應該跟她的兒孫一起玩, 享受家庭時間。 ~~~~~~~~~~~~~~~~~~~~~~~~~~~~~~~~~~~~~~~~~~~ 陳太號召力低 中央驚訝 【本報香港訊】中央政府正就香港七一遊行進行內部評估,初步對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低號召力」頗感驚訝,而香港親中陣營更是鬆一口氣,認為陳方安生經此一役,已無力鎮伏統率泛民,泛民力量在短期內將難整合壯大。特首曾蔭權和中聯辦3日首度開腔回應七一遊行,但兩人均拒絕評論「陳太效應」對遊行的影響。 據悉,北京的內部評估,陳太參與遊行的影響是評估的重點之一,至於遊行人數較去年有所增加,已評定為「預料之中」。有親中陣營人士則表示,遊行結束至3日w三日,但中聯辦至今的表現「冷靜得有點異常」。 ~~~~~~~~~~~~~~~~~~~~~~~~~~~~~~~~~~~~~~~ 【本報香港訊】七一遊行未有因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參與而令人數大幅增加,而早被外界認定有意參選特首的陳方安生2日則表明「考慮緊下一步同泛民主派合作」,她又事先張揚地表明未來幾天會有公布。 泛民對於與陳太合作的態度各異,民主黨較為積極,但部分泛民議員指陳太應先與泛民溝通,否則難以合作。有學者指出,泛民與陳太只因應政治形勢勉強湊合,是貌合神離的搭配。 政協常委、賭王何鴻燊2日晚出席一個公開場合時直言,陳太沒機會參選特首,並重申普選是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陳方安生則表明,對於普選,「不要循序,要快。」在七一遊行未有行畢全程的陳太,2日前往銅鑼灣恤髮,她顯得春風滿臉,又不時與巿民握手及揮手。談及遊行,她說心情興奮。 對於遊行人數沒因她的參與而大幅增加,陳太力撐人數已較去年多,她對此感滿意,又稱遊行人數增加是因巿民對普選的心聲增強,非其個人號召力,又促請政府加快落實普選。 [b][color=blue]曾表示是否參選特首要「見步行步」的陳太說,正考慮下一步與泛民主派合作,但未有透露詳情,她說未來幾天會與傳媒見面。她又透露,7月中會陪兩個孫女往英國,趁機會與老朋友敘舊。[/b][/color] 泛民對與陳太的合作取態各有不同。民主黨張文光表明,若陳太參選特首,絕對有合作空間,可考慮支持。公民黨湯家驊則稱,要先看陳太與泛民在民生議題上理念是否相同才能表態。 獨立議員陳偉業及民協的馮檢基則直言,全體泛民議員未曾與陳太會面,若陳太有誠意與泛民合作,便應安排會面而非只與個別政黨溝通。「長毛」梁國雄亦坦言,若只是在特首選舉上合作,便沒有興趣。 城巿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直言,泛民需一個有管治經驗、民望較高的特首候選人挑戰曾蔭權,陳太是統領泛民的不二之選,而陳太亦需泛民協助她拉票,但他認為泛民與陳太只是貌合神離的搭配。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7/06 09:58am 第 2 次編輯] 現實中,雖然她僅 5 尺 1 寸, 相當矮, Brenda Strong 絕對不是 小鳥依人 那類型的女孩, Brenda Song 是跆拳道的黑帶 - Brenda Song 配合八運, 她不是溫柔安靜的女孩, 而是聲音嘶啞, 懂武術攻擊防禦保護自己的小女強人。
*********「吳溫蒂:返校鬥士」(Wendy Wu:Homecoming Warrior ) 是 (在八運) 2006 年6月16日推出的>>>>>> ~~~~~~~~~~~~~~~~~~~~~~~~~~~~~~~~~~~~~~~~~~ 返校鬥士 華裔女星人氣旺 【本報訊】紐約郵報2日報導,[b][color=purple]有線電視迪士尼頻道(Disney Channel)6月16日推出的華裔少女英雄電影「吳溫蒂:返校鬥士」(Wendy Wu:Homecoming Warrior,見圖,翻攝自紐約郵報),大受歡迎,收視率超過所有電視網的節目,也使該頻道成為該周基本有線電視網的收視之冠。 [/b][/color] 在少年電影中,顯然過去當選畢業舞會皇后的崇高目標已不夠看了,現在主角還必須是一個中國鬥士的化身,來拯救世界才行,這正是「吳溫蒂」的劇情,[b][color=purple]該片在上個月16日周五晚首映時,收視率超過所有的電視節目,包括ABC、CBS、NBC和FOX的節目。[/b][/color] 沒有看過此片的人,可在5日或18日晚8時,在迪士尼頻道看此片的重播。為何這樣一部有如電視影集「魔法奇兵」(Buffy the Vampire Slayer)亞裔版的有線電視電影會如此轟動? 迪士尼頻道娛樂總裁蓋瑞·馬許(Gary Marsh)說:「這對男孩和女孩來說,是一部純粹跨越現實的電影,其中既有舞會皇后的故事,也有像成龍一樣的動作。」 在「吳溫蒂」中,18歲的布蘭迪·宋(Brenda Song)扮演一個最大夢想是成為畢業舞會皇后的女孩,但在一位年輕和尚(小山田新)告訴她,她應該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後,一切都改觀了。 迪士尼頻道喜歡啟用該頻道當紅影集中的明星,結果是兒童觀眾更容易被他們已經認識的明星吸引。[b][color=blue]「吳溫蒂」是專門為布蘭迪·宋打造的,她先前在該頻道熱門影集「小查與寇弟的頂級生活」(The Suite Life of Zack & Cody)中飾演被嬌寵的富家小「London」,父親擁有一家豪華的旅館,這個角色影射希爾頓連鎖飯店女小開Paris Hilton,而現實中,布蘭達·宋是跆拳道的黑帶。 [/b][/color] 當迪士尼頻道找到曾在影片「最後武士」(The Last [UploadFile=WendyWuWarrior_1152107403.jpg]
-- 作者: rainbow <pre>我剛剛看到這個 <星島日報> 評論。 我同意只要 曾蔭權 不犯大錯, 他可以繼續做香港特首。 七運 香港政治 "手袋黨" "少女卦" 已經過氣. Wrong timing, 時間 (八運) 對 陳方安生 不利. ~~~~~~~~~~~~~~~~~~~~~~~~~~~~~~~~~~~~~~ 七月一日香港居民為紀念一年一度的回歸紀念日,再次走上街頭要求民主直選特首。這次在人群中出現了一個新的面孔——前香港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這則新聞對香港甚至整個大中華地區都是一項重要指標,如果陳方安生真能帶動起香港居民追求民主的熱情,她的特首大夢就更往前一步,中央對香港的宗主地位將備受挑戰,也許在台灣的副總統呂秀蓮總統夢還未圓之前,香港會比台灣還更快產生一位女性領導人。 現年六十六歲的陳方安生,復出領導香港的機會有多大?以目前中央掌控特首推選的程度來說,只要是國家主席胡錦濤不點頭,陳方安生進駐特首辦公室的希望等於是零。不過,目前香港要求民主的主流民意逐漸高漲,如果能順著這股潮流向前推,技巧性逼迫中國大陸任用香港居民比較能接受的特首人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畢竟,2003年至2005年的兩年間,香港五十萬人走上街頭,就讓前特首董建華丟了烏紗帽,也順勢把當時的政務司長曾蔭權,拱上了特首的位置。如果要走這條途徑,如何贏得民意支援就非常重要,但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天時、人和恐怕都不是站在陳方安生這邊。 先從人和來看吧!陳方安生長期受英國政府的栽培,一舉一動都散發英國文官傳統謙衝、專業、決策果斷、條理分明的特質,對菁英階層非常受用,但把這個特質丟到群眾中去卻顯得格格不入、左支右絀。 技術官僚和民眾仍有距離 在七一大遊行舉行之前的一個禮拜,陳方安生就透過各種管道釋放走上街頭的決心,但最後卻換來《東方日報》“陳太零效應”的批判,因為本來遊行主辦單位預估在“陳太”的帶領下,應可號召二十五萬人,結果怎樣“勉強”算都只有五萬八千人參加,幾乎所有的媒體都認為陳方安生的這次的街頭“表演”算是失敗的。 陳方安生是典型技術官僚出身,與剛出道的國民党主席馬英九類似,他們最擅長的戰場都在官場,而非在抗議場合,慣常說服的對像是知識分子,而非一般小民。要說服一般小民,要表演、要激情、要媚俗,馬英九在這幾年台灣政治環境的“熏陶”下逐漸學會卸下哈佛法學博士的身分,在群眾當中當“啦啦隊長”脫掉西裝、插科打諢、討好選民,但這些陳方安生全都不會。 其實,陳方安生這次確實曾經認真想用自己的方法“討好”選民。在遊行前四天,她密集參加香港最紅的媒體香港電臺“公民社會”的專訪,一字一句“念”出對香港民主社會的期許,並大聲呼籲香港居民在七一重回街頭,但不少人批評其連“念稿”過程都結結巴巴,完全失去其英語演講時的自信及流暢。 據了解,結巴的最重要原因是因為講稿是先由英文寫好再翻成廣東話,少了流暢口語白話的廣東話,要想搭上小民的心,當然又隔了一層。在遊行當天,香港居民看見的只是一個換穿Polo衫的前廟堂高官,連掏出手巾擦汗都帶著三分斯文;陳方安生還一路收取香港居民貼心的消暑小東西,短短三小時的過程一共收了三把紙扇、兩把電風扇、一瓶水和一罐豆漿,對於一個要捲起袖子、走進群眾、吃大鍋飯的領導人,這些“特殊待遇”都可能是致命傷。 最大的敗筆是,陳方安生為給香港特區政府“面子”,在大遊行還未結束前就悄悄從群眾中溜走,接近遊行高潮終點站特區行政中心前沒了身影,主辦單位雖辯稱已經比去年十二月她第一次上街頭時更加靠近特區政府辦公室,但這種欲迎還拒的態度就是街頭政治最大的罩門。在天時上,情勢似乎也不在陳太這邊。 拉下曾蔭權機會不大 陳方安生之所以會打破四年來的沉默,孤注一擲投入搶佔特首的戰爭,主要就是看到香港民眾把董建華拉下馬的前例,董建華用人引起是非、行政能力不足,固然是引起民怨最後招致下臺的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背景是香港當時的經濟情況實在太差,燒炭事件及負資產人口愈來愈多,加上SARS肆虐,才會引發2003年7月1日之後的兩年內,一連串的民主運動,五十萬人民上街。 香港居民雖然遊行打著民主口號,但骨子裏要求顧的是“飯碗”,北京政府在2003年中實施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專為香港打開內需市場大門之後,香港經濟開始一路轉好,可惜民眾對董建華積怨太深,加上包括前財政司長梁錦松在內的爭議性人事任命,他的聲望一路下跌,最後連胡錦濤都看不過去,南下要董建華政府罰站聽訓。 胡錦濤接班稍穩,就立即在2005年把董建華拉下馬,換當時政務司長曾蔭權暫代。曾蔭權為官小心謹慎,雖無大開大闔的氣魄,但與陳方安生一樣由港英政府一路提拔,技術官僚歷練深厚,施政手段沒問題,加上以北京政府馬首是瞻的策略,觀察期一過就正式接下特首大位。 近一年來,香港經濟股市大好,曾蔭權雖說無重大建樹,但聲望始終不差,根據香港大學的調查,對於曾蔭權施政滿意度“非常滿意及滿意”都在五成左右,此次胡錦濤特派政治局常委賈慶林赴港坐鎮大遊行,再次對曾蔭權的施政表達滿意。這次香港居民對陳太主導遊行的“冷反應”,不啻已對陳方安生特首路投下不信任票。看來,只要曾蔭權不犯大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就算香港真的進行直選,陳方安生的贏面也不見得會高過曾蔭權吧!(文/王之傑) 陳方安生簡歷:1940年1月出生 香港大學英文及英國文學系畢業 1987年香港經濟司 1993年香港布政司首長 1997年2月首任香港特區政府的政務司司長 2001年宣佈辭職</pr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7/18 11:32am 第 1 次編輯] 李安 配合八運, 腳踏實地,不奢侈, 實而不華, 強調真材實料的時代. ~~~~~~~~~~~~~~~~~~~~~~~~~~~~~~~~~~~~~~~~~~~~~ 【星島網訊】李安在13日秘密抵達上海,為新片《色戒》試鏡選景,試探了已在滬接受魔鬼訓練多時的女一號湯唯,此外著名演員周笑莉、周潔也進入酒店與李安密談。[b][color=blue]據悉,影片已確定9月上海開機,拍攝地還有香港、馬來西亞等地。而李安此次上海住行能省就省,入住的酒店連三星級都算不上,與湯唯等人吃飯點的也只是20元左右的菜。[/b][/color] [b]湯唯:幾近成“王佳芝”[/b] 據知情人士稱,13日下午4點左右,上海女星周笑莉獨自一人進入酒店,一身黑衣裝扮的她十分低調,卻沒有戴墨鏡。而著名舞蹈演員周潔已經在房間內和導演傾談多時,一個小時後,周笑莉和周潔相繼步出酒店,身著桃紅色中式旗袍衫的周潔和經紀人有說有笑,臉上寫滿春風得意。 而第一女主角的人選湯唯則隨後進入酒店,接受了數個小時的面試,面對李安,這位當年僅獲得環球小姐北京賽區第五名的女孩子絲毫沒有“怯場”,最後還換上了一套青色的上海棉布式樣的老旗袍,似乎能成為戲中女主角的造型。由於湯唯是北京人,性格大氣活潑,要詮釋這樣一個角色依然需要“訓練”,李安要湯唯表演站立、走路和坐姿,其中還需要用一瓶礦泉水作為“酒瓶”練習斟酒,試戲完成後李安又和所有工作人員一起與湯唯談到深夜,這種“待遇”顯然證實了李安對湯唯的信任。 [b]李安上海行能省就省[/b] 雖然此次赴滬面試非常低調保密,但劇組依然對可疑人員嚴防死守,在李安入住酒店的二樓,劇組工作房間的門口甚至安插著三位工作人員防止記者探訪。據悉,李安此次在滬停留兩到三天,而湯唯在15日一早已離開上海。據悉,影片鐵定於9月在上海開機,屆時“王佳芝”的人選就將水落石出。 某選秀大賽的選手和《武林外傳》中的喻恩泰,也被目擊者看到和李安進行會面。[b][color=blue]李安在上海居住吃飯都非常“節儉”,入住酒店每天費用不過270元左右,三星級都算不上,李安還和湯唯等人在酒店內的台州菜餐館吃飯,價格也並不貴,多數菜品都在20元上下。[/b][/color]</pr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7/19 10:06am 第 1 次編輯] 李安導演選新片「色·戒」(Lust, Caution)女主角 湯唯 也有[b][color=blue] "少男" 氣質, 湯唯 較帥氣, 有演技實力 (湯唯 獲2006年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配合八運時代。我相信 李安導演 能將 湯唯 改造和重新包裝她, 做風情萬種的女人。 2006年5月,湯唯 憑藉電視電影《警官燕子》與陶虹分享了數字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在2004年舉行的環球小姐大賽上,她獲得北京賽區第五名。 演技好的演員能演活與演員自己大相逕庭, 絕不相同的角色, 演回自己沒有意思, 不夠挑戰性.[/b][/color] </pre> ~~~~~~~~~~~~~~~~~~~~~~~~~~~~~~~~~~~~~
據稱,湯唯目前已經在上海為出演王佳芝的角色秘密訓練。《北京晨報》記者撥打湯唯手機時發現已經轉到秘書檯,並留言稱機主近期不在北京也不方便回電話,恰好能從側面驗證湯唯已在滬秘密受訓。 [b]湯唯好友:她熱心公益事業[/b] 雖然今年和陶虹共同獲得了電視電影百合獎,但在電影界湯唯依然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幾乎沒有在大銀幕上露過臉。這樣一位新秀究竟是憑什麼打動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呢?李安曾經說過,要找一位氣質清純、很接近張愛玲筆下王佳芝的女孩擔綱女主角,名氣反而不重要。 湯唯出演李安新片一事進行得十分保密,連好友也被瞞過。湯唯的中戲同學、也是她的杭州老鄉稱,自己也是從媒體上才知道湯唯出演《色戒》的消息。"湯唯獲得電視電影百合獎的時候還打電話向我報告好消息呢。今天我在網上看見她出演《色戒》的消息,打電話找她就已經轉秘書檯了。" [b][color=purple]據這位好友描述,湯唯是個比較帥氣的女生,有時甚至有些男孩子氣,並不是那種風情萬種的女人。不過這位好友也透露,湯唯比較單純、心思細膩,平時還熱心公益事業,連續幾年擔任大學生戲劇節的義工。這一點倒和張愛玲筆下氣質清純的進步大學生頗為相似。 [/b][/color] [b]導演楊婷:沒見她穿過高跟鞋[/b] 湯唯曾經在話劇導演楊婷執導的《切·格瓦拉》中出演女一號,還曾經和楊婷一同赴南韓參加藝術節,不過湯唯也沒有向楊婷透露要出演《色戒》的消息。在楊婷導演眼中,湯唯是一個特別執著、特別認真的人。湯唯和楊婷在南韓參加藝術節的時候曾經扭傷了腳,但她卻瘸著腿堅持看完一場又一場演出。 [b][color=purple]談到湯唯的個性時,楊婷也認為湯唯比較"男孩子氣":"她挺男孩子氣的,包括走路都是虎虎生風的,沒有一般女孩子那種柔柔弱弱的嬌氣。在《切·格瓦拉》中她演一個軍人,也是比較男性化的。"當問起湯唯能否演好色誘漢奸的清純女大學生時,楊婷笑了起來:"清純是沒有問題的,色誘就是挑戰了。"《色戒》中的王佳芝雖然是女大學生,卻相當時髦,時常穿著旗袍、高跟鞋和官太太們相聚牌桌。據楊婷說,湯唯基本沒有穿過高跟鞋,也不追求時髦,唯一顯得很女人的地方就是喜歡在家收拾屋子。[/b][/color] </pre> [UploadFile=TangWei1_1153231014.jpg]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7/19 10:13am 第 1 次編輯] <pre>李安新片選角 湯唯出線 【本報記者邰彥紐約報導】奧斯卡金像獎導演李安為新片「色·戒」(Lust, Caution)在兩岸三地選角過程懸疑,各界猜測不斷,現在謎底正式揭曉,女主角正是傳聞不斷的中國大陸影壇新秀湯唯(見圖,David Magdael & Associates提供)。電影拍攝已經在大陸展開。 [b][color=purple]李安17日在書面聲明中表示,湯唯在此前的表演中已展露其多方面才藝,他確信湯唯將是再現王佳芝的最佳人選。[/b][/color] 劇中人王佳芝是張愛玲同名小說「色·戒」中氣質清純的進步大學生。故事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上海。27歲的湯唯是杭州人,畢業於北京中央影劇學院導演系,長相清純,個性活潑。她連續幾年擔任大學生戲劇節的義工,因此從背景上也接近主人公。湯唯去年因演出大陸電視劇「警花燕子」中女主角,而獲中國電影電視百合獎。 「色·戒」在兩岸三地甄選演員已持續一段時間。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在拍攝完獲獎影片「斷背山」以後就開始籌備在中國大陸拍片的工作。為「色·戒」作公關的宋紹維17日表示,李安對最終能在中國拍片非常興奮。他表示「色·戒」拍攝工作已經在大陸展開。 「色·戒」男主角「易先生」是香港紅星梁朝偉串演。此外,台灣影視戲劇明星王力宏也在影片中扮演與王佳芝有關係的男大學生。NBC環球製片公司所屬的「焦點」(Focus Features)負責發行「色·戒」。[b][color=blue]該公司總裁夏慕斯(James Schamus)宣布了湯唯入選的消息。 [/b][/color]</pre> [br][br][color=#990000][b]-=-=-=-=- 以下內容由 [i]rainbow[/i] 在 [i]2006年07月18日 10:15pm[/i] 時新增 -=-=-=-=-[/b][/color] <pre>Ang Lee finds stars for World War II thriller By Gregg Goldstein NEW YORK (Hollywood Reporter) - Director Ang Lee has found the two stars for his follow-up to "Brokeback Mountain." [b][color=blue]Tony Leung and film newcomer Tang Wei have landed lead roles in the World War II espionage thriller "Lust, Caution," which is set up at Focus Features.[/b][/color] Leung stars as a powerful Shanghai politician who becomes entangled with a young woman (Tang). [b][color=blue]Chinese pop idol and actor Wang Lee Hom also has been cast, as a student involved with the woman.[/b][/color] In the short story written by the late Chinese author Eileen Chang, a main character tries to seduce and assassinate a Chinese spy working for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Leung has gained international stardom in such films as Wong Kar-wai's "In the Mood for Love" and Zhang Yimou's "Hero." Wei has appeared in stage and screen performances. "It's exciting for me to be making a movie in China again and to finally be working with Tony Leung on a project," Lee said. "Tang Wei has already shown such versatility in her early work." Reuters/Hollywood Reporter</pr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7/19 01:41pm 第 1 次編輯] 低成本的電影《瘋狂的石頭》[b][color=blue]不需要大卡士大製作, 只需要劇本強, 有豐富的細節有生活感,能引起內地觀眾的共鳴. 《瘋狂的石頭》票房破千萬 正版DVD售出30萬張. [/b][/color]</pre> ~~~~~~~~~~~~~~~~~~~~~~~~~~~~~~~~~~~~~~ 【明報專訊】劉德華有份投資的內地高清電影《瘋狂的石頭》在大陸成為票房冠軍,累積超過七百萬收入,打破了只有大卡士的國片賣座的說法。 過去馮小剛有過小片賣大錢的神話,但今天他已轉拍大片。 《瘋狂的石頭》賣座其中一個原因,是環境使然。 與香港一樣,大陸在世界盃期間沒有大片推出,形成真空,有利這部小片。 上畫前,有影響力的《南方都市報》罕有地以大篇幅報道這部電影,並刊登了致全國戲院經理的公開信,要求院線支持這部好片。 筆者看過了《瘋狂的石頭》,的確有別於其他內地電影。如以一貫審批制度來衡量,這部片肯定不會被通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片中有一句內地粗口。 [b][color=blue]《瘋》片以高清拍攝,成本僅三百多萬人民幣,沒有大卡士,有目前這成績是異數。 這片優勝處是難得地充滿荒謬感,節奏快,與多半推進緩慢的國片完全不同。 編導年輕,沒有包袱,放得很盡來拍,鏡頭十分活潑有趣。 《瘋》片是純樂片,內地觀眾拍爛手掌,因為豐富的細節有生活感,能引起共鳴。此片聞說八月會在香港上映,香港觀眾的反應當然與內地的不同,可能不覺那麼好笑。[/b][/color] [b][color=purple]不過,本地電影人,尤其會拍合拍片的,應該看看,至少明白內地觀眾除了大卡士大製作,還愛看什麼。 《瘋》片的成功給內地中小製作打了一支強心針,最低限度發行商不會貶低這類電影。[/b][/color] </pre> ~~~~~~~~~~~~~~~~~~~~~~~~~~~~~~~~~~~~~~~~~~~~ 【星島網訊】[b][color=blue]電影票房黑馬《瘋狂的石頭》繼在14日奪得810萬票房後,在上週末再次一路猛進,截止到16日,該片的累計總票房成績已經達到1050萬元。面對《超人歸來》這樣強大製作的勁敵,仍能保持持續飆升的票房數字,也令業內人士感到驚訝,同時影片的正版DVD也在十天內突破了三十萬張的銷量。[/b][/color] “本公司以850萬元的高價,收購了華夏之魂這塊稀有的翡翠”。影片中,徐崢扮演的無良地產商人咽著唾沫,為片中的“石頭”定了價,而在現實生活中,各地媒體的熱捧和全國觀眾的支援使得該片僅在票房市場上的表現就已經超過了1000萬元。上個週末來臨之前,影片的票房已經達到810萬元,隨後的週末三天裏,該片再次取下230萬元。這一成績,與影片首週末票房的近200萬元和第二周的票房增長形勢相比較起來,[b][color=purple]同時與《超人歸來》這樣的大製作搶觀眾的情形下,《瘋狂的石頭》不但沒有任何下滑,反而出現連續的小幅度上揚,這種票房穩步增長的現象在國內外都屬罕見。[/b][/color] 遇上“超人”《瘋狂的石頭》仍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北京各大影院負責人也均感到詫異:“《超人歸來》登陸當天,雖然放映場次受到影響,但《瘋狂的石頭》卻是各片中場次減少量最低的一部,北京UME華星國際影城23點滿場、北京東環影城兩個黃金場滿場……” 而電影的高人氣也同時帶動了音像製品的火熱,7月10日推出的正版影碟《瘋狂的石頭》不到十天,首批製作的三十萬張DVD便已經全面脫銷。同時推出的“看電影優惠購碟”的活動,凡在北京、上海和武漢的指定影院購票觀看電影即可憑票根到指定的零售店半價購買該片的正版DVD也更得觀眾之心。 《瘋狂的石頭》的表現也讓該片的電視臺播映權和網路播映權價格飆升,有知情人士透露,《瘋狂的石頭》的電視臺播映權賣到了將近200萬,而網路播映權也有數十萬的營收。2006年年底,《瘋狂的石頭》將進入中國網吧院線。 </pr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7/19 01:50pm 第 2 次編輯] <pre>[b][color=red] 八運效應: 低成本, 劇本強的電影《瘋狂的石頭》票房破千萬. [/b][/color] [b]喜劇《瘋狂的石頭》大陸首映 劉德華大讚導演 [/b] 【星島網訊】大陸導演寧浩執導的喜劇影片《瘋狂的石頭》將於6月30日在大陸公映。[b][color=blue]這部黑色幽默喜劇圍繞一塊展出的天價翡翠展開,國際大盜、本地竊賊團夥在爭奪中雖然各出奇招,卻在一連串出人意料的事件後被徹底幽默了一把。[/b][/color] 在這部影片中,“新星導演”寧浩把各種幽默元素置於設計精巧的情節中,不同於馮小剛的經典臺詞幽默。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放映時,該片頗受媒體好評。作為出品人之一的劉德華表示對該片相當滿意,並稱讚導演寧浩:“我覺得他很有思想,而且很有喜劇天賦,我要謝謝他能給我這次機會,讓我看到一部好的電影。” 該片大陸發行方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總裁韓三平說,[b][color]這部電影從骨子裏解決了電影怎麼拍得好看這個困擾著中國電影從業人員的重要問題。“我們會把這種觀念推廣到中國電影的製作中,使中國觀眾能在中國看到喜歡的中國電影。”[/b][/color] </pre> ~~~~~~~~~~~~~~~~~~~~~~~~~~~~~~~~~~~~~~~~~~~ 【星島網訊】中國電影家協會在13日組織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專家學者爭搶發言機會,交口稱讚《瘋狂的石頭》,並一致認為,如果中國有二十部類似的電影,那麼中國電影市場會有本質變化。 [b]《石頭》超越《天下無賊》[/b] [b][color=blue]《瘋狂的石頭》從6月底上映後,票房一路看漲,這部投資300萬元的小成本電影,目前已收入720萬元票房,寧浩也成為炙手可熱的新銳導演。[/b][/color] 與以往的專家看片會或研討會上大家互相“謙讓”發言機會不同,13日,看過《瘋狂的石頭》後,專家學者們爭搶著發言,一個個興奮得和普通觀眾沒什麼兩樣。郝健說,該片不斷產生“一串串智慧的火花”。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郝健認為,該片貌似香港電影,卻勝過許多香港電影。“我們身邊有許多偽現實主義電影,《瘋狂的石頭》出現了久違的真實,影片中的笑料以及演員的表演,都是真正的現實主義。這個故事很類型化,我們卻可以渾然不覺地笑一個半小時,這就是最成功的。”郝健坦言,從劇本的精細和影片的極端類型化來看,《瘋狂的石頭》超越了馮小剛的《天下無賊》。 [b]開中國商業片新風[/b] 雖然中國電影的年產量不低,但是讓觀眾記住的寥寥無幾。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中國電影現在主要有兩種生存形態:第一種是主旋律電影,大部分是政府撥款拍攝的,不追求商業回報。第二種是大量的學院派作品,他們走的是“邊緣路線”,希望電影在國外電影節上獲獎,從而打進國際市場,靠賣國際版權求生。 真正考慮票房的電影,除了陳凱歌、張藝謀和馮小剛三人外,別人幾乎不能染指。不過,這三位大牌導演的電影不是純粹的商業電影。尹鴻說:“從《瘋狂的石頭》中,我看到了希望。老實說,中國所謂商業片的拍攝手法還停留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比如使用的還是單一的線性敘事手法。《瘋狂石頭》大量運用當代電影語言,很有新意。” [b]中國電影終於有了“賊”[/b] 對於《瘋狂的石頭》,學者們也談了自己最偏愛的重點,北京師範大學田卉群老師認為,這部電影真正地展示了“賊”的形象。而中國電影中對“賊”的展現一直是乏善可陳的。她認為《天下無賊》中劉德華扮演的酷賊,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賊,而該片中導演塑造的幾個賊,才表明瞭中國電影終於正面表現了“賊”的世界,這也是一個進步。結尾黑皮手拿麵包在大街上狂奔的場景,讓她感到了“這是專屬於電影世界中無規則的表現,也是觀眾最放鬆的宣泄,這與一直中規中矩的國產影片,有著本質的差別。” [b]提倡年輕導演拍喜劇[/b] [b][color=blue]尹鴻指出,中國如果出現二十部類似《瘋狂的石頭》的電影,中國電影市場會有本質變化。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研究所副所長、教授楊遠嬰進一步指出,不用二十部,只要十部這樣的電影,中國的影院就不用只靠外國大片生存了。中國電影資料館研究員饒曙光在現場發出號召:“我們實在是太缺少喜劇了。我提議,所有中國年輕導演都該拍一部能充分體現遊戲精神的喜劇電影。”[/b][/color] [b]寧浩自曝考試不及格[/b] 寧浩于13日在研討會上面對交口稱讚顯得比較靦腆。他透露,與會的郝健老師在上學時曾給過他59分。 寧浩對與會專家學者說,自己在北京電影學院上學時,有一門課沒有通過,得了59分,這門課的主講老師正是郝健。郝健恍然大悟:“我說怎麼看著你面熟呢,但實在想不起來你不及格了。”寧浩回答:“當時您說我上課老愛睡覺。”“不可能。如果不及格肯定和睡覺無關。”旁邊的尹鴻趕緊打圓場:“一般也只有不及格的學生,才能導出好電影。”大家一陣大笑。 作為寧浩的老師,郝健認真地詢問之後會拍攝什麼樣的電影。寧浩表示,此前自己做過電影《香火》《綠草地》,都是偏文藝的,“從內心裏說,《石頭》之後我還想拍一部文藝電影。”寧浩一再表示,不是文藝電影不好看,關鍵還是講故事的方式大家能接受。 </pr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7/25 02:46pm 第 1 次編輯] 平日少看中文電影, 最近,在圖書館看到很多中文電影, 我發現太多中文電影的男主角都是: 劉德華, 梁家輝, 梁朝偉. 三位獨佔很多中文電影. 是不健康的 trend. 如果只是擔心目前的票房利潤, 是目光短淺的. 沒有為未來作好準備過, 在未來幾年,這 3 個男演員將到達 50 歲或將近 50 歲的. :em67: :em67: :em67: 他們三位是很好的男演員, 但是一些電影角色可以被其他男演員演的. 不需要浪費他們的才能. "十面埋伏" 這部電影, 劉德華也浪費他的才能, 劉德華好像老很多 :em03: , 像大約 50 多歲, 足以成為 章子怡 的父親, :em67: 像忘年戀多一些. :em67: 黎明今年 40 歲也在培育, 提携新的歌手 "衛蘭" Janice. :em48: 希望在電影界, 出現很多好的男演員。 :em48: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8/05 11:07am 第 1 次編輯] 八運當道, 2005 年超女全國冠軍李宇春, 以及全國亞軍 周筆暢 都是傾向男子味道. [/b][/color]</pre> [UploadFile=Chou2_1154703916.jpg]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8/16 06:04pm 第 1 次編輯] 但是在八運, 我懷疑 香灼璣的表弟 (即: 特首曾蔭權) 的政治對手, 陳方安生, 嘗試查 曾特首和他的親戚的醜聞. 因為政府自從 1991 年 已經知道香灼璣 這則 "豪宅" 醜聞. 只是最近才被媒體揭露. 終於,在八運 (2006 年), 香灼璣 醜聞被媒體揭露了, 香灼璣是知識分子, 專業人士, 他是知法犯法. 香灼璣 受很多壓力下, 自動辭去主席之職. 搬出了他的豪宅. ~~~~~~~~~~~~~~~~~~~~~~~~~~~~~~~~~~~~~~~~
-- 作者: rainbow 在八運,人們開始 scrutinize, 證實, and 確認事實的 真或假. 2004 年是八運的第一年, 前講師李婷珍在 2004 年被調查博士學歷的真假, 終於,在 2006 年,他們斷定了她確實偽造了她的博士學歷. 被解聘. ~~~~~~~~~~~~~~~~~~~~~~~~~~~~~~~~~~~~~~~~~~~~ 【本報屏東訊】屏東縣美和技術學院前講師李婷珍被控偽造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財務管理博士學位證書及驗證文書,申請升等為副教授,教育部發現證件可疑,透過外交部向駐外單位查證,確定是偽造,屏東地檢署15日依偽造文書罪將她起訴。 [b][color=blue]起訴書指出,李婷珍(46歲)1999年4月間向學校申請到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科技大學進修,到2004年7月底留職停薪。她返國後以偽造的博士學歷證書和成績單,以及偽造的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驗證文書,向美和學院申請復職。 美和技術學院依照升等程序,把她的證件送到教育部審查,教育部人員認為可疑,透過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向洛杉磯加大查證,該校回函說查無李婷珍入學資料和就讀紀錄。[/b][/color] 李婷珍供稱,名為「洪清哲」男子辦招生說明會,告知只要三年在家寫論文,即可取得博士。外籍James MA馬教授說人數不夠,不必去上課,學位證書是洪清哲和馬教授給她的,她不知道是偽造。 [b][color=blue]檢察官認為她為人師表,受過高等教育,沒有上過課,怎麼可能拿到博士?所說都是推卸責任。[/b][/color] 美和技術學院表示,李婷珍是大學食品營養系畢業,1984年8月獲聘到美和技術學院的前身美和護理專科學校擔任助教,後來升任為講師。她聲稱到美國進修,還連續三年持成績單向學校申請補助,2004年持洛杉磯加大博士證書申請升等副教授。 [b][color=blue]美和技術學院主任秘書劉榮傑說,教育部查出她持假文憑後,2004年12月6日即予解聘。校方說,李婷珍與學生的互動其實還不錯,他們為李婷珍持假學歷觸法,自斷前程感到惋惜。[/b][/color]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8/17 11:54am 第 3 次編輯] [size=4][b][color=blue]我懷疑電影大部分演技是透過替身演的, 章子怡在電影中的 "文替" 女孩 艾潔 與章子怡非常像, 不值回票價. 用的是 A 貨 章子怡 替身.[/size][/b][/color]</pre> [UploadFile=Double3_1155742779.jpg] 【星島網訊】章子怡的裸替事件最近被炒得沸沸颺颺,接著,章子怡的光替鄭楓又曝料稱,《夜宴》和替身演員簽的合約沒有任何權益的保證,她當了幾天替身連一分工錢都沒得到。[b][color=blue]有媒體近日曝光了章子怡在《夜宴》中的三位替身,她們分別是:裸替邵小珊、光替鄭楓以及文替艾潔。[/b][/color] [b]裸替:邵小珊[/b] 在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上,章子怡表示,《夜宴》中裸露的背和胸都不是她自己的。日前,章子怡在片中的裸替邵小珊向媒體曝料:“我就是章子怡在《夜宴》裏的裸體替身!”,並堅持要求《夜宴》片方在影片結尾給她署名。 經過一段時間的紛擾之後,邵小珊承認自己是在借《夜宴》炒作自己,並聲稱目的已經達到。但邵小珊雖然借“裸替事件”出了名,但依然沒有劇組找她拍戲。 [b]光替:鄭楓[/b] 鄭楓是浙江台州人,從小就有明星夢,15歲時她的父母希望花十萬塊錢把她打造成歌星,不過兩年後鄭楓在歌壇還是一點知名度都沒有。在此之後,鄭楓又前往西安發展,但事業也沒什麼進展,之後,鄭楓又前往北京。 [b][color=blue]鄭楓在《夜宴》中擔任章子怡的光替,負責替她站位、打光。鄭楓事前聲明,雖然裸替價格很高,但她無法接受,就做了光替,簽了六十天的合約,不過幹了沒幾天就被辭退了。 [/b][/color] [b]文替:艾潔 [/b] [b][color=purple]外表與章子怡非常像的19歲貴陽女孩艾潔參與了《夜宴》除外景外的全部拍攝工作。剛開始她演章子怡身邊的貼身宮女,之後因為長得比較像章子怡,1.66米的身高與章子怡也比較接近,就做起了章子怡的文戲替身,替章子怡拍全景戲或有背影的戲。 [/b][/color]</pre> [UploadFile=Double1_1155743044.jpg]
-- 作者: rainbow
<pre>[b][color=purple][size=4]新快報: 章子怡,我們還能看你的什麼? [/b][/color][/size] 隨著章子怡的裸替事件曝光,又炒紅了一名叫賴小珊的美女。她搭上了章子怡和《夜晏》這條船,終於飛身枝頭。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8/17 00:09pm 第 1 次編輯] [UploadFile=Dancer_1155744418.jpg] <pre>[b][color=blue]章子怡仙人指路 王亞彬熒屏重[/b][/color] [b][color=purple][size=4]電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那段舞蹈「仙人指路」,讓觀眾看了驚艷不已,據說為拍好這段高難度的舞蹈,她在練習時吃了不少苦。不過,那段舞蹈並非章子怡完全親力親為,其中不少高難動作由張藝謀的御用舞指王亞彬做替身完成。[/b][/color][/size] [b][u]在北京台二套播出的節目《歌舞門》,王亞彬再次將這套令人叫絕的「仙人指路」重現熒屏,與她同台比舞的還有奧運健兒莫慧蘭,她將首次現場以熱情的森巴舞展現她的另一面[/u]。 [/b] 談及將與王亞彬比舞,莫慧蘭笑說,場面應該挺好玩的,王亞彬是北京舞蹈學院的舞蹈演員,她展示的是結合運動元素的新編舞蹈,她擅長的水袖依然是主要舞蹈元素,但觀眾也會在其中看到「仙人指路」的影子。而莫慧蘭則是首次嘗試森巴舞,舞蹈也會有運動元素,因為她是體操版的森巴舞。 (北京青年報授權轉載) </pre> ~~~~~~~~~~~~~~~~~~~~~~~~~~~~~~~~~~~~~~~~ <pre>[b][color=purple]《十面埋伏》“手袖擊鼓舞”並非章子怡所跳 [/b][/color]
[b]高空、水袖均“作假”[/b] [b][color=purple][size=4]《十面埋伏》上映后,各方對章子怡在片中的舞蹈表演普遍存肯定態度,大家都認為北京舞蹈學院畢業的她本該有舞蹈功底,而很少有人注意到電影末尾演員表中出現的“王亞彬”三個字,她就是章子怡的替身,一位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的優秀演員。 [/b][/color][/size] 擔任《十面埋伏》中章子怡舞蹈替身的這段經歷令她記憶猶新:“是張導(張藝謀)找到我們團裡的編導,我們編導就推薦了幾個人去,可以說面試吧。”當時王亞彬的一段即興表演立刻獲得了張藝謀的肯定,雙方一拍即合。 “我參與的是片中牡丹坊的兩段舞蹈,就是用手袖擊鼓的那段,其中還有一個我的同班男同學。”據王亞彬介紹,導演為了追求高空動作的效果,還專門找了一個男舞蹈演員作為替身,“其中藍色衣服一段就是我跳的,紅色服裝、有高空彈跳動作的就是那個男演員跳的。” [b]兩替身原是章子怡校友 [/b] 說來也巧,王亞彬和章子怡還是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的校友:“當時我進校,章子怡剛剛畢業。”[b][color=purple]章子怡本身也有舞蹈功底,又為何要用替身?對此,[size=5]王亞彬坦言:“因為找我們比較專業。”[/size] [/b][/color] “章子怡本身也會跳,但她畢竟是影視演員,她的彈跳力、柔韌度還不夠吧,畢竟不是每天練功,不太專業,所以一些技術性和高難度的動作就交給替身完成了。”王亞彬坦言這段舞蹈非常唯美,要突出袖子作為舞蹈道具在技巧上有比較高的要求,對於電影來說,用水袖展現舞蹈是不多見的。 而在電影中,畢竟有很多鏡頭需要有章子怡的正面,為此用了替身的章子怡自己也得真刀真槍地上,當時,編導則先把動作教會王亞彬,再由她去教章子怡,對於這位明星“學生”,王亞彬還是贊許有加:“她挺好的,非常認真,敬業。”王亞彬對師姐的認識也僅限於此,除了舞蹈切磋就很少談及其他。 ■[b]畫面回放 [/b] 記者發現“仙人指路”的秘密之后,[b][color=blue]回家找出了《十面埋伏》碟片重新觀賞這一精彩片斷,影片中絲毫看不出任何破綻,但是經過王亞彬“指點”,還是能看出一點門道:前一個鏡頭是章子怡一回眸,后一個鏡頭是水袖長長甩出,這個甩袖的高難度動作,一定就是替身王亞彬做的了。然后緊接著劉德華又彈出了一粒花生米,下一個鏡頭是一個對柔韌性要求很高的向后展臂踢腿,是一個背影,這個想必也是王亞彬的身手了。從身材上看兩個人幾乎一樣,難怪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b][/color] ■[b]相關鏈接 [/b] 王亞彬,1984年出生於天津,1993至2003苦修十年於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大學本科,2003年9月畢業留校工作。 王亞彬曾跳過古典舞《飛天》、《木蘭歸》、《淒淒長亭》、《長夜行》和民間舞《追魚》等許多舞蹈作品,也曾摘取過首屆華北五省舞蹈比賽和文化部舉辦的第五屆全國舞蹈比賽的桂冠,但最令她心動的還是在第二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中憑借《扇舞丹青》藝壓群芳,拔得頭籌。
-- 作者: rainbow <pre> [b][color=blue][size=4]專門吹水, 炒作 的章子怡 演技不好, 跳舞技術不好, 不夠專業, " 章子怡, 我們還能看你的什麼???????" 看你的A 貨 章子怡 替身演電影???? 不值回票價. [/b][/color][/size]</pre> <pre>[b][color=purple]章子怡長短腳 【本報綜合報導】[b][color=purple]章子怡《夜宴》遭人爆料的「裸替風波」稍稍平息,又被掀出舊帳,[size=5]指她在《十面埋伏》中「仙人指路」的舞蹈,四分之三都由替身完成,更勁爆的是原來章子怡是長短腳。[/size][/b][/color] 據青年時報報導,上述傳聞源於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矛頭直指章子怡。片中採訪章子怡幾位舞蹈老師,大爆章子怡作為舞蹈演員的身體缺陷。這段視頻播出後,即遭不少網友砲轟,認為老師不該這樣揭學生的短,一向對章子怡有偏見的網友出現罕見挺章浪潮。 視頻內容是北京電視台近期《每日文化播報》的特別節目,章子怡的舞蹈老師、原北京舞蹈學院民間舞系主任潘志濤在節目中聲稱,[b][color=blue]「章子怡不太願意提舞蹈學院的事,因為那段日子是有點不愉快,我覺得她從小有點仇恨入心要發芽的感覺」。他說,章子怡從11歲到17歲,在北舞附中學習六年的中國民間舞,但並非一帆風順。[/b][/color] [b][color=purple]潘志濤指出章子怡三大缺陷:一是柔韌性不足,從少年宮開始,增強身體柔韌性就一直是章子怡苦練的功課;其二是肢體動作的協調性也讓章子怡舞蹈方面的前途大打折扣。最重要也是最致命的是第三點—雙腿長度不一,也是這個致命缺陷給章子怡的舞蹈生涯判了死刑。 [/b][/color] 潘志濤說,章子怡走路有一瘸一拐的感覺,仔細看她那個《我的父親母親》,章子怡一轉身,然後有點不太好意思,走著走著,她就有點瘸,然後她拿著那餃子,從半山腰跑,她基本上是在瘸著跑的。 另一位舞蹈老師許女士分析,章子怡不是像一般人跑得很協調,有一種急迫的,就是讓張藝謀看出她有一種身體語言在那裏頭,而這種語言,她在不顧一切的那種狀態下就充分顯示出她的缺點。在舞蹈學校裏頭,需要四平八穩,一瘸一拐到處晃不行。 [b][color=purple][size=5]《十面埋伏》中的經典畫面之一是牡丹坊裏章子怡的舞蹈仙人指路,而這段居然是章子怡與其他兩個舞蹈替身一起完成[/b][/color][/size]。潘志濤表示,《十面埋伏》中大部分是章子怡自己跳 ,但高難度的空中旋轉動作有替身,比如龍門跳,因為水平再高的女舞蹈演員也完不成這種動作。 章子怡的主要替身是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的優秀演員王亞彬,這段替身經歷令她記憶猶新,「整個舞蹈我占四分之三吧!我記得是在北影的錄影棚裏,我參與的是片中牡丹坊的兩段舞蹈,就是用手袖擊鼓的那段,其中還有一個是我同班的男同學武維風。」 據武維風介紹,導演為了追求高空動作的效果要求特別嚴格,「我當時花了一上午的時間,就是研究那幾個高難度的動作,像跳龍門。」 [b][color=blue]針對章子怡在《十面埋伏》跳舞用了兩個替身的說法,該片工作人員證實確有其事,因為章子怡只能完成少部分動作,張藝謀還是有些不滿意,最終動用了兩個替身,花了好幾天時間才完成這組鏡頭。 [/b][/color]</pr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8/19 10:47am 第 2 次編輯] 超人氣藝人(例如, Jessica Alba), 若干名牌設計師為了競爭機會使超人氣藝人穿他們的晚服出席頒獎典禮, 名牌設計師要付錢給超人氣藝人穿名牌設計師的晚服. 藝人收的錢, 現在藝人要繳稅給美國國稅局. [/b][/color] ~~~~~~~~~~~~~~~~~~~~~~~~~~~~~~~~~~~~~~~~~~~~ [b][color=blue]美國國稅局與負責奧斯卡獎評選的影藝學院達成協定,以後奧斯卡典禮致贈給出席貴賓的禮品袋,得計入個人所得稅申報,不過這項規定,不回溯既往,換言之,今年以前的這類所得,都可以不必扣稅。[/b][/color] 美國演藝界各類頒獎典禮,為了對無償出席的貴賓,表達謝意,大手筆的致贈出席者貴重的禮品,像奧斯卡這樣的演藝界年度盛事,致贈給貴賓的禮品袋價值少則四萬美元,多的甚至可以到達十萬美元,這麼昂貴的獲贈不必扣稅,被稅捐單位認為違背稅賦公平原則。 [b][color=blue]在被盯上之後,影藝學院在4月悄悄的通過決議,從2007年開始,奧斯卡頒獎典禮可能不會再贈送禮品袋,這會衍生什麼效應還要觀察[/b][/color]。目前焦點都集中在將於8月27號舉行的艾美獎頒獎典禮,主辦單位拒絕發表意見。不過據透露,艾美獎主辦單位已經發函給出席藝人,要求他們填寫一份繳稅同意書,沒有填寫的人可能拿不到禮品袋。 根據影藝學院的紀錄,奧斯卡典禮致贈禮品袋的傳統源自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早期,最初的用意是要答謝無償出席頒獎典禮的貴賓,看上了它的廣告效益,業者紛紛加入送禮的行列,禮品袋的價值也就日益可觀,據報道,2006年3月的奧斯卡福利袋中包括一台最新型的Black Berry、一台Canon 數字錄影機和夏威夷五星級Spa度假飯店七天六夜的住宿券。</pr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9/10 02:03pm 第 3 次編輯] 這部《東京審判》好像是好電影, 故事很有吸引力. 在八運, 人們更接受嚴肅的主題. [b][size=4]電影海報口號 : "一部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的電影" [/b][/size] [b][color=purple]電影《東京審判》的導演在拍攝時, 發現財務支持有困難, 電影投資者突然停止財務支持。導演 scrambled 著急尋找到五百萬人民幣繼續拍攝. 電影投資者 (producers) 不猶豫支持財務支持 "風花雪月" 電影, 但是他們擔心投資於這主題嚴的電影. 事實證明, 觀眾不是愚蠢的, 觀看能力水平高.[/b][/color]</pre> ~~~~~~~~~~~~~~~~~~~~~~~~~~~~~~~~~~~~~~~~~~~~~~` 【星島網訊】[b][color=blue]《東京審判》自9月1日在中國上映後,僅三天時間票房就超過了450萬元。該片近日在河南上映,據悉截至9月7日,鄭州的票房已逼近9萬元,相比之下,洛陽奧斯卡影院的票房要稍差一些。[/b][/color] 據介紹,《東京審判》在鄭州上映以來,不論是零售票還是團體票都賣得很好,半價日的觀眾流量也比平時增長了一倍,而一些學校與機關,更多是要求包場觀看。在9月14日年度大片《夜宴》上映以後,《東京審判》將會從奧斯卡院線內撤出,但影片會發放給其他市、縣的影院繼續放映,該片將不確定撤片日期,只要有觀眾,就會一直放下去。 [b][color=blue]據了解,《東京審判》在北京星美影院的首個週末也取得了近5萬元的票房,成績超過了美國大片《超人歸來》,而北京新世紀影院的票房也有4萬多元。在上海,由13家影院組織的聯映都出現了觀眾爆滿的情況,上映一週後,不少影院甚至加場以滿足越來越多的中年觀眾。[/b][/color] 就目前的票房走勢,導演高群書預計影片最後的票房可能達到5000萬元,但他同時也表示:“不論賺了多少錢,我都不會拿走一分錢。我想把這部電影賺的錢捐了,因為人們是由於愛國熱情才掏錢進電影院觀看的,這錢我不能賺。” [UploadFile=Poster2_1157824698.jpg] [b]引起片商關注 《東京審判》積極爭取日本上映[/b] 新華網上海9月4日專電(餘晨曦 肖春飛)《東京審判》9月1日在全國首映後,反響強烈。導演高群書4日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只要能在日本上映,哪怕價錢低些也可以出售。”影片發行負責人錢建平認為,《東京審判》在日本上映的可能性很大。 [b][color=blue] 《東京審判》發行負責人錢建平介紹,自從影片9月1日在上海首映後,觀眾認為這是一部讓心靈受到震撼的影片。同時,影片已經引起日本片商的關注,多家日本片商踴躍與《東京審判》發行公司合作,目前正在商討影片出售的價格問題。錢建平說:“最快在半年後有望在日本首映。”[/b][/color] 導演高群書說:“《東京審判》的腳本來源於史料本身,這是用電影藝術的方式再現歷史原貌,這也為世界人民提供了了解歷史的途徑,這是積極的溝通方式。”(完)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9/10 02:08pm 第 1 次編輯] [UploadFile=Poster_1157825100.jpg]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ent/2006-09/04/content_5046565.htm [b]觀眾受感動 《東京審判》不能忘卻的歷史[/b] 國產史詩大片《東京審判》已於9月1日在全國上映,之前有影評人認為該片有望成為2006年一匹最大的票房黑馬:一個滿目瘡痍的年代,一個悲愴而雄壯的故事,在歷史背後,中華民族以3500萬人的傷亡,6000億美元的財產損失作為代價換來了來之不易的國家尊嚴。這代價的昂貴,令60年後的我們不敢也沒有權利去懈怠。《東京審判》以強勢的姿態與信心向世人揭秘那段並不為太多人所熟知的歷史,以戲劇的魅力再現那跌宕起伏、震撼人心的一段歷史,當值得更多中國觀眾去親自體會。 這部由電視界號稱“高收視率操盤手”的導演高群書首次執導的史詩電影上映首周末的表現如何,社會各界又有怎樣的反饋呢? [b]院線經理看好[/b] 在院線代表的看片會上,對抗日戰爭中死難同胞的追思、對中國法官在遠東軍事法庭上凜然正氣和睿智斡旋的欽佩崇敬以及對戰爭和戰爭罪犯的憎恨,這些複雜情緒令在場觀眾所震撼。[b][color=blue]媒體和影院經理們看片後對影片評價很高,普遍評價高群書導演首次執導電影,就成功地駕馭了這部表現“二十世紀最大的案件”的敏感題材的電影,足以讓人驚異於導演對國際化重大題材影片的掌控能力。[/b][/color] 《東京審判》匯集了眾多的演技派和偶像派明星,如英達、曾志偉、朱孝天和林熙蕾等,並從日本、美國請來資深演員傾情出演,這些又成為票房的一個保障。[b][color=purple][size=4]院線經理表示:事前沒有商業化的大規模宣傳,全靠影片本身魅力征服每位觀眾。[/b][/color][/size] [b]觀眾深受感動[/b] 影片上映之前,《東京審判》已經在北京、上海等地舉行了三次由文化名人、發行商、普通觀眾參加的內部看片會。在上海電影節期間的放映專場,熱情的觀眾冒著大雨趕到永樂宮影院,在渾身濕透的情況下看完全片,幾個聞訊趕來的日本觀眾看完後均熱淚盈眶。 [b][color=blue]影片公映後,許多觀眾表示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的影片”。在四川成都,影片放映結束,全場觀眾情不自禁起立鼓掌,掌聲經久不息。來自全國30餘所院校的大學一年級新生日前也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鄭重倡議全國高校2006年入學的全體新生,一起走入影院,觀看這部“每個中國人都必看”的電影———《東京審判》,作為我們踏入大學校園的第一課。“我們只有牢記歷史,毋忘國恥,才能以史為鑒,任重而道遠。”他們在倡議書中說:“《東京審判》代表了公眾的電影意志!影片既保持了逼真的歷史真相感,也以粗糲暴烈的敘事讓影片充滿張力和震撼,庭審辯護的大戲驚心動魄,令人回腸蕩氣,看後無不動容,不僅重現了精彩事件驚心動魄的過程,並告誡每個中國人都不要忘記歷史。”[/b][/color] [b]專家評價頗高[/b] 《東京審判》這種“重大歷史題材”,其實並不容易拍,高群書必須要處理三方面的關係:影片的重點放在什么方面,是審判過程還是梅汝璈其人?怎樣看待這段歷史,既不陷入民粹主義又不陷入泛人性論的陷阱裏?怎樣把握影片的基調,既不是無責任地戲說歷史,又不成為對史實的枯燥陳列而失去票房價值? [b][color=blue]影片本身證明瞭導演的能力,很多業界人士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東京審判》真實地再現了半個多世紀前那場引起全世界關注,庭審歷時兩年零5個月,開庭達818次的世紀大審判。影片從寫實的角度去追溯了那發生在六十年前的一幕幕歷史影像,將那些見證著苦難、血淚、暴虐、屈辱的往昔,卻並不被世人所熟知的重大歷史事件重新還原於世人面前。除去對梅汝璈、向哲浚、倪徵燠等中方審判代表的嚴謹刻畫之外,很巧妙地利用了“庭審”這一貫穿全片始終的元素,將整個故事的節奏銜接得張弛有度、扣人心弦,令模式化的歷史人物本身更加兼備了戲劇色彩。 [/b][/color] 不少專家感慨於東京審判60年後才拍成影片。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胡克表示,現在普通人民已開始真正面對這段歷史,開始從自己的信念、思想和各種各樣的感受來重新觸摸這段歷史。在胡克看來,《東京審判》這部影片實際上意味著新的歷史時期開始的時候,給人民提供了一個面對歷史的機會。 著名編劇蘇小衛認為,影片氣勢宏大、風格冷峻、感情強烈,既包含著反思歷史的凝重,也傳達著創作者的悲情,題材與風格在影片中達到了很好的統一。法庭上深綠色的基調,沉重的音樂,不肯移動的鏡頭,都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面對這樣一個重大、複雜、漫長的歷史事件,創作者沒有依照歷史記載對事件和人物簡單再現,而是充分利用法律調查的空間,透過證人、檢察官、律師、戰犯的交替出場,重現了法庭之外的戰爭風雲,描述了這場侵略戰爭的多個側面,在故事的結構上也下了很大功夫。記者 丁曉晨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9/12 10:48am 第 6 次編輯] <pre>[i][size=5][b]現在那些[u]二流清宮電視劇拍一集就要花費幾十萬,一拍就是幾十集,老闆們眉頭都不眨一下,動不動就包大酒店開慶功宴,花幾百萬搞宣傳,就是中國每年的幾部所謂的大製作電影,內容都是三角戀、畸戀、不知所云的現代浪漫片,所謂的奇幻和武俠就是大把大把地燒錢,為什么中國富豪們視若無睹[/u]? [/b][/i][/size] [size=4][b][color=blue]>>>>>中國每年的幾部所謂的大製作電影......內容都是畸戀, 不知所云........的奇幻.....武俠>>>>>> :em31: :em31: :em31: :em09: :em09: :em09: :em48: :em48: 真的是一針見血.[/size][/b][/color]</pre>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6-08/29/content_5019502.htm [b][color=blue][size=4]導演舉債500萬拍《東京審判》 富豪良知遭質疑[/b][/color][/size] 一部展現60年前不為國人所知的一段歷史,以客觀真相、出色表演震撼心靈的史詩大片——《東京審判》雖然下月初才在國內院線上映,但關於這部影片的網路爭辯已經如火如荼,其中最為激烈的就是導演高群書在制片人因資金斷檔而選擇“逃跑”之後,竟然舉債500萬元,不惜與債主簽下賣身契堅持拍完電影。博友們不僅發帖表示聲援,而且不斷提出質疑拷問國內財富大腕、電影投資商們的良知。 [b]導演舉債拍出史詩大片[/b] 《東京審判》影片內容首次把發生在1946年5月3日到1948年11月12日這一長達2年多的國際審判搬上熒幕,真實記錄當年在日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包括中國法官在內的11國法官對以日本前首相東條英機為首的28名甲級戰犯的莊嚴審判。但是,[b][color=blue]影片在拍攝過程中卻一波三折,整部電影投入近3000萬元,開拍後卻遭遇投資商中途撤資,一度面臨停拍的窘境。為了順利完成拍攝,高群書破釜沉舟,借債500多萬元,最後為了償還債務,這位拍熱門電視劇起家、第一次正式“觸電”的導演與一些主動借錢給他度過難關的影視公司簽了“賣身契”,以致於高群書在拍攝完成後談感受時說:“我見證的不是一部電影的誕生,而是一部電影的毀滅。” [/b][/color] 現在,《東京審判》已經透過電影局審查並給予影片充分好評,在8月22日召開的觀摩研討會上,北京的專家學者們對這部電影作出很高的評價。網友劉老爹說,高導的做法令人欽敬,他以行動提醒我們日漸麻木的良心,任何有違天理,有違人類生存之道的罪惡行為,不管如何時過境遷,不管如何遮掩都終將昭白於天下,那些惡行終會受到正義的審判。 [b]博主質疑富豪歷史責任 [/b] 但是,這樣一部能起到愛國主義教育作用的影片卻在拍攝過程中波折重重。雖然電影在市場的表現直接取決於觀眾喜好,但一部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電影卻遭受拍攝期制片方資金抽血、發行期欠款拷貝等“跪賓”的禮遇,不得不讓人憤怒。[size=4][b][color=purple]博主dreamwo424說,現在那些[u]二流清宮電視劇拍一集就要花費幾十萬,一拍就是幾十集,老闆們眉頭都不眨一下,動不動就包大酒店開慶功宴,花幾百萬搞宣傳,就是中國每年的幾部所謂的大製作電影,內容都是三角戀、畸戀、不知所云的現代浪漫片,所謂的奇幻和武俠就是大把大把地燒錢,為什么中國富豪們視若無睹[/u]? [/b][/color][/size] 既然炒作個人及企業知名度是許多富豪熱衷的事情,為此付出再多金錢也捨得,怎么就沒人把一部揭露靖國神社荒謬的愛國電影作為扶貧對象呢?博主譚飛表示,原來,花了錢可能出不了名的事富豪們是不願做的,作為飽經戰亂、苦難深重民族的商業精英,[b][color=purple]富豪們只“精””不“英”——算不上英雄,比當年為抗日捐出整個身家的陳嘉庚,甚至比抗美援朝時捐飛機的常香玉,他們的靈魂貧瘠得可怕,這既說明瞭中國富豪的偽善,更說明瞭他們道德感的缺失。胡潤曾經感嘆中國富翁群體最缺乏“慈善意識”,他的話只對了一半。從高群書以及《東京審判》的遭遇看出,中國富豪最缺的其實還是責任心、歷史感、道德意識。[/b][/color] [b] 誰為主流愛國影片埋單 [/b] 應該說,《東京審判》的誕生過程不僅涵蓋了中國電影圈民間籌拍一部主流大片的混亂歷程,更反襯出中國電影不能不說的疼痛:誰來為主流愛國影片埋單?博主韓浩月說,《辛德勒的名單》、《盧旺達飯店》等反映人類慘劇的電影曾讓世界震驚,而我們至今還沒有辦法借助藝術的形式將“南京大屠殺”告訴全世界。對於《東京審判》這部具備多層意義的愛國影片來說,資金原本不應該成為限制電影進程的理由。 事實卻恰恰相反,據說發行商和院線開始都不看好《東京審判》,甚至很排斥,除去影片本身的“主旋律”色彩,當時中日兩國之間敏感的關係也是發行的阻力之一。據博主邦邦透露,有個號稱愛國的企業本要贊助,但在長久談判後因擔心產品在日本市場銷路而最終放棄。對歷史的認識、愛國的態度並非靠一部電影就能簡單反映!不過,《東京審判》艱難面世背後所隱藏的對歷史現實的漠視仍然值得警醒,商業投資作出商業考量無可厚非,但商人也要有社會公益和中國良心,若僅以影片能否獲得高票房來衡量投資價值的話,不僅是影片的悲哀,更是中國社會的悲哀。正如網友“凡夫俗子”所說:真的需要國人好好反思,今天在我們的精神世界中究竟缺失了什么?究竟如何才能重建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b] 袁炯賢 [/b] 《東京審判》以發生在1946年東京盟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日本戰犯的艱難審判過程為背景,各國法官和檢察官等法律人士上演了一場場法庭傳奇,尤其是中國法官梅汝璈的據理力爭才扭轉了局面,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人民。 (來源:中經網/資訊時報)
-- 作者: rainbow
[b][color=purple]《東京審判》票房突破千萬 愛國題材贏來口啤[/b][/color] [b][color=blue]影片《東京審判》自9月1日上映之後,截至上週末票房成績已過千萬。映後觀眾的強烈反響超出了之前對市場的判斷,所以各大院線為此紛紛臨時調整放映時間和場次。據製片人透露,影片投入的總拷貝量也由之前的256個增至280多個。 [/b][/color] 記者從採訪中獲悉,截至上週末,《東京審判》在上海聯合院線、北京新影聯院線以及中影南方新幹線這三大城市的主要院線分別取得了200萬元、60萬元和40萬元的票房成績,雖然主要以包場為主,但是零售票的銷售情況也在一路看漲。[b][color=blue][size=4]不過對於這一成績院線負責人則表示完全超出了之前的預期。上海聯合院線吳鶴滬表示,“原本是把這部電影當成是一部主旋律影片來看待,按照慣例會安排在上午或者中午場。雖然在看過影片後對影片本身非常肯定,但是出於以往對主旋律影片市場的判斷,在放映時間、場次以及拷貝投放量的安排上還是比較保守。”而在影片持續升溫的現狀下,各大影院也紛紛作出了及時的調整,據製片人透露,影片的拷貝也加印了30個左右。 [/b][/color][/size] 對於票房一路走高的原因,北京新影聯院線負責人高軍表示,與以往觀眾既定印象中的主旋律影片相比,這部影片的題材由於是和國民的愛國情緒緊密相結合,並且是首次將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搬上大銀幕,再加上影片本身的品質過硬,所以才贏來了口碑。 不過製片人對這一成績則表示並不意外,並且表示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b][color=blue]“我們的票房預期是3000萬,現在還遠沒有達到目標。而北京作為政治文化中心,對這樣題材的影片應該還留有很大的空間。”[/b][/color]
-- 作者: rainbow [b][color=purple]很高興有好的電影來自中國, 不再是畸戀, 亂倫 + 武俠功夫的電影. 大家看太多畸戀武俠電影, 變消化不良. 難得《東京審判》題材嚴肅, 值得思考震撼的歷史.[/b][/color]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s/14/14/95/14149550.html?/linkchina/20060912.html [b]由電影《東京審判》引發的思考[/b] 憑處女作就想一夜暴富,憑一部小DV拍出來的短片就要周游各國電影節,追逐名利、浮躁冒進的風氣,在當今影視界愈演愈烈。然而,高群書卻借債500萬,沉下心來,歷盡磨難,拍出電影《東京審判》,并由此引發了廣大觀眾對時下影視界“浮躁”現象的思考。本刊記者就此專訪了高群書和老一輩電影藝術家謝晉、秦怡等,請他們談談對當今影視界的看法。 [b]高群書:拍一部接近真相的電影[/b] 本刊特約記者 吳 勇 本刊記者 吳 菁 歷盡周折,《東京審判》最終定下在9月1日,“9﹒18”紀念日之前上映。影片講述的是二戰結束後,在東京,盟國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歷時兩年,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終於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送上絞刑架的那段歷史。如今,很多想了解那段歷史真相的國人走進了影院,相當一部分人看完以後直呼“震撼”。導演高群書也因此走進了觀眾的視野。8月29日,記者在影片首映式結束後,對這位自稱是“業余導演”的中年漢子進行了專訪。 高群書,1966年出生,河北人,畢業於河北大學新聞系。曾在石家庄電視台工作,後因拍攝電視劇《命案十三宗》一炮而紅。2003年,他執導的《征服》被公認為年度最火爆的警匪題材劇。2006年,他的電影處女作《東京審判》獲得長春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b]為良心,簽“賣身契”拍電影[/b] 在釆訪當中,高群書幾次說到他為什麼堅持要把《東京審判》拍完:[b][size=4][color=blue]“我不想讓全世界知道中國拍這樣一部電影會半途夭折,我覺得那是天大的笑話,我不想讓自己和所熱愛的中國電影成為這個笑話的主角。”[/b][/color][/size] 《東京審判》原本由3家投資方共同投資拍攝,當時的一個制片人中途表示他拿不出幾百萬的資金而“人間蒸發”了,導致影片面臨流產的危險。為了保證影片的順利拍攝,也為了另外兩家投資方不至於血本無歸,高群書毅然從拍電視劇的合作伙伴那里借來500萬元,填補了缺口。 說到這里,高群書的神情有些自得:“我拍電視劇還沒有賠過錢,因此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自然有投資方愿意投資我的電視劇。”高群書透露,最後他想到了一個變通的方法,就是將自己“賣”給投資方:“我的投資方頓時成了‘債主’,我對他們保證,如果還不了,我就給他們拍電視劇來償還債務。” 談起當今影視圈的浮躁問題,高群書顯得有些激動:“現在電視劇行業最大的問題是從業人員素質差。電視圈好像特別容易助長人的浮躁,故事講得一塌糊涂,頤指氣使的人卻越來越多。這幾年的一些熱門電視劇都是靠社會問題來取勝,但故事細節方面都不太經得起推敲。” [b]為真實,沉下心來做功課[/b] 高群書很感慨:[b][color=blue][size=4]“雖然我第一次拍電影經歷了很多磨難,但我想提醒大家不要忘卻這段歷史,而它更是不可能以某種方式掩蓋的。這段歷史被淹沒太久了,很多人對其并不知情。即便我在拿到劇本時,對這段歷史的印象也只有‘東京審判、梅汝□’幾個字而已。”自稱 “很業余”的他還直言:“《東京審判》是以真實為主,我拍的時候不會去表現我的激憤,只是盡量接近真相。對我來說,《東京審判》的使命意義大於電影的意義。”[/b][/color][/size] 高群書認為,以往提及主旋律的電影,觀眾的反應不是特別積極,但這種情況從《東京審判》也許能有所轉變。他說:“其實我想拍這部電影,選擇的是知難而進,所以也不會盲目自信,我想把故事講好,為此做了很多功課。” 對於自己的電影處女作,高群書反復強調:“這部電影能拍完,就是奇跡。”他所說的“奇跡”,不光是指一開始他在國家圖書館遍尋不到關於東京審判的更多史料,後來終於在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里找到第一手資料,還有他和他的創作團隊曾經克服了重重困難。 據高群書介紹,為了真實再現當年的激烈舌戰,攝制組按原比例在北京郊區小湯山搭建了法庭場景。他猶記去年夏天,在氣溫高達攝氏40多度的攝影棚里,他和《東京審判》的工作人員揮汗如雨。一位扮演戰犯的日本老演員年近八旬,上身穿著呢子軍服,下身穿著短褲(鏡頭拍不到),就這樣數小時堅持拍戲,從不叫苦。直到有一天,老人暈倒被抬下去,治療後又繼續上陣。他們的敬業精神讓高群書感動不已。 對於影視圈的門戶之見,高群書頗為氣憤:“現在媒體都把電影導演神聖化了,電影導演好像也很受用。一些電影導演最愛說的話就是,我從來都不看電視劇。這種話一聽就知道太假,拿假當個性,你說電影能拍好嗎?”他告訴記者,他的榜樣是邵氏電影公司老板邵逸夫。高群書說:“多少年來,邵逸夫只要人在香港,雷打不動每天要看兩部電影,好壞都看。他說,這是做功課,看壞電影的目的是告誡自己,公司的電影不能拍成這樣。” [b]拍電影,不為拿獎為觀眾[/b] 有專家認為,《東京審判》拍出了中國人的態度和精神,高群書也認為自己拍了一部主流片:“這是一部檢討戰爭以及戰爭責任的片子。我要把這一震驚世界的國際事件中的中國力量凸現出來。我們并不想以狹隘的民族復仇心理來對待這場戰爭。對美好的向往是人類共同的情感。主流片就是展現勇敢、堅韌、正義、善良、無私、濟困解危等人性中美好的品質和情懷的電影。” 此前,《東京審判》曾參加了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但一無所獲。影片參賽的是亞洲新人獎,但最後得獎的卻是一部越南電影。對這件事,高群書說:“對上海電影節的事我不是很在意,可能是因為《東京審判》這部片子不夠‘文藝’吧,而亞洲新人獎好像是偏重於文藝的。”他接著表示:“我不是為評委拍電影的,最大的獎來自觀眾。” 對於很多導演熱衷於去國際電影節參賽的現象,高群書很坦率地說:“中國的很多獲獎電影有時更像是命題作文。這麼多年,大家都知道各個電影節的趣味了。比如,日本人特別喜歡中國農村田園風光,於是,導演們針對日本市場拍一些中國農村題材電影就很討巧。世界上的各類電影節太多了,一些電影人私下都開玩笑說,不管食宿的電影節都不去。這個圈子已出現了一批海外背景的文化掮客,他們知道什麼題材能投海外所好,同時也能獲獎拉投資。現在一些獲獎電影都有海外發行商支持,海外賺錢是主要的贏利模式,國內票房只是象征性的。” 高群書還表示:“我不反對拿獎,但此風不可長。過去,海外獲獎影片的藝術價值大家有目共睹,但現在獲獎的影片呢,好像很多觀眾不吃這套了。一方面,這些年大家看的東西多了,口味也高了。另一方面,很多電影人過於迷戀自己的主觀感受,往往把一個好題材做小了。海外成為一個噱頭,對中國并沒什麼太大好處。”他最推崇的導演是馮小剛,他說:“像馮小剛立足國內,同樣可以獲得不錯的票房成績。電影的商業意義與文化意義怎麼結合,對中國導演們都是一個命題。” [b]謝晉:好導演應當心憂天下[/b] 謝晉,著名電影導演,1923年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1948年開始電影導演生涯,1992年成立上海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并擔任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1993年任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校長,1995年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1998年榮獲上海市文學藝術杰出貢獻獎。執導《女籃五號》、《紅色娘子軍》、《舞台姐妹》、《天云山傳奇》、《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鴉片戰爭》等影片,多次在國內外獲獎。 從謝晉答應接受釆訪到9月7日正式接受釆訪,中間隔了一天。助手解釋說,他需要准備一下。這種負責的態度很讓人感動,從中也不難看出謝晉嚴謹的作風。 [b][color=blue][size=4]謝晉很忙,這次破例接受本刊記者電話釆訪,完全是沖著《東京審判》的“面子”──“我已經有近十年沒有在電影中體會到這種心潮澎湃的感覺了!” 《東京審判》可謂近年來少有的一部厚重之作。該片再現了歷史事實,讓人恍若重回歷史。更為重要的是,這部由中國人執導的電影,并沒有表現出絲毫狹隘的民族傾向性。相反,它充分詮釋了“戰爭是全人類悲劇”這一具有終極關懷意義的主題。[/b][/color][/size] 這些特點與謝晉的作品是共通的。謝晉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反映百年來的民族興衰榮辱上。他用一種現實主義態度和敏銳的洞察力拍攝有深度的影片,表現出深刻的愛國主義主題。“經典的魅力在於能經受歷史的考驗,讓一代又一代人受益,深入靈魂的東西才是永恆的。”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一直說要多拍些‘留得下來的電影’,幾年以後再看,不僅能再現歷史畫面,讓後人了解歷史,同時還能讓他們感受到心靈上的震動和慰藉。”謝晉認為,電影的內容選擇現實主義題材,對中國社會某一特定時期和特定階層真實生活的概括和典型化,自然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電影首先是民族的然後才是世界的,絕非是一句空話。 中國電影界現在很浮躁,表現在大量的商業炒作、過分追求票房、以及對奧斯卡的狂熱,但是技術掩飾不了空洞的本質,形式掩飾不住蒼白的內容。“我們的電影人首先應該確定電影的服務對象,明確電影自身所擔負的使命。首先應當做的是必須把中國的觀眾抓住。”說到這里,謝晉聲音有些發顫,內心的焦急表露無遺:“不論是從導演角度、演員角度,還是為這股浮躁風推波助瀾的媒體,都應該反思:電影市場繁榮的正途是什麼?不是炒作,不是虛高的票房,而是滿足國內觀眾的文化需求。” 謝晉深有感觸地說:“我經常會看見一些影視圈內的人的名片上印著‘一級編劇’或者‘一級導演’的頭銜,這種叫法很滑稽。真正好的導演應當心憂天下。導演的浮躁,說到底就是因為讓名利心蒙住了眼睛。” 謝晉時代的電影,沒有商業炒作,卻能深入人心。謝晉用自己的電影時代,告訴當代電影人:電影的本質是立足於生活的藝術。 作為奧斯卡評委會委員,謝晉認為,現在電影的商業味道讓中國電影迷失了方向。其實電影商業化是必然的,因為電影是商品,是一種具有文化、藝術特征的商品,它的價值必須在市場流通中才能實現。但現在的電影人似乎不清楚,電影商業化關注的重點是消費者──電影觀眾的需要而非奧斯卡評委的口味。 關注觀眾的需要,不等於質疑中國電影的國際化,但要弄清楚一個問題:國際大片之所以在非本土市場滿載而歸,是因為抓住了不同國家人們普遍的精神需求,這也是好萊塢影片英雄主義盛行的原因之一。有一件事情讓謝晉頗感興趣:媒體報道說《東京審判》吸引了好幾家日本片商,他們說“《東京審判》是中日兩國共同關注的題材,大部分日本民眾渴望了解歷史的真相”。對此,謝晉認為,中國電影要真正走向國際,不是單純靠商業運作和巨額投資,應更多地注重影片內容的真實性、貼近性,更多地考慮觀眾的需求。 [b]秦怡: 本刊記者 李鷺芸 “電影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大眾藝術,是實現教育、傳遞思想、溝通情感的工具,是一個弘揚民族精神的陣地,應該努力發揮其滿足人民對文化藝術需要的功能,實現其深遠的正面影響力。”9月6日,84歲高齡的秦怡談起她為之付出青春的電影事業,依然掩飾不住自豪和依戀﹔而對於“電影服務大眾”這一點,她已將其視為天經地義。 談起她所塑造的經典人物,秦怡的話語無意中便多了起來。她認為即便是“跑龍套”的小角色也可以發出特有的光芒。她特意提到:“要努力嘗試選擇不同層次的人物作為塑造對象,小人物的真實情感同樣能吸引觀眾,反而越是小人物,觀眾越能接受,因為這些人物形象的影子就在觀眾身邊。” “解放初期,花50萬元拍一部電影,影片出來後,盡管在發行上并沒有像現在這樣策劃運作,但還是擁有了很多觀眾,并得到了觀眾的普遍認可。而現在的影片,投資動不動就上億,觀眾除了感受到影片的畫面沖擊力外,過後一般都不會有什麼思考,更談不上產生情感共鳴,這就說明影片的內容比較空洞,人物形象與現實生活是有偏差的。因此,單靠精美畫面支撐的電影,生命力自然是不能長久的。” 對於近年來電影界的浮躁問題,這位老一輩藝術家雖然沒有予以直接的點評,但語氣中不禁流露出些許抱怨和遺憾:“現在有內涵的電影太少了,那些大片我很少看,覺得看了沒什麼大的意義,不過電影的廣告倒是看了不少。有的國產電影片子還沒拍完,廣告已經鋪天蓋地了。” “那您一定也聽說過最近上映的《東京審判》了?”記者問道。“看過,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這種片子就是需要宣傳,要讓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部電影,它能讓觀眾了解歷史,了解真實。”秦怡打破了原先平緩的語調,記者也感覺得到電話那端她心情的起伏。 談及奧斯卡,秦怡認為,以奧斯卡為目標也不是不好,國外的電影在制作技術、表現手法、色彩的運用、場景的布置方面,還是有不少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但奧斯卡不是衡量影片好壞的絕對標准﹔秦怡說:“在我看來,一部能夠再現事實、再現人物的影片才是好的影片。” 其實,從釆訪一開始,記者一直想了解一個問題:在老一輩藝術家看來,什麼樣的影片才是值得一看的。在與秦怡的交談中,答案漸漸清晰起來── “好影片首先要對觀眾負責,要在真實塑造人物上下功夫,其中包括塑造的人物的真實性,以及演員對角色性格的把握和真實情節再現。演員的表演以及服裝、道具等細節都要盡量貼近生活、盡量再現事實,力求真實地還原人物生活中的性格、情感﹔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塑造的人物形象走進觀眾﹔對於演員的專業素質來說,體驗生活很重要。”無論是回顧過去還是談論現實,秦怡流露出了老一輩藝術家沉穩的作風:“對於我沒看過的電影,我沒有發言權。但是作為觀眾,我希望中國的電影人能創作出更多有內涵,讓觀眾有所收獲的,或是能滿足觀眾的某種情感所需求的電影。” 釆訪進入尾聲,交談中秦怡句句飽含期盼,或許這就是她在一路走來的電影歲月中那份閃光的沉澱。這也讓記者感覺到真正可以遏制現在電影界浮躁風的,恰恰就是老一輩藝術家對名利的淡泊與平靜,對電影事業的熱情,以及對民族文化、對社會的強烈責任感。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09/16 05:26pm 第 3 次編輯] [size=4]電影《夜宴》只強調 "表面, 華而不實", 在八運, 沒有未來. [/size][/b][/color] 按一下在下邊的聯繫, 外國影評家給《夜宴》很低的評價。美國片商不想要另一個《無極》. [b][color=red][size=5]文章主題: 《夜宴》滯銷,被北美片商遺棄,看了全片,不願買北美版權[/b][/color][/size] :em10: :em07: :em10: :em07: 恐怕 "華誼兄弟" 需要付賄賂錢保存面子。因為美國片商已經在威尼斯電影節看了《夜宴》全片 :em16: :em16: :em09: :em09: , 但是不願買北美版權. 可能 "華誼兄弟" 需要[u][b]免費[/u][/b]給美國片商北美版權, [u][b]表面上[/u][/b]說謊宣布是美國片商付[u][b]過億美元[/b][/u]購買北美版權。
[b][color=blue][size=5]相反, 杜琪峰的電影《放逐》, :em48: 已經有北美買主 :em28: ,《放逐》將於明年在美國上映. 美國片商木蘭影業在威尼斯電影節看了 《放逐》已經購買北美版權, 美國片商認為電影《放逐》可以賺錢 :em48: [/b][/color][/siz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10/23 02:43pm 第 2 次編輯] 在八運, 不必做炒作, 不必花大錢在行銷宣傳電影. 紀錄片只要基礎實力強的材料,對歷史性的事實和內容要準確, 負責和描寫有吸引力, 自然有觀眾願意花錢來到電影院. [/b] ~~~~~~~~~~~~~~~~~~~~~~~~~~~~~~~~~~~~~~~~~~~~~~~ http://big5.ce.cn/ent/dy/hydyyw/200610/14/t20061014_8958596.shtml 昨天,北京新影聯院線與華星院線負責人均表示,10月10日上映的紀錄片《圓明園》票房在兩條院線全線飄紅,成為本週的票房黑馬。[b][color=blue]好萊塢大片《叢林大反攻》以及《夜宴》則明顯後勁不足,《圓明園》在不少影院的票房都超過了《叢林大反攻》。業內人士認為,該片採用故事片的包裝,大大增強了娛樂可看性,本片的成功也預示著紀錄片成功進入了商業市場。[/b][/color] 《圓明園》全長約90分鐘,重點展現了這座“萬園之園”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同時對大清王朝的興衰演變做了故事化敘述。為獲得更好的藝術效果,《圓明園》第一次在紀錄片中創造了將實景和三維動畫相合成的圓明園。該片于10月10日在國內全線上映後,票房極為突出,星美國際影城袁鑫經理透露:“10號當天是週二半價日,《圓明園》在星美的所有場次全都爆滿,這樣還是不能完全滿足觀眾的要求。”新影聯的新東安影城負責人介紹,來看《圓明園》的觀眾很多,“雖然此前已經在影城點映了一個月,但沒想到正式上映後還這麼火。”經了解,北京有一大半的影院都出現了這種場面,《圓明園》上映3天的票房已經超過了同期的《叢林大反攻》,甚至在有些影院超越了《夜宴》。截止到昨天,該片全國票房已經超過500萬元。 對此,該片發行方華夏電影公司劉樹森經理認為,[b][color=blue]中國電影紀錄片市場並不成熟,也是許多電影人不敢觸碰的領域。“《圓明園》把紀錄片當做故事片拍,從觀賞性來說,徹底打破了以往觀眾對紀錄片單調枯燥的印象,為更多紀錄片真正走入市場積累了很好的經驗[/b][/color]。”新影聯負責人高軍認為,《圓明園》成為票房黑馬是意料之中的:[b][color=purple]“首先,檔期成就了該片,本週沒有新片上映,都是舊片的延續,品質優良的《圓明園》自然成了觀眾追捧的對象。另外,紀錄片本身缺少進行炒作的優勢,但編導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了重新包裝,這種商業運作的手法很有用。本週末該片票房還會繼續上揚。”[/b][/color] </pr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6/10/23 02:46pm 第 3 次編輯] <pre>[b][color=purple]《圓明園》登陸上海 大型史詩獲得良好口碑 [/b][/color] 自9月8日人民大會堂首映式啟動點映活動之後,大型史詩重現影片《圓明園》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前日起,《圓明園》正式登陸上海各影院。 影片借助西洋牧師朗世寧的視角客觀回顧了圓明園的成園過程,再現了統治中國兩個多世紀的一個大家族、四個帝王真實的皇家生活,探討了清王朝的興衰。據導演金鐵木介紹,《圓明園》引入了三維模擬動畫技術,再現了1980年的老北京街道、3000多人的英法聯軍以及當年圓明園的各主要建築。 朱美虹報道. </pre> http://news.sina.com.tw/ents/sinacn/cn/2006-10-19/15283564072.shtml <pre>大型史詩紀錄片《圓明園》昨起全國上映 本報訊 (記者 周銘 實習生 朱雯婷)歷時5年拍攝完成的中國第一部大型史詩紀錄片《圓明園》昨起在全國上映,而歷史上的昨天,即西元1860年10月18日,正是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毀的日子。 《圓明園》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紀錄片,它既包含了真實的歷史也有演員的精雕細琢,故事性和記錄性相輔相成。電影《圓明園》並不拘泥于一磚一瓦的堆砌或是哀嘆一個王朝的沒落,它旨在講述整個大清帝國榮辱興衰的歷程。該片由兩條線索構成,一條是宮廷畫師郎士寧以第一人稱講述圓明園的建設和『皇帝秘聞』,另一條則是通過旁白講述圓明園的興衰及歷史。兩條線索互補,前者著重趣味,配以精心設計的故事情節,輕松、幽默,為稍顯沉悶的紀錄片增加了興奮點;而後者以渾厚、深沉男聲為旁白,使用大量畫作、文獻及三維動畫,展示了圓明園從無到有,從建設、輝煌直到被毀滅的整個過程。 </pr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7/01/14 03:58pm 第 2 次編輯] [UploadFile=Skinny_1168714540.jpg] ~~~~~~~~~~~~~~~~~~~~~~~~~~~~~~~
將於2月2日開始的「紐約時裝周」上﹐大師們將展示他們的秋季新裝。在這一盛會前3周發表的該指引﹐提出不具約束性的建議如下﹕ * 不要讓不滿16歲的模特上台﹐不要讓18歲以下模特的試衣和攝影工作時間超過午夜。 * 向業者普及識別早期飲食失調跡象的知識。 * 規定已證實有飲食失調的模特接受專業協助﹐僅允許持有專業人士證明的模特繼續工作。 * 主辦有關飲食失調成因及其影響的座談會﹐提高對抽煙後果和與煙草有關疾病的警覺。 * 在時裝秀期間﹐供應健康餐點﹐禁止抽煙喝酒。 除實施辦法外﹐指引沒有提及的還有身體密度指數(BMI)。去年9月舉行的「馬德里時裝周」禁止BMI少於18的模特上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接受的標準﹐BMI在18.5以下者即視為體重過輕﹐即體型偏瘦。BMI是體重(磅)除以身高(吋)再乘以703的結果。 意大利政府官員也已捲入有關「骨感」模特的辯論﹐顯然部分是因西班牙的上述舉措﹐以及巴西名模卡羅琳娜賴斯頓的瘁死引發這場辯論。據說﹐她死時的體重僅88磅。 據去年12月與意大利時裝業者達成的協議﹐時裝設計師同意不聘用16歲以下者為模特﹐並規定所有模特必須呈交沒有患飲食失調症的醫生證明書。</p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e>時裝業公布模特健康準則 【美聯社紐約十二日電】美國時裝業說,他們要求其模特兒健康,不是患厭食症(anorexia)、暴食症(bulimia)和老菸槍的形銷骨立者,為了協助模特兒達到這些目標,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CFDA)12日公布一系列建議,作為其新的健康方案的一部分,建議中未禁止體重不足的模特兒工作,但呼籲加強對厭食症的教育。 擬定這些準則的包括該協會主席黛安‧佛斯登堡,和模特兒介紹所負責人、體能訓練師、厭食症醫生等。這項準則公布的時間在2月2日開始的紐約時裝周之前三星期,時裝周將展出各設計師的秋裝設計。 這項準則只是建議,對時裝業並無約束力,其建議包括: ●16歲以下模特兒不得參加時裝表演,18歲以下模特兒不得從事試衣或攝影工作超過午夜。 ●教育業界確認飲食失調的早期警告跡象。 ●要求被確認有飲食失調的模特兒接受專業協助,只讓經專業人士認為康復的模特兒繼續工作。 ●設立飲食失調因果關係的講習會,並提升對吸菸和與菸草有關疾病的認識。 ●在時裝表演時,提供健康餐飲和點心,禁止吸菸與喝酒。 CFDA在聲明中說:「CFDA的健康方案是有關了解和教育,因而不建議模特兒去找醫生做身體檢查,評估其身體質量指數,以獲得工作許可。飲食失調是一種情緒失調,有心理、行為、社會和身體的各種徵狀,體重只是其中一種。」CFDA執行主任柯爾布(Steven Kolb)說,有許多模特兒天生就瘦,他們看到許多模特兒在後台吃很多東西,但體重並未增加。 即將在2月6日發表新裝的Bill Blass創意主任沃布拉契(Michael Vollbracht)說,他同意時裝業有義務顯示時裝模特兒也是角色模範,但時裝業需要時間來調整他們對豐腴模特兒的看法。 </pr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7/01/21 03:49pm 第 2 次編輯] 今年好萊塢奧斯卡獎成熟女人當道。 事實上,Helen Mirren 剛剛贏取金球獎 (戲劇 - Drama) 最佳女主角獎座,Meryl Streep 贏取金球獎 (喜劇 or 音樂劇) 最佳女主角獎座. [/b]
<pre>金球最佳女主角 銀狐大熱門 【本報記者胡清揚洛杉磯報導】第64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座花落誰家?今晚(15日)揭曉,隨之啟動的是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的競逐列車。和過去十年最大不同的是,問鼎本屆影展后座的眾女星,銀髮族竟然占了三人,影壇稱她們為「銀狐」(Silver Foxes),「銀狐」能否奪冠,全球影迷都好奇。 值此全球影藝界的頒獎季節,最佳女主角獎座最受各方矚目。主演「戴妃與女皇」(The Queen)的海倫米蘭(Helen Mirren)、「醜聞筆記」(Notes on a Scandal)的茱蒂丹契與「穿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的梅莉史翠普(Mery Streep),又是各大影展最佳女主角入圍名單中的亮點,她們三人都年逾55歲,是典型的銀髮族。 得獎呼聲最高的英國女星米蘭,今年61歲;1999年以「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榮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英國女星丹契,今年72歲;1983年與1980年分別以「蘇菲的選擇」(Sophie's Choice)及「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贏得兩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史翠普,今年57歲。她們三人曾獲奧斯卡的提名次數,已超過20次。 [b][color=purple]過去十年,奧斯卡影后的年齡都在39歲以下,過去九年,奧斯卡影后的年齡更降至35歲以下。 如果三位「銀狐」中任何一位奪得本屆奧斯卡影后,她將是1990年高齡80歲的女星Jessica Tandy榮獲影后桂冠以來最年長的影后。[/b][/color] 出身劇場的三位銀髮女星最近接受「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專訪時表示,舞台劇是磨練演技的最佳場所,演員之間的互動,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互動,都是一個場景接著一個場景拍攝的電影或電視所難以比擬的。她們樂見影壇給予銀髮縐紋族多一點表現的機會,畢竟,今天願意花錢買票進戲院看電影的多半是銀髮族與二戰嬰兒潮世代。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7/01/22 02:58pm 第 1 次編輯] <pre>美國低成本情慾肥皂劇 退燒
這股熱潮顯然已經退燒。從新聞報導披露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進行七個低成本肥皂劇劇本的撰寫、美國廣播公司(ABC)投入研究45個現有西語肥皂劇的故事主軸、NBC迅速改編旗下西語電視網Telemundo製作好的肥皂劇,但12個月來,沒有更新的談論或行動。沒有任何一家電視網展開低成本肥皂劇的製作。 需要找尋便宜的替代性節目在夏季取代重播,引發電視網對西語肥皂劇的濃厚興趣。西語系國家製作肥皂劇成本低廉,和美國電視劇每集成本要二百萬到三百萬美元相比,只是零頭而已。 但進入製播階段,就避不開錢的現實問題。電視網發現,如果試圖製播品質明顯比平常節目差的節目,觀眾會轉台。電視網同時發現,要在這麼短時間內製作出這麼多集,所需要的製作流程頗為嚇人。大部分西語肥皂劇每天拍完多達40頁劇本;傳統美國電視網劇集很少拍超過15頁(一頁約等於螢幕上的一分鐘)。 當然,ABC根據最轟動的西語肥皂劇之一所改編製播的「醜女貝蒂」(Ugly Betty),成為黃金時段熱門影集。不過,沒有人認為美國版的「貝蒂」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正宗西語肥皂劇─其特色是,風格簡單特定,播出時間不長,有明確下檔時間,通常是13周,每周播出數集。 「醜女貝蒂」以原版的型態在德國、印度和以色列等國家播出,ABC的改編版屬於製作成本高、單元劇型態的影集系列。 美國版的西語系肥皂劇是甚麼模樣,小型電視網MyNetworkTV(MNT)2005年曾嘗試過四部西語肥皂劇,包括由昔日性感女星寶狄瑞克(Bo Derek)和摩根費兒釵(Morgan Fairchild)主演的「時尚屋」(Fashion House),以及最近播出的「Wicked Wicked Games」,由泰妲歐尼爾(Tatum O'neal)主演。但是到目前為止,該電視網播出的肥皂劇沒有一部引起注意。★
-- 作者: rainbow [b][color=blue][size=5] 八運的另一個跡象 -- 國際車展 奢華風不再 [/b][/color][/size] 國際車展 奢華風不再 【文:曹健】●2007年紐約國際汽車展(New York International Auto Show)6日至15日在曼哈坦賈維茨中心舉行,共展出來自全球四十多家汽車公司的上千輛概念車、多功能車、房車、輕型卡車、廂型車等車型,讓紐約車迷一飽眼福。 [b][color=blue][size=4]本屆車展的重要資訊是,大眾已意識到能源與汽車業未來的緊密關聯,各大廠商思考如何在未來發展清潔能源及環保能源新款車。而「替代能源」、「混合型能源」將是許多廠商未來發展需要把握的關鍵詞。 汽車工業正面臨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尤其在油價高漲的今天,省油的家庭用車逐漸成為主流,包括美國三大車廠在內的廠家紛紛捨棄奢華之風,除了透過概念車彰顯技術新潮流,更將目標對準大眾。[/b][/color][/size] 通用(GM)汽車展出Chevy的Volt概念車可以完全以電池能量為動力,在充電6小時後,就可行駛約64公里。對於上班族來說,電力車在將來可能成為不需使用汽油的日常交通工具。 福特(Ford)公司的林肯(Linclon)MKR,以及賓士(Mercedes-Benz)的超優雅四門概念車,克萊斯勒(Chrysler)公司2008年將推出的新款小型雙人座車,精巧玲瓏,令人愛不釋手。 此次紐約車展上值得關注的概念車包括:Acura Advanced Sports Car,Honda(本田)Accord Coupe,Jaguar C-XF,Audi(奧迪)Q7 V12,Mazda(馬自達)Ryuga,Chevy(雪佛蘭)Volt,Jeep(吉普)Trailhawk,Ford Interceptor,Volvo(富豪)XC60,Toyota(豐田)FT-HS,Dodge(道奇)Demon,Lexus(凌志)LF-A Sports Car Concept,Chrysler(克萊斯勒)Nassau,Nissan(日產)Bevel。 車展時間為周一至周六上午11時至晚上10時半,周日上午10時至晚上7時。門票14元,12歲以下兒童4元,10人以上購團體票每人優惠2元。賈維茨中心位於曼哈坦11大道交34街。網路查詢:www.autoshowNY.com。 紐約休閒/展覽 [UploadFile=Hybrid1_1176509034.jpg]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7/04/14 09:07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7/05/21 02:30pm 第 2 次編輯]
This is another sign that 七運 people who were "successful" during 七運 making sensational and controversial talk are so over. Radio DJ who are known as "Shock Jocks" have no place to turn to in 八運. They are being fired left and right from radio stations. ~~~~~~~~~~~~~~~~~~~~~~~~~~~~~ 美國的震撼電台節目玩火必自焚 CBS電台經過三周長考後,終於在日前解僱了播放辱華節目的「狗窩秀」兩個主持人。這已是近月來第三次有震撼電台節目主持人被炒魷魚。美國的這類以玩火為職業的震撼電台節目,最終必以自焚為結局。 [b][color=blue]震撼電台節目(Shock Radio)是七十年代起在美國漸趨流行的一種追求幽默效果的電台節目,其特點是用極粗俗的語言挑動聽眾作強烈反應,不惜得罪大多聽眾,以提升其節目的受關注力。「狗窩秀」主持人污辱中餐館的節目,用的就是各種幽默手法中最極端、也是最危險的惡作劇手法,冒充食客致電中餐館,進而用粗俗下流的語言與接電話人糾纏不休。 [/b][/color] 惡作劇(practical joke或prank)是指一種意圖作弄觀眾,使之相信一些謬誤的事情是真的。這種方法,往往只有在很親近的人之間,很小的范圍內,才能既獲幽默效果,又不至於過度傷害被作弄人。而當著數萬聽眾的面,用此來作弄中餐館的女接電話人,自然引起了包括華人在內民眾的強烈不滿和抗議,導致了節目主持人被炒魷。 震撼電台節目屬於廣義上的幽默節目,目的是娛樂聽眾。將我們較熟悉的電視脫口秀節目與之相比,前者是針砭時弊、嘲諷當局政要、風流人物,以辛辣的語詞博聽眾一笑;而震撼電台節目鞭打的卻是毫無反抗能力的弱小平民及社會弱勢者,如女性、同性戀者和少數族裔等。 好的電視脫口秀節目用詞平和精闢,常常是可說是入木三分罵亦精;但震撼電台節目充滿俚語和罵街粗話,粗俗下流不堪入耳。對主持人來說,用詞越遭人反感,震撼作用越大。如「狗窩秀」主持人打電話給中餐館時的用語,粗俗狎惡不堪復述。 美國大眾娛樂節目嘲諷人物的節目很多,但往往都有一定之規。同美國的誹謗法相似,嘲諷時拿人開玩笑,一定是罵大人物不傷小平民。因為公眾人物為民熟知,不是諷剌或罵他一兩句就能傷害得了的。而且大人物也有足夠的資源與能力為自己辯護。與之相反,震撼電台節目罵的都是無力反駁、為自己澄清的小人物,凌辱弱小極不公平。 [b][color=purple][size=4]目前在美國,震撼電台節目變本加利鞭撻弱者的做法,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反感和抗議。 [/b][/color][/size] 一方面,傳媒受眾的文化背景日益多元化。理解幽默的重要條件是言者與聽者對所涉之事認知相似:一小部分人認為十分好笑之事,在另些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聽來,也許會是一種污辱,或者無法理解。美國三四十年前人口多元不如現在這樣突出,某些笑話甚至惡作劇也許能獲「小眾傳播」范圍內聽眾的共鳴;但在現在的「大眾傳播」環境下,震撼電台節目主持人的路越走越窄,不得不用加倍粗魯的內容,力圖「震撼」盡可能多的人。 另一方面,當前信息傳播范圍擴大速度加快,使一些原在小范圍內的事件迅速傳開,引起廣泛反彈。這次「狗窩秀」作弄中餐館節目,首次播出時並未有多少華人聽到,只是第二次重播時,引起紐約華人聽眾警覺反映到中文媒體。一兩天內,美國東西兩岸的華人群情激憤,頓起抗議浪潮。若非美華人增加和中文媒體的迅速報道,恐怕兩位狗窩主至今還逍遙法外。 [b][color=blue][size=4]美國的聯邦通訊委員會從不預審電台電視節目,全靠觀眾和聽眾舉報不雅不潔的節目。由於近年美國電台電視台這類節目越來越多,通訊委員會二○○四年通過法案,加重懲罰不潔電視電台節目,給這些節目敲響了喪鐘。 綜上所述,一方面是美國人越來越難容忍不潔影視節目;另一方面,震撼電台節目為在日益縮小的市場上殺出血路,正在加大其「震撼」玩火。可預計的是,在一片喊打聲中,這種不良節目的路勢將越走越窄,邁向未落。 玩火者必自焚。 [/b][/color][/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歐痞、安東尼 停職30天 【美聯社維吉尼亞州麥克林十五日電】在XM衛星電台9日節目中對國務卿賴斯、第一夫人蘿拉‧布希及英國女王齷齪性談話的主持人歐痞(Opie)與安東尼(Anthony),雖已公開道歉,但14日又在節目中自我辯護。為平息眾怒,該電台15日決定將兩人停職30天。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XM衛星電台在聲名中說:「兩名主持人14日在節目中談話,令人質疑他們是否了解問題的嚴重性。」並指出「該電台主管決定將兩人停職,以明確表達該台廣播人須為其創意自由承擔責任。」兩人停職期間是否支薪,因涉及合約,該公司拒絕透露。 歐痞與安東尼上周已經為9日所引發的風波道歉,但14日又在節目中為該事件提出辯解。兩人感嘆廣播界現況,並認為外界對他們及其他電台主持人談話,其實都反應過度。他們說:「我們現在受到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同樣的檢查,真不合理。」 在節目中,兩人還對上個月以種族歧視談話侮辱新澤西州羅格斯(Rutgers)大學女子籃球隊,被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開除的前電台節目主持人艾莫斯(Don Imus)寄予同情。並表示,艾莫斯前途已毀「就因為他試著娛樂大眾。」 歐痞與安東尼在9日的風波中,是播出與一位名叫「遊民查理」的談話,他們在唸出國務卿康朵莉莎‧賴斯、第一夫人蘿拉‧布希,以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之後,查理竟然說出想與這些女士做愛,兩名主持人還跟著起鬨、取笑。 這對主持人2002年因播出情侶公開做愛的廣播,被CBS廣播電台開除,而在2004年被XM衛星電台聘用。
-- 作者: rainbow [b][color=blue][size=4]八運的另一個跡象 -- 汽車 奢華風不再 -- the new emphasis is on practicality,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not on increased horsepower in a gridlock road <.> [/b][/color][/size] [UploadFile=HydrogenCar2_1180133015.jpg] [b][size=4]氫燃料電池汽車亮相
這輛最新能源科技的試驗樣車,是由Chevron石油公司屬下的科技研發部門和愛迪生電力公司共同打造,21日在兩家公司的聯合展示會上亮相。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大增的時刻,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也加快了腳步。 把這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稱為「新貴」一點不為過,因為身價驚人,由於全部手工打造,造價約一百萬元,一般百姓顯然買不起。[/b][/color] Chevron氫氣科技公司總裁柴拉斯基(Richard Zalesky)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先科技,目前還處在研發階段。這輛手工打造的樣車也僅供試驗用,距離大規模市場化,也就是民眾開氫氣汽車至少還有十年的路程要走。 這輛Chevron/Hyundai系列的運動休旅車有六缸引擎,外型設計新款時髦,車身印有「氫氣燃料」、「電動汽車」等字樣。由於不再使用汽油,車內設計相當簡潔。 柴拉斯基說,[b][color=blue][size=4]氫燃料汽車是把氫氣注入汽車的氫氣箱內,然後把氫氣轉化成電力,帶動汽車的引擎。但轉化過程中氫氣並不燃燒,因此相當安全。由於該款汽車是電力驅動,所有只排出少量水蒸汽,完全沒有污染,行駛中也非常安靜。 他說,氫氣汽車開起來與普通汽車沒有差別,時速可達每小時93哩。每加氫氣一次,可行駛160至兩百哩。[/b][/color][/size] 柴拉斯基說,氫氣汽車大部分技術都已成熟,目前開發的瓶頸在儲存氫氣的能量,因此如何儲存大量氫氣,無論對氫氣汽車和氫氣加油站都是未來研發的方向。 氫氣汽車的誕生還要搭配添加氫氣的「加油站」,南加州愛迪生公司總裁布雷森(John Bryson)說,氫氣加油站採用電解式製造氫氣,把水通過電解提取氫氣。氫氣汽車加油站目前在全美僅五座,除了佛羅里達州和密西根州,加州就占三座,分別設在羅斯密市、奇諾岡市和北加州的屋崙市。
-- 作者: rainbow [b][size=4]八運的另一個跡象 -- 汽車 奢華風不再 -- the new emphasis is on practicality,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not on increased horsepower in a gridlock road <.> [/b][/size]
【本報記者劉爽紐約報導】紐約市長彭博22日宣布,全市計程車將在四年內完成混合動力環保車(Hybrid)的轉換,到2012年,紐約將有全球最乾淨的計程車。雅虎公司(YAHOO)並捐贈紐約市10輛油電混合動力計程車。 彭博說,把全市1萬3000輛計程車換成油電混合動力車所能減輕的空氣污染,有如減少3萬2000輛私家車。而且,計程車司機每年能因此節省約一萬元的汽油費,全市的汽車廢氣排放也將減少50%。這是他的「規劃紐約市2030」(PlaNYC 2030)計畫中的一部分。他表示:「紐約市街頭計程車多得驚人,這項措施會使情況大不相同。這些車子有時就是堵在那裡不動噴廢氣,改用混合動力會使廢氣減少很多。這對我們大家都好。」 他說:「這個點子的目的是使我們的計程車更有效率。我們必須採取行動。我們的交通太忙,空氣太髒。我們還不夠環保。」 彭博表示,紐約市還將努力採用油電動力巴士及垃圾車。 這次雅虎公司捐贈的油電混合動力車是福特Escape ,城市街道耗油量為每加侖36哩,將替代現用計程車福特Crown Victoria。 計程車的具體更新時間表包括,2008年10月全市有一千輛;以後每年遞增三百輛,到2011年10月全市有一萬輛;餘下的計程車要在2012年10月前要全部換成混合動力。紐約市目前共有1萬3000輛計程車,其中只有375輛是能源效率高的油電混合動力車。
-- 作者: rainbow
[UploadFile=GBush_1180133578.jpg]
【美聯社馬里蘭州貝茲維爾五日電】趁著5月為「全國健身與運動月」(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and Sports Month),布希總統5日騎越野自行車健身,並呼籲民眾多做戶外運動。 布希在聯邦衛生與福利部部長李維特( Mike Leavitt)及其他人士陪同下,在華府郊外特勤局一處訓練中心準備展開騎車登山時,還舉起自行車,證明其老當益壯。他說:「保持身材並不費時,每天只要30分鐘,一周五天。」 5月份是「全國健身與運動月」,6月份則是布希所推動「更健康的美國」(HalthierUS Initiative)計畫滿五周年。該計畫始於2002年,旨在鼓勵民眾每日從事體能活動,吃健康食品、進行疾病預防檢查,以及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 耶格 響應騎自行車上班 【本報記者周𡚸聖荷西報導】在整個5月份,聖他克拉拉縣議員耶格(Ken Yeager)都把他的汽車鑰匙留在家中,改以騎自行車上班。 為響應5月17日全國騎自行車上班日,耶格加入當地一個自行車愛好者團體,並參加為期一個月的自行車團隊挑戰活動。 耶格還開設個人部落格「Ken Bikes」,將自己騎車上班的心得體驗與網友分享。耶格的部落格網址是www.kenbikes.blogspot.com。 耶格表示,交通是灣區最受矚目的議題之一,如果有足夠多的人騎自行車上班,將可顯著改善灣區交通狀況。他指出,騎車上班不僅可以緩和交通,也是繁忙工作中的一項有益體育鍛鍊。 耶格是聖他克拉拉縣在加州都會交通委員會(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Commission)的代表。他同時也是加州火車Caltrain和VTA交通局董事會成員。作為加州都會交通委員會成員,耶格參與所有影響灣區的交通議題,並投票贊成將加州與聯邦經費交由本地機構。 耶格在5月3日的一封公開信中表示,5月是全國自行車月;在5月他都會戴上頭盔騎上自行車上班。耶格自豪地表示,他是自行車團隊裡的「大車輪」(Big Wheel),這是專門授給自行車團隊裡的民選官員、企業領袖和媒體成員的榮譽稱號。 耶格表示,他將每天更新部落格上的騎車經歷,並鼓勵大家在5月一起來騎車上班。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7/05/26 08:07pm 第 1 次編輯] [b][color=purple]全電力跑車Roadster 馬達台灣製造 【本報記者吳日君矽谷報導】由矽谷新創公司Tesla Motors研發的具高性能與環保新款電力敞篷跑車Roadster,今年9月將正式開始量產。目前,車還未出廠,已有包括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喬治庫隆尼、Google共同創辦人布林及佩吉等名人在買主名單上。這部電力跑車全配備型售價十萬美元,在矽谷研發,英國知名車廠蓮花(Lotus)代工組裝生產,核心電動馬達則是Tesla在台灣的團隊製造。 [b][color=blue]Tesla Motors兩大產品,第一是電力車,第二為驅動電力車的能源系統。能源系統的最高主管為執行副總裁為謝家鵬(Bernard Tse),他是前慧智(Wyse Technology)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前Axis Systems共同創辦人梁小萍(Sharon Lin)也被延攬任工程副總裁。Tesla Motors並於22日正式宣布,能源系統部門已獲得挪威電力車廠「Think」兩年共4300萬美元的訂單。 Tesla Motors電力跑車被稱為電力車種中的保時捷,新車Tesla Roadster提供跑車水準的高性能表現,外型時尚前衛,並兼具環保功能。這輛電力跑車可在四秒內從零加速至時速60哩,最高時速可達130哩。車內裝有最先進的鋰能源存取電池系統,充電一次約需三小時,可跑高速公路二百多哩。[/b][/color] 能源吃緊與環保概念受到重視,電力車成為市場新興產品。Tesla Motors於2003年由艾柏哈德(Martin Eberhard)、塔潘尼(Marc Tarpenning)共同創立。艾柏哈德曾任電子書發展商Nuvo Media執行長。他因為找不到可享受駕駛樂趣兼具省油功能的滿意車輛,便興起創立新公司研發電力車的構想。 公司總部設在多種文化聚集的矽谷,員工組合也呈多元化,團隊擴及強調專業與創意的英國、台灣,成員則來自不同專業領域,包括電力工程、汽車與網路產業等。目前全球約有二百五十名員工,其中包括曾在史丹福大學等知名學府參與電力車或是太陽能車研發團隊者。 才成立三年多的Tesla Motors,投資者皆為重量級,包括專注在環保、健康與科技的知名創投公司Vantage Point創投、Draper Fisher Juryetson、JP摩根灣區投資基金等。 個人投資者方面,除了兩位Goolge創辦人布林與佩吉皆投注資金外,還有Paypal創辦人、SpaceX執行長默斯克(Elon Musk)等。本月初,矽谷專精投資潔淨科技與生命科學的創投公司Technology Partners,宣布投資4500萬美元。此外,Tesla Motors的董事成員也陣容堅強,其中包括了前加州財務長衛思力(Steve Westly)。 [b][color=blue]董事主席默斯克表示,汽車研發技術從汽油需求轉變到電力車,相信Tesla有潛力成為21世紀最大的車廠之一。他強調,Tesla最先推出的電力車產品,將是高表現的跑車,由於這輛車採全電動,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污染甚至低於大部分油電混合車。長期研發目標將包括研發低成本的家庭電力房車,期許公司能利用機會,以正面方法改變世界,並在過程中創造具有價值的公司。 Tesla率先推出的Roadster跑車,就定位為高性能的電力跑車,一輛定價十萬美元,目前已有四百多位買主下訂單,大部分已付清全額或預付80%訂金。[u]Tesla也正進行研發四門轎車,定價約五萬美元。第三款車將對準更大的市場,定價三萬到三萬五千美元。Tesla的目標是在2010年時,推出售價一萬至一萬五千美元的車子,成為打入大眾市場的汽車公司[/u]。[/b][/color]
-- 作者: rainbow 賴斯試乘Roadster跑車 直呼好棒 2007-05-25
賴斯與唐勒試搭電力跑車後神色興奮地走向麥克風,對媒體談他們對此車的感覺。 唐勒表示,Roadster高速行車時無聲無息,而且車子的性能與最高級跑車毫無差別。 Telsa Motors工作人員再三強調,這是全電力車,不是油電車,高速行駛時不用一滴油,充電三個半鐘頭後可跑200哩,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130哩。即將在9月量產的Roadster現在已有四百多位訂戶,其中包括史瓦辛格州長等人。 Telsa Motors公司代表稱,目前這種跑車售價每部為九萬五千元,之後將推出售價約為五萬元的四門轎車。Telsa曾對本報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在2010年時推出售價只有一萬多元的車子,屆時將是環保車的大革新。 Telsa的執行副總裁謝家鵬 (Bernard Tse)與工程部門副總裁梁小萍 (Sharon Lin)都是華裔,來自台灣的梁小萍畢業於台大電機系,兩人為電力車的成功研發貢獻極大。
-- 作者: rainbow
[UploadFile=rice_1180134537.jpg] 賴斯試乘Roadster跑車 直呼好棒
賴斯與唐勒試搭電力跑車後神色興奮地走向麥克風,對媒體談他們對此車的感覺。 唐勒表示,Roadster高速行車時無聲無息,而且車子的性能與最高級跑車毫無差別。 Telsa Motors工作人員再三強調,這是全電力車,不是油電車,高速行駛時不用一滴油,充電三個半鐘頭後可跑200哩,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130哩。即將在9月量產的Roadster現在已有四百多位訂戶,其中包括史瓦辛格州長等人。 Telsa Motors公司代表稱,目前這種跑車售價每部為九萬五千元,之後將推出售價約為五萬元的四門轎車。Telsa曾對本報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在2010年時推出售價只有一萬多元的車子,屆時將是環保車的大革新。 Telsa的執行副總裁謝家鵬 (Bernard Tse)與工程部門副總裁梁小萍 (Sharon Lin)都是華裔,來自台灣的梁小萍畢業於台大電機系,兩人為電力車的成功研發貢獻極大。
-- 作者: rainbow
日開發環保汽車、燃料 【本報綜合報導】據彭博資訊報導,日本政府計劃未來五年斥資2090億日圓(新台幣573億)幫助企業開發新一代汽車與燃料,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據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製造產業局課長日下部聰28日說,至2012年3月止的五年中,日本政府將補貼企業開發車用電池、氫燃料電池科技,以及從天然氣提煉柴油的氣體轉化液體技術(GTL)。 日本是京都議定書的簽署國之一,按此協議,日本在2012年以前應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6%。不過,報導中說,目前日本的排放量不減反增,東京當局寄望透過新科技達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 報導中表示,日下部說:「現在日本的交通燃料需求幾乎完全依賴石油產品,我們必須降低對石油的依賴。現在消費者選用環保產品需負擔較高的成本,但我們的目標是不要讓消費者多花錢。」 據日本官方統計,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比一般汽車造價貴20倍,當局希望降低新一代汽車價格,達到與一般汽車相同的水準。 報導說,日下部說,未來五年,政府每年將編列320億日圓協助廠商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並編列245億日圓開發電池,以及240億日圓研發氣體轉化液體技術。他說:「日本可以開發這些技術,然後出口到全球,讓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半。」為了鼓勵使用生質燃料,日本也計劃降低生質燃料成本。經濟產業省天然資源政策課長山鳥田隆說,目標是2020年以前,從現在的每公升逾150日圓降到20日圓。現在生質燃料大多使用玉米或甘蔗為原料,未來將開發使用稻桿等纖維素為原料的生質燃料。
-- 作者: rainbow
警車也將逐步採用油電車 自從西雅圖市政府領導階層於1999年採納環境管理計劃,市的警察局變得更環保,如減少用紙張,購買電池啟動的照明燈,甚至將福特汽車轉為油電兩用環保車。 助理警察局長Harry Bailey(音譯:貝利)表示,這是局長與市長的敕令。貝利是負責最新採購環保物品──可以在半哩外看到光芒的塑膠燈。 貝利稱轉換馬路的燃料照明的意念,源於去年發生過意外。當白天來臨照明燃料燒完之後,路上留下白灰,有居民也對此有不安的意見。 之後,貝利在一次會議上見到Powerflares照明燈。這種成本40元的儀器,不會損毀,電池也可以循環使用。 現在西雅圖警隊的十五個交通小組,每組有六個照明燈,警察局的目標是最終用這種燈替代燃料照明系統。 另外一個「綠色」現象是,以前每天發放給公眾查閱的警方報告,紙張大疊厚,但現在已經不見了,資料都素描進電腦,儲在光碟內。 然而,最明顯的綠化行為是油電車計劃。過去三年,西雅圖警察局購入六架豐田Prius油電車,最新的是2006年型號,價值22,430元。另外,警方也購入十多架其它車輛如福特Escapes及豐田Camry型號車。 上星期,西雅圖車輛維修場的技工,正努力將環保車轉為警車。根據市的車隊設備局,每架車的加工成本是2,400元。 警察局的車隊分析員Bob Miller(音譯:米勒)稱,偵探部的探員比較喜歡豐田的車,因為他們想要較多的空間。 不過,有些表爾威市 (Bellevue)警員就覺得油電車不適合做巡邏警車,因為馬力不夠,但非前線的管理階層用就無所謂,因為他們不需要衝到現場即時處理案件。 在西雅圖市政府的3,300輛車的車隊中,有270架是油電車。它們的購入價較高,雖然省油,但因為出現於市場不久,未能與傳統車輛比較維修費用。但當局指主要的原因是減少化石燃料排放氣體,省錢只是其次。
-- 作者: rainbow
[UploadFile=Styrofoam_Ban_1180900100.jpg] Other cities now banning Styrofoam are Oakland, Santa Monica, Santa Cruz, and Seattle, to name a few.
【本報記者關文傑舊金山報導】舊金山6月1日將實行一項禁止保麗龍食物餐具,在華埠最常見用於飯盒、熟食外賣,今後餐館或快餐店將要採用符合環保的產品去盛裝食物。新的產品改用玉米、馬鈴薯等原料製造,在大自然的分解期遠遠短過發泡膠。 目前這些環保新產品已在市面上推出,在Smart & Final的一名員工Jose表示,新產品已推出了一段時間,價錢為貴,消費者反應並不熱烈。 他又表示,不知道舊金山規定要使用新的食物盛裝餐具。 一般華人餐館用來供應飯盒的環保盒,一百個包裝零售約28元,可抵受130度溫度,可是比傳統的膠泡產品貴了30%,新的環保產品也五花八門,一種外表看來像普通透明塑膠飲料杯的產品,很難料到是用玉米原料製造。
金山禁保麗龍新法 6‧1實施 【本報記者藍景嚴舊金山報導】再過一天,即6月1日,舊金山就要實施保麗龍餐盒禁令,金山華埠商家已經做好了準備,然而,取而代之的容器材質是否更安全、更環保,還是未知數。 這項新法適用範圍包括餐館、熟食店、快餐店、展會飲食攤及流動餐飲車等。當局希望全面採用環保餐具後,使垃圾量減少。 都板街「天仁茗茶」的助理陳太太表示,老闆已經交代自6月1日開始,不能再用保麗龍杯,還未用完的都不能再用了,還有不少存貨也只好報廢了。 平日,「天仁茗茶」以保麗龍杯提供顧客免費試飲熱茶及外賣飲料。陳太太說,保麗龍杯價格便宜,而且使用方便。不像紙杯,既不耐熱,也不耐久,容易燙手,如果放久了,杯底還會爛,此外,成本也比較高。 在東灣柏克萊市也有分店的「新意甜品」飲品店負責人威文表示,柏克萊早就規定不能用保麗龍了,所以,舊金山的要求,也不是太新鮮的事。再過一天,舊金山分店也會換掉原來採用的保麗龍杯,全部改為塑膠杯。 塑膠杯不也不環保?他說,舊金山市政府只禁用保麗龍,塑膠杯還是可以的。對於紙杯,他說,成本比較高,每個多二角左右,也不那麼好用。理由同樣是無法久盛。 用塑膠材質的容器將是商家普遍的因應作法,都板街的「康年大酒樓」經理潘維德說,餐館都做好了準備,以後外賣,都用塑膠盒來盛裝。 潘維德說,塑膠盒的成本約一個二角至二角五分,比保麗龍盒貴不少,但是也沒有辦法,不改變就犯法,會受罰的。 今年稍早前,舊金山環保局與博愛文化服務中心合作舉辦環保餐具展覽,而前往參觀的華人餐飲業者大多認為,符合環保標準的餐具不一定符合現實需要。相關廠商所生產的餐具原料來自蔗糖纖維和馬鈴薯等,引發質疑的問題包括耐不耐熱及支撐多久?尤其有麥當勞因咖啡燙傷了人而遭鉅額罰款的前例,更使小本經營的華埠商家憂心。 於是,潘維德建議,以後到餐館買餛頓湯,最好自己帶鍋子來。 上述環保餐具還有成本過高的問題,以致於目前在舊金山市政府還未禁用塑膠盒時,商家寧可用價格相對較平的這類餐盒及飲杯。 未來,華埠餐館及飲料店是否會調高價格,也是消費者所關心的,但「天仁茗茶」、「新意甜品」及「康年」都表示,成本由他們自己吸收,暫時不會轉嫁給客人。 另一方面,主流商店因多種理由已經悄悄調高單價。也受新法規範的速食店,不論是麥當勞、肯德基和漢飽王,全都漲價了。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7/06/11 03:25pm 第 2 次編輯] Paris Hilton 在 2003 年末 (七運差不多終止時) 因為和前男朋友的性愛錄影帶被洩漏變得世界著名和聲名狼藉的. Paris Hilton 本身沒有演技, 沒有 talent, 雖然她出過音樂單曲 (single), 但是很多人相信她雇用其他人唱歌, 不是她真人的聲音唱歌。 七運已經過去, 無奈,Paris Hilton 在講求真才實料的八運還繼續展現七運的任性和不負責任的行為。 Paris Hilton 被監獄處罰 "醉酒駕駛" 及 "停牌期間駕駛" 行為非常公平。雖然 Paris Hilton 住在西岸的加州, [u]表面上對距離加州幾千英里的東岸人的生死威脅不大, 但是名人喜歡去東岸長島的 Hamptons 度假。我有朋友在東岸長島住, 他們擔心在夏天 Paris Hilton 在長島的路上醉酒駕駛, 危害長島其他路上的司機和乘客[/u]。 在夏天, 很多名人, 和華爾街人士喜歡租用 Hamptons 三個月的度假屋, 或在 Hamptons 擁有度假屋。[/b][/size] [UploadFile=Hilton_teary_1181499461.jpg] [b][size=4]冷眼旁觀 好萊塢無人聲援 [/b][/size]
但是,芭莉絲希爾頓的牢獄之災鬧得沸沸揚揚,好萊塢卻沒有人出面聲援。[/b][/color] [b][color=purple][size=5]好萊塢宣傳老手Michael Levine說:「有權勢的人通常會互相保護,這次卻沒有人出面挺她。她是硬擠入名流之林,我覺得大家有點瞧不起她。」公關老手Howard Bragman表示,芭莉絲在好萊塢沒有扎實的交情足以讓名人出面相挺。 面對芭莉絲入獄才三天就獲准回家軟禁,諧星George Lopez說:「這像是接受溫泉水療,而不是坐牢。」他說:「司法系統向來對名人從輕發落,有財勢的名人與一般人的待遇就是不同。」[/b][/color][/size] ~~~~~~~~~~~~~~~~~~~~~~~~~~~~~ 芭莉絲嚎啕返監獄 【明報專訊】在入獄3天後獲准返家軟禁的名媛芭莉絲.希爾頓,昨(8)日被法庭傳召,法官當庭下令,要她立即返回監獄,坐牢直到刑期屆滿為止。原本應於上午9時出庭的她,硬是遲到一個半鐘頭,才戴著手銬由警車載送抵達法院。芭莉絲一上車即開始放聲大哭,在法庭上也全身發抖,聞判後,更是凄厲地又哭又尖叫。 身為希爾頓飯店女繼承人的芭莉絲坐牢短短3天,就獲得洛杉磯郡警長恩准,在7日凌晨2時左右提前離開監獄,回到她的豪宅接受居家軟禁。 據福斯新聞網報道,芭莉絲.希爾頓父母為她找來了精神科醫生,以「精神瀕臨崩潰」的健康因素為由,說服洛杉磯郡警長讓她回家軟禁。 然而,由於當時法官在宣判芭莉絲.希爾頓的刑期時,判決文中白紙黑字寫道「不得以居家軟禁代替坐牢」,因此洛杉磯郡警長讓芭莉絲.希爾頓提前出獄回家,顯然已經觸犯法官的判決。 出獄消息傳出後,在美國引發輿論強烈反彈,許多名嘴紛紛上電視大力抨擊洛杉磯郡警長竟然給予像芭莉絲.希爾頓這種權貴分子「特殊待遇」,無視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公平性。洛杉磯檢方向法院提出緊急聲請,質疑洛杉磯警長巴卡的做法已構成藐視法庭的不法行為。 洛杉磯政府承認,短短半天已接獲無數民眾來電,表達對芭莉絲提早出獄的憤怒。縣高等法院也發表聲明,強調法官至今沒改變要芭莉絲收監的決定,縣警局須為事件負全責。 據報縣警局是在周二提出「基於健康理由,批准芭莉絲出獄,剩下刑期改為在家中服刑」。警方以「私隱理由」拒絕透露芭莉絲的健康有何問題,惟美國娛樂節目Entertainment Tonight引述芭莉絲親友透露,其健康理由是「身上出疹」。 批准芭莉絲出獄回家服刑的洛杉磯郡警長巴卡(見圖,美聯社),昨日下午為自己的行為辯護,並決定依照法官的裁決把她送回監獄。不過,洛杉磯郡政委員安東諾維奇與柏克兩人都堅持他必須提出書面解釋。 巴卡上任以來,曾被多次批評運用縣警局長的權力,包庇親友及其支持者,同時曾收受數以萬元計的免費午餐、體育賽事門券和旅費等。 洛杉磯縣參事會將要求縣警局就芭莉絲.希爾頓獲釋一事提交報告,同時,會研究巴卡在作出這項決定上有否出錯。 65歲的巴卡於1998年開始出任警長一職,他過去也曾因為涉嫌優待犯法的名人,而遭受指責。
李依林窒Paris面懵心精 (2007-06-10 04:35:00) 【明報專訊】美國希爾頓酒店太子女 Paris Hilton因停牌期間駕駛被判入獄 45天,但她戲劇性在獄中服刑 3天後,以健康為由,周四獲洛杉磯縣警局安排提早出獄,回家服刑。此事令司法界及輿論嘩然,周五洛杉磯法官下令 Paris Hilton重返監獄,繼續服刑。對於 Paris Hilton出出入入監獄事件,樂基兒、李依林、楊千嬅等各有看法。[b][color=blue]李依林暗窒 Paris Hilton言行常予人蠢的感覺,實質頗聰明。 李依林覺得醉酒及停牌期間駕駛行為同樣不應該, Paris Hilton於停牌期間屢次駕駛,是應該坐監,任何人都不應該有特權。她強調不是憎 Paris Hilton,對此人沒有感覺。她又指不要看 Paris Hilton給人感覺好蠢,她有朋友認識對方,其實比大家想像中聰明,平時說話蠢是有專人教導。[/b][/color] 樂基兒不敢開快車 樂基兒表示不太清楚 Paris Hilton的案件,但她所知在美國醉酒犯事有時會被罰執垃圾,不會罰得太重。她自己未試過,但平時行街見到地上有垃圾,她會有公德心執起掉到垃圾桶。說到駕車,她自言駕車速度好慢,時速 40公里,加上不熟路,不敢開太快,因此試過被人響銨催促。有否試過揸男友黎明的跑車?她說沒有,不夠膽又有壓力,寧願揸自己架車,安全至上。 千嬅:無牌駕駛好大鑊 楊千嬅表示不懂得法律,不敢批評,但各處鄉村各處例。對於台灣歌手林曉培涉嫌無牌駕駛撞死女護士,剛自英國探弟弟返港的她好愕然,說真的好大鑊,事情發生了不能返轉頭,無牌駕駛是好大問題,對駕駛者是個警惕。她在多年前試過拍劇太累,駕車回家路多彎及大霧,險象環生。 記者:李潔盈
-- 作者: rainbow 無奈,七運完了很久。 Beckham 夫婦打錯計畫。 美國人不玩足球, 不看足球。 兩個英國 「營養不良」 夫婦, 自我沉溺, 表現得十分自戀, 對美國吸引人力不大。 ~~~~~~~~~~~~~~~~~~~~~~~~~~ 美傳媒狂轟難頂 【明報專訊】「碧咸嫂」維多利亞隨夫赴美發展,出發之前盛讚美國文化,說必定能投入彼邦生活,更摩拳擦掌想進軍荷李活及時裝界,[b][u]早前為NBC電視台拍攝的真人騷Victoria Beckham: Coming to America前晚首播,結果劣評如潮,《紐約時報》及《紐約郵報》筆鋒無情,尤其後者,更罕有地在評分欄上打零分,請碧咸嫂食蛋![/u][/b] 據聞真人騷原定分六集播出,每次一小時,但可能給媒體看的預告版本已經慘不忍睹,結果NBC打退堂鼓,變成一次過播出3小時的特備劇,但視評仍毫不留情,以《紐約郵報》Linda Stasi最狠辣,[u][b]批評節目沉悶無味脫離現實非常難頂,而且熱中於自我沉溺,當觀眾是傻瓜,文中又狠批碧咸嫂身邊的人過於阿諛,「當她是霍金般緊貼她的思想。」[/u][/b] 向來嚴肅的《紐約時報》雖然讚賞碧咸嫂「不是沒有幽默感」,但「整個節目總不能只是讓觀眾看她睇樓、曬太陽與考車牌……如果她可以在第一節廣告時間之後仍留住觀眾不轉台,那只可能是傳媒正進行某種控制觀眾的陰謀,或者從來沒有受不了愚蠢名人這回事吧」。《紐時》的視評更把節目與網站cheddarvision.tv相提並論,該網站在西部農場拍下芝士發酵過程然後上載網上,意指節目「悶到發霉」。 [b]彈美國女星衣著隨便[/b] 不過面對一面倒的劣評,似乎碧咸嫂仍未知死,她接受《洛杉磯時報》專訪,卻狠批荷李活女星經常穿運動服上街很隨便很悶,更說她們都是倒模出來的化妝髮型。碧咸嫂則堅持任何時候都要「執到正」,她只有一套運動服,但只在不遇上記者的情形下才會穿著。她自誇唱歌做戲也許不行,但時裝是其強項,所以打算推出扮靚指南That Extra Half Inch,教導荷李活女星穿衣之道。 [b][color=blue]覺得碧咸嫂大言不慚?《洛杉磯時報》的記者卻仔細的描述她接受訪問時的迷你裙如何短得瞥見其粉紅色內褲,連專訪也字裏藏刀,可見她不得美國人心。[/b][/color] ~~~~~~~~~~~~~~~~~~~~~~~~~~~~~~~~ 貝嫂真人秀媒體給0分 【本報綜合報導】貝克漢(David Beckham)老婆維多利亞(Victoria Beckham)挑大樑演出的真人秀「Victoria Beckham Coming To America」節目,在美國播出後,不但遭到強烈的砲轟,「紐約郵報」甚至給這個節目零分,給予極差的評價! 在萬人迷貝克漢正式轉赴美國發展後,維多利亞挑大樑演出的真人秀節目,也於16日間在全美播出,電視台原本是想趁著小貝新聞熱潮,一舉打響這個節目,沒想到節目播出後,遭到強烈的抨擊,[b][color=blue]尤其「紐約時報」更是不手軟,直抨維多利亞在節目中「只懂自我宣傳,表現得十分自戀」,並指出該節目如果每星期固定播出,維多利亞一定會遭到狂批。[/b][/color] 「美國時報」也指出,「雖然維多利亞已展露出她的幽默感,但這些優點卻不能撐起一小時。」[b][color=blue]除此之外,部分美國評論也抱怨維多利亞在節目中經常爆粗口;[size=4][u]而且她與老公貝克漢穿著內衣走來走去秀身材的一段,也慘被揶揄兩人「營養不良」[/u][/size];還有不少網友表示「夠啦!我們已忍夠他們啦!」看來維多利亞沒能藉此節目打響聲勢,還帶來不少反效果,實在失敗。[/b][/color]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8/03/02 03:48pm 第 1 次編輯] [i]梅德韋杰夫 (Dmitry Medvedev)年僅42歲,若當選俄羅斯總統,將是俄羅斯自蘇聯時期以來最年輕的元首。他與現任總統普京同樣來自聖彼得堡,但從政之路卻不相同。普京曾是國家安全局特工,梅氏則出身商界。普京形象冷酷粗獷,是柔道黑帶高手;梅氏則形象斯文,每天練瑜伽。外界認為,梅氏上任後的最大挑戰是走出普京的影子。[/i] 雖然很多人相信普京欽點的繼任人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只是普丁(Vladimir Putin)的一個傀儡, 普丁還是在幕後控制俄羅斯, [u]年僅42梅德韋杰夫創造歷史是俄羅斯自蘇聯時期以來最年輕的元首[/u]。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欽點的繼任人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穩操勝券, 僅幾小時前贏取總統選舉。[/b][/size] [UploadFile=RussianChart_1204490684.jpg]
-- 作者: rainbow [b][color=blue] 奧斯卡品味變化, 被合 "少男" 口味的黑暗與暴力電影當道。 [/b][/color] 暴力電影躊躇滿志今晚瓜分「奧斯卡」 【加州好萊塢二十四日法新社電】多部黑暗與暴力電影蓄勢待發,準備瓜分今(24)日舉行的第80屆奧斯卡各大獎項。但根據氣象報告,加州未來48小時將是下雨的天氣,大牌影星屆時可能要淋著雨、打著哆嗦走過星光大道。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8/11/15 02:17pm 第 1 次編輯] 奧巴馬贏取總統選舉時, 我在埃及撒哈拉沙漠 Bahariya Oasis 裡, 在旅館吃早餐, 大約上午 7 AM (美國東岸時間 1 AM), 本地埃及導遊接聽手機電話, 被奧巴馬贏取總統選舉的新聞狂喜. :em44: :em48: :em44: :em48: 我很高興前往假期前, 在郵政局排隊 mail 我的缺席者選票沒有被浪費. :em44: :em44: [/b][/size]
-- 作者: rainbow
[這篇文章最後由rainbow在 2009/01/03 04:01pm 第 1 次編輯]
世界日報 2009-01-03
米雪兒說,她與歐巴瑪初識時,也和許多選民一樣,對他的名字很好奇。她說:「起初,我想,巴拉克.歐巴瑪是什麼怪名字?這傢伙八成有點怪,也許是個書呆子,我在心裡已塑造1個書呆子形象。」不過兩人在芝加哥1間律師事務所共事後,她逐漸了解他的背景。
米雪兒說:「我們馬上來電。」她說:「他很有趣,喜歡自我解嘲,他不太在乎自己。儘管與我比起來,他有豐富的外國背景,但他很務實。」
歐巴瑪的輕鬆風格也與眾不同。米雪兒說:「他在社區服務,因此不是華爾街穿西裝打領帶的那一套,在社區裡都是和單親媽媽和扶養孫子的祖母接觸。」她說,她丈夫這麼多年來沒什麼改變,她相信即使未來當總統也不會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