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問卜、測字、解夢及姓名學◎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2)
--- 測字園地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14)
---- 楞严大义今释 第一章 第七节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topic.cgi?forum=14&topic=1354)


-- 作者: nlut
-- 發表時間: 2005/09/11 11:30am

當我在二十歲的時候,雖然還算少年,實際顏貌已比十歲的時候衰老了。三十歲的時
候,比二十歲又衰老得多了。現在六十二歲,回憶起來,覺得五十歲的時候,也比
現在強壯得多。我看這种變化,暗中在推移,不是十年,也不是一年一月一天的遷
易。實在是每分每秒,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會停止地隨時變化,所以斷定將來
一定會衰坏滅盡的。"佛問: "你看到變化,遷改不停,悟到身体生命一定會衰坏滅
亡。但在變滅的過程當中,你還知有一個不滅的自性存在嗎?"王答:" 我不知道有這
個永不坏滅的性存在。" 佛說:" 我現在指示你這個不生不滅的自性。讓我問你你在
几歲開始見過恒河的水?”王答,“我在三歲的時候,跟著母親去祭天(注十七),
經過恒河,那個時候就知道是恒河,看見了河里的水。”佛問,“你剛才說,你的
年齡隨著歲月在變遷衰坏,你在三歲的時候,看見恒河,到十三歲的時候,再看見
恒河,它的水又怎樣了呢?”王答:"河水還同我三歲的時候一樣,現在已經六十二
歲,河水還是沒有變樣。”佛問:"你現在自悲老大,發白面皺,形貌身体,比童年
的時候衰老,等于換過了一個人身。但是你觀看河水的見精自性,和從前童年時代
觀看河水的見精自性相較,是否變動衰老了呢?" 王答:“這個見精自性,并未變動。”
佛說:“你的身体面貌雖然衰坏,但這個能見的見精自性 并未衰坏。會變遷,有生
滅的,當然會變坏,那個不變坏的,自然不生滅、不變遷、也沒有生死了。你何以
引用一般斷滅的觀念,認為此身死后便一切完全消滅了呢?”阿難跟著就問,“如
果說:這個見聞的自性,一定是不生不滅的,何以您說我們遺失了真心自性,顛倒行
事呢?”于是佛就把手垂下來,問阿難說,“現在我的手,是正的還是倒的?”阿
難答:“依一艘世間習慣,都認為這樣下垂的手,是倒的。而我實在不知哪樣是倒。
" 佛問:“世間一般習慣,以為這樣是倒的,究竟哪樣是正的呢?”阿難答:"您的手
若是指向上空,就是正的。”佛說:“同樣的手,上下頭尾一掉換,世間一般習慣,
就發生不同的觀念。你与我的身体,也同這种情形一樣。
佛的身体,稱正遍知之身。你們未成道之身,就叫做顛倒自性。依你仔細的觀察,
你与我的身体,所謂請正倒不同原因在哪里?”阿難与大眾,听了佛的問話,大家都
茫然,不知所答。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心物一元的自性本体之說明
佛說,如我常說:“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物理世間的各种現象,
与精神世界的各种作用,所發生心理生理的事實,都是真心自性本体所顯現出來的。
你的物質的身体生理与精神的心理現象,也都是心性自体功能所顯現的東西。自性
本体的真心實相,靈妙光明而清虛,是万有的根元。何以你們遺失了圓滿的、靈妙
的真心,舍棄了寶貴的、光明的自性,在靈明妙悟中,自取迷昧。迷昧中唯一所感
覺的境象,是空空洞洞的。空洞暗昧是物理現象界的最初本位。由此空沿暗昧形成
物質和生理的本能,于是生理的本能活動与情緒妄想相混雜,形成心理狀態,而顯
出精神的作用。精神作用与意識妄想,又產生生理活動的情狀。精神作用与生理本
能,聚在一身內活動而使生命存在,因此互相發生作用,奔流向外,成為世間各种
業力。在休息靜止的時候,所剩余的,只有昏昏扰扰、空空洞洞的感覺。一般人就
認為這种空洞昏扰的情形,就是自己心性的根本現象。“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
之內。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成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
之。唯認一浮漚体,目為全潮,窮盡瀛渤。” 既然迷惑這种現象,認為是自己的心
性,就堅決誤認心性自体是存在于生理色身之內。殊不知身心內外,以及山河大地,
乃至無邊無際的虛空,都是這万有本源靈妙光明的真心自性本体功能所產生的東西。
只是一般人見不到這個事理的實際,認為自己一身是我,困于這個小天地之中。譬
如要見海的全貌,卻拋棄了海洋不肯信任,只去看大海中所起的一點浮漚,認為已
經看到了無邊的大海。所以我說,你們都是愚昧當中的迷人。畫地為牢,自甘舍大
而取小,迷心認物,不能游心千方之外者。例如我的手,上下交互掉換,你就不知
道哪樣是正的,哪樣是倒的,實在太可怜憫了!"(其實上指下指都是手,由于世間
的觀念認識,确定它的狀態有所差异,而有正和倒的不同。心、佛、眾生,性相乎
等,人人具足,個個現成。不是心,不是佛,也不是物,只在目前人不識。)
自性和物理現象界的八种分析
阿難听了上面的解說,就向佛說:"我听了佛的指示,雖然解悟到心地靈妙光明的真
心自性本体,本來是圓滿而且常住不變的。,但是,我用以解悟佛所說的心性道理
的心,仍然是這個攀緣不停的現在思想之心。我不敢認為這個心,就是本無的真心
自性。還希望切實指示,拔除我的疑根,使我還歸自性,見到無上的正道。佛說:"你
們如果以妄想攀緣的心听法,那所了解的真理,仍然是一种思想妄心,并未真實證
到實際的自性。如人用手,指示月亮給人看,那要看月亮的人,應該從所指的方向
去看月亮。假若只看著這個指頭當作月亮,這個看的人,豈但迷失月亮的真相,同
時亦失去了這個所指的指頭的作用。既不能認識月亮也錯認了指頭,更加失掉光明
与黑暗的辨別能力。如果以現在你在听話的、用以分別理解我說道理的妄心現狀,
認為就是自己的真心。那么,這個心的自性,應該离開聲音的分別作用以外,自己
還有一個能分別獨立存在的性能。譬如有客、寄住旅舍,暫時停留,就會离開,他
是不會常住的。若是主人,自然不會离去。自住真心,也同這個道理一樣。如果你
的自性本体,本來不會變動,何以离了聲音以外,你就找不到能夠听聲音、能夠分
別的自性本体呢?不但听聲音的是這樣,你這個能看見我的容貌的分別色相作用,离
開色相影像,也沒有一個能看、能分別的自胜本体獨立存在。由此你切實觀察反省
這個意識分別的妄心,既無能分別的東西,也無形狀。說它是絕對的空,可是絕對
的空,根本就是沒有,但是事實上又确實能夠發生作用,所以拘舍离(古印度十大外
道師之一,譯義為牛舍,氏族姓也。)等人,認為八万劫以前的宇宙本体的現象,是
渺冥不可知的,于是就建立一個抽象的冥諦觀念,說它是宇宙万有的本元。你假若
認為知覺分別的作用,是外界現象的反應,才產生意識思想,那么,离開外緣与意
識,自己真心就不存在了。那你現在心性所生的各种作用,都可以歸納返還到最初
的來處和動机所在。那么,你自性的主宰又是什么呢?又在哪里呢?”阿難問:"如
果說,人們心性所生的各种作用,都可以把它歸還到最初的來處和動机所在,何以
您說靈妙光明的心性本無,沒有可以歸還的本位呢?"佛說,"例如你現在能看見我的
這個作用,是由于能見的精明本元而來,這种能見的功能,雖然不是靈妙精明的真
心自性,猶如第二個月亮所放射的光明,是假有的作用,并不是來自真月的光影。
你要我現在指出体的心地自性無可歸還的實相,可以用這個講堂來收譬喻。這個講
堂因為有洞開的窗戶,所以日出東方,陽光明耀,就可以看見光明。(光明由來源
)夜是沒有光明的,夜里的現象是黑暗,所以就看見黑暗。(黑暗的來源)門戶与孔穴
之間當然有空隙,所以就看見內外通達的空間。(通達的來源)因為牆壁与實物的阻
擋,所以就看見障礙。(障礙的來源)能夠觀察環境的,是思想分別的作用,所以能
夠明白各种現象。(分別觀察的來源)渺茫虛無的是虛空。(空間的來源)塵霧消散,
視線又為之清明(晴朗的來源).你所看到目前的現象,所有各种變化,大体歸納起
來,不出這几類。
我現在使它各歸本位。光明歸還于陽光,因為沒有陽光,自然沒有光明,所以光明
來自陽光。黑暗歸還于夜色。通達歸還于門戶。障礙歸還于牆壁。觀察歸還于意識
思想。空間歸還于虛空。昏暗歸還于塵霧。清明歸還于晴朗。眼前宇宙各种現象,
一切所有,不出這八种范圍。你的能知能見這八种現象的自性本能,試問,應當歸
還給誰?假若認為應該屬于光明,那么,沒有光明的時候,黑暗到來,何以又可以看
見黑暗呢?其他各种現象,依此類推,能見的自性本能,不屬于任何一种現象。因此,
你要了解,明暗等种种現象,各有不同的差別。但是這個能知能見的自性本能,并
不跟著一切差別的現象而有所改變。“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一切現象,自然都可以歸還其所以然的本位,那當然不是屬于你自住的功能。而
這個能見能知的本元,卻無可歸還之處。既然沒有可以歸還之處、不是你的自性又
是什么呢?所以說,只要你不隨現象的生滅變化,生起意識的差別作用,你自己的
心性自体,就可以恢复到本來靈妙光明清淨的本元了。但是你自己執迷不悟,喪失
了心性色体的本元,在生死大海中,浮沉不已,自受淪溺,不知反照自拔。所以我
說你們是最可怜憫的。"(以上是有名的八還辨見的辯論。)


-- 作者: nlut
-- 發表時間: 2005/09/11 11:31am

当我在二十岁的时候,虽然还算少年,实际颜貌已比十岁的时候衰老了。三十岁的时
候,比二十岁又衰老得多了。现在六十二岁,回忆起来,觉得五十岁的时候,也比
现在强壮得多。我看这种变化,暗中在推移,不是十年,也不是一年一月一天的迁
易。实在是每分每秒,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会停止地随时变化,所以断定将来
一定会衰坏灭尽的。"佛问: "你看到变化,迁改不停,悟到身体生命一定会衰坏灭
亡。但在变灭的过程当中,你还知有一个不灭的自性存在吗?"王答:" 我不知道有这
个永不坏灭的性存在。" 佛说:" 我现在指示你这个不生不灭的自性。让我问你你在
几岁开始见过恒河的水?”王答,“我在三岁的时候,跟著母亲去祭天(注十七),
经过恒河,那个时候就知道是恒河,看见了河里的水。”佛问,“你刚才说,你的
年龄随著岁月在变迁衰坏,你在三岁的时候,看见恒河,到十三岁的时候,再看见
恒河,它的水又怎样了呢?”王答:"河水还同我三岁的时候一样,现在已经六十二
岁,河水还是没有变样。”佛问:"你现在自悲老大,发白面皱,形貌身体,比童年
的时候衰老,等于换过了一个人身。但是你观看河水的见精自性,和从前童年时代
观看河水的见精自性相较,是否变动衰老了呢?" 王答:“这个见精自性,并未变动。”
佛说:“你的身体面貌虽然衰坏,但这个能见的见精自性 并未衰坏。会变迁,有生
灭的,当然会变坏,那个不变坏的,自然不生灭、不变迁、也没有生死了。你何以
引用一般断灭的观念,认为此身死后便一切完全消灭了呢?”阿难跟著就问,“如
果说:这个见闻的自性,一定是不生不灭的,何以您说我们遗失了真心自性,颠倒行
事呢?”于是佛就把手垂下来,问阿难说,“现在我的手,是正的还是倒的?”阿
难答:“依一艘世间习惯,都认为这样下垂的手,是倒的。而我实在不知哪样是倒。
" 佛问:“世间一般习惯,以为这样是倒的,究竟哪样是正的呢?”阿难答:"您的手
若是指向上空,就是正的。”佛说:“同样的手,上下头尾一掉换,世间一般习惯,
就发生不同的观念。你与我的身体,也同这种情形一样。
佛的身体,称正遍知之身。你们未成道之身,就叫做颠倒自性。依你仔细的观察,
你与我的身体,所谓请正倒不同原因在哪里?”阿难与大众,听了佛的问话,大家都
茫然,不知所答。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
心物一元的自性本体之说明
佛说,如我常说:“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物理世间的各种现象,
与精神世界的各种作用,所发生心理生理的事实,都是真心自性本体所显现出来的。
你的物质的身体生理与精神的心理现象,也都是心性自体功能所显现的东西。自性
本体的真心实相,灵妙光明而清虚,是万有的根元。何以你们遗失了圆满的、灵妙
的真心,舍弃了宝贵的、光明的自性,在灵明妙悟中,自取迷昧。迷昧中唯一所感
觉的境象,是空空洞洞的。空洞暗昧是物理现象界的最初本位。由此空沿暗昧形成
物质和生理的本能,于是生理的本能活动与情绪妄想相混杂,形成心理状态,而显
出精神的作用。精神作用与意识妄想,又产生生理活动的情状。精神作用与生理本
能,聚在一身内活动而使生命存在,因此互相发生作用,奔流向外,成为世间各种
业力。在休息静止的时候,所剩余的,只有昏昏扰扰、空空洞洞的感觉。一般人就
认为这种空洞昏扰的情形,就是自己心性的根本现象。“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
之内。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成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
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既然迷惑这种现象,认为是自己的心
性,就坚决误认心性自体是存在于生理色身之内。殊不知身心内外,以及山河大地,
乃至无边无际的虚空,都是这万有本源灵妙光明的真心自性本体功能所产生的东西。
只是一般人见不到这个事理的实际,认为自己一身是我,困于这个小天地之中。譬
如要见海的全貌,却抛弃了海洋不肯信任,只去看大海中所起的一点浮沤,认为已
经看到了无边的大海。所以我说,你们都是愚昧当中的迷人。画地为牢,自甘舍大
而取小,迷心认物,不能游心千方之外者。例如我的手,上下交互掉换,你就不知
道哪样是正的,哪样是倒的,实在太可伶悯了!"(其实上指下指都是手,由于世间
的观念认识,确定它的状态有所差异,而有正和倒的不同。心、佛、众生,性相乎
等,人人具足,个个现成。不是心,不是佛,也不是物,只在目前人不识。)
自性和物理现象界的八种分析
阿难听了上面的解说,就向佛说:"我听了佛的指示,虽然解悟到心地灵妙光明的真
心自性本体,本来是圆满而且常住不变的。,但是,我用以解悟佛所说的心性道理
的心,仍然是这个攀缘不停的现在思想之心。我不敢认为这个心,就是本无的真心
自性。还希望切实指示,拔除我的疑根,使我还归自性,见到无上的正道。佛说:"你
们如果以妄想攀缘的心听法,那所了解的真理,仍然是一种思想妄心,并未真实证
到实际的自性。如人用手,指示月亮给人看,那要看月亮的人,应该从所指的方向
去看月亮。假若只看着这个指头当作月亮,这个看的人,岂但迷失月亮的真相,同
时亦失去了这个所指的指头的作用。既不能认识月亮也错认了指头,更加失掉光明
与黑暗的辨别能力。如果以现在你在听话的、用以分别理解我说道理的妄心现状,
认为就是自己的真心。那么,这个心的自性,应该离开声音的分别作用以外,自己
还有一个能分别独立存在的性能。譬如有客、寄住旅舍,暂时停留,就会离开,他
是不会常住的。若是主人,自然不会离去。自住真心,也同这个道理一样。如果你
的自性本体,本来不会变动,何以离了声音以外,你就找不到能够听声音、能够分
别的自性本体呢?不但听声音的是这样,你这个能看见我的容貌的分别色相作用,离
开色相影像,也没有一个能看、能分别的自胜本体独立存在。由此你切实观察反省
这个意识分别的妄心,既无能分别的东西,也无形状。说它是绝对的空,可是绝对
的空,根本就是没有,但是事实上又确实能够发生作用,所以拘舍离(古印度十大外
道师之一,译义为牛舍,氏族姓也。)等人,认为八万劫以前的宇宙本体的现象,是
渺冥不可知的,于是就建立一个抽象的冥谛观念,说它是宇宙万有的本元。你假若
认为知觉分别的作用,是外界现象的反应,才产生意识思想,那么,离开外缘与意
识,自己真心就不存在了。那你现在心性所生的各种作用,都可以归纳返还到最初
的来处和动机所在。那么,你自性的主宰又是什么呢?又在哪里呢?”阿难问:"如
果说,人们心性所生的各种作用,都可以把它归还到最初的来处和动机所在,何以
您说灵妙光明的心性本无,没有可以归还的本位呢?"佛说,"例如你现在能看见我的
这个作用,是由于能见的精明本元而来,这种能见的功能,虽然不是灵妙精明的真
心自性,犹如第二个月亮所放射的光明,是假有的作用,并不是来自真月的光影。
你要我现在指出体的心地自性无可归还的实相,可以用这个讲堂来收譬喻。这个讲
堂因为有洞开的窗户,所以日出东方,阳光明耀,就可以看见光明。(光明由来源
)夜是没有光明的,夜里的现象是黑暗,所以就看见黑暗。(黑暗的来源)门户与孔穴
之间当然有空隙,所以就看见内外通达的空间。(通达的来源)因为墙壁与实物的阻
挡,所以就看见障碍。(障碍的来源)能够观察环境的,是思想分别的作用,所以能
够明白各种现象。(分别观察的来源)渺茫虚无的是虚空。(空间的来源)尘雾消散,
视线又为之清明(晴朗的来源).你所看到目前的现象,所有各种变化,大体归纳起
来,不出这几类。
我现在使它各归本位。光明归还于阳光,因为没有阳光,自然没有光明,所以光明
来自阳光。黑暗归还于夜色。通达归还于门户。障碍归还于墙壁。观察归还于意识
思想。空间归还于虚空。昏暗归还于尘雾。清明归还于晴朗。眼前宇宙各种现象,
一切所有,不出这八种范围。你的能知能见这八种现象的自性本能,试问,应当归
还给谁?假若认为应该属于光明,那么,没有光明的时候,黑暗到来,何以又可以看
见黑暗呢?其他各种现象,依此类推,能见的自性本能,不属于任何一种现象。因此,
你要了解,明暗等种种现象,各有不同的差别。但是这个能知能见的自性本能,并
不跟著一切差别的现象而有所改变。“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一切现象,自然都可以归还其所以然的本位,那当然不是属于你自住的功能。而
这个能见能知的本元,却无可归还之处。既然没有可以归还之处、不是你的自性又
是什么呢?所以说,只要你不随现象的生灭变化,生起意识的差别作用,你自己的
心性自体,就可以恢复到本来灵妙光明清净的本元了。但是你自己执迷不悟,丧失
了心性色体的本元,在生死大海中,浮沉不已,自受沦溺,不知反照自拔。所以我
说你们是最可伶悯的。"(以上是有名的八还辨见的辩论。)


-- 作者: mms
-- 發表時間: 2005/09/20 09:26am

佛說:"你們如果以妄想攀緣的心听法,那所了解的真理,仍然是一种思想妄心,并未真實證到實際的自性...................

自性难明!!


-- 作者: nlut
-- 發表時間: 2005/09/20 11:29am

PERSONALLY, 第二章的第一节和心经可以有些答案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版本: LeoBBS X Plus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