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緣生 [color=blue][b]【一】《周易正義》: [/b][/color] 《周易正義》,唐孔穎達疏,原為魏王弼及晉韓康伯注本。今日所見多收錄在《十三經注疏》內,阮元刻本並附有校勘記本,為後世書坊翻刻最多之版本。胡一桂評此書云:『《易正義》大概因王弼、韓康伯注為之解釋,敷演於義理,象數之學未能卓然有所禁也。』 《周易正義》一書雖謂採擷王、韓二注,惟以玄言易,兼取子夏傳、京房章句、鄭玄注、王肅注等資料,即有引述亦具評論,可謂是以王弼易學的觀點,對兩漢以迄初唐之易學沿革,來一個重要的總整和集結。此書在唐代被頒授為官方教科書之一,流傳甚廣,影響亦最大。為唐代義理易學之代表作。
-- 作者: 緣生 [color=blue][b] 【二】《周易集解》: [/b][/color] 《周易集解》,李鼎祚撰,亦為唐代著述。 李鼎祚史事不可考,唐書無傳,甚為神秘。惟《周易集解序》內說李曾當秘書省著作郎,而《周易集解》即其主要著作。 『采群賢之遺言,議三聖之幽賾。集虞翻、荀爽三十餘家,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各列名義,共契玄義。』由是可知此書匯聚漢易象數主流諸家學說,貶抑王弼注孔疏之《周易正義》義理學派易說。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蓋王學既盛,漢易遂亡,千百年後,學者得考易畫卦之本旨者,惟賴此書之存耳,是真可寶之古籍也。』 由是可知此書之價值,此書保留了漢易未受王弼掃象前的面目,誠堪後世學易者借鑒。
-- 作者: 緣生 [color=blue][b] 【三】《經典釋文》: [/b][/color] 《經典釋文》,陸德明。陸德明為唐吳郡吳縣人,名元朗。據《唐書》本傳,德明善名理,曾受學於周弘正,初仕於陳,隋大業初為太學博士。至唐代時,唐代時,唐太宗李世民徵之為秦府文學館學士,至貞觀年間復拜為國子博士,為隋唐二朝之著名學者。 《經典釋文》,共三十卷,多錄諸經音義,後世學者亦以此為據,可謂經典之書。內錄《周易釋文》一書。 此書又名《易釋文》、《周易音義》等。以摘取易學之字為之注音、釋義為主。其書原為完帙,但自宋代監本易《注疏》出,即被離析分刊群書之內。原書音經者用墨書,音注者用朱書,望之甚醒目分明。但自宋以降,刊版不再備印朱墨,故混刊併之久矣。此書廣采漢魏六朝眾家之音切,又兼取前代諸儒之訓詁,以證各家之異同,遂使後來得見古經音義者,捨《注疏》一書外,惟有此書之存。
-- 作者: 緣生 [color=blue][b] 【四】 《伊川易傳》: [/b][/color] 《伊川易傳》,作者宋,程頤。 程頤為北宋時周敦頤之門人,與其兄程顥合稱為『二程』。著成《伊川易傳》四卷,其學主要是發揚王弼盡掃象數的旨要,為宋代義理易學的中流。後世對《易傳》的評價甚高。如丁晏在《書程子易傳後》說:『其說一依聖人之傳,不取周子無極太極之說,亦不取邵雍河洛先天之說,使後學者曉然於平易之言、中正之規,而不流於術數。』後來啟宋明間的『洛學』,伊川是始作俑者。 然而,朱熹則說:『易本是卜筮之書,程先生只說得一理!』二人學說不同,各持已見。 《伊川易傳》又稱《程氏易傳》,四庫提要稱之為《易傳》。其實程著是書,未及成,便以其書授門人張繹;可惜,未久張繹早逝,故此程氏書散亡。後經謝顯道得此書於京師,校正後始再把其重刊流通。但因草具未全,故程氏此書僅得注解上下經,不及繫辭以下,亦可謂是一本不全之書。二程之學,反對象數之學,以『理』立論,並認為理學可代替王弼玄學的『無』,又能代替象數派的『數』,於是建立其理學派的易學特點。此書可謂宋易義理學說之代表。
-- 作者: 緣生 [color=blue][b] 【五】 《周易本義》: [/b][/color] 《周易本義》,宋•朱熹。《本義》此書乃朱熹在四十八歲時所撰。 朱熹為南宋時人,字元晦、仲晦,號晦翁,又號紫陽。學宗程頤,受程頤三傳弟子李氏,然而却能獨立發揮,另闢體系。朱熹主張卜筮以言易,在宋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此書名為『本義』,乃因朱熹經考定《周易》經傳之後,認為其本來面目就是源自卜筮,故此書是以占筮的角度去解說爻辭。 《周易本義》在爻辭上之解釋,便因此由筮占者的眼光出發,目的是為了還原周易是占筮之書之本義為主。 朱熹此書去諸家繁說,注解時著重爻義,取簡要精確為特色。對不通不解之處,寧可存疑不議,亦不強作曲解,甚為嚴謹。 此書在宋、明兩代影響甚大。而《程氏易傳》、《朱子本義》就更成為明末清初官方指定的教科書。
-- 作者: 緣生 [color=blue][b] 【六】 《古易音訓》:[/b][/color] 《古易音訓》又稱《音訓》,為南宋時呂祖謙撰。此著乃是對古易加以音訓,其說多取唐•陸德明之說為主,兼取晁說之所寫為輔,廣錄周易之異文,甚受後世重視。 朱熹之孫朱鑒在印刊《周易本義》時,曾將《古易音訓》附刊於《本義》卷末,自此《音訓》不再流傳。唯散見於《周易會通》一書中。 迨清代嘉慶年間,宋咸熙從董真卿的《周易會通》中輯錄而出,依原書之篇次,分定為上下經一卷、十翼一卷,始見重光於世。 此書在宋、明兩代影響甚大。而《程氏易傳》、《朱子本義》就更成為明末清初官方指定的教科書。
-- 作者: 緣生 [color=blue][b] 【七】 《漢上易傳》:[/b][/color] 《漢上易傳》,撰者朱震。 朱震,字子發,官至翰林學士,曾為宋高宗講授周易。《漢上易傳》又名《周易集傳》或《漢上易集傳》。漢上,即因其所居之地而命名者也。 此書是以象數學的見地而寫成,是宋人對漢易象數學的一本重要總結。 此書歷一十八年始告完成,可謂精心細意之偉構也矣。其說推易象之本源,兼錄異同諸說,然而牽合之處甚多,後世攻擊不絕。 此書文字繁雜,讀之尤覺瑣屑,文氣欠缺一貫,容易使人掩卷茫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