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南明 顧客、員工還是股東為先? 搭巴士前,你要先知道巴士號碼。你上錯車後才罵司機,根本於事無補,要怪便怪自己吧。投資一家公司時,你必須先知道,管理層將把公司引領到甚麼境界。有些人心想,這根本不值得一提。經濟學第一課便告訴你,所有公司都是以盈利為目標,從而盡量提高股東回報。實況便是如此,不是嗎?請看看有些成功公司的企業使命,股東們一看之下可能會大失所望。 企業使命乃就業務目標及公司的營商理念作出聲明。通常可在公司網頁找到。 許多企業使命都有多個宗旨。書局鏈鎖店 Barnes & Noble 稱: 「我們的使命是無論我們賣甚麼都好,也要在美國經營提供最優秀的專門零售業務... 最重要的是我們期望為所服務的社區增光,為顧客提供寶貴資源,和提供地方讓書商有生存發展空間。為此,我們不僅聆聽顧客和書商的意見,本公司將奉行以顧客和書商效勞的理念。」 上市公司在企業使命中絕口不提股東、回報、盈利等字眼。相反,它們發誓把顧客和出版商放在第一位。投資這樣一家以仁為本的公司,又有甚麼意思呢? 成功的公司是不會以賺取盈利作為最終目的。咖啡鏈鎖店星巴克承諾: 「令星巴克成為全世界提供最優質咖啡的先鋒,而且發展業務時將絕不妥協緊守原則。」 六項原則如下: 1. 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讓大家互相尊重和有尊嚴地工作。 你會發現,它們把盈利能力放在最後一位。然而,星巴克沒有把盈利能力視作最終目標,反而是引領它們「未來成功」的工具。成功的定義範圍很廣,可以是聲譽、銷售量、全球滲透率以至股價,樣樣皆可。 這些公司的使命宣言是否已淪為精明策劃的市場推廣手段?我不認為如此。現今,大多公司會為公司形象,做出各種各樣的事。例如,星巴克開始以其 Ethos品牌售賣樽裝水,每售出一支 1.8 美元的樽裝水時,便捐出 50 美仙給貧窮國家的食水工程。這無疑是市場推廣策略。當中所涉及的成本相當有限,但即使這新業務一敗塗地,也不會影響到其核心業務。 但倘若一家公司作出使命宣言,它將盡一切努力達成目標。其將運用所有資源投入其中,也會據此作出所有重要決定。至少,這些企業承諾將這樣做。這些使命也讓股東、顧客和職員看到公司前景如何。 當然,成功的公司當然不會在企業使命中提及胡鬧亂說話。既然如此,為甚麼它們又不乾脆地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 匯豐 (5) 是個罕見的例子,這家成功的銀行直接了當地指出,股東回報是其首要目標。在官方聲明中,其稱: 「我們的管治目標是為我們的股東資本提供滿意的回報。」 宏利 (945) 似乎沒有把股東放在心上,至少沒掛在口邊。這長期表現出眾者在使命宣言稱,其使命在於成為「全球最專業的人壽保險公司:我們也將竭力為客戶提供最佳的財務保障及投資管理服務,並為業務所在的每一個市場度身訂造所需要的服務。」專業精神、為客戶提供高品質服務、誠信、公認的財務實力以及成為員工優質選擇的僱主等等價值,「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提供指標 – 由策略性籌劃至日常決策,以至我們對顧客及其他股東的態度。」 保險公司更詳盡解釋「公認的財務實力」是為了服務顧客,而不是股東,以確保其一直能夠應付索償。 麗嘉酒店的座右銘格言是我所見者最精景的:「我們是淑女和紳士,為淑女和紳士服務。」這豪華酒店集團本著「為來賓提供至安逸舒適的服務」作為其最高宗旨。 惠普的前度行政總裁John Young引述《基業長青》(Build to Last)中的一句: 「為股東爭取最多財富常常被放在﹝眾多目標﹞之後。對,盈利是我們業務的基石•••但這從來都不是要點所在•••倘若我們為顧客提供真正滿意的服務 – 我們當可從此得益。」 「股鱷剋星」賀碧琦在專欄中提出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應不應該把錢投資在那些沒良心的公司,那些只懂得剝削員工、令他們生不如死的公司?投資者會不其然聯想到:公司這樣做對股東有利。這又如何,只要這些公司可以賺到最多錢就可以了? 我會答:不。這不單純出於道德考慮,而是沒有一群肯盡心盡力、工作愉快的員工,這些企業不大可能會成功。另一方面,為顧客提供滿意的服務也是賺錢的關鍵所在。 善待顧客和員工,盈利便很可能滾滾而來。魚與熊掌,其實有時可以兩者兼得。因此,我認為那些對股東權益輕描淡寫的使命宣言很有其道理。這些公司所著重的是賺錢的過程,而非業績本身。 一門生意對老闆、員工和顧客來說,未必是個零和遊戲,各方未必需要爭個你死我活。生意高手會尋找增值空間,反之則會把公司價值摧毀。看看電盈 (8)。在過去幾年,其股東和員工都不大高興。然而,我們很少聽說有股東投訴和黃 (13) 向董事總經理霍建寧支付豐厚薪酬。 一家公司應善待顧客員工。下個問題是:一家公司又應不應該關心社會普羅大眾?下回再見。 梁凱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