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mensch
-- 發表時間: 2006/09/07 08:08am
「『少逛商場,少到空調室內運動場』則有點兒那個,要知道不論人流少或多,商場和室內運動場的空調仍會依舊開著,此乃不變之定數,我們何不到商場逛逛,減少逗留在家中開著空調坐呢?此舉簡直是百利而無一害。」 一位張麗珍同學看了阿祥建議的「100種保護地球的方法」,提出了這樣的意見。相信這樣的觀點與態度,正是此時此地年青人的主流。 :em64: :em29: 人間地獄正是商場 :em31: 就阿祥的識見,實況卻是這樣: �X打從1970年代比較具規模的商場開始在本地社會出現(海運大廈是第一所),香港一如全球各大城市那樣,逐步商場化,香港人的生活逐步商場化,生命亦不知不覺逐步商場化。(張同學的說法就是明証。) �X她說不論人流多少,商場和室內運動場空調照開,並非事實,因為有朝一日人流減少,商場開放時間一定縮短,運動場使用者減少,許多場地只會停止空調;人流再減少、大家都盡量不去的話,商場店舖勢必紛紛關門大吉,室內運動場也會停止開放;於是以後不會有更多商場興建和室內運動場興建。:em44: �X商場和室內運動場是否必需之惡,可以商榷,肯定者是它們對於人類身心靈健康、對於人類社會、對於地球及眾生,有害無利,而且威脅越來越大:一方面商場只會令大家更沉迷物質生活,失去了靈性世界,另一方面地球資源有限、容忍污染有限,根本不容許我們繼續搞商業主義,過消費式的生活。 :em29: �X香港一如全世界各地社區那樣,正在變成一個空調超級商場,沒有自然氣息、沒有生氣、沒有人性、沒有個性、沒有健康生存的條件,所有人被迫變成消費奴隸,由出生到死亡長期遭受奴役,被資本家搾盡精力與資源,誰沒有消費能力或意願(像阿祥這種回歸自然自在生活的正常人)即成為是千古罪人、必須趕盡殺絕 :em36:;你必須義無反顧獻出生命一切去讓集團賺大錢的行屍走肉,才算對(那種)社會有貢獻。 :em17: �X最可悲者當然是大家自出娘胎已經被24小時洗腦,對這個事實懵然無知,將地獄視為當然,將地獄當做天堂,以為人生不能沒有商場,人生幸福盡在商場裡,幸福之匙是那一疊信用咭,幸福的基本條件是四季空調!
可幸商場之外尚有人生 「多消費,少睡覺」 :em54:,有一所以年青人為對象的新商場用這樣的口號,洗腦區內的街坊。本地一個又一個商場24小時開放。 阿祥和拍檔全情投入搞綠色生活教育,正是盡快讓年青人明白,做人不止是張同學所謂「到商場逛逛」和「逗留在家中開著空調坐」兩個選擇。(至少我們不自量力為了香港市民在郊外建設了綠田園,在市區建設了ClubO。) 地球上多一所商場,人類文明的絕境又近一站。我們在商場少獃一分鐘,自己和眾生又多一分幸福、多一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