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心靈雞湯】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48)
--- 哲理與人生版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59)
---- 新紀元與宗教大趨勢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topic.cgi?forum=59&topic=227)


-- 作者: mensch
-- 發表時間: 2004/11/24 07:50pm

1﹞新紀元能夠在西方社會發展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究竟應如何在宗教大趨勢中,給他們定位?
《大趨勢》的作者奈思比及奧伯汀,預計將出現「世紀末宗教熱」。有很多人會投向各種宗教的基要派(fundamentalist)陣營,回歸宗教本質。而另外一些人,可能不願意與宗教扯上關係,就追求個人的心靈體驗,投向新紀元。他們認為兩者勢不相容,走向兩個極端。(奈思比及奧伯汀1994:234,242)

而在港大一個通識講座上,我就提出我不同的看法,我認為宗教有三大趨勢。「第一種趨向,根據很多社會學對宗教現象的看法,都說宗教現正復甦,其實是某些現象正在復甦,有些正在衰落。主流、保守而不去面對真實世界的教會正在衰落,但一些強調基要主義的、令世界變得黑白分明的,以及一些簡單的道德教訓的教會正在復甦,因它們令人們不用想得太多,回到一個最簡單的世界裡,使他們可以無憂無慮,這是一種反動的,不能面對社會變化的傾向。」(周兆祥《將來還有基督教嗎?》,《信報》九八年九月廿一日)

第二種傾向就是新紀元。「新紀元就是在不同宗教中抽取不同元素,包括東西方世界觀的元素,集其大成的一個思潮,它在西方逐漸成為一個世界觀,成為一些願意接受先進事物的人去學習的一種宗教現象。」事實上,不論本地或外國,基督徒都留意到新紀元的急速發展。例如神學家楊牧谷亦提及它的發展:「它(指新紀元)受歡迎的情形,可從一九八九年的銷售數字略見一斑:《新紀元雜誌》發行量達十六萬五千份,書籍銷售額超過一億美元;錄音帶五千萬美元;教授『拓展心靈』的錄影帶之類,每年超過三億美元,這超過基督教同類產品的銷售總和。今天在美國加州的駕車人士,最多人收聽的電台就是新紀元運動的電台。」(楊牧谷1990:104)

至於第三種趨向是,各個宗教一方面保存各自的傳統,另一方面接受自己宗教的局限性,因而追尋一種「和而不同」的宗教交流。

2﹞奈思比及奧伯汀認為新紀元和基要派宗教各走極端,基督教是否也和新紀元勢不相容?
新紀元和基要派基督教的關係其實是非常矛盾。一方面,一般基要派基督教信徒非常抗拒新紀元。周兆祥說:「新紀元在世界各地發展,都大受基督宗教的阻撓,因為基督宗教是歷史上一個排他性最強的宗教,--在香港,這種情況尤其明顯,相信是因為本地基督教教會大致上比較封閉、排外、落後如全球基督宗教文化的發展、自信心低落、長期習慣了仇視甚至鄙視中國本土文化而不自覺。」(周兆祥《社會終於「再著魅」》,《信報》九六年四月十六日)不少西方基督教機構投入不少資源認識新紀元,以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Hexham甚至說,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新紀元以經成為北美福音派教會的核心關注。(LewisandMelton1992:152)

另一方面,新紀元卻滲進基督教,不少人更將兩者混而為一。一個調查顯示,年輕人中有五成人認為,一個基督徒可以同時做新紀元人。(Heelas1996:165)難怪「新紀元基督徒」已經成了宗教研究者的新課題。(Heelas1996:165,Bergeron1995:117,Kranenborg1995:138)而一般基督徒及天主教徒都受新紀元影響,而由於天主教徒對不同的靈性傳統比較接納,輪迴觀念、正面思想、禪、瑜伽等都滲進天主教的傳統裡。(Bergeron1995:114,Drane1991:208)PhillipLucas更提出新理論,認為基督教靈恩運動及新紀元運動是一個運動的兩面。Drane更認識不少靈恩派基督徒,被教會內的人和事傷害,對靈恩教會徹底失望後,最終走到新紀元裡。(Drane1991:212)

有一點要指出,正如Heller及Feher所觀察,雖然新紀元普遍來說是主張宗教合一的及多元化的,但事實上不少人仍然和基要主義者如出一轍,同樣非常排外及不寬容。(Rosenau1992:152)作宗教交流的大前提是,大家要有一種誠信,相信對方是有可能接觸到真、善、美的源頭,大家能夠互相學習,溝通才有意義。而事實上,雖然各種宗教傾向沒有正面溝通,但亦各自吸納對方的優點。

3﹞新紀元人不願涉及宗教是甚麼原因?
新紀元人為何那麼要避談宗教呢?對他們來說,提起宗教,總不期然聯想起教會、教主、教規:「不准做這個!必須這樣做!要信這樣!禁止信那樣!」新紀元的靈性世界探索卻完全不是這樣,如果有人想「得道」、「獲救」,將會大概得到這樣的提示:「探索內在的現實有千百種途徑,就追隨你自己的智慧直覺去找吧。要信任你自己。」有些人習瑜伽,有些素食,有些玩太極氣功,也有人靜坐,甚至去耕田,做義務工作,用心相夫教子,誠意侍候垂危病者,開店鋪搞濟世為懷的生意,或者矢志學一門技藝(例如腳板按摩為人服務),都大有可能殊途同歸。(周兆祥《信報》九五年一月十七日)

一些人就認為這是商業策略。印度教徒瑪哈禮師(MaharishiMaheshYogi)在五九年到美國推展印度教,不過並不成功。幾年後,他崔護重來,聲稱他的瑜伽術和宗教無關,稱之為「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Meditation,簡稱TM)。自此,估計達一百萬美國人參加了超覺靜坐。在香港,我曾參加他們的簡介講座,他們也強調和宗教信仰無關,任何宗教的人都可以做。然而,這個靜坐術其實是哼唸一個音符,那個音符就是印度教神祇的名字。一九七七年,新澤西法院裁定,超覺靜坐是一個宗教。(Rath1990:130-4)事實上,香港講座的負責人也承認,練超覺靜坐前,要膜拜瑪哈禮師的師傅。他們徹頭徹尾在全球說謊及掩飾宗教的根源及崇拜。

4﹞超覺靜坐其實是相當獨特的個案,大部分新紀元人都不願追隨個別宗教。他們說,少談宗教,多談靈性(spirituality)。他們究竟是甚麼意思?
我們不如先看一看台灣聖嚴法師的一個觀察:「我曾接觸過的美國軍人和平民--坦白地告訴我:『我甚麼教會都不信,我只信上帝。』別以為上帝就是耶和華,那才不是,他見我拜佛,也說是拜上帝(God),可知他們是接近於『宗教一元論』的信仰者,因為今日的美國,實際上是在推展著一種『靈的多元主義』(SpiritualPluralism)的信仰,--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也就是中國儒家所說的『道並行而不悖』的思想。」(1995b:7)

新紀元人對宗教的態度可說是既愛且恨,聲稱不涉宗教,卻在吸納各大、小宗教。新紀元是歷史上一個獨特的世界觀,企圖解決人生的終極疑惑。對於人的永恆地位及終極去向問題,它以人有神性、天人合一、輪迴進化、無限潛能等觀念,提供了獨特的答案。它重新將世俗及神聖世界連結起來,又有另類宗教典籍、教義、修練方法、價值觀及組織方法,處處顯示其宗教的社會角色。它企圖超越個別宗教的排他性,將靈性和個別宗教對立起來,變相取代宗教。

在此一提的是,上帝所重視的「靈性」是另一回事:「名為聖者的如此說,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要使謙卑人的靈甦醒,也使痛悔人的甦醒。我必不永遠相爭,也不長久發怒。恐怕我所造的人與靈性,都必發昏。」(賽57:15-6)人心昏暗,上帝對人靈性之病的「診斷」,和新紀元的看法有很大不同。上帝看到的是人過份自高,自已為是,不願痛悔,不願謙卑。

5﹞究竟新紀元是邪教異端、新興宗教運動還是甚麼呢?
一般對邪教異端及新興宗教運動的研究都假設這些宗教組織有一個固定的架構,有一套清晰的教義,有一個教主,對屬下教徒施灌輸教義。這些人研究新紀元時,若用同一個分析方法,便發現新紀元好像「四不像」。其實新紀元界線模糊,我認為新紀元不是邪教異端及新興宗教運動,而是一些文化元素,有好的,亦有壞的,孕育著一個新世界觀。這個世界觀需要去蕪存菁。同時,如果其他世界觀懂得篩選出一些元素吸收,亦會令固有的世界觀突破既有的框架,作出飛躍式的成長。

鄭建生博士

(http://cults.gcc.org.hk)


-- 作者: sunnyhh
-- 發表時間: 2004/11/28 02:59am

不論有沒有宗教信仰, 這文章也有值得參看的地方. 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也可以從中反思.

我推....


-- 作者: mensch
-- 發表時間: 2004/11/28 11:28pm

[這篇文章最後由mensch在 2004/11/28 11:54p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sunnyhh[/u]在 [i]2004/11/28 02:59am[/i] 發表的內容:[/b]
不論有沒有宗教信仰, 這文章也有值得參看的地方. 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也可以從中反思.
我推....
[/quote]


"從中反思"------------------yes

Frankly speaking, I have met so many marvelous christians that I respect and admire them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On the other hand, quite some other made me very disappointed.


"有沒有宗教信仰"doesn't really matter, if we concern about life and live in a meaningful way and with a truly sincere attitude. Having a religion, attening regular religious assemblies doesn't mean anything.


-- 作者: sunnyhh
-- 發表時間: 2004/11/29 02:34am

對不起, 我所指的是"所有"有宗教信仰的朋友, 不單指一個或二個宗教.

我再推...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版本: LeoBBS X Plus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