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最後由今夕何夕在 2006/07/14 09:49am 第 1 次編輯]E
如果在情人節這一天,你收到的不是玫瑰花,而是一捧草,那草是城市裏的人很難看到的蘆葦。蘆花輕揚,隨風搖曳。啊,親愛的,先別忙著皺眉疑惑,你耐心找找,在那捧柔韌的草莖處,應該會有一張寫了字的紙:“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是的,你收到的蘆花就是那最著名的愛情草。這草在花店裏是買不到的,甚至在城中都很難發現它的影子。兩千多年的那個癡情男子早就告訴我們了,那是生長在河岸旁的一種迷離的植物,如同生長在愛情和理想的彼岸。如果,如果,你真的收到了它,那就給他一個微笑吧,哪怕你也如水之湄的那個女子,雖然並不一定愛,但在他的追求中你自有了不同尋常的美。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它可以讓所有平凡的事物煥發神采,如同讓一株蘆葦變成古往今來最風致最耐人尋味的植物,只要我們是以愛的名義。“蒹葭淒淒,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蒹葭兩個字的發音是那麼平靜淡然,但有了後面的蒼蒼,淒淒,瞬間把感情渲染得一片水意氤氳,山高水長。這個男子似乎不同於《詩經》中其他人,他是詩意的理想的,那水中央的夢中伊人比之具體的愛戀物件,更象心中的一個美好境界。
IHb;,
在《詩經》《楚辭》這兩大中國文學的發端鼻祖中,我們很少看到後世詩人們最常愛的花,而只是草木。自由生長的草木猶如大地伸出的觸角,曲折蜿蜒,綿延不息。歌之詠之如同古人自然的生活。《楚辭》是士大夫所作,詠物言志寄託情懷,他們不需親自下田,只把農人採摘下來的香草製成的香囊配帶在身上,香草美人喻君子,雜草惡木似小人,但詞意深奧,如果破不了文字障,詩人的內心很難親近。相比之下,《詩經》中的草木要來得自然生動得多,勞作中的人們身邊有什麼就唱什麼。草木在這裏更多地被真實地還原,自然地詠唱。
PwWl@G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Q3J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F7UY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34N
你在那邊遠遠的山上采葛草嗎?藤莖蔓生糾纏不解,就如我一日不見你啊,好象過了三年。你在那邊遠遠的山上采蕭艾嗎?濃郁的香氣在山間蔓延,就如你的氣息啊,讓我懷念。採摘通常應該是女子的事情,那麼想念的人應該是一個男子了。葛是那時候一種最常見的經濟作物,人們拿它織成葛布做成衣服。但葛藤最是纏綿,長的可達十多米,莖葉交錯攀爬,《楚辭》中也有“葛蔓蔓”的說法。蕭艾在古詩中經常被一起提到,那是一種極易蔓生的帶著濃郁香氣的草,古人常採集它的枝葉,曬乾後混合動物的油脂,做成今天寺廟中燃的香燭一樣的東西,用於祭祀。勞動和生活就是這樣密不可分,他們的感情不是水上的浮萍,不是天邊的遊雲,是生長在山間的藤蔓,摘不完剪不斷;是彌漫在周圍的每一縷味道,呼吸空氣就是呼吸你。
S4}
顧隨先生說,《詩經》中寫愉快少,寫憂傷多。離亂之音中荒年懷人,更是有別樣的心憂。
5&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Q
這又是一個正在採摘的女子,這次她採摘的是卷耳,這是一種葉子上有小鋸齒,果實上長滿了到鉤小刺的野菜。春秋時期,種子附著在牛羊毛上由邊疆傳入中土。蒼耳到處可見,無法想像這樣的尖銳的植物在饑慌的時候是重要的充饑。女人們採集它的嫩葉,在水中反復地煮,直到去掉它的苦味。那是荒年才不得不食的草。在這樣的艱苦的時候,男人還在遠方打仗,站在高高的山崗上,眺望他回來的方向,身體的饑餓內心的思念讓人如何捱過歲月。這首詩的第二、三章換了角色,變成男子的口吻,也好像是女子想像中的他:“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櫑,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馬兒都已眼發花,腿搖晃,如何才能不想家。
Z>w4,%
《詩經》最著名的一道野菜應該算是《采薇》中的薇了。“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說它著名因為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采薇首陽山”中那個野菜。薇菜也叫薇霍,也就是野豌豆,歷來為貧者所食,伯夷和叔齊在商亡後隱居首陽山,身無一技之長,抵死不吃周武王送來的糧食,采薇為食。被一個搗蛋的女子看到,說這野菜也是周地植物,你們為什麼要吃呢?結果終於是餓死了。好象這樣不識大局冥頑不靈的人並不值得同情。《采薇》中遠別家人的戍邊兵士在歸途的風雨霜雪中想起采薇的人,此時薇不單是賴以生存的食物,更是一種節令更替的象徵,當野豌豆紫色的花在眼底花開花謝,歸鄉之期也一延再延。“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采薇》中的最後一章歷來被認為是中國古詩中最美的片段。激烈的戰爭終將結束,回鄉路上饑腸碌碌的小兵,心中的哀是大哀。
h;_D4Y
“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什麼草兒不枯萎,哪兒有一天不奔波。這是《小雅》的最後一篇。憂中有了憤,堪堪亂世,人不如草木。草木還有春來發新伢的機會,我離開家鄉離開你,卻可能再也不能回來。
r)L
生長在《詩經》中的草,因了我們想像的泉水不停地灌溉,在書本的字裏行間伸展出每一個葉片,鬱鬱蔥蔥,蔓延過我們荒蕪的心田,為我們充當最恰當的精神食糧。@5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k;Ik2|
文/惜弱&S$,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