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古人生活哲學總結 【記者竇雷報道】股票何時會漲?樓市何時會降?提到《易經》,不少人都會把它同「算命」聯繫到一起。但其實作為世界四大經典之一的《易經》研究內容遠不止於此。從北京抵港的易學專家明確表示,用《易經》來算命都是不科學的,《易經》是古人的生活哲學總結,更應該從科學的角度來研究它。
《易經》不是用來算命的
由國際易學聯合會帶頭主辦,嗇色園贊助的「第五屆國際易學與現代文明學術研討會」將於9 月15 日至19 日在青年廣場舉行,包括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澳洲、新加坡、泰國等國家168 位學者參加,收到的論文共134 篇。本次研討會以「易學與世界新秩序的構建」為主題。籌委會主席何志平表示﹕「現代社會的秩序,無論是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都正在受到某些衝擊,現代人可以從《易經》的智慧受到啟廸,進而紓解困境,並看到前景。」他還希望借本次大會能夠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在香港生根。
大會科學方法研究為主
香港理工大學兼任教授岑逸飛介紹本屆研討會主題時指出,「易學講天地陰陽各有定位,一旦陰陽失調,世界便會大亂。如今全球所面臨的氣候變化等問題,都是因為陰陽失衡造成。」岑逸飛感慨,「但目前香港人對《易經》的認識,還是多以為它是講占卜乃至算命看風水的書。」
針對於這種流行的看法,國際易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李惠國教授給予明確否認,「我們認為《易經》不是用來算命的。
《易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哲學經典,講述的是古人對於生活的態度以及為人處世的方法,並不具有預測功能,因此用《易經》算命都是不科學的。」他還以經濟危機為例反駁,「連經濟學家都沒有預測出因雷曼事件而導致的全球經濟危機,那些算命先生怎麼可能用《易經》算出來呢?」
古代對易學的闡釋主要分為像數派和義理派,兩者觀點不盡相同。像數派提倡《易經》的預測功能,義理派則強調《易經》背後深奧的道理。國際易學聯合會則隸屬於義理派。
國際易學聯合會秘書長丘亮輝教授強調,「這次大會以科學方法研究《易經》為主,當然我們也歡迎「算命先生」等像數派人士參加,聽下我們科學闡述的理論,兩個學派可以互相交流合作。」 資料來源:成報 31-08-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