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通勝讀到老‧89歲阿婆“助人為樂”
訴說人情鄉里故事 2009-09-21 11:30
(森美蘭‧馬口)馬口老婦李肖芳識字不多,但是,她對華人民間高等文化“通勝”一書,卻讀得滾瓜爛熟,果真是“一本通書讀到老”!
今年89歲的李肖芳手捧通勝,一讀便讀了40年,她不但用此書解讀平時難以預卜的疑難,也用此書為人選擇嫁娶、遷陟、掘井,甚至安床的吉利日子。
老人家目前往在馬口峇都巴加,她的年資和讀通勝的日子已使她成為解讀通勝的老行尊,舉凡有人遇到上述疑難,無法解讀其吉兇,都會找老人家幫忙。
通勝指點迷津
在解答求助者的疑難之前,李肖芳必先準確的瞭解出現疑難的時辰,然後才動手查通勝以指點迷津。
她回憶,當年她生第一胎時,嬰兒每到半夜就大聲哭叫,聽其哭聲似乎感到很恐懼,當時她聽老人家說,只要把通勝掛在床頭,孩子就會心神安定,一覺睡到天亮。
李氏說,這一招相當湊效,老人家解釋,年房越久的通勝具有“鎮驚辟邪”的功效,因此嬰孩半夜常常驚哭時,老通勝的確有這方面的效果。
讀通勝成為生活一部份 一字不漏背“三字經”
李肖芳現在一得空,便拿起通勝翻閱研讀,讀通勝已成為她生活的一部份,雖然視力不太好,可是,她卻讀得很入迷。
她的女兒劉彩英說,母親的記憶力還很好,尤其是老人家對書中的“三字經”已讀到滾瓜爛熟,她可以從第一個字,一字不漏的背到最後一字。
通勝原名通書
據瞭解,通勝原本叫通書,由於通書有“通通輸清光”的諧音,不太吉利,因此,在華族凡事講究吉利的傳統觀念驅使下,通書變成了通勝。
老前輩說,古代中國人奉通書為金斜玉律,每年何時適合耕種、何時有雨、何時宜出遠門、何時宜安灶、何時宜嫁娶等都有註釋講解,被形容為中國民間的文化代表作。
李肖芳苦讀通勝40年, 是名副其實的“一本通書讀到老”的貫徹者。(圖:星洲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