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富士康傳新婚工程師過勞死
【本報訊】台資公司富士康深圳廠區接連發生員工墮樓慘劇後,近日又爆出有員工疑工作過勞猝死事件。
一名新婚三個月的工程師,疑因長時間通宵加班,上月二十七日在家中昏迷,送醫不治。
家屬索賠四十五萬,目前正和廠方談判。廠方則指出死因有待調查。
 
連續工作34小時
二十七歲的死者顏利,為富士康觀瀾廠區工程師,入職三年。
據指,顏在上月二十四日起,連續工作三十四小時,收工多次收到工作電話,難以成眠。二十六日早起,又連續工作十三小時,收工後精神委頓。
二十七日凌晨,顏利被妻子發現呼吸困難,送醫不治。顏妻指出,丈夫生前常抱怨工作壓力大,很辛苦、很累,一個月加班超過七十小時。
 
廠方指出,死因需要調查,且死者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以外出事,廠方只會出於「人道主義」補償。
 
另外,台北國際電腦展昨開幕,場外有二、三十名勞工團體人士抗議,點名富士康所屬的鴻海集團是血汗工廠,抗議者一度與警員爆發衝突。
 
血汗工廠,已說明富士康員工所得的待遇是如何了
 
以上的內容,轉載自今天的東方日報
剛剛與鴻海集團的高層領導見面 獲悉富士康員工已經有15跳了 不過封鎖消息而已
剛剛與鴻海集團的高層領導見面 獲悉富士康員工已經有15跳了 不過封鎖消息而已 DonJuan 發表於 2010-6-5 16:21
 
嘩~~~~怎可能封鎖消息呢?
 
這樣還有新聞自由?
 
 

集團的負面新聞不絕...

 

山東富士康違法 拒繳住房公積金
每年避交 2億元 員工怕被炒啞忍

2010年06月05日

台資企業富士康因深圳廠房接連發生工人跳樓自殺事件備受聲討後,富士康山東煙台的工廠被爆多年來拒絕為八萬員工繳交住房公積金,每年總額近二億元(人民幣.下同)。由於富士康是山東最大外資,引發其他企業仿效,令富士康被諷是逃避社會責任的「帶頭大哥」。

據新華社主辦的《經濟參考報》昨日報道,富士康煙台工業園籌建於 2004年, 2005年 7月正式投產運營,員工總數達八萬人,是山東省規模最大的外貿企業。根據山東省煙台市規定,煙台富士康需要給每位員工每年繳交的住房公積金約 2,500元,全廠每年約需繳交二億元。但多年來,企業一直拒絕為八萬名員工繳交住房公積金。
目前煙台富士康的員工,工齡最長已有三、四年,最短也超過一年,但煙台富士康從來沒有為員工繳交住房公積金。


引發其他企業仿效

有員工早在 2008年已向公司有關部門反映這問題,但得到的答覆卻是:「要住房公積金,還是要工作崗位?」而煙台經濟開發區財政局主管公積金管理的副調研員張翔證實,富士康在煙台的企業確實沒給員工繳交住房公積金,雖經多次溝通,但未見效果。張又承認,當局就此問題從未對富士康做過任何處罰。
煙台市當地一位人士分析稱,煙台富士康長期拒繳住房公積金可能有三點原因:一是控制用工成本;二是地方政府「怕影響投資環境」加以默許;三是員工不敢聲張。報道又指出,煙台富士康拒繳住房公積金的行為不止侵害了員工的合法權益,還引發當地其他企業的仿效,令煙台富士康被斥是企業逃避社會責任的「帶頭大哥」。
本報記者

 

話你知:住房公積金如香港強積金

內地公積金現時多為住房公積金,無論是國營、外資或私企,及其在職職工所要繳交的長期住房儲備金,約佔職工工資 8%至 12%不等,公司和個人各交一半。住房公積金實行專款專用,規定用於購買、建造和大修自住房屋,或交納房租。職工只有在退休、死亡、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係或戶口遷出原居住城市時,才可提取本人賬戶內的住房公積金。

資料來源

富士康員工 12跳 「背了 12個十字架」
郭台銘發難 揚言撤資回台

2010年06月09日 
 
備受員工跳樓事件困擾的台資富士康大老闆郭台銘,公開為富士康發難,揚言要把在大陸的部份生產線搬回台灣,並把內地 80萬員工廠房的宿舍交地方政府管理,以及停發死亡撫恤金。郭的言論遭網民狠批推卸責任。有學者則認為,郭此舉是向大陸當局施壓。

 

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昨日在台灣召開股東大會。受近期負面消息困擾的郭台銘,竟全面開放讓記者進場採訪,令股東大會儼成富士康「申寃會」。郭一臉悲戚,聲稱自從深圳富士康發生 12宗員工跳樓自殺事件,導致 10死後,自己「就像是背了 12個十字架」,良心終日不安寧。


郭台銘稱,富士康運作至今「沒有任何違法之處」,否則「早已被當地政府關閉廠房」。他說,富士康的管理「於法、於理都站得住腳」,惟獨於情方面,他坦承「加班次數太多了」,但他認為是「員工們都喜歡加班,他們都想多賺點錢,以便將來可以回鄉買個房子」。


停發自殺死亡撫恤金
他在會上還公開一名深圳富士康自殺未遂員工寫給家人的「遺書」,讓記者拍照。信中寫道:「媽,您老是叫我去死,現在我從富士康跳下去,真的要去了,你也不用傷心,因為富士康多少會賠點錢,這是兒子唯一能回報你們的了。」郭稱,公司的死亡撫恤賠償( 10多萬到 20多萬元人民幣不等),令員工萌貪念而自殺


接着郭台銘宣佈:「停止所有自殺死亡員工撫恤金的發放。」他批評,員工自殺「是懦弱行為」,稱這句話「不想嘴裏說出,但真的不能鼓勵」。為了改變公司形象,郭表示推出「萬馬奔騰」計劃,員工只要工作滿五年,即可向公司申請 20萬元人民幣貸款,回鄉創業。

 

宿舍交內地政府管理
郭台銘又揚言撤資,稱正尋找地點,把大陸部份生產線搬回台灣,用機器生產。他強調,員工跳樓自殺屬社會責任,企業無法承擔太多的社會責任,所以正考慮將內地廠房的宿舍賣給當地政府,由政府管理,富士康再租用。富士康在內地現有 80萬員工,網民指郭此舉明顯想推卸責任。


郭台銘稱,員工跳樓事件後,中國官方派了逾 200人調查團進駐深圳龍華園區,情況罕見。


此外,富士康主席陳偉良在香港舉行的股東會後稱,內地員工大幅加薪後,將增加集團經營成本。公司有所對應,計劃將成本轉嫁給公司客戶。作為蘋果等電子產品的代工廠,富士康自深圳廠房頻頻發生跳樓事件後,宣佈今年 6月深圳基層員工加薪 30%, 10月 1日符合資格的員工亦將再度加薪 66%。


台灣資深媒體人周玉蔻指,郭台銘一周內兩次宣佈加薪是「一石三鳥」,既洗去「血汗工廠」惡名;也拉遠了與同業距離;增加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但內地民間學者溫克堅昨日對本報表示,郭台銘借事件與大陸當局過招,揚言撤資就是施壓,相信內地當局知道後,「一定緊張得滿頭汗」,嚴禁媒體大肆攻擊富士康。這由內地上至官方的央視和地方媒體,近日對富士康的報道幾乎一面倒趨於正面,可見端倪。
台灣《蘋果日報》


富士康今年部份員工跳樓自殺事件
27/05: 25歲男工想從宿舍跳樓被發現,返回房間割脈自殺,獲救
26/05: 23歲男工從龍華廠區宿舍 7樓跳下身亡
25/05:觀瀾廠區華南培訓中心 19歲員工李海墮樓死亡
21/05: 21歲男工南鋼從四樓樓頂跳下身亡
11/05: 24歲女工祝晨明從廠外租住房樓頂跳下身亡
06/05: 24歲男工盧新從廠房陽台縱身跳下身亡
06/04: 18歲女工饒淑琴從觀瀾廠區 C8宿舍跳樓受傷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富士康加薪 或掀台商撤資潮
對於郭台銘揚言可能將部份生產線撤回台,台灣官方表示歡迎,並表示創造條件吸引台商回流。不少內地台商則稱,富士康一周內兩次加薪,對業界造成極大加薪壓力,未來台資廠可能跟風撤離大陸,轉往印度、印尼等成本較低的地區。


遷往印度 印尼 越南
台灣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劉憶如昨得知富士康可能回流台灣後,直說「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希望和歡迎台商回來」,並表示政府會優先進行自貿港區投資障礙排除,吸引台商回台進行最後一層加工,「若產品貼上 Made in Taiwan,價格至少就可以增加 15%以上,有吸引力」。


台灣政府對富士康回流的消息欣喜的同時,內地則陷於困局。深圳高官日前在內部會議雖聲稱,勞工密集型企業不適宜留在深圳,但若納稅大戶富士康真的撤資,深圳 GDP、工人就業、社區經濟等將受到重大影響。


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新任理事長焦佑鈞稱,富士康加薪意味着大陸廉價勞工已走入歷史,公會今年將推動「南進策略」,帶業者往印度、印尼、越南等地佈局。
台灣《蘋果日報》

資料來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富士康棄守深圳北遷
重慶、西安、天津、武漢廠大量招聘工人

2010年06月13日

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富士康邁開產業遷移第一步,將其在中國的「佈局」由沿海向西北內陸轉移。早前出現「 12跳」的富士康深圳廠已停止招工,但重慶、西安、天津、武漢等地則開始大量招聘工人,天津廠更稱工人「來多少要多少」。有內地學者分析,富士康的舉動可能成為內地產業轉移的催化劑。

富士康深圳廠上月出現多名員工跳樓後,本月初一周內兩次宣佈加薪,工人工資本月起,五個月內將由 900元(人民幣.下同)大幅加到 2,000元。事件在內地引發工人加薪訴求潮,不少外資廠在加薪壓力下,計劃撤離珠三角。郭台銘日前雖揚言要把在大陸的部份生產線搬回台灣,但有台商透露,富士康更大動作是醞釀在大陸的內遷計劃。


天津廠「來多少要多少」
富士康深圳廠 5月 29日起已經停止招聘員工,廠方 6月 9日更正式向員工下發搬廠通知。據悉,擁有 30多萬人的龍華廠 11個事業群只會留下較高利潤的 2個,例如 iPhone事業群,而有 10萬員工的觀瀾廠將撤銷,大量定單將內遷,由天津、湖北武漢、山東煙台等地廠房生產。
目前富士康在中部及西北的廠房正大量招募員工。武漢廠今年底前將急聘 2.8萬人;重慶廠目前只有 2,300多人,年底前會增至 1.2萬人;天津廠更表明「來多少要多少」;北京廠則招 4,000人。
富士康媒體辦專員陳小亮前日對搬深圳廠一事不作評論。中國消費電子產業鏈整合第一人李易表示,代工業朝向內陸遷移需要一個過程,因為有些配套仍不完善。不過,富士康加薪確實是標誌性事件,有望成為產業遷移的催化劑。
上海《第一財經日報》/湖北《楚天都市報》

資料來源

強制加班 剋扣人工 剝削學生 漠視安全 私了工傷
富士康 5宗罪

2010年10月09日

台灣勞工團體早前向富士康抗議時,諷其為血汗工廠。

 

一份由中、港、台兩岸三地 20所高校 60多名師生共同完成的《富士康調研總報告》指出,他們以問卷調查甚至卧底打工等方式,在調查富士康工人接連跳樓自殺原因時,揭露該公司涉及「強制加班、超時加班、剋扣加班費、濫用學生工、漠視職業安全隱患、私了工傷事故等「五宗罪」。

據悉,參加這份報告調研和撰寫的師生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廣州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大學等 20所高校。主持這項調研的人員包括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盧暉臨、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郭于華和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潘毅等人。


兩岸三地合作卧底調查
調查採用問卷與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共獲得有效問卷 1,736份,涉及富士康位於深圳、南京、昆山、杭州、天津、廊坊、太原、上海、武漢等 9市的 12個廠區。「有 14名調查團成員進入了富士康,親身經歷數十天的打工生活。」盧暉臨說。
調查報告顯示,富士康涉剝削學生勞動力。多地廠區均存在大量濫用學生工的情況,在某些車間,學生工使用率竟高達 50%。「富士康利用毋須跟學生工簽正式勞動合同、毋須為他們繳納社保的法律漏洞,大規模使用學生工作為廉價勞動力。」報告稱,富士康甚至強迫學生工超時加班,強制未成年工加夜班。由於缺乏法律保障,在出現工傷時,學生工陷入企業、學校、政府「三不管」的困境中。報告又指富士康工廠像監獄,所有的廠區,都實行全面的封閉式管理和監視,工廠幾乎所有的公共和工作區域都設有攝像頭監控。
上海《第一財經日報》

資料來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被迫到深圳富士康實習
學生慘變廉價勞工

2010年10月12日

富士康被中港台高校的調研小組指控五宗罪後,河南省教育廳被內地媒體踢爆,向富士康輸出學生當廉價勞工。省教育廳近日發出紅頭文件,要求當地的職業學校,要組織學生到深圳富士康「實習」,目的是要保證富士康到河南設廠時,有充足、高素質員工。但當地卻有學校以不能畢業、開除學籍等作威脅,強迫學生南下當廉價勞工,引發極大爭議。

上周三( 6日)教育廳向全省職校,發出《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組織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赴富士康科技集團頂崗實習有關事宜的緊急通知》(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各職校的領導要部署、落實指示,組織學生到世界 500強企業之一的富士康實習。
當地的職校於是組織學生,南下深圳富士康實習,部份學校在通知發出後三日便派出學生南下,部份學校逾九成學生都南下。教育廳公佈,最少有 2.5萬、來自逾百職校的學生已前往富士康實習,有學校稱若是學生實習時表現良好,可直接留在富士康工作。


不實習會被取消學籍

深圳富士康廠房。

南下實習學生每月基本薪金為 1,200元(人民幣.下同),包吃包住,每日工作 8小時,加班另計。這與一般富士康員工每月底薪 2,000元,少近四成。
除工資少,有學生更投訴學校強迫他們去實習。河南電視廣播大學一名姓李的學生稱,學校亦要求每個人都要到富士康,否則無法拿到畢業證,他質疑新聞系學生為何要到生產線上實習;鄭州交通技師學校更有學生透露,若不到富士康便會被取消學籍。
當地教育廳職業與成人教育處處長董丞明辯稱,《通知》要求實習是「自願性質」,學校不能以畢業證要脅學生,他將責任推給學校,聲稱「有學校圖省事,歪曲政策」。
內地網民批評河南省教育官員是在出賣學生,將他們送到南方當廉價勞工,甚至質疑官員可能會收回扣,要求當局徹查。也有網民稱河南勞動力過剩,即使富士康在河南設廠,也不愁請不到人。北京《中國青年報》

資料來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20院校 60師生 花 3個月查連環跳樓
揭富士康女工自殺悲情
2010年10月26日

今年 5月,「富士康第九跳」的聳動標題出現後,香港理工大學學者潘毅與內地八名社會學家發表公開信,呼籲杜絕富士康悲劇。兩岸三地 20所高等院校的 60多名師生花了三個月,分頭到富士康內地的工廠調查,訪問逾二千工人, 14名學生親身打工數十天,又探訪了自殺生還者,完成《兩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調研總報告》,試圖解開連環跳之謎。但內地媒體稍為報道報告內容後,據稱官方已下令禁報。
報告結語有這麼一句:「自殺抑或他殺?自殺即是他殺。」記者:陳沛敏

 

暑假期間,來自香港兩家大學的學生每隔數天就到深圳龍華醫院探望田玉,最觸動他們的,是這個 17歲的女孩如此開朗、活潑。「她很有禮貌,很樂天,不是一個衝動、脆弱或情緒化的女孩。」理大的許同學很難想像,眼前的田玉數月前會選擇從富士康宿舍一躍而下。她奇蹟生還,但診斷書上「半身癱瘓」的字眼,宣告了她今後的人生。
今年以來,直至 8月,全球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科技集團已接連發生 17宗工人自殺事件。田玉之前已有三名男工先後跳樓,其中一人更與她同日( 3月 17日)在同一廠區不同地點自殺。富士康代工生產蘋果電腦的 iPhone、 iPad以至其他世界知名品牌的電子產品。來自湖北農村的田玉接受富士康簡短的培訓後,就被送上蘋果生產線,負責用肉眼逐件檢查產品上有沒有刮痕。工作毋須技術,但要幾秒內完成,產品合格即交給下一工序,一天 10小時,注意力高度集中,並不斷重複機械的動作,枯燥又疲累。


 

 

舉目無親孤獨無助
「兩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調研組」發現,為方便管理,富士康不准工人工作時聊天、走動、笑,並盡量把認識或同鄉的工人安排在不同生產線和宿舍,打散他們的社會關係。一個 17歲的女孩子由家鄉來到超過 30萬人、大得讓人迷路的富士康龍華廠區,舉目無親,也無法結識朋友,像一粒被遺忘的原子,無助、孤獨。田玉工作了一個月,發工資的時候,其他人拿到工資,惟獨她沒有。她問線長,線長說她的工資卡應在深圳另一個廠區觀瀾,於是她經過一個多小時車程,來到觀瀾查詢,對方卻說不知情,讓她到另一棟樓去問,田玉像皮球般被踢來踢去,仍未領到工資。
田玉父母給她的錢早用光,田玉身無分文,連坐車回龍華的錢也沒有,只好走路回去,由下午走到晚上。回到偌大的富士康帝國,從宿舍的四樓跳下。
田玉留院期間,又有多名工人自殺,輿論壓力下富士康開設了「關愛熱線」,又耗費千萬舉行「珍愛生命,關愛家人」誓師大會。但調研組指出,田玉的爸爸賣光了家裏的牲畜和田地,趕來深圳照顧女兒,富士康卻逼田家簽訂《醫療費墊支申請》,表明富士康只是「墊支」救治田玉的費用,日後公司除承擔「司法判斷」的金額外,保留追溯其他墊支部份的權利。潘毅指出,富士康一直不肯賠償田玉,直至調研組即將發表報告,才拿出十幾萬元,打發兩父女回鄉。
資料來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兩代民工對未來期待有異
2010年10月26日

 

現為「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潘毅,長期關注中國工人的狀況,早年更親身體驗「打工妹」生活,發掘第一手研究資料,寫成《中國女工──新興打工階級的呼喚》。她認為,由當年的研究到今天的富士康調研,已見兩代農民工對生活的期待起了變化。


落差嚴重失望更大
92年中大歷史系畢業的潘毅, 05年憑《中國女工──新興打工階級的呼喚》( Made in China: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一書,奪得社會科學界舉足輕重的美國「米爾斯( C. Wright Mills)最佳書籍」獎,成為 64年獎項創立以來首位得獎的亞洲學者。書中以 93年深圳一家港資玩具廠奪去 80多名工人性命的大火為引子,展示中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過程中女工的處境。
事隔多年,今次的富士康調查研究,卻反映出新舊兩代民工的不同。潘毅說,上一代的民工可能接受到很惡劣的工作環境,只求儲夠錢回鄉建屋、結婚,這一代的民工卻期待在城市生活,當現實出現嚴重落差,他們的失望更大。
資料來源

工廠管理
「我只是一粒灰塵!」
2010年10月26日

「我們比機器還要像機器!」「空調都是用來給機器服務的!」「我只是車間裏的一粒灰塵!」
為保證機器 24小時運作,富士康實行兩班制,白天班工人朝八晚八,夜班工人相反。富士康管理哲學是把整個流程拆解,盡量簡化,制訂規範和標準,貫徹執行。工人不需思考,只需嚴格執行指示,機械化重複幾個簡單操作。有工人形容:「每天四、五千次的重複動作,只要這個動作就成了。」這樣無異可提高生產效率,卻同時加重了勞動異化。


懲處規定達 127條
富士康管理模式不但「非人性化」,也強調「軍事化」。像開工前會響三聲哨子,第一聲工人要站起來,把凳放好;第二聲要做好準備,如戴手套;第三聲時坐下,但背不能靠在椅背。違反紀律會受懲處,員工手冊僅懲處的規定有 127條,工人還要面對手冊允許以外的責罵、罰站和抄郭台銘語錄等,語錄有一句是「走出實驗室沒有高科技,只有服從的紀律」。
資料來源

職業安全
工傷頻生私了瞞報
2010年10月26日

「我們做拋光的是一個『隱形部門』,富士康的客戶來對富士康進行檢查的時候工廠是不會讓他們看拋光車間的。」
調研組到工業區附近的醫院探訪了一些富士康工傷員工,深入訪談了十多名受害者,發現電鍍、衝壓、拋光等車間工作環境極其惡劣,工傷事故頻頻發生,而且存在瞞報。


很嚴重才上報工傷
由於富士康嚴格的「三級連坐」制度,若一個部門發生工傷較多,同部門的線長、組長和課長的獎金和晉升都受影響,於是出現層層瞞報,通過「私了」非法解決工傷事故的情況。
「像你手指斷一截,或者手指頭的肉被削掉一塊,是不會報工傷的……他讓你到醫院給接上,然後也就回去了……」工人說:「除非是很嚴重的那種,他們才報工傷。」工人投訴最多的是車間高溫、噪音、存在有毒有害氣體和試劑等。
資料來源

保安橫行
「這裏是暴力社會!」
2010年10月26日

「富士康有個暴力機構,就跟國家一樣,有軍隊有警察。」─富士康觀瀾園區一名工人說。
暴力機構是指富士康的龐大保安系統,單在龍華園區,就有逾千名保安。調研組形容:「保安系統是富士康管理制度的執行者,同時也是富士康帝國強有力的統治工具。」保安打人事件時有發生, 16.4%工人反映曾被保安或管理人員體罰。


「郭台銘的紫禁城」
有工人說,保安應該是保護工人的安全,但富士康的保安卻是派來打工人。「看到你不爽就上去給你兩耳光,是很常見的事。」「有一次一個員工不小心踩了一下草坪,兩個保安就找他,還用上了電棒電他,用腳踹,最後和那個人要了兩包香煙才結束。」「這裏哪裏是法制社會,就是武力社會、暴力社會!」
最精警是「人民警察都進不了郭台銘的紫禁城」。調研組指出,在富士康帝國,如果工人用工廠的電話打 110報警,電話會自動接到公司的保安部門。
資料來源

下班之後
工人都像行屍走肉
2010年10月26日

「我有一次抱怨飯菜難吃,老員工就告訴我說『你要忘記它的味道』;『吃飯不是為了吃飯而吃飯,是為了填肚子而吃飯!』」
富士康大部份工人平均每月休息四天或以下;即使離開工作崗位,也不代表有私人空間。調研組發現,富士康表面為工人提供了食宿,但實際上工人工作以外的生活空間都被納入管理,成了「車間的延續」,工人飲食、作息等像流水線一樣安排,以最低成本,在最短時間再產出工人的體力,滿足生產需要。


所謂關愛旨在卸膊
吃飯要忘記味道,住宿舍也「像坐牢一樣」,連自己洗衣服也不准,怕工人浪費水電,強制交給公司統一清洗,違者受罰。連環跳後,富士康成立了員工關愛中心和關愛熱線,卻成為調查「問題」工人的工具,「該工人只要比平常略顯沉默,或是情緒化一些,就可能被心理諮詢師懷疑有心理問題,廿四小時內就會被迫自動離職回家」。

資料來源

學者呼籲消費者施壓
2010年10月26日


參與撰寫今次富士康調研報告的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潘毅認為,消費者可以為改善工人處境出一分力,「我哋用幾千蚊買個 iPhone返來,要知道個製造商有冇喺製造過程破壞環境,工人有冇得到合理嘅回報。透過消費者嘅意識,可以製造到社會壓力。」
潘毅說,他們已將報告同時寄給蘋果電腦、諾基亞、惠普、 Sony等富士康的代工客戶,要求對方正視富士康工人的權益。兩岸三地院校的師生又計劃舉行圖片展覽等活動,向公眾解釋富士康工人的情況,希望透過消費者監察的力量,敦促有關企業確保生產的是良心產品。
參與今次調研的內地院校包括北大、清華;台灣的有台大、東海大學等;本港的則是理大社會科學系和中大新聞系,主要是碩士和博士課程的內地生,他們都是自願參與研究。記者接觸的幾位內地學生都說,為免影響日後在內地進行勞工研究,只能不具名受訪,但他們都說,調查過程令他們震撼,尤其是工人的年齡跟他們差不多。
除 1736份問卷調查外,學生深入訪問了 300個工人。潘毅說,訪問富士康工人不難,到廠區附近的大牌檔、天橋底或公園,問起工人的辛酸,他們都很願意說。


官方低調媒體噤聲
調研組這份報告,已交富士康和內地相關部門參考。報告揭露富士康涉嫌聘請學生工、處理工傷、加班扣費等方面違法違規,部門執法不嚴,並直指「工會何在?」希望調查能「給國務院以及相關部門提供制訂和執行政策的參考依據」。不過,有指內地媒體早前報道了報告部份內容後,官方已下令對報告不報導不評論,媒體隨即噤聲,但已引起內地網民討論,報告點擊率逾 70萬。
資料來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