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資訊分享] 曹操墓現安陽 千古謎解開 「魏武王」石牌成有力證據

本帖最後由 本有正念 於 2009-12-28 14:33 編輯

(明報)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魏武王曹操葬身何處?中國考古專家昨天揭開了這個千年之謎,認定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的一座東漢古墓,就是文獻記載中的曹操高陵。專家指出,墓中出土的刻銘石牌是證明墓主身分的有力證據,而墓裏一具男性骸骨,可能就是曹操。

河南省文物局與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學者,昨晨在北京    開記者會公布了曹操墓的發現詳情。這座佔地約740平方米的磚墓,位於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南。墓的平面為甲字形,坐西向東,拱頂墓道貫連前後室和四個側室。前後室頂部為四角攢頂,東西兩側各有一個耳室。兩個土坑磚石墓室最深離地16米。

男骸骨料為曹操遺骨

考古學家在墓室發現部分人頭骨、肢骨等,經初步鑑定為一男兩女;其中墓主人為60歲左右男性,與曹操終年66歲脗合,故專家推測那應該是曹操的遺骨。

專家指出,陵墓雖曾多次被盜掘,但值得慶幸的是,它仍保存了一些重要的陪葬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去年12月獲批准進行考古發掘和追繳被盜品以來,共起出了200多件器物。其中出土刻銘石牌59件,有長方形、圭形等,銘文記錄了隨葬物品的名稱和數量。

這些物品中尤以8件圭形石牌最為珍貴,分別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銘文。在追繳該墓被盜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項石」銘文。文獻記載,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後進爵為「魏王」,死後謚號為「武王」,這些銘文器物成為證明墓主就是曹操的最有力證據。此外,文獻明確記載曹操主張薄葬,也可從這座墓葬取得印證。

開啟曹魏研究新篇章

其他出土器物,主要有銅帶鉤、鐵甲、鐵劍、玉珠、水晶珠、瑪瑙珠、石龜、石壁,以及大量畫像石殘塊。那批畫像石畫工精細嫺熟,雕刻精美,內容豐富,有「神獸」、「七女復仇」等圖案,並刻有「咸陽令」、「紀梁」、「侍郎」、「宋王車」、「文王十子」、「飲酒人」等文字,屬漢畫像石精品。

考古專家認為,曹操高陵的發現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既印證文獻中對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謚號及所倡導的薄葬制度等有關記載均屬確鑿可靠的信史外,還提供許多新歷史信息,為研究曹操及漢魏歷史開啟新的篇章。

明報記者


P.S. 作為《三國志》的FANS, 這段新聞絕對令人興奮!!!!
如果有機會, 真的想親臨考察啊~~
來多一點資料: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魏武帝。

曹操少時機警過人,通權謀機變,又以俠義自任,行為放蕩不羈,不規規矩矩地謀生做事,因此世人都認為曹操並沒什麼奇特之處。只有梁國的橋玄和南陽的何顒,認為曹操是非常之人。橋玄曾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可見橋玄對曹操抱有很高的期望。(曹操顯赫時,橋玄已經去世。202年曹操北征,路過橋玄之墓,下令用太牢禮祭祀橋玄,並且寫了悼文,其悼文風格和當時文風迥異。曹操在祭文中寫道當初橋玄和他約定,如果以後曹操路過自己的墓前,不用備上一壺酒來祭奠的話,走過三步就要肚子疼,現在他已經準備了太牢之禮來祭奠,自己應該肚子不會疼了。祭文洒脫自然,凸顯出了曹操率真的性格)當時曹操還默默無聞,橋玄建議曹操去結交當時的名士許劭,以提高名望。於是曹操就去拜訪許劭,結果被許劭接納,曹操才逐漸知名。相傳有一天曹操問起自已「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許劭便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據說曹操聽了之後,仰天大笑。

曹操早年就表現出對武藝的愛好。他身手矯健,曾經偷偷潛入中常侍張讓家,被張讓發覺後,能夠手舞著戟越牆逃出,全身而退。又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註釋《孫子兵法》的著作傳世。這些活動為他後來的軍事生涯打下了基礎。

174年,曹操二十歲,通過察舉孝廉成為郎官。所謂郎官,名義上是當時朝廷從貴族大臣子弟中選拔出來,擔任宮廷宿衛的優秀人才,實際上是學習做官,熟悉朝廷事務和增加閱歷,一段時間之後才會依照情形授予正式的官職。因此,稍後曹操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1]。洛陽北部尉是曹操入仕後的第一個行政職務。曹操上任之後,在官署門口放置了十多根五色棒。上任數月,宦官蹇碩的叔叔違禁夜行,被曹操依律棒殺。這使曹操得罪了宦官集團,可曹操是依法而行,這些人又無法中傷詆毀曹操,只好轉而稱讚他做得好,舉薦他去擔任地方官。177年,曹操被任命為頓丘令,第二年,即光和元年(西元178年),曹操因堂妹夫滁強侯宋奇被宦官誅殺,受到牽連,被免去官職。曹操被免官後,在洛陽無事可做,便回到家鄉譙縣閒居下來。

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徵召,任命為議郎,所謂議郎其工作大約和如今的調研員類似。此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劃誅殺宦官,不料其事未濟反為閹黨所害。曹操上書陳述竇武等人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姦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辭懇切,但沒有被漢靈帝採納。爾後,曹操又多次上書進諫,雖偶有成效,但東漢朝政日益腐敗,曹操知道無法匡正,便不再進言。

曹操之死

建安二十四年冬,孫權上書稱臣,史書上說孫權「陳說天命」,就是勸曹操稱帝。曹操說:「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曹操把孫權來書給群臣觀看,此時陳群、夏侯惇、司馬懿等人都勸曹操登基。曹操卻不想廢漢自立,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昔日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稱臣於紂王,他的兒子周武王才滅商紂統一天下。有人認為這是曹操暗示要讓兒子曹丕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庚子日(220年3月15日)薨逝於洛陽,享年六十六歲。  謚曰武王。他臨死前留下《遺令》,內容為:「吾死之後,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珠寶。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台,善待之。台上施六尺床,下施穗帳,朝脯上酒脯米長糒之屬,每月朝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輒向帳前作伎樂。汝等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吾歷官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台,善待之。台上施六尺床,下施穗帳,朝脯上酒脯米長糒之屬,每月朝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輒向帳前作伎樂。汝等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吾餘衣裳,可別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二月廿一丁卯日(4月11日)葬高陵。


220年長子曹丕以魏篡漢,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曹操是魏國的奠基人。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和《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等詩篇。後人並且輯有《曹操集》。

資料來源
似乎是這個月內, 發現的古墓啊~



江西發現一座1700年前東漢古墓
2009-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昌十二月十四日電 (劉占昆 何柳斌)江西省南昌市博物館十四日向中新社記者証實,在南昌市紅角洲潤溪村發現一座東漢年間的古墓,規模之大,在南昌市範圍內極為少見。

十四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古墓位于一座隆起的兩三米高的山丘上,從被挖開的洞口往內看,古墓內一團漆黑,深不可測。

據了解,十三日凌晨三點左右,三名工人正在潤溪村文家自然村工地上施工,開挖掘機的工人文師傅突然發現山包上出現了一個神秘洞口,里面還有一個拱形的磚牆。借著挖掘機的車燈,文師傅和其他兩名工人仔細查看後,懷疑是挖到了一個古墓。為防止其他人靠近,他們三人冒著寒風在工地上苦守一夜,天一亮就報警。

十三日上午,南昌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利聞訊趕到現場,並進入洞內仔細查看。李國利告訴記者,墓道中間被一根橫梁分為了前後室,占地面積比較大,墓主可能是當時比較有身份的人。初步判斷,這應是一個東漢末年的古墓,距今約有一千七百年的歷史,古墓占地面積很大,在南昌市範圍內,出現這麼大規模的東漢末年時期的古墓還很少見。

據李國利介紹,從墓室中到處堆積著的泥土可以看出,古墓可能很久以前就已經被盜過,且被盜很嚴重,墓室內是否還有比較有研究價值的文物和器物,還需做進一步的勘察。(完)

http://news.sina.com.hk/cgi-bin/ ... /1/1/1360532/1.html
13日淩晨3時許,一群工人在南昌市紅角洲南昌大學附近的潤溪村文家自然村工地上施工時,挖出了一個神秘洞口。後經專家鑒定,這是一個東漢末年的古墓,佔地面積很大,很久以前曾被盜過。
當日上午,最先發現古墓的工人文師傅告訴記者,“當時我開著挖掘機在挖土,哪知挖到這個山包時,突然一鏟子下去,發現山包上出現了一個小坑,裏面還有一個拱形的磚墻。”借著挖掘機的車燈,文師傅和其他兩名工人仔細查看後,懷疑是挖到了一個古墓。為防止其他人靠近,他們三人在這裡冒著寒風苦守了一夜,天一亮,他們趕緊報警。

11時許,南昌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利來到現場,並爬進洞內查看。幾分鐘後,李國利從洞口出來,向記者介紹,經初步勘察判斷,這應該是一個東漢末年的古墓,佔地面積很大,在南昌市範圍內,出現這麼大規模的東漢末年時期的古墓還很少見。不過從墓室中到處堆積著的泥土可以看出,古墓很久以前就已經被盜過,且被盜很嚴重。墓室內是否還有比較有研究價值的文物和器物,目前很難說清楚,還需做進一步的勘察。(王紅衛、記者胡永繼)

http://jiangxibig5.jxnews.com.cn ... /14/011267002.shtml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昨日看到這段新聞也很興奮。補上少許花邊新聞﹕

曹操墓在河南安陽縣出土
(明報)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21:3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現曹操的陸墓,墓地發現男性遺骨,相信是曹操。

權威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根據考古資料現場考證研究,確定了發現的東漢大墓為文獻中記載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安陽市及國家文物局有關方面負責人與部分專家學者今早一起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向新聞界公布這一重要發現。

據出席發布會的專家、學者表示,大墓位於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南,2004年底後曾多次被盜。為有效予以保護,去年12月,經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組織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對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發掘後發現,該墓平面為甲字形,坐西向東。這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券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主要由墓道、前後室和四個側室構成。斜坡墓道長39.5米,寬9.8米,最深處距地表約15米;墓壙平面略呈梯形,東邊寬22米,西邊寬19.5米,東西長18米;大墓佔地面積約740平方米。

該墓雖被多次盜掘,但仍倖存一些重要隨葬品。共出土器物250餘件,有金、銀、銅、鐵、玉、石、骨、漆、陶、雲母等多種質地。器類主要有銅帶鉤、鐵甲、鐵劍、鐵鏃、玉珠、水晶珠、瑪瑙珠、石圭、石璧、石枕、刻銘石牌、陶俑等,其中以刻銘石牌和遺骨最為重要。此次共出土刻銘石牌59件,有長方形、圭形等,銘文記錄了隨葬物品的名稱和數量。其中8件圭形石牌極為珍貴,分別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銘文。在追繳該墓被盜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銘文。這些出土文字材料為研究確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歷史學依據。

除上述器物外,該墓還出土有大量畫像石殘塊。這批畫像石畫工精細嫺熟,雕刻精美,內容豐富,有神獸七女復仇等圖案,並刻有咸陽令紀梁侍郎宋王車文王十子飲酒人等文字,堪稱漢畫像石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在墓室清理中,發現有人頭骨、肢骨等部分遺骨,專家初步鑒定為一男兩女3個個體,其中,墓主人為男性,年齡在60歲左右。

專家對這些考古發現進行了多次論證,根據墓葬形制、結構及隨葬品時代特徵,認為這座大墓年代為東漢晚期,結合文獻記載,判定該墓的墓主人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魏武王曹操。

(新華社)


新聞來源﹕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1227/4/fu8e.html
三國三雄 僅曹操墓成謎
(明報)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曹操生前雖未稱帝,但歷來被視為三國時曹魏真正開國君主。其兩名「死對頭」孫權、劉備的陵墓早已確認,只有曹操墓成謎。

雖然曹操較劉備早3年身故,但劉備的墓最早為世所知,他在公元223年於白帝城以63歲病逝,遺體後移往成都,安葬於惠陵,現位於成都武侯祠內,佔地2000平方米,清乾隆53年(1788年)還立有「漢昭烈皇帝之陵」碑。

孫權為3人之中最後離世者,他在252年以71歲之齡逝世後,被葬於南京紫金山南麓孫陵崗,現稱梅花山,位處明孝陵正南300米。南京民間流傳,明太祖朱元璋建孝陵時,曾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就讓他給我守門吧」,故孫權墓未被破壞,明孝陵的神道也要繞道。孫權墓目前僅存一座石碑、一座石橋、一個註釋牌及一座孫權石像。


來源: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1227/4/fua6.html
主張喪葬從簡 墓穴發掘不易
(明報)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三國演義》稱,曹操臨終前下令設72疑塚,以令後人不知其葬身之處,但這並非史實。從現存史料和考古發現來看,曹操並未秘葬,更未設疑塚,只不過是主張喪葬從簡,但這一做法反而給後人增添了找尋其陵墓的難度。

在民間傳說中,曹操墓有4種說法,一是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鄰近安陽)以西設72疑塚;二是在漳河河底設了機關暗道;三是在許昌城外;四是在鄴城的銅雀台等三台之下。有民謠稱:漳河水,沖三台,沖塌三台露出曹操的紅棺材。臨漳縣文物保管所所長王福生說,上述傳說都沒有多少依據,鄴城以西所謂72疑塚其實共有逾百個,真正的墓主是北朝皇家貴族與大臣,後幾種說法更無證據。

河道區域變動 增添難度

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曹操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逝洛陽;二月,靈柩運回鄴城。曹操在生時便曾頒令指「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要求子孫將他葬於荒涼的「西門豹祠西原上」,且明言「不封不樹」,墓內不藏「金玉珠寶」。「鄴」與「西門豹祠」因此成為找尋曹操墓的關鍵。但千餘年來,河道與地區規劃不斷變動,令後人難以確認曹操墓位置。

近年一系列考古發現,終為曹操墓位置提供更確切指引。1998年4月,西高穴村西北出土的後趙大僕卿駙馬都尉魯潛墓誌,明確記載:「(魯潛)墓在高決橋陌西行1400步,南下去陌170步,故魏武帝陵(即曹操墓)西北角西行43步,北迴至墓明堂250步。」專家據此推算,魯潛墓距曹操墓約300多米。魯潛墓誌出土時未發現墓葬,外界難以魯潛墓為座標劃定曹操墓的位置,但專家以古代「決」通「穴」,認為誌文說的「高決橋」應該為「高穴橋」,即在西高穴村附近。而在魯潛墓誌附近的古墓群,曾出土東漢錢幣與金銀銅器,以及「魏武王家用」的文物。

當年的西門豹祠在今天安陽縣安豐鄉豐樂鎮漳河大橋以南1公里處。05年,專家終在西門豹祠以西7、8公里發現一個大型古墓,方位與《元和郡縣圖誌》推測的曹操墓脗合,因而取得今次的重大考古發現。


來源: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1227/4/fuag.html
曹操樣貌有望復原
(明報)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曹操墓最令人關注的考古發現之一,是墓中男性頭骨,若它確為曹操的頭骨,人們便可借助新的鑑證技術,一睹一代裊雄的真貌。內地專家近年便曾根據醫學原理,利用電腦復原一些古人的樣貌,包括馬王堆漢墓的女屍。

歷史文獻提及曹操容貌者幾稀。晉人孫盛的《魏氏春秋》指他「姿貌短小,神明英發」,明代《三國演義》則稱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鬚」。後人據此推測,曹操身高僅約1.6米左右,相貌普通,甚至可能很醜陋,是以陳壽的正史《三國志》中避而不談。《世說新語》容止篇便有一則故事指,曹操接見匈奴使臣前,因自認容貌醜陋,無法在外稱雄,於是命人扮他見客。

除了曹操真身外,曹操墓中兩具女性遺骨的身分同樣令人感興趣。史載曹操有十多名妻妾,當中最得寵的是卞氏,她是曹丕與曹植兩兄弟的生母。《三國志》記載,卞氏在公元230年去世後,與曹操合葬高陵,但卞氏死時年近70,與兩具遺骸年歲並不相符。



來源: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1227/4/fu9v.html
超世之傑 奸臣形象
(明報)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在中國傳統小說和戲曲裏,曹操的奸角形象活靈活現;但在陳壽的《三國誌》裏,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據史書記載,他生於官宦世家,少時已以俠義自任。入仕後曾參與鎮壓黃巾軍,後起兵討伐董卓,直至建安元年(196)迎漢獻帝定都許昌,挾天子而令諸侯,取得政治上優勢。

漢末天下大亂,他實行抑制豪強兼併及用人唯才等一系列措施,並創立屯田制,讓士兵在休戰時期耕作,減輕糧食負擔。建安5年,他在官渡大敗袁紹後逐漸統一中原。建安13年,他率軍南下企圖一統天下,但在赤壁之戰敗於孫權與劉備聯軍,中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立,自此形成。

曹操軍事與文學造詣均高,著有《孫子略解》、《書接要》等軍事著作和《觀滄海》、《短歌行》,其詩作以氣魄沉雄,慷慨悲壯見稱。

曹操晚年先後自封魏公與魏王,但未稱帝。宋代理學思想崛起,推崇忠節,曹操漸被文學著作描述成顛覆漢室的奸臣。《三國演義》便因推崇漢室正統而大貶曹操。




來源: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1227/4/fuar.html
特別的時候, 發生特別的事!
此文值得~~~推!
梟雄氣現,三國智囊定將復現人間!
曹操遺骨「沒臉見後人」
(明報)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15:20

河南近月發現的曹操墓內,曹操遺骨只剩後腦勺,考古專家戲稱是曹操「沒臉見後人」。

4月10日,河南鄭州舉辦《三國文化論壇》,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社科院考古所原所長、著名考古學家劉慶柱表示:曹操遺骨只剩下後腦勺,臉部全部被毀,已「沒臉」見後人。

河南省文物局去年宣布,河南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的東漢大墓,乃曹操墓葬。

據劉慶柱介紹,考古人員在清理墓室時,發現有人頭骨等部分遺骨,專家鑒定為一男兩女,三個個體。其中,墓主人為男性,年齡在60歲左右。根據有關歷史文獻記載,曹操終年66歲,恰與墓室主人年齡相吻合。

然而,令發掘工作人員遺憾的是,曹操的遺骨只剩下後腦勺了,臉部全部被毀。劉慶柱笑說,「臉都沒了,曹操挺倒霉的。」

劉慶柱分析說,按照推測,曹操墓遭到了報復性的毀壞,並認為,曹操生前得罪了甚麼人,然後遭到報復。

此外,對於上海    覆旦大學擬徵曹姓男子DNA鑒別墓中遺骨一事,劉慶柱還表示「操作上非常有難度」。他說,DNA這種測試方法,每隔1000年,其準確率便會下降50%。(中通社)
資料來源

曹操高陵
擬建國家級遺址公園

2010年06月13日 (10:39 am)

河南安陽協同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擬建國家級曹操高陵考古遺址公園。

2009年 12月 27日,中國考古專家暨文物部門對外公佈,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掘的一座東漢大墓,為曹操高陵。

考古人員在這座墓室中挖掘出一號墓、二號墓,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判定,二號墓即為曹操墓。

今年 5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啟動了曹操高陵陵園考古調查工作。
資料來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