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資訊分享] 宇宙大爆炸出「濃湯」 「末日機器」模擬實驗產生高熱液體

宇宙大爆炸出「濃湯」
「末日機器」模擬實驗產生高熱液體
2010年11月22日

物理學家在模擬實驗發現,宇宙大爆炸剛發生後產生的物質類似高熱液體,而非像氣體。設計圖片


宇宙大爆炸之後,剩下了甚麼?物理學家之前認定是一團高熱氣體,「末日機器」實驗卻發現,宇宙誕生的最早期,其實是一堆濃稠稠得像濃湯那樣的高熱液體,粒子、原子、星星以至生命等宇宙萬物,都是從這「濃湯」衍生出來。

多國逾 1,000名研究員,兩周前開始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器」( LHC)做實驗,將鉛的原子加速對撞,製造「微型宇宙大爆炸」,瞬間製造超過 100萬億℃的小火球。


「濃湯」衍生宇宙萬物

科學家用大型強子對撞器,進行模擬宇宙大爆炸實驗。互聯網

在這超高溫之下,原子和組成原子的粒子,都分解成最基本的單位夸克( quark)和膠子( gluon)。在真正的宇宙大爆炸中,這堆物質會形成基本粒子、中子、質子和原子,再形成恒星和星系。
物理學家之前廣泛相信,在剛剛宇宙大爆炸的超高溫中,把夸克和膠子結合成基本粒子的作用力,會大大減弱,所形成的夸克─膠子離子體( quark-gluon plasma)會類似氣體。
五年前一項在美國紐約州「相對性重離子撞擊器」( RIHC)進行的研究,製造了 40萬億℃的環境,發現形成的夸克─膠子離子體仍類似液體,科學家相信若能製造更高溫度,就會變得像氣體。但在這次模擬實驗中,科學家發現這堆物質在超高溫下依然比較像液體。

 

助解開宇宙發展之謎
參與實驗的英國粒子物理學家埃文斯( David Evans)說:「宇宙最初出現時,其實像一堆非常濃的液體。」
他指結合夸克的強作用力( strong force),在超高溫中仍能保持作用,令夸克之間的相互作用,比想像中強得多,接近液體。研究員需要進一步分析為甚麼有這出人意料的現象,以解開宇宙早期發展之謎。
曼徹斯特大學粒子物理學家考克斯則強調,所謂似液體只是個比喻,形容夸克之間的相互作用程度,實際上這種宇宙初生物質「不會像任何我們慣見的液體」,但他也指這發現「非常有趣」。
大型強子對撞器是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位於瑞士和法國邊境的阿爾卑斯山區地底,加速器圓形隧道長 27公里,兩年前啟用。由於擔心撞擊會製造小型黑洞,造成世界末日,故稱「末日機器」。
英國《每日電訊報》
資料來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